标题党的胜利,名号拉风,轶闻神奇。
五虎上将——听听,帅!酷!牛逼!
对个五子良将?嗯,和送子观音什么关系?印年画上的吧。
西凉锦马超——帅炸!特别这个姓马,恰到好处,骑士形象油然而生。要姓罗就毁了。
对个东吴美周郎? 还可以吧,少了点英气。关键是头牌兑了个吉祥物还有点勉强。
卧龙凤雏——卧槽,牛逼!油然而生的仰视感。
根本对不上啊。都是天上飞的,剩下两家连个孔雀都没有。要不起要不起。
常山赵子龙——明明只是简单的报户口,为何会有霸气凛然的感觉。
沛国夏侯墩?平平无奇。巴郡甘兴霸?不挂户口还好。
再说说轶闻:
过五关斩六将。
其实就斩了六个菜比,还是虚构的,可加上过五关就有了不明觉厉的感受。
三英战吕布。
玩赖!对不对?说到底就是玩赖。人家潘凤好歹是单挑,虽败犹荣。你这个好,一上就是三个,可是一个“英”字就带出英雄对垒的气势。
温酒斩华雄。
我勒个去,合着孙家爸爸费半天劲,比都给你装了!
单刀赴会。
人家鲁肃也是单刀好吧,明明费厄泼赖,硬掰成深入虎穴似的。诸如此类断章取义偷梁换柱,不胜枚举。
大意失荆州。
哥,你一共就两个州,这就扔出去一半了,说得和丢了五毛钱一样。
截江夺阿斗。
两员大将,截一个老娘们,就这么个故事。搞得很励志一样。
七擒孟获。
有意思么?虐菜美如画,你倒是七擒个司马懿啊。人家阵斩蹋顿单于也没说造个梗,欺负下原住民这个得瑟。
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
这个最可气,你要是吹关羽黄忠也就算了,竟然吹张飞。这说的是张飞么?明明是张达嘛!加个被字还差不多,翻云覆雨啊简直。
四个字。《三国演义》
五个字。《三国志演义》
七个字。《三国志通俗演义》
主要原因就是《三国演义》。
那么我知道肯定会有人用刘关张孔明他们来尝试反驳,别急啊,往下看。
题主问的是蜀汉将领,而不是刘关张孔明,请问难道蜀汉将领只有刘关张孔明吗?
这里的先后顺序其实是历代民间喜欢刘关张孔明这些人,于是有了《三国演义》,所以国籍蜀汉的将领普遍更容易得到好感。
不信?我们换几个人看看。
请问人们对蜀汉将领姜维、东吴将领陆逊和曹魏将领司马懿哪个好感更高?
答案是姜维。原因是《三国演义》,没了。
我们也可以换成大孝子马超,去跟陆逊司马懿对比,人们对谁好感度更高?
答案是马超。原因是《三国演义》,没了。
还可以置换成关羽、张飞、诸葛亮之外任何蜀国比较有知名度的将领。
诸位对蜀国有好感的,只要想想自己是因为什么而对蜀国有好感的就行了。
至于现在某些办公室网文史学带的节奏吹捧司马懿贾诩之类的,看看就好。
这种东西也就影响一部分人,影响一段时间,大家终究还是对蜀汉的将领更有好感的。
顺便吐槽下某个高赞回答。
建议看看汉中王劝进表和黄龙甘露碑,再来说蜀国官职高的都是些什么人,刘备的封官方式是不是很喜闻乐见。
感觉是因为蜀汉的将领相对来说更满足人们的理想,而且蜀汉的团队相对来说最让人感到人情味吧?
