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科研过程中,把相关论文都仔细研究了很多遍,还是没有具体思路怎么办? 第1页

  

user avatar   klam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现在的感觉就是,绝大多数做课题当中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用杨绛先生那句『你的主要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来概括。


就像题主说的『光是看懂论文和相关庞大的代码就死了很多细胞』,这些细节的东西重要吗?当然重要,不搞懂这些就根本不可能读懂paper。但是作者的idea,他的想法,思维过程,会体现在这里面吗?基本上不太可能吧。


像这样被细节淹没,不知所措的情况下,有如身处丛林深处,怎么可能还有那个余裕去在整体上观察思考整个的脉络和思路呢?就比如看一个数学定理的证明,连x^2的导数是2x这种事情都要计算半天,怎么可能去理解整个的证明过程?


所以,基本上只有足够熟悉相关的内容,对于那些技术细节能够做到不假思索的很快反应上来的时候,才有可能谈到理解作者的想法和idea。




  

相关话题

  是否存在这种审稿人思维:因为完全看懂了论文更增加了将之拒掉的几率? 
  如何评价哈工大某老师不允许实验室硕士出去实习,称「实习无用,就像跟不对等的渣男试婚」?你认同吗? 
  我国研发经费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一年 2.4 万亿研发投入意味着什么? 
  2016 年在你的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什么? 
  如何看待《医生忙于论文,临床败给科研》一文反映的问题?现在年轻医生真的不愿下临床了吗? 
  如何看待《中国化学》一论文通讯作者把自己 P 成女娲,作为期刊封面? 
  如何看待天津大学研究生赵永贵一年发表 17 篇 SCI 论文? 
  生物领域的导师们为何要招研究生呢?固定使用熟练的实验员不好吗? 
  如何看待港大管轶教授关于新型肺炎先称「疫情已控」,又对媒体改称「这次感到极其无力」的言论? 
  中科院监审局道德委侯兴宇处长发文称「重复实验在生命科学中并不一定可靠」,你认同吗? 

前一个讨论
如果把科学家看作法师,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看作魔法分支,世界会是怎样的?
下一个讨论
经常是中国学生去外国留学,很好奇来中国留学或读高中的外国学生多不多,以及他们怎么读上,嘿嘿?





© 2025-05-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