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
如果没有刘备,东汉末年-三国这段历史给人印象就跟五代十国差不多。五代十国也有一堆十分突出的角色呢,赵氏兄弟、安重荣、石敬瑭、朱温、后唐李氏父子都是知名人物。
三国与其他割据时期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一个刘备这样君主,以仁德为手段、以信义为根本的君主,谱写男人的浪漫史。后世中国人心中文臣武将的佳话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两人与刘备之间的故事。
如果三国没有刘备,陈寿和罗贯中拿曹操做蓝本写荀彧和夏侯惇,还能成为千古流芳的佳话吗?
在我看来是潘凤,如果没有了潘将军的马失前蹄,关羽在十八路诸侯面前根本没有表现的机会。关于潘将军的详细信息,且听我慢慢道来。
潘凤字无双,三国时期著名将领,时至今日仍热度不减,大有超过刘、关、张的势头。无奈今日如此出名之人,当年罗老先生整本《三国演义》只肯着墨四十多个字。这就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太多的疑惑,太多的谜团,不得不说这是他老人家的一个重大失误啊。但是各位看官也不要太过失望,本神棍今天就从籍贯、颜值、学历、仕途、称手兵器、战场表现、后世影响这几个方面考证一番,满足各位潘粉们的好奇心。
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是地灵的土地绝对出不了人杰,所以本神棍首先从潘上将的籍贯下手。但是由于史料奇缺,我翻遍二十四史未见任何潘将军的记载。这是为何?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历代史学大家都觉得自己手中的那支笔无法书写出潘将军的丰功伟业,即便不写,他的事迹都不可能被历史所埋没,所以就没有写的必要了。”其实,没有正史材料也无所谓,因为潘将军的姓、名和字已经告诉我们他的籍贯了。
首先,我们的上将姓潘。据现有文献资料表明潘姓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楚国公族“芈潘崇”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公讳崇字道安,楚成王时大夫,穆王立,以其太子宫予公,使为太师,掌国事,环列之尹,楚国大治,有认楚公族后以字为氏,列公为潘姓始祖之一。也就是说,我们的潘将军是楚国王族之后。
其次,我们潘将军单名一个凤。凤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是鸟中之王。凤不仅是神鸟,而且还是楚族、楚国尊严的象征,楚人尊凤的影响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在楚国的文物中,凤的图像、绣像和雕像不胜枚举,楚人衣服上的刺绣图案也是以凤为主要内容。此外,还有“凤鸟双连环”、“虎座凤架鼓”、“凤龙虎绣罗禅衣”等。楚国的凤纹彩绘可谓千姿百态、无奇不有。这也说明我们的潘将军深受楚国凤文化的影响,他的性格也颇为潇洒飘逸,不拘一格。
最后,潘将军字无双。古人的字是用在平辈之间的称呼,一般都是成年之后才有的。但是字也不是乱取的,字跟自己生活的地域和名有一定的关联性。比如,刘备字“玄德”,刘备是涿州人,位于中原以北,北方乃玄武方位。潘将军把“无双”纳为自己的字,想必他生活的当地一定出过“无双国士”。纵观整个汉代,能被称为无双国士的楚人只有一人——淮阴侯韩信。
综上所述,潘上将的姓、名、字已经完全告知了我们,他是淮阴人。
潘凤颜值考
当今天下,颜值当道。满大街的靓妆广告,满屏幕的小鲜肉、小姐姐,还有我们硬盘里的各位日本女老师,哪一个不是用颜值在吸引我们,如今确实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但是在东汉末年就不看脸了吗?非也非也,其实每个时代都看脸,颜值高不论放在哪里都是个优势,长得丑在哪里混都得更加努力。唉,我就是因为长得丑,所以开不上法拉利、兰博基尼、迈凯轮、阿斯顿马丁、保时捷和比亚迪啊!!!
