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追求快乐,回避痛苦。抑郁者有时为了回避痛苦情绪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表现。
有时会出现非真实感,对周围环境与自我的感受不真切。有人描述为“自己与外界环境之间似乎存在着一层隔膜,本来熟悉的人和事变得陌生起来”。
还有些人会不自觉地用第三人称视角来审视自己和周遭发生的事情,从参与者变成旁观者,继而切断个体与痛苦情绪的联系。
一定程度上这些方式都有助于隔离或缓解痛苦,但如果把这些当成日常,会使个体逐渐丧失现实检验能力,更加无法发展出健全的自我。[1]
需要注意,情感隔离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可能需要其他的防御机制一起配合,比如合理化、否认、压抑等,这些防御机制是大脑自动产生的保护机制,所以它很可能是潜意识的,心理治疗的过程需要将其意识化,也就是让来访者知道这是一种下意识的保护措施,这样能使得来访者发展出更为成熟的防御机制,比如幽默、升华等。
面对真实的自我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太多关于自身的假象,予以我们慰藉或逃避。
焦虑者不敢面对自己的焦急、紧张感,所以穷尽一切可能在对抗或摒弃焦虑;疑病者不敢面对一个不甚完美的身体,所以一直在用放大镜审视自己的症状和感受;强迫者不敢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所以无时不刻处于被驱使的思维和行动当中。神经症患者一旦有一丁点儿症状表现,患者就立刻要求治疗师给他一个解释,这样患者就可以挡开那些对他产生威胁甚至折磨的情绪。
但假象毕竟是虚幻的,如果人们的认知和情感建立在此基础上,注定会坍塌。尼采在《疯狂的意义》中曾提到,他人的目光和评价,现实的道德枷锁,伦常绑架,都会让我们将真实的自我困束在牢笼里,我们在苦痛中作乐欺瞒自己,在懒惰中随波逐流,寻找消亡的归属。只有当你敢于面对真实的那一刻,才开启了人生中所有的创造性,才能释放出那被遮掩的光芒。
关于真实的自我,可以有两部分理解,一是尽量尊重客观事实,比如对某一疾病有所担心,那我们就要尽量去了解该疾病的真实发病率,再比如对某件事有过度担心和恐慌,那就要尽量去还原事情的本质,预测发展趋势。二是在主观上学着接纳不完美的部分,接纳程度越高,我们就越能接近实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