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姜维和钟会有没有机会翻盘?如果有有多大几率?如果翻盘会有什么结果? 第1页

  

user avatar   lvsedanongc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答案的线索来自《隆中对》。


“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这句话的原意是存在的都是有原因的。钟会联合姜维造反是史书记载,我们应当认为事件是存在的。存在的,都是有原因的。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钟会出身颍川大族,司马氏代魏之心不但熟知,更可能有芒刺之痛。一旦司马篡魏,类似钟氏这些大族的生死必然操于司马氏的喜怒之间。要说这些大族阀阅们对此没有警惕甚至反击之心是不可能的。蜀亡,则吴灭指日可待。司马氏若能灭蜀吴,一统天下,挟这种巨大的军事和政治成功,代魏只会势不可挡。因此,钟会一族暗中联合其他大族包括曹姓皇族密谋削弱司马氏甚至攻灭司马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钟会并不是一个人战斗,他代表的大族和司马氏有根本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也是司马昭安排屌丝出身的邓艾监视钟会军的重要原因。


造化弄人。后主降艾,给钟士季造成一个巨大的两难局面。之前钟会刚到剑阁,邓艾还没到阴平的时候,司马昭同学已经急急忙忙给自己加九锡,标准的篡党夺权程序第一步已经急不可待地迈出了。如果钟会乖乖回师献俘,司马昭独得灭蜀的巨大声望,加上天府之国中季汉两代所积的巨大财富全归司马,司马篡魏必成定局。其时蜀军建制完整,部队齐装满员。蜀军天下劲旅,姜维天下名将。如果姜维拒降,跟钟会军拼个你死我活。无论胜败,钟会部队都会遭受巨大损失。司马昭可以顺手把军队损失的屎盆子扣在钟会头上,顺势削弱钟氏家族的势力。因此无论局面怎样发展,都是司马得巨利,钟氏蒙巨害。


就在钟士季徘徊两难之际,姜伯约也面临两种选择:或战,或降。


正常忠臣的做法似乎应当是举军誓师,继而六军左袒,表示誓与投降派战斗到底。然后别立刘氏为主,动员全蜀忠于季汉的力量,与魏军决一死战。这种选择的结果必然是战火遍及巴蜀。以蜀国力量之弱,在全蜀残破、生灵涂炭之后,结局还是失败。


面对突然而至的亡国之祸,姜维没有像普通人那样胡乱扶植一个后后主,再发动九十四万玉碎战,然后经过数年残酷战争,在蜀中残破后最终还是失败。姜维姜伯约出了一个奇招,将战火引入敌国。


钟会面临的两难局面是明棋局面。局面有什么发展趋势司马昭知道,钟会知道,姜维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并不需要姜维跑去跟钟士季分析。姜维需要做的只是给钟会提供两难局面以外的第三种选择:一个山寨版的《隆中对》。


姜维是诸葛亮的好学生,诸葛丞相不可能不把自己的全挂子本事传给他。葛公除了是治军、理政的千古奇才之外,他的国家级别的战略规划能力通过史诗般的《隆中对》也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小角。姜伯约在葛公身边耳濡目染,除了兵书战策、治国理政的本事之外,葛公的战略分析能力姜维不可能学不到一二。


姜维的山寨版《隆中对》----《剑阁对》-----的基本框架应当是:姜率蜀军与钟率魏军一起占领中原,攻灭司马氏。


因为魏国的机动兵力的主力主要钟手上,司马氏在关中已经无兵可守,实现攻占关中的小目标应当没有什么难度。占据关中的胜利在汉末有极强烈的心理作用,因为秦、汉都是通过关中继而统一天下。那么对于钟同学来说,其局面由最差到最优的排列为:


  1. 最差局面:占据蜀中+汉中
  2. 略优局面:占据蜀中+汉中+关中
  3. 次优局面:占据蜀中+汉中+关中+洛阳+许昌
  4. 最优局面:占据蜀中+汉中+关中+洛阳+许昌+攻灭司马氏,攻灭吴国,钟氏代魏称帝

钟姜合流,达成最优局面并非不可能。钟氏失败时可以占据蜀国称王,胜利则统一天下称帝。而钟继续做司马氏的顺臣的结局只能是先扬后抑,被司马氏猜忌,最后由百年大族被削弱成为普通老百姓。姜同学提供的这笔生意太划算了,钟同学不可能拒绝。这就是姜维的《剑阁对》的威力。


姜维的恩师葛公的《隆重对》里给刘备规划了“荆州----荆州+益州-----荆益+关中-----荆益+关中+天下”的夺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伟大胜利的路线,可执行性非常强。姜维的《剑阁对》应当也会深得相父思想的精髓,路线清晰,策略完整。钟会长期都督关中,关中本来算他自己的地盘,《剑阁对》这么香甜的诱饵,令钟士季欲罢不能。