闲话不多说,上一篇文章我已经得出结论,潘将军的籍贯是淮阴人。这篇文章我们重点讨论潘将军的颜值如何。但是很可惜的是,罗老先生对潘将军的颜值没有半点提及,其他史料也是没有一丁点的记载。不过没关系,这点困难仍然难不倒我这个历史神棍,本神棍必须在本文给读者一个清晰的交代。
经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颜值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遗传(DNA)、水土、心理状态(相由心生);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三个角度来展开论述。
首先,聊聊潘将军的DNA。在上一篇文章《潘凤籍贯考》中已经指出,潘将军乃是楚国王族后裔。既然是王族的人,想必颜值不会差。王族公子看上的美女基本上跑不掉,即便先王很难看,经过几代美女王妃的肚子,颜值那是可以被大大提升的(日本皇室除外,据可靠消息表明,日本皇族大多是近亲繁殖的后代)。
但是有好事者也向我提出了个问题,他说潘将军是东汉末年的人物,距楚国灭亡已经将近四百多年了,在这四百多年的时间里,鬼知道这个落魄王族的男人们经历过什么样的女人。我对此的回答是DNA的遗传不仅可以上溯,更是可以下追的。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潘姓人士都是颜值当道的。西晋的潘安(古代第一美男),北宋的潘金莲、潘巧云(你可以说她们不守妇道,但是不能否认她们的颜值高),本朝的潘粤明、潘晓婷、潘玮柏。所以从遗传这个角度来看,潘将军具有很强的先天优势。
其次,我们来考察考察潘将军的生活环境(水土因素),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潘将军是江苏淮阴人,也就是今天的淮安市淮阴区,让我们来看看淮安市的地理环境。
气候环境:淮安市地处江苏省北部中心地域,位于北纬32°43ˊ00"~34°06ˊ00",东经118°12ˊ00"~119°36ˊ30"之间。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裕。这样的气候寒热分明,光照充足,且紫外线辐射适中,十分有利于皮肤保养,想必潘将军应该是红光满面、白里透红。
地理环境:淮安市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无崇山峻岭,地势平坦,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只有市境西南部的盱眙县有丘陵岗地,地势较高。淮安市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六塘河、盐河、淮河干流等条河流在境内纵贯横穿,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位于市境内,还有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69.39% ,湖泊面积占11.39% ,丘陵岗地面积占18.32%,是典型的“平原水乡”。 大面积的平原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难度,也保证了粮食的产量。广阔的水域面积丰富了潘将军的食物多样性,更可以让潘将军长得水灵、秀气。顺便说一句,帅气无敌的周总理就是淮安人。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潘将军的心理状态。俗话说得好:“相由心生,一个人在成年以前父母要对其长相负责,成年之后完全由自己负责。”潘将军成年之后,汉室衰微,天子播越,董卓霍乱朝纲。面对国家陷入如此困局,他奋不顾身加入冀州牧韩馥帐下,毅然奔赴讨伐董卓的战场,最终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倒在了汜水关下。这充分表明,潘将军对匡扶汉室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大汉王朝忠心耿耿、从一而终。有此等心态绝非袁绍、袁术、曹操之流。恐怕只有诸葛武侯、关云长、赵子龙等汉室肱骨可比。就相由心生这一点来说,潘将军的颜值应该这样描述:“无双上将,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英气难当”。
综上所述,经过本神棍严密考据,潘将军颜值当属三国第一梯队。考虑其武将属性,无双上将应与赵子龙、吕奉先媲美。坊间传闻“关西吕布,关东潘凤”,这句民间谚语完全符合当时历史真相。
题外话:前几天我在某个场合遇到前女友,她虽然打扮得花枝招展但是明显老了很多。我想既然是遇到了,那就上去聊两句吧。我对她说:“几年没见,感觉你老了很多啊。”她白眼一翻回道:“长得美的人都老得快,你是没什么变化,跟以前一样丑。”我冷冷回道:“我长得丑,但是可以活得久啊!你这衰老速度,估计没有几年的活头了吧。”她眼睛一瞪骂道:“孔子说过,丑而不死是为贼,快给我滚!!!”我在离开的路上一直思索:“孔子有说过这句话吗?我要是颜值能赶上潘上将的一半就好了。”