这两点不论是对普通人还是身居高位的人来说都是这样的。
比如最具有代表性的:
刘皇叔满足了人们对仁君、仁政的期待。
诸葛亮满足了人们对智慧、忠诚和政治清明的渴望。
关二爷满足了人们对于忠义和强大的向往。
在其他蜀汉将领上,如张飞、赵云、黄忠、姜维,甚至不算太广为人知的傅彤、冯习、张南身上也不难发现这些朴素的闪光点。
其实这样的人物,曹魏与东吴也有不少,像是荀彧、张辽、徐晃、孙策、周瑜、陆逊等等,但是作为一个团队,这两家并没有蜀汉这样的“人情味”感觉:
比如人们大多都承认曹丞相的个人能力,但也都害怕他的多疑和杀气,调侃甚至鄙视他好人妻。
比如人们大多都认为孙权少年英雄,但是想到他最终只能“偏安一方”,想到合肥城外孙十万、大魏吴王,以及还有像陆逊这样的能臣因其而死,对他就不那么容易发自内心喜欢起来。
毕竟,谁不希望有个好上司、好老板,如果有机会,谁不想当个好上司、好老板?谁不希望自己的兄弟、伙伴忠义无双?有谁不希望自己在怀才不遇的时候被人“三顾茅庐”,得遇知音,对自己言听计从,之后自己如卧龙一般一飞冲天?有谁不想过的好一些呢?
反过来想,套用一下蜀汉的模板:
如果曹魏也有曹丞相托孤荀令君(或郭奉孝),曹丕和曹植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汉献帝感其忠义仁德而退位让贤,司马家满门忠烈,竹林七贤名士风流、笑傲江湖……
如果东吴那边只有孙伯符的“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和周瑜能像《赤壁》电影里那样“仲兄”“贤弟”互称,亲如一家人;如果史实也能支持编出一个身世相似、志趣相投、自由恋爱的凌统和孙尚香cp,而不是现实中的政治婚姻的话;如果陆逊能像诸葛亮一样被托孤,孙权也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没有什么“二宫之争”的话……即便周瑜还是一样英年早逝,东吴在陆逊治下也还是每次都打不下合肥,周瑜和陆逊大概率也能获得一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身后名,尽管还是有遗憾,但肯定和现在的遗憾大不相同。
一个更宏大的曹魏,
一个更青春的东吴,
他们一定也会获得人们对蜀汉一样的好感,甚至更高。
和谁是“正统”无关,人们更喜欢谁,谁就是“正统”。
所以相对而言,不论平民百姓还是帝王将相,都很推崇蜀汉的将领。蜀汉的将领也渐渐被封神。
更不用说,相对于曹魏和东吴的名臣良将们,蜀汉的英雄们大多起于微末,出身草莽,更容易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有更好的代入感。
而这些正义之士虽屡战屡败,却仍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锲而不舍,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大事终究未成,更有了悲剧美,获得人们更多的同情和喜爱。
所以感觉不是《三国演义》影响了人们的想法,而是人们的想法决定了对三国历史的解读和《三国演义》的写法,《三国演义》只是给了人们一个更方便的传递这种想法的故事。
就是这种感觉吧。
不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是我们眼中三国的一部分,在这个问题上不必纠结史实或是虚构
“去你妈的顾全大局!去你妈的保存实力!去你妈的从长计议!这个仇,劳资现在就要报!滚!都给我滚出去!”
“投降?背约鼠辈,你们怎么敢这样跟我说话?要杀就杀,我只恨不能亲眼看见大哥兴复汉室,光复旧都。”
“臣等尚在死战,陛下何故?!罢罢罢,陛下且稍忍耐,再忍耐些时日,待我反败为胜,幽而复明!”