显然,真是历史中钟士季同学确实完全接受了山寨版的《隆中对》,并且开始按部就班开始执行。


《资治通鉴》云:会欲使姜维将五万人出斜谷为前驱,会自将大众随其后。既至长安,令骑士从陆道、步兵从水道,顺流浮渭入河,以为五日可到孟津,与骑兵会洛阳,一旦天下可定也。


这正是钟同学伙同姜同学执行山寨版《隆中对》的具体战术。


为什么钟会会脑子进水,放着堂堂的司徒、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的荣华富贵不要,跑去跟破落户姜维去造反?而且可笑是才造反几天就被干掉。他难道不知道姜维在忽悠他吗?一个前两天才跟你拼得你死我活的死对头,平时微博朋友圈上经常秀忠义无双的友商高管,突然来跟你说你才是他这辈子的真情唯一,你要是信了他,你这人只能是脑子里的线搭错了好几根。但是设身处地地想,并不是这样。


首先,在《隆中对》的下集里,姜维所部的蜀军精锐是打头阵的,要先行向关中攻击前进。钟会大军在姜部之后。姜维前有关中魏军,后有依托陇南山区防线的钟会军,后勤和侧翼皆仰赖钟会保障,姜维除了向前和司马氏拼命以外,并没有什么出幺蛾子的机会。


万一打下关中之后姜维会翻脸吗?姜维出身偏远地区,在蜀国的时候就跟大族尿不到一个壶里,在关中和中原与出身大族的钟会在政治号召力上更加完全不可比。蜀军本来兵力就远远少于钟会军,攻占关中后,客军作战,师老兵疲,只会越来越弱。而钟会军一路跟着姜维摘桃子,只会越来越强,双方实力对比必然更加悬殊。如果当初后主初降人人思报效先主和丞相的时候姜维在剑阁不与钟会拼个你死我活,等攻入关中后开始翻脸,更加不合情理。因此,钟会完全不怕姜维翻脸。


钟会掌握魏国大部分精锐机动部队,姜维掌握蜀国全国的精锐,双方合流,在战力上称为天下无敌应该不算夸大。军事天才司马懿、司马师已死,司马昭并不以军略见长。钟氏 vs 司马氏,打内战钟氏胜利的概率非常大。所以,钟会接受《剑阁对》的忽悠是理性思考后的必然结论,这也是姜维的山寨版《隆中对》的威力 --- I'm gonna make him an offer he won't refuse.


实际上《剑阁对》与《隆中对》所处的天下形势颇有相似之处。《剑阁对》中,钟会第一步应当发动政变,拿下关中。然后举关中之力东向,拿下洛阳等中原地区。再以跨魏蜀两国的大国之姿攻灭吴国,一统天下。考察钟会所处的形势,手中的资源,当时的对手,钟同学手中的牌要远远好于刘备这个冒牌皇叔。钟同学只要走出政变的第一步,简直大军在手,天下我有。而《隆中对》的第一步,正是政变。


在《隆中对》中,年轻帅气逼人的南阳爱豆葛公劈头就问一脸风尘胡子拉碴的刘大叔:“荆州是个香饽饽,将军岂有意乎?”刘大叔内心独白:“呵呵我TMD也知道范冰冰漂亮,我不是冯导能随便握女演员的小手我岂个p有意乎?”


也许在姜伯约的娓娓道来中,向好基友钟士季描述着葛公在叙说这段往事时眼中一闪而过的深深遗憾。如果当年刘皇叔思想再开放一点,步子再迈大一点,联合葛公的老婆黄氏家族,葛公的大姐夫蒯氏家族,葛公的二姐夫庞氏家族(别问我为啥葛公的三家亲戚碰巧全部是荆州本地最强大的大族,而碰巧都被刘表联合蔡氏家族压制)一起发动政变,拥立正义爱豆刘琦刘公子,粉碎蔡氏反革命集团,完整夺取荆州,那么何至于日后关羽数攻樊城不下,死于吕蒙小儿的背后的暗算呢?姜伯约适时棒喝一句:“钟基友!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将军岂有意乎?”钟士季闻之能不动容?