学历重要吗?就目前的社会状况来看,还是很重要的(虽然没有富爸爸或者富干爹那么重要)。我们普通人没有像样的学历,想要混出点名堂出来,恐怕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但是在东汉,学历比今天的重要程度更高(遗子黄金满赢,不如一经)。东汉是一个经学(汉代经学简单地概括为:是一种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经学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极盛的时代,儒学的芬芳侵润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我们今天翻开《后汉书》,看到东汉士人传记,开头最重要的介绍就是,老师是谁,同学是谁,经学造诣如何。
在东汉,一个人想为朝廷效力,手执权柄,大体上有四条路可走。其一,你跟皇帝有血缘、姻亲关系(宗室、外戚)。其二,当太监成为宦官(想想都痛)。其三,直接花钱买官(曹操他爹曹嵩花了一个亿买了个太尉)。其四,拜名儒为师,努力做学问,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等待地方名儒的推荐或者朝廷征召。前面三种途径不是一般人能走的,况且数量也不多,最主流的还是最后一种方式。
罗老先生在《三国演义》里明确记载了,无双将军乃是冀州牧韩馥的首席上将。这可不得了,要知道冀州那可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州,人口、经济等实力绝对是东汉的NO.1。冀州牧这个官职,堪称东汉最为重要的封疆大吏。能够成为冀州牧帐下的首席上将,没有点实力,没有点名望,没有点经学造诣,没有地方名儒的推荐,恐怕想都不敢想吧。但是很可惜啊,罗老先生在《三国演义》里没有透露半点关于无双将军学历的信息啊。这可把我这个历史神棍给害惨了,我翻遍古今典籍没有找到任何蛛丝马迹。由于太累了,我便趴在书桌上睡着了。我在睡梦中,模模糊糊地看到罗老先生朝我走来,对我说了四个词:“子干、玄武、同窗、三杰”。说完,罗老先生便飘然而去了。一觉醒来,本神棍恍然大悟,现在经知道了一切,潘上将的学历之谜就隐藏在这四个词当中,且听本神棍慢慢道来。
首先,来解释一下“子干”。子干是东汉末年涿州名儒卢植的字,这个卢植绝非一般人物。《后汉书》里明确记载,卢植年少时与郑玄(两汉经学集大成者)共同在经学大师马融(不是马蓉)门下学习,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守章句。黄巾之乱爆发后,东汉政府立即启用卢植,拜北中郎将,率领官军主力连破贼帅张角。也就是说,在平定黄巾之乱的过程中,卢植所率军队打的是主力C位。后来天下大乱,诸侯并起之后,卢植被袁绍拜为军师。在去世之后,曹操途径涿州时,亲自写祭文纪念卢植,对卢植的一生高度评价(曹操的一生中唯一佩服的人)。孟德对子干得钦佩之情如下原文:
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乃国之桢干也。昔武王入殷,封商容之闾;郑丧子产,而仲尼陨涕。孤到此州,嘉其余风,春秋之义,贤者之后,宜有殊礼。亟遣丞掾除其坟墓,存其子孙,并致薄醊,以彰厥德。
其次,来聊聊“玄武”。玄武,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指二十八宿按东南西北分为四象中的北方玄武七宿。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北方玄武于八卦为坎,于五行主水,象征四象中的老阴,四季中的冬季。罗老先在梦里跟我说“玄武”,大意是北方的冬天时节。
最后,来聊聊“同窗”和“三杰”。这两个词很好理解,同窗就是指同学;三杰就是指三个杰出的人才。我们把四个词连起来解释就是:“卢植当年在北方的冬季里,招收了三个杰出的学生”。
我们再来结合一下《三国演义》中,罗老先生安排潘将军出场是在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官兵三英战吕布》,在这一回里,十八路诸侯齐集汜水关下。在众多人中,只有刘玄德与公孙瓒是同窗关系,并且共同的老师是卢植,再结合“三杰”,这就很清楚地表明了:潘凤、公孙瓒、刘备三人曾一起在某年冬天,去北方卢植门下求学,时人称之为“卢门三杰”。各位看官,看到这里就明白了吧,我们的潘将军可是师出名门,他在当时完全是跟刘备、公孙瓒齐名的人物,绝对不是某些网络酸民口中的屌丝。
潘将军在汜水关下与同窗好友欢聚一堂,共同商议讨伐国贼董卓,以期匡扶汉室。这样的场面是何等的让人心潮澎湃,青春时代共同的理想仿佛马上就要实现了。但是这样的场面也导致潘将军过于激动,以至于在战场上发挥失常。唉。。。。。。
熟读三国的各位看官都知道,想要在三国乱世闯出点名堂,没有件称手的兵器那是万万不可的。一件亮瞎别人双眼的兵器在手,那是撑场面开排场的必备之物。比如,吕奉先的方天画戟,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玄德公的雌雄双股剑,杠精们的九齿钉耙等等。我们的无双上将如果没有一件拿得出手的兵器,是绝不可能成为冀州牧的首席上将的。本历史神棍在这篇文章里来好好考证一下,潘上将手里究竟所持何物,以至于无双将军能够大杀四方?
