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前几年(这回答有些年头了,最近浏览量忽然上来了,时间需要改改),光华绝对不是北大最优秀学生的第一选择。那时候,最牛的北大学生更纯粹,志愿首选往往是数学物理中文或者如今被黑的很惨的生物。光华的崛起,是在近十多年来实体经济下行,金融行业崛起后的自然结果。这和近十多年来社会阶层的剧烈分化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说八十年代的北大还是思想解放的前沿,九十年代的北大是纯粹基础理学的圣殿,那新世纪后的北大学生相对而言则更早的回归到物质与社会地位的追求中。作为中国顶级高校的商学院,光华崛起并后来居上转变成优秀高考生的第一选择并不意外。
最好的学生开始进入商业领域这无可厚非,毕竟追求物质是人的本能。但光华的学生往往容易形成封闭小圈子,并且内心处不自觉会产生“校中校”的精英意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因为光华不应该是一个普通的商学院,而是北大的商学院。一个光华学子也应该首先是一个北大人。这意味着,过去由中文系、哲学系、历史系、数学系、物理系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在这个商业现代化并成为社会主流理想的时代理应由高光的光华人承担。北大最优秀的人曾经来自数学物理中文,如今可能也来自光华,但不论来自哪个系,他们的北大血统都应始终充盈着理想主义的信念,敢为天下先。光华为什么在北大内部招黑?部分原因其实就是因为光华如今有了最优秀的学生,却把这个学院弄得越来越像兄弟会或者俱乐部,至少目前暂时不容易让人看到他们继承了多少北大百年来理想主义的精神。这多少是会让别的比较有传统的院系觉得光华之于北大有些格格不入。
当然光华也在改变,至少在师者层面,开放且兼容并包甚至超过很多其他院系。光华的老师很多都欢迎外部院系的同学选自己的课并一起做一些课题。因为他们明白,商科作为一门学科太年轻了,这么缺乏历史的一门科学,如果再近亲杂交,只同光华的学生一起做课题,是不会有长远的竞争力的。所以在学科的开放程度上,光华的老师们做的往往比经济学院甚至国发院更好,某种程度上,这与光华很多学术做的不错的老师(例如杨云红,龚六堂,李辰旭等)本身并非商科出身也有很大关系。
不管如何,商科(包括金融,管理和经济)纯靠自己内生增长是非常不划算的。刚进入光华,看到周围那么多状元产生精英优越感无可厚非,但光华人更应该去好好思考在北大读商科与在一所纯粹的财经学校读商科有什么不同。如何融入更大的世界,追求更高的理想,是否敢于承担起一个优秀北大人的使命,是每一个光华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据清葱社消息,日前,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大学光华理学院(分为金融数理基础学院和一个理科班),撤销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成立中国光华工商大学(Guanghua University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of China),以满足考生对经济类专业的报考需求。
据了解,新成立的中国光华工商大学将贯彻高校去行政化、教授治校,邀请国内著名经济学家邹恒甫先生担任教授委员会主任。中工商设有国企系、外企系、银行系、投行系、咨询系、公务员系等专业直接与用人单位对口,并在课程设置上有许多创举,如“个人着装与仪容”课程、“72小时投行无眠训练”等。
按计划,中关村大街59号现中国人民大学暂定为中国光华工商大学校址,人大将整体搬迁至北京通州。
本人50岁,丈夫03年意外过世,自己带儿子至今。事业单位工作,业务优秀,职称也评下来了,目前做行政。在帝都,工资不高,再带个儿子,压力还是蛮大的。曾经数年,周末在外面兼职,直到儿子工作。目前一大一小两套房,大房子和车都给儿子,自己去住上班更远小房子。总之,做了一个母亲能做的一切。
工作上并不开心,我应该是个业务型,不适合行政,每天各种瞎忙,也没什么成就感。
至于想什么,感觉自己只有眼前的苟且,攒钱给儿子结婚,自己熬到退休,那时经济压力就小了。
我的诗和原方,就是退休后能去四处走走,好好锻炼身体,拥有好的生命质量。至于再婚,已经不抱希望,过往的经历让我清醒了,有的男人一听说你是儿子,连面都不想见。交往过的,有的对我各种算计。好容易遇到不算计的,却出轨……呵呵,而我偏偏眼里不揉沙子,即使有时候一个人很孤独,也不想将就。
原本不信命的我,现在信了,任凭命运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