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dmitWrite留学平台入驻导师 UChicago 冷学姐 提供
(注:导师学历已通过平台审核,真实可查)
看到这个题目,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经历,简单一句话概括,商科成功转心理学,并且申请到了不错的master项目。今天我的这篇文章就是来回顾一下我是如何大跨度转心理学的,希望能对各位转专业的同学有所帮助。
我一直在苦苦寻找一个叫做“自由”的东西,我曾把很多东西错当“自由”,我以为没有寒暑作业,没有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没有挤破脑袋的升学考试,没有父母从未停歇的说教就是自由了。
但其实并不是,去除掉限制,控制的我,即使身处美国,天高皇帝远,我还是感受不到自由,因为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到底是谁。
直到我鼓足勇气转了自己发自内心喜爱着的专业,我才明白自由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来自于内心对自我的确定。人生的意义难道不就是,成为着你渴望成为的自己。
大概三个月前,我从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毕业了,拿到了心理学学士学位并同时被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硕士项目录取。
回望我的四年留美经历,我看见的是自由和可能性。
五年前,还在读高二的我,面对着Common Application的网站大脑一片空白:如何把我不算太长也不算短的十六年人生得体地塞进一千多字的英文文章里,如何在这么多专业里选出一个我愿意为之而奋斗四年的,又该怎么样表达我对这个专业深沉而坚定的热爱。
自我的迷茫迫使我从外界寻求帮助,但好像在大人的世界里,就业率是选择大学专业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考量标准。身边的大人们好似商量好一般,毫无分歧地建议我选择工商管理,这个听起来什么都能干,不会很累又好求职的专业。
就这样,毫无社会经历的我,开始努力在文书中描绘我对商业领域的向往,以及我引以为豪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很幸运的,我收获了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的offer。
就这样,我来到了美国西海岸,来到了这座天使之城。起初一切都是新鲜和快乐的,在商学院体验到了和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同学们一起team work,从未尝试过的案例分析。但慢慢,我意识到商学院努力传授给我们的组织力,领导力,并没有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激动感,反而多了一些迷失感。在一次小组互动学习中,因为我选择了多倾听别人的演说,而没有主动争抢话语权,我拿到了很低的分数,我开始思考或许我并不属于business school,在这里大家都在努力成为领导者,他们享受着这个过程,然而我却只感受到了“被迫”努力。
说来也是幸运,我认识了一个教授。他是在商学院兼职授课的一名心理咨询师,碰巧,我选了他的课。或许是出于对心理咨询师的莫名信任,我决定去跟他聊一聊我内心的纠结。
“在商学院一个学期之后,我越来越觉得我不适合这里,我没有其他学生有的原动力,其实说实话,我根本不想成为一个领导者,相比领导他人,我可能更愿意做的是去倾听和了解每一个相似却又独特的个体。”
我坐在教授的办公室里缓缓说道。
他回应,“我支持你去试试你感兴趣的领域,选一些他们的课也好,与那个专业的学生和教授们聊一聊也好,总而言之,不要限制你自己的可能性”。他的话像是给了我一针强心剂,我开始了在各个专业中的遨游和探索。
借着选择通识教育课的机会,社会学,心理学,电影艺术,东亚文化研究的课程都出现在了我的课表里。
学期过半,我逐渐有了方向并愈发坚定。心理学,这门客观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的科学的魅力成功俘获了我。
发展心理学领域从人的婴儿时期看起,从社会环境到家庭环境再到个体差异的研究和分析;反常心理学对每种disorder病因,征兆,症状和治愈可能的学习,以及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有趣又让人惊讶的实验都让我对这门学科足够好奇,足够憧憬。
现在想想,如果不是美国大学教育灵活的转换专业系统,我可能还一直深陷让我找不到自我价值所在的商学院挣扎。这段迷茫,努力寻找方向,最后坚定下来的漫长过程,现在回忆起来也就是寥寥几十行的文字。