根据罗老先生《三国演义》的记载,潘将军所使用的兵器是大斧。著名网络历史学家无名氏的著作《潘凤传》的记载,潘将军使用的兵器是“盘古开天斧”。两者的记载大致上都确定了潘将军的兵器是大斧,但是本神棍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了很多矛盾之处。很有可能是两位作者在当时的条件下误会了某些事情,导致记载出现了偏差。本神棍在本文中秉持着严谨的精神,力求给读者还原一个真相。
首先,我们来聊聊盘古开天斧。这盘古开天斧,是盘古开天时所用。相传斧阔三万三千丈,柄粗三千三百丈,长六万六千丈,和轩辕剑、东皇钟、炼妖壶、昊天塔、伏羲琴、神农鼎、崆峒印、昆仑镜和女娲石,统称为上古十大神器。
盘古开天斧在上古神兵利器中排名第一,也是最巨大的兵器,除了盘古能舞动外,无人可拿得动。也就是说,盘古开天斧是上古神兵,它是神的武器,凡人是无法使用的。我们的无双上将虽然英雄盖世,但是他毕竟是人啊,目前没有任何资料表明他是神或者具有某种不可知的神秘力量。因此,《潘凤传》的作者无名氏显然在这里隐藏了什么。
其次,我们再来聊聊大斧。话说我们中国人常用的冷兵器无非十八般兵器即: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但是大斧这个武器很蹊跷,古往今来大斧都没有成为历代官军的制式武器,也就是说正规军是不会备大斧的。另外,使用大斧出名的人都比较粗犷,不是劫道儿的就是莽夫。例如:邢道荣、程咬金、李逵。
我们的无双上将,是堂堂冀州牧帐前首席上将,他怎么可能使用非制式的杂牌武器呢。另外,在《潘凤学历考》中已经证明无双上将乃是大儒——卢植的门生,想必也是颇有儒雅风度的。大斧配儒将,然后中军主帅扛着大斧在沙场上砍人,这画面怎么看都不对啊。
综上所述,潘将军的称手兵器绝对不可能是大斧或盘古开天斧。既然不是斧,那会是什么呢?罗老先生和网络历史学家无名氏都是十分严谨的人,不会无缘无故的扯谎瞎说。他们所说的“斧”应该是一个暗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经过本神棍几天废寝忘食地查阅资料后,终于得知了一个天大的真相——潘将军使用的不是斧而是钺。
在古代斧和钺通常是并称的,二者的形制相似都是用来劈砍的长兵器。区别在于钺是一种大斧,刃部宽阔,呈半月形,更多地用作礼兵器;斧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实用工具而钺却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更是军权的象征。一国之君在军队将要出征之时,往往会举行一个十分重要的仪式即“假黄钺”——将黄钺授予中军主帅,象征将军被权授予将领。我们的潘将军是冀州的首席上将,在战场上打的是C位。作为冀州的中军主帅,为州牧南征北战,手中没有“钺”那是不可能调动冀州大军的。因此,本神棍在这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三国演义》和《潘凤传》中所说的“斧”实际指的就是“钺”。
潘将军跟玄德公、公孙瓒是卢植门下同窗,在他们求学的年代理,卢老先生教会了他们忠君爱国,教会了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以匡扶汉室为毕生之志。而当奸贼董卓窃取皇命,汉室倾颓,主上蒙尘之时。此三人书信往来不断,相约共赴汜水关以解天子之难。
根据《凤别传》记载,潘将军接到玄德公和公孙瓒的邀约书信后,立即求见正在左右摇摆的冀州牧韩馥(此人担任过东汉的御史中丞,之后被董卓派为冀州牧。)。潘将军见到韩馥后立即慷慨陈词一番:“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望主公大集义兵,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扶持王室,拯救黎民。”