我们眼中的蜀汉,是桃园的落花、白马的刀光、炉上的青梅、当阳的暴喝、南阳的三顾、长坂的梨花、赤壁的东风、落凤的白马、猇亭的大火、白帝城的托付、上方谷的豪雨……
嘿嘿,此间乐甚,不思蜀也
我想说一下我的看法。
我觉得我们喜欢蜀汉的将领,人物,肯定还是绕不开蜀汉这个政权的特点和它的历史印象。我觉得相比于曹魏,孙吴,蜀汉的故事是最能体现出“史诗的远征感”,以及“苍凉的悲剧感”这两种情感的。
当袁曹二人驱鹰走狗的时候,涿县的刘备还需要学着如何编草鞋以填补家用。
当袁曹二人被分别保举为中军校卫,洛阳北部尉时,刘备可能刚从卢植那里辍学,和同乡的朋党厮混。
但是,命运的开始是十分浪漫的,就像指环王里人王的后裔阿拉贡遇到了莱戈拉斯,金雳,弗洛多等8名勇士开始了命中注定的远征一样。刘备,这个大汉皇族的血裔和一位名叫关羽的亡命徒,一位名叫张飞的同乡相遇了,那一天可能没有满园桃花,但他们应该是会高兴在动荡的年代里有了两个可以帮手的兄弟。
然后从涿郡出发,也开始了命中注定的征程。
一开始,他们没有袁曹的背景和势力。没有办法无视一个区区督邮的颐指气使,也没有办法获得一州的财力物力作为争夺天下的资本。即便偶有机会独领一州,一个外来户又怎么能完全掌控的了那些地方上的豪强?也只是在公孙瓒,陶谦,吕布,袁绍,曹操之间辗转流离。三将军应该见过吕布,但可能三姓家奴是说不出口的......不过动手是一定敢的。
直到曹操在官渡击败了袁绍,北方已定。这时刘备又不得不再投奔新的主人,刘表。
虽然客居,可是他还是敢当着刘表的面打那名士许汜的脸,“不要侮辱陈元龙,你算个什么东西?”。再加上关张的勇猛,赵云的尽职,这个北方来的团体却十分的惹人注目。在新野这个小城,每天还是会有荆楚的人士前来与他们结交或者投入麾下。
但是刘备还是下定决心要见一个人,诸葛亮,一个年轻他20岁的青年,他去了三次。而这个高大俊伟的年轻人最后也用《隆中对》扫除了刘备心中的迷茫和失落。不知道那一天,他听完隆中对后,看着南阳的山峦,有没有幻想自此之后十几年天下又是大汉天下?
然后,曹操的大军南下了。
“去联合孙权吧。”诸葛亮的建议十分中肯,他出使江东也很顺利,孙刘结盟了,就像阿拉贡与洛汗王达成了一致。而在赤壁,曹操退兵了。之后的事情就像刘备梦想的那样,荆州四郡望风而降,孙权把妹子嫁给了他,自己领兵征伐益州,又在汉水击败了他最大的敌人取得了汉中,就像甘道夫带着援军出现在灰盔谷击败了兽人一样。刘备应该很开心,自己的势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距离一军出荆州,一军出汉中扫平中原的最后目标已经指日可待了。
所以他让关羽领兵进攻襄樊。
“关将军水淹于禁所督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听到这样的战报他会不会想到光武帝?“梁郏,陆浑群盗响应关将军的军势起兵反曹。”听到这些北方的情报他会不会觉得刘氏天命所归?
“吕蒙偷袭荆州,徐晃督魏军已解樊城之围。”“上庸发兵了吗?”“没有。”
历史上会有这样一段对话吗?
不过他真的调集了那时他可以动员的几乎所有兵力向江东进军了,他说要为关羽报仇。而出征前,张飞也被叛将杀害了。十七八岁时三人相遇,直到现在刘备六十岁了,只有他一个人了,驶向江东的舰船会不会显得很大,很空?十四年前他在南阳看重一个年轻人,十四年后他在夷陵看轻了一个年轻人。刘备的命运远没有阿拉贡那么美好,那一天,阿拉贡的世界火光冲天,魔塔倒塌了,人类世界获得了拯救,阿拉贡被封人王,而那一天刘备的世界里火光冲天,冯习,张南等将军战死,黄权也和他的队伍失散。
他那时又会想什么呢?
白帝城,当诸葛亮再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会开始回顾自己这一辈子的经历吗,他会后悔征讨孙权吗,他会对诸葛亮感到愧疚吗,他还会认为王霸道杂之的治国理念是对的吗?不知道,但他肯定累了,也不能再和诸葛亮一起商议如何兴复汉室了。但他知道眼前的人会继承他的意志。“丞相,你觉得这是天命吗,你会觉得我勉强自己的理想在你身上吗?”比起讨论“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政治猜忌。我更想知道刘备临走之前是不是想从诸葛亮的话里得到一个肯定回答,一个对他一生追求的肯定回答。
先帝谥昭烈皇帝。
诸葛亮从南中回到成都,他制服也折服了南方的蛮族,那些人告诉他,他们以后不会再造反了。没有了后顾之忧,是时候北伐了。那天晚上,他应该花了很长时间写了那篇出师表。不知道他写的时候想到了曾经在南阳年轻的自己,当年还属意气风发的先帝,会不会流泪?想到了依旧年轻的少主,但身边缺少忠直尽责的属官,又会不会嗟叹?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然后他走到了点将台,下面还有赵云,还有魏延。那天点将出征前,他有没有慰劳刚刚南征的将士,又有没有重新宣扬一遍刘备的志向?蜀汉的队伍一路朝祁山前进,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克复。尤其在天水,有一个叫姜维的年轻人投入到了他的麾下。他很喜欢这个英气的青年,因为他把益州有名的才俊都比了下去。但凉州的战事已经让魏国不安了,曹睿坐镇长安,并启用了张郃这个宿将前往拒敌。
马谡,你和王平守街亭。
再后来,听到街亭战败的消息,他想起来刘备告诉过他的话,“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然后他哭了,斩了马谡。
“我想再去校场看一看”
五丈原落日的余晖下,这会不会是诸葛亮和杨仪说的最后一句话?“司马懿,是个很厉害的人,不过用兵他还是差一些。只是可惜,我不能治理益州让我能靠一州之力和逆贼曹魏相耗国力。我也累了,不过,我选好了一个继承者,我相信他能坚持我们的理想直到最后的。”这会不会是诸葛亮弥留之际的喃喃自语?
