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请自来,发现我应该是为数不多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之一……
我是2000年进北大化学系,2002年退学。退学的原因是前前后后大概挂了30多学分,挂的科目都是是数学和化学,印象中是线性代数,概率和统计、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这些科目。基本上是因为高中到了大学,没了约束,自己性格又懒散没有目标。于是基本大部分时间都宅在宿舍打游戏,平时不自习,期末考试也懒得突击。于是不太难的课还能过,稍微有点难度的课就挂了。第一年辅导员约谈,似乎没什么成效,自己也没有要奋起的意思。然后第二年重修,还是这样,于是教务老师约谈,好几次长谈之后,我被说动了,然后就退学回家重新高考了。
到现在居然快13年了。体验嘛,大概是三分解脱,三分愧疚,四分留恋。
解脱确实是当时退学的第一感受。作为当时北大里出国率排前三的化学系,要学的东西难度确实不一般。而我对化学其实没有特别的兴趣,也不是教材看一遍就懂的学霸,再加上没有努力的动机,根本就是看天书的感觉。微积分和无机化学这些稍简单的还能拿个及格,后面的线性代数、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就真是抓瞎了……所以决定退学那一刻,还是很解脱的。
其实关于解脱这方面,我还应该特别感谢当时和我长谈的高苏老师,以及一起生活了两年的同班同学们,他们让我在退学这件事上没留下什么阴影。和我谈的时候,高苏老师很平等,没有指责或是给我压力,而是告诉我,每个人人生的路有很多条,可能现在这条不适合我而已。之后复读的时候,还收到了同班同学的信和明信片。
愧疚是对父母,他们在我退学的时候,所受到的压力,生活受到的影响实在很大。他们是很传统的人,在我身上寄托得太多,我把退学的消息和他们说了之后,他们很长一段时间都睡不好。我爸在我回来之后就办了内部退休,因为实在没有心思上班。之后复读的一年就不说了,即使是之后又考上了大学,他们也一直悬着心,直到工作后,才觉得他们放下了这件事。
这也是我比较感叹的事情。理论上,成年之后,我们两辈人应该就各有各的生活了。但毕竟血浓于水,从北大退学这件事,对我有一些影响,但对他们的影响远远大于我。他们并不是我这样什么都不在意的性格,因此担惊受累……实在不知道要如何表述才好了。
留恋是因为北大作为国内大学顶尖之一,即使只待了两年,却确实获益良多,甚至可以说对我人生观世界观都有很大影响。毕竟北大是我真正开始进入社会的地方,而北大的老师和同学们身体力行的给我上过这一课。我有时会想,如果我高考选的不是北大,我会大部分时候根据客观而不是个人喜好来看待不同观点吗?我会轻易对别人行为做评价吗?我的是非标准和现在一样吗?
毕竟那两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间段之一,怎么能不留恋?
————————答完的分割线——————————
后话是,2003年我考上了人大土地资源管理系,然后命运的轨迹其实并没有发生变化,我又挂了几遍线性代数和概率……幸运的是2007年进了Gameloft开始做游戏测试,退学时决定选自己喜欢的东西作为工作的愿望总算是实现了。
5年后遇到裁员,挂了简历到招聘网站,稀里糊涂被叫去面试软件测试,拿了个还算可以的Offer去上班。然而开始干活才发现宛如回到了2000年,容易的东西应付着过,难的不愿沉浸进去研究。一个星期之后恍然大悟,我还是干不来没有兴趣的事情啊,十年过来这点还是没变……然后我就又回到游戏这行了。
所以今天再看当时从北大的退学,可能那条路确实是不适合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