当钟会督大军从关中出发的时候,后勤完全掌握在司马昭代表的魏国朝廷手中,钟会的军队再多,粮食一断,钟会只有死路一条,这时借掌握兵权的机会回师攻打司马氏是不可能的。然而,在接收了蜀汉积累的军资和完整的行政机构之后,并且有蜀汉最大的带路党姜维全力为他服务,一扇巨大的机会之窗赫然出现在钟会钟士季的面前。


钟会手中的魏国精锐部队可以依靠蜀汉的物资和后勤机构补给打回关中。此时关中空虚,机动部队几乎全部在钟会手上,回师关中,关中既无兵可调,也无险可守,指日可下。即使司马昭手上估计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军队。即使有,要想动员也需要相当的时间。因此司马昭才不得不到处群发邮件,说什么自己要带十万大军马上要过来啦。当年他老爹司马懿可没给孟达写过什么信说你等着我要带人来灭你啦。


会得晋公书云:“恐邓艾或不就征,今遣中护军贾充将步骑万人径入斜谷,屯乐城,吾自将十万屯长安,相见在近。”


如果钟会打出清君侧反司马不反曹的旗号,争取相当数量的地方豪强保持中立甚至暗中襄助应当不是难事。那么局面发展,钟氏代司马氏,成就万世之业并非难事。


其实千载之下我们问的问题不是钟会为什么要造反,这位同学在得到《剑阁对》以后不造反才奇怪呢。我们不理解的是姜维同学到底图什么?


我猜测姜维没有另立新主然后在蜀国大地上发动对魏军的玉碎战,原因一是庙算成算极低,二是这样几年打下来,他深爱的蜀国一定会由诸葛丞相呕心沥血建立的乐土变成人间地狱。


忽悠钟会谋反,在钟氏与司马氏的内战中,一方面可以让战火在魏国燃烧,另一方面姜同学觉得把水搅浑,在中原造成类似秦末的混乱局面,自己一定还有机会。如果中原人心中汉祚尚在,凭姜维的军事才能,那么也许还有机会攻灭钟氏,复兴汉室。


钟同学命姜维率蜀军主力按照葛公规划的路径进攻魏国,姜同学对这条路径研究了一辈子,熟门熟路,在魏国完全没有部队阻击的情况下,攻占关中可以说轻而易举。即是姜同学临时反水,其没有后勤支持的蜀军进入关中,钟同学率魏军从后面夹击,姜同学也必然失败。因此,钟士季和姜伯约的《剑阁对》本来是万无一失。待天下既定,钟会称帝时,《剑阁对》一定会像《隆中对》那样作为剑阁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伟大事迹千古留传。


可惜,钟同学搞阴谋诡计的能力完全比不上写毛笔字的本事,纯属业余水平,与司马氏的渊源家学完全不可同年同月同日而语。钟会身边也看不到有多少铁杆亲信死士,他自己对部队的掌握非常薄弱。钟同学行事粗陋,更没有本事学刘邦和韩信用子女玉帛来激励(忽悠)将士。钟的部队被司马昭轻飘飘一封信就搞乱,还没等司马昭拼凑军队来镇压,自己就先乱起来了。杀来杀去,几天功夫钟士季自己就和姜伯约都丢了老命。


也许,姜伯约战死之前最大的遗憾应该是老子跟葛公学到的这么好的《剑阁对》可惜碰到个猪队友。


钟姜身死,司马氏灭吴篡魏,伟大光荣正确的大晋朝建立,自然不会再有人费心去研究叛徒内奸大工贼钟会的黑历史。《剑阁对》就此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惜哉。


user avatar   yuanshechong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钟会。


论出身,颍川钟氏,世家大族。


论眼光,站队司马氏,官运亨通。


论战功,淮南二叛典知机密,司马师逝世后粉碎曹髦的夺权企图,淮南三叛屡出奇谋,灭蜀之战中主持魏军亡蜀。


刘禅投降之后,钟会官拜司徒,位列三公。


对于钟会而言,似乎什么都不曾缺少,颍川钟氏的出身,加上司马氏的信任,在朝中要风得雨,年至四十,便已统军近二十万,雄踞西川。


就是活到了八十岁的父亲钟繇,也未有如此成就吧。


直到……他遇到了姜维,

遇到了那个一生戎马早已至垂暮之年的汉大将军。


闻说姜维的事迹,善墨且多才的钟会或许会心生感慨吧,毕竟他面前的这个老头也曾年轻过,也有过二十多岁意气风发在雍州抗敌时的样子,怎奈一入西蜀,便是三十五年,再不回头。


青丝熬成霜白,曾无数次战斗中都没有弯下的脊梁,终于被岁月驼了下去。一如汉诸葛丞相当年。


可叹复兴一梦,引多少英雄为之死命,

可怜复兴一梦,终于成空。


玩弄了二十年权计的人,似乎永远无法体会到姜维身上的执着与坚守。自引军征蜀以来,钟会遇到了好多他在洛阳都不曾遇见过的人,王含、蒋斌、柳隐……数千人马坚守孤城,竟使十数万魏军不能克。他似乎不明白,这种无任何意义的负隅顽抗对这些非是皇亲国戚的诸将有什么好处,类比于诸葛亮一伐时望风而降的陇右三郡,岂可同言而语乎。