聊完转专业,我们来聊聊转到文理学院之后的故事吧。因为在商学院耽搁了一个学期,我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始上心理学的专业必修课。好在,当时在商学院修的数学课和统计课可以直接替代心理学的一节数学必修。
除去考虑必修课,积累实验室和社会实践经验更是重中之重。
但作为新转入这个专业的大二新生,没有相关的研究经验,也没有专业课程背景,申请研究助理的职位就变得很难。
考虑之后,那个学期我还是把重心放在了认真上课,拓展阅读,打好专业背景基础,同时做一个volunteer tutor的工作,以此积累一些和小朋友相处的经验。
下学期,我便开始从advisor那里收集招聘研究助理的信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条件符合的投去了简历。
可都没有回音,但我没有气馁,深知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在紧抓专业课和通识课的同时,开始和教授们networking。有问题就去他们的Office hour,同时跟他们聊一聊自己对未来的计划以及期望,也多听一听他们的建议。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他们知道并记住你。
其实总而言之,永远不要害怕主动出击。我们从小的经历大多是被动的,从幼儿园开始,就像进入了一条龙服务,老师连寒暑假的课外读物都会推荐,所以习惯让我们更愿意等待机会,听从指挥,埋头努力。但美国大学的环境太不一样了,机会很多,但如果你不争取,这些机会也与你毫无关联。
坚信年轻就该尽情折腾的我,大三第一个学期去到了墨尔本大学交换,并主动和教授争取到了社会发展心理学实验室研究助理的机会。
一开始的工作真的是十分枯燥,每天和数据打交道,我既见不到参与者,也接触不到写paper的机会,每天对着的就是电脑上的Excel表格。
对新环境生活的不适应,没有老朋友们的孤独感,还有学习工作极其枯燥的环境,我基本上是靠着每天给自己洗脑“努力都是有回报的”,才磕磕绊绊地熬过了那五个月。
煎熬归煎熬,大三下学期一开学我就拿到了洛杉矶一个很大的儿童研究机构实验室助理的职位,暑假除了这份兼职,我又加入了南加大的Pullias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一切看起来都越来越顺利,但人生呢,就是不可能有绝对的轻松!!一定会有一个又一个的挑战,让你忙碌不止但又乐在其中。
要考GRE了,要加入申研大军了!具体备考方案和技巧我就不班门弄斧了,网上相关帖子又多又好。
想多说几句的就是申请文书,研究生申请中的Statement of Purpose和四年前本科申请时的Personal Statement,听起来十分神似,但其实大不相同。
后者很偏向让招生官认识你这个人,你的人生你的经历你的特别之处都是可以展开的话题;但前者呢,就需要更偏向专业成就和专业追求了。
过去的四年,你为什么选择这个领域,你在这个领域做了什么,有哪些成就,为什么选择继续进修,对未来又有哪些打算呢?以上这些变成了新的问题列表。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就知道了大跨度转专业申请研究生,所有的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绝对不可以偷工减料的。人生没有最优解,但找到方向之后努力总不会错!
毕竟漂洋过海,离开故乡离开家人,我们要的不就是活得自由饱满且丰盈吗?
希望我的文字和感慨能帮助到或许也在寻找的你们。
导师背景
University of Chicago心理学硕士,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心理学学士,教育学辅修。
DIY完成研究生申请,方向为发展心理学,应用教育心理学。
收到包括Columbia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Boston College等硕士录取,拥有五年美国留学经历,两次申请经历,对美国大学选校,申请系统,校园生活以及选课十分了解,专注社会科学学科的留学申请。
AdmitWrite,基于共享经济模式建立的知名互联网留学平台,留学届Uber。迄今为止,平台入驻世界顶级名校导师已超过1000名,实现美国TOP30,英国G5,澳洲八大等多个地区名校全覆盖。学术大牛?名校学霸?外籍名校导师?牛人汇集地,你想要的都在这里。人文社科/商科/工科?理科/艺术/法学?不管什么方向,我们都能为你匹配同专业名校学霸,申请so easy!中介价格不划算?线上模式,拒绝无谓成本,打造极致专业度,极具性价比服务,让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
大牛谈留学之申请硬知识可以关注专栏:
学霸谈美国申请:哥大学姐带你冲藤校
大牛谈英国留学:剑桥学姐带你申海外名校
海量名校实战申请经验:海外名校申请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