大将军去了沓中。
从延熙元年到景耀五年,从不断联结羌人北伐到现在,王平,马岱,夏侯霸他们都或去世,或战死了,自己也已经满头灰白了。但北伐的成果,却越来越小。诸葛瞻反对北伐,黄皓不断向主上进谗言。已经没有人记得丞相,先帝的遗志了......
卫将军战死绵竹。
几天后,刘禅下令投降的诏书送到了姜维面前。“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不知道姜维有没有抽刀砍断帅案。但片刻之后他接受了这道诏令。
姜维向钟会投降。
当邓艾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是会轻蔑地哂笑,还是会隐隐地觉得不安?不过此时的他,已经沉醉在成都的美酒里了。夜里,钟会和姜维带着人马摸进了蜀汉的皇宫。邓艾和他的将校全被软禁。钟会对姜维也言听计从,似乎一切都像计划的那样。然后他给刘禅写了封密信。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但是这封密奏写完不久,迎接他的不是蜀汉的幽而复明,而是白刃森森的围困。他在死前会想什么,他会看到丞相吗?卫瓘真的会在他挺直的尸身前面,贴近他,告诉他蜀汉之亡非他之过吗?
这就是秦汉帝国最后的风骨,最后的遗产。秦汉之际,我们的民族还很年轻,那是个锐意进取,意气风发的时代。但当人口不断触及制度和生产力的极限时,曾今的意气风发也开始慢慢地和虚华浮华相妥协。刘备和他的蜀汉(季汉),像疯子一样抓住了过去不放手。刘备失败了,可是魏晋选择的妥协对象真的那么好吗?
蜀汉(季汉),为什么会让人有好感?因为它是对我们民族成型初期,那个年轻蓬勃的时代的最后追忆。
蜀汉(季汉)为什么让人不舍?因为他是汉朝,这个华丽的篇章的最有力的豹尾。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英雄指挥人们去讨伐恶龙,人们不畏恶龙奋力向前,可英雄却在人们背后架起了冒蓝火的加特林。
可以把我私底下当傻子,但你不能明着面骂我是笨蛋,还硬要告诉我不把鹿当马是因为我无知。
得了吧,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现在的经济日报,九成九的媒体都是为了那一小部分人群服务,它们需要什么就报道什么。
很多人把这些官媒当作真知,却不知人家把他们当枪使,需要的时候大力呼吁,不需要的时候一脚踹开。而人们需要它们的时候,就开始不听,不闻,不理了。
这次怎么拿到手机的,看过直播或者录播的应该都清楚,如果说不是拼夕夕紧急公关,打死我都不信。
几百人或者几万人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媒体罔顾事实,在一个充满诱导欺骗的流氓app遇见了一丁点质疑,它就连忙跳出来开始洗。
恶心啊!啊呸呸呸呸呸!
苏……苏星河???