或许是因为自己太脏了,钟会对这种道德高尚的人们都有一种莫名的崇拜。


攻下汉中后,他拜访了诸葛亮墓,拜访了那一生鞠躬尽瘁的人。


刘禅投降后,他接受了姜维并奉之若上宾。


而且,钟会对姜维似乎有一种天然的好感。


他曾这样评价过姜维:

“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每惟畴昔,尝同大化,吴札、郑乔,能喻斯好。”

“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


或许面前这位锲而不舍须发尽白的老头勾起了钟会心里最后的良知,过了数十年欺诈、背叛生涯的他,予眼前这人以充足的信任。当自己的野心膨胀到无法遏制的时候,他听从姜维之言,选择了铤而走险,孤注一掷。


彼时的钟会刚立功勋,待班师回朝之后,与司马氏一道建立新朝,必然能获得无上殊荣。然而,他却选择了一条几乎注定会失败的道路——与姜维一道,拥兵反叛。


钟会初次领大军作战,在军队中没有太多亲信,也没有一呼百应的威望。他的权力都来自于司马昭,一旦他拥兵反叛,众将必然不服。可一旦杀掉众将,近二十万魏军势必进入混乱,而姜维又岂会心甘情愿地带领蜀军从其号令?时蜀汉猝亡,两川蜀将新降,刘禅应还有号召之力,如果姜维趁魏军大乱,领蜀军夺回成都,并号召各地蜀军降而复叛,钟会岂不是要死无葬身之地?


的确,姜维与钟会所策划的反叛行动在当时几乎是令蜀汉翻盘的唯一机会。最起码对于姜维而言,在魏军最高统帅屠尽中层将领,魏军整体陷入混乱之际,他是有希望引蜀军复国的。


然而,这场谋划对于钟会而言,就不那么美妙了——他放弃了尊崇的地位与荣耀,宁做乱臣贼子,宁肯身败名裂,也要为自己选择一条几乎注定会失败的道路,并以此为姜维铺造出那或许会有那么一点希望可以成功的梦幻之道。


这与钟会前期的人物设定非常不符。若说邓艾和姜维喜欢冒险,我是信的。可是钟会……


前期的他,洞察人心,能看破诸葛诞、曹髦之心。

前期的他,心狠手辣,诛杀嵇康及其同党毫不犹豫。

前期的他,精炼策数,即使达不到荀攸、贾诩算无遗策的标准,最起码比过郭嘉、程昱等还是绰绰有余的。可为什么一遇到姜维,他便失去了所有的智商与判断力,活脱脱地变成了那个被权欲蒙蔽双眼、一心要做皇帝的袁术,孜孜不倦地与其谋划这种根本不会成功的计谋,进而把自己推向坟墓?


还是说他本就是要倾尽全部只为姜维最后的复兴一梦?你信吗?


题主问:“姜维和钟会有没有机会翻盘?如果有有多大几率?如果翻盘会有什么结果?”


我只能回答:如果这个计划能够顺利执行,钟会杀伐果断,屠尽邓艾、卫瓘等一众魏将,姜维确实有一定的几率可以翻盘。是时,姜维以刘禅的名义振臂一呼,众蜀军在蜀地击溃群龙无首的魏军,光复西川,还是有希望的。但钟会,没有一丝成功的机会,他谋划良久,也不过是赔了自己为姜维做了嫁衣裳。




  

相关话题

  刘备和诸葛亮断袖的概率有多大? 
  如果韩馥不是让潘凤迎战华雄,而是吾有上将张颌,可斩华雄,结果会如何? 
  三国演义里,“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贬低蜀国的将才凋零,还是说廖化的能力太低? 
  诸葛亮是出于感性还是理性才跟着刘备下山的? 
  如果把汉献帝换成汉武帝刘彻,汉朝还会灭亡吗? 
  如果三国五虎将和五良将有绰号,是什么?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取得武都阴平,按理说战果辉煌,但魏国反响不大,是不是两郡已成空地,没有多少人口? 
  如何评价三国中刘备这一人物? 
  如何评价程昱? 
  三国时期的魏、吴两国到现在基本没有什么痕迹了,为什么蜀国文化现在在四川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前一个讨论
如何彻底治愈强迫症?
下一个讨论
怎样理解和区分中心极限定理与大数定律?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