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的幻想,是你不了解整个教育体制的原因。
就目前大学来说——非师范类专业的博士需要拿到教师资格证,是需要通过两学,既教育学和心理学,往往还会附加很多课程,比较教育技术学等。这些培训相对比较正规,有较为严格的考勤制度。培训周期虽然不长,但是往往是集中的、封闭式教学。确保大学老师上岗以前,对教学有基本的概念和理解。
此外,一般正规的大学,都会设置新老师的学习期,就我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新老师的学习期大部分的大学采取的一年制,最少也是一个学期。保证新老师可以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学生学习特点等方面,对学生有一个精确的了解。
还需要进行进一步讨论的是,并不是只有“师范类”的博士才会了解学生心理,据我所知,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与学习者特点,这些是很多美国大学“非师范类”博士的必修课。所以,以是否“师范”出身来判断一个老师的水平——过于的单一。
更重要的是,大学老师的后续培训,也是学校领导重点布置的工作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学设置科研型,教学型,为了更好的让不同的人才合作。但是无论是什么类型,教学方法的讨论是所有大学的常规后续培训。培训的目标往往都是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通过这些培训,青年教师也会更加了解自己的讲学的不足。
最后,也许还会有人争论,就算有这些培训,有这些课程,科研型的老师可能依然不擅长——对,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各个大学都有“教务处”或者类似的部门。有督导老师——负责评估老师的表现。他们负责制作学生评估表,学生就可以多维度的讨论老师的表现。对于表现不好的老师,一般的处理方式是批判整改——重新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水平。
所以,你提出的问题过于的基础,但不是说问题不好——问题是好问题,只是这个问题已经被一系列的方法给解决了。如果真的对教育学或者大学体制感兴趣,不要看知乎,看看教育学学术期刊——虽然百分之九十的教育学期刊的含金量很低很低很低,但是依然可以帮助普通人增加自己对大学设置方面的理解。
不算合理,但没有办法,因为到了大学学科方向窄且深入,大部分学科你找不到既精通师范教育又精通专业课的人。
所以你只能退而求其次对不对。理想状态当然是一个人既懂教育又懂专业,但是实际上目前估计这种人凤毛麟角而且还有可能是无师自通的(因为几乎没有这种复合型专业)。
只懂教育,专业课是进行不下去的。但懂专业课,再培训一下教师资格证那4门课,现在看起来是够用的。
如果一个大学教授教不好课,可不是因为不懂教育,而是根本不用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