这么说《天龙八部》中苏星河的原型找到了?时间似乎也对的上,苏轼生于1037年,萧峰差不多是1060年。
苏星河是函谷八友的老师,然后苏轼门下有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叫苏门六君子。再加上他的弟弟苏辙,再加个西湖名妓王朝云,可以凑够八个人 。这么说石清露还与苏星河有一段不可描述之事,这个伏笔真是太强了。
苏轼是当年嘉祐二年龙虎榜中的进士,这么说丁春秋也是同年的,考虑到和苏星河处于敌对的势力,所以这个人要么是章惇,要么是吕惠卿。吕惠卿这么多年来也是被黑惨了,这么一看天龙八部真是一部政治讽刺巨作啊。
这样一来,无崖子的身份无疑就是欧阳修。
无崖子的师傅是逍遥子,这么说逍遥子应该是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那个。所以无崖子的同学还是比较多的,比如韩琦、富弼、范仲淹、王安石之类的,然而因为王安石的关系,韩琦富弼范仲淹欧阳修后来都不怎么得志,所以流落江湖也是有可能的。
这样其实又解开了一个千古谜案,话说当年欧阳修写了一首词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明显写的是一个怨妇,这个怨妇看来就是天山童姥无疑了,还水精双枕,啧啧,这么说来欧阳修的确可以的呀。
考虑到李元昊有个儿子因为练气功失败吃不下饭饿死了,这和后来虚竹选驸马时那帮人练功之后的怂样差不多,也就是说晏殊的确在西夏收了弟子。而李元昊攻打宋国的时候,晏殊也的确通过撤消监军、训练弓手、追回物资等手段。不过现在一想,这些事根本不可能起作用嘛,最可能的就是晏殊直接跑到西夏王宫,然后收了西夏王室为弟子,因此西夏才退的兵。
(所以说果然大家都喜欢看这种一本道理的分析吗,那就补上李秋水吧)
晏殊去西夏的时时候想必也带上了欧阳修,考虑到李元昊这人曾经夺取过自己的儿媳为老婆,所以他老婆肯定独守闺房空寂寞。而且李元昊似乎并没有什么有名的女儿,所以李秋水并不是西夏王室,而是李元昊的皇后没藏黑云。她在1047年生下了李谅祚,李元昊于1048年去世,如果说李谅祚其实是欧阳修的儿子,那么这个巧合也就说得通了!!!
而野史疯传没藏黑云与李守贵私通,呵呵,欧阳修化名李守贵和没藏黑云私通,骗得了别人难道还骗得了我么?
然后最重要的,没藏黑云的侄女是李谅祚的皇后,所以李秋水根本就没有什么小表妹,那根本就是她的小侄女,想不到欧阳修也精通炼铜呢。
而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李秋水姐妹斗不过一个天山童姥,因为后来没藏氏被李谅祚灭族了。
禁售不是关键,
那个年代,国内照样有fc或者“小霸王学习机”,
fc之后,世嘉、土星、ps1啥的市场上也都是有的。
先不说主机的价格,卡带的价格是真的贵,
比如fc上的热血系列卡带,90年代各位,200多块钱什么概念?
那时候大家都是像借书一样到处借卡带玩,
一个朋友有一个可以反复烧录的世嘉卡带,给我羡慕了好久。
大多数家庭,有个fc就不错了,
有个世嘉?那就很不错了,
有土星和ps?那你牛逼大了,你家可能变身成为远近闻名的娱乐社交场所了。
当时的电脑室(还没有网吧呢),大概3-4块一小时,
而玩土星和ps的地方,要10块钱一小时,大家感受下。
从家长角度,大多数家长对于花不少钱买个游戏机是比较抵触的,
但要是买一台“电脑”,打着学习的旗号忽悠下,是有戏的,
2000年开始,电脑硬件价格下降速度很快,慢慢就普及了。
再加上光驱的普及,以及盗版业的发达,游戏成本急剧下降。
现在人感受不深,但是经历过软盘的人……
电脑为啥从c盘开始?因为a和b是3.5寸和5.25寸软驱啊。
3.5存盘的空间是1.44mb,嗯,就这已经比5.25寸大了,放到现在那就是连个word文件都不够装。
但是光驱的普及,一下子把存储空间提高到了500mb的量级,
对应到现在就好比,通用的u盘变成了2-3tb起步,啥概念?
此外,电脑游戏联机对战的体验比主机游戏好太多了,
那个年代流行的c&c、红警、星际、帝国、cs、三角洲、quake等,主机上没有能相提并论的体验啊。
再往后,网络时代来临,各种网游(石器时代、传奇啥的)出现了,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分支了。
总结下来,就是三个原因:
1、穷
2、pc时代的崛起
3、pc游戏的联机体验更好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