韩馥听后,深为感动,立即放弃了摇摆的态度,号令全军校场集合。韩馥在校场召开誓师大会,并且隆重地为我们的无双上将“假黄钺”。即日,无双上将立即命令大军开拔,直奔汜水关下。
经过上面的四篇考据文章,我们大致可以知道潘将军是一个文武双全、英姿勃发、美貌绝伦、手持重钺的冀州中军主帅。这样一个风度翩翩,又极为重要的C位将领,在《三国演义》中一出场就直接被秒了。罗老先生这样的安排似乎很不合理,出场就挂的结局让我等看官十分错愕。但是经过本神棍严密考据之后,发现潘将军死于一场巨大的阴谋。我终于体会到了罗老先生的良苦用心。他老人家很不忍心将潘将军的死因写出来,怕大家知道真相后伤心过度而控制不住自己,以至于影响大家的工作和生活。
潘将军是冀州牧韩馥的手下,这个韩馥在东汉末年也算是个人物。他早年在东汉中央做御史中丞(汉朝时为御史大夫的次官,统领十三州刺史和侍御史,指挥他们监察天下郡国官吏等,对三公、九卿有弹劾之权。),后来董卓入朝之后,眼见东汉中央混乱不堪,便想办法从董卓那里讨来了冀州牧这个官职。于是,他就从中央空降到了冀州牧这个位置。冀州这个地方鱼龙混杂,各路神仙都非常多,韩馥刚开始也是没办法掌控冀州。直到潘将军投靠韩馥帐下后,韩馥依赖无双上将的智慧和勇猛才控制了局面。冀州当地有两首流传十分广的民间顺口溜可以证明潘将军所立下的功劳:
其一:
潘将军,走过南,闯过北;
生命之泉喝过水,骏马弯刀亲过嘴;
西山脚下歼过匪,东边黄河战过鬼;
无双上将潘大腿,平定冀州齐夸美。
其二:
无双上将肯吃苦,上过山打过虎,少林寺里练过武;
左青龙右白虎,敢拿佛祖喂老虎;
金字塔上跳过舞,耶稣头上打过鼓。
就在无双上将平定冀州不久之后,袁绍也从京城中跑了出来,来到冀州招募兵马,准备反董。由于袁绍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所以冀州很多人士都投靠在了袁绍的门下。这样的局势让冀州牧韩馥很不爽,于是将潘将军找来商议。韩馥对潘凤说:“当年天下非袁即董,吾等助袁乎?助董乎?潘凤正色回道:“吾等大汉子民,兴兵为国,何来董氏、袁氏乎?”韩馥听后苦笑不止,后来迫于形势的发展最终加入了袁绍的反董卓联盟。袁绍在冀州的实力迅速坐大,于是就有了取韩馥而代之的想法,但是忌惮无双上将的威名而一直不敢下手。
袁绍也曾经屡次派人拉拢潘将军,无奈潘将军十分感激韩馥的知遇之恩,始终不为所动。袁绍如果得不到冀州就等于没有根据地,没有根据地自己的势力就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吞天下,海内一统就只能是幻想了。就在袁绍无比愁困之际,其重要谋士许攸献上了一个铲除无双上将的惊天毒计。
具体计划如下:许攸建议袁绍积极参加讨伐董卓的联军,凭借袁绍的实力和威望能够很轻松的获得盟主地位,然后以盟主的身份要求各路诸侯出兵迎战。在这样的场合里,对潘凤的战马做手脚,让其在战场上殒命。潘凤死后,袁绍以盟主的身份风光大葬他,打消天下人的疑虑。
这个计划定下来之后,袁绍亲自来到冀州牧的府上邀请韩馥一同奔赴汜水关,我们一心匡扶汉室的无双上将也积极劝说韩馥加入反董联军。在袁绍和潘凤的双重劝说下,韩馥最终加入了联盟,次日便将冀州大军随袁绍一起开赴汜水关下。
来到汜水关下,无双上将见到了昔日的同窗玄德公和公孙瓒,三人一见如故把酒言欢。曾经三人因为共同的理想一起在卢植门下求学,现在三人又因匡扶汉室而欢聚一堂,这场面是何等的感人。可惜,我们的潘将军并不知道,这是袁绍设下的一个巨大的阴谋。
次日,华雄骄横的带着铁骑走下关来,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著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此时袁绍将目光对准了韩馥说道:韩冀州,无双上将可否一战?”韩馥答道:“有何不可,我上将潘凤必将取那华雄狗头。潘凤听令,命你即刻迎战华雄。”无双将军听罢道:“得令,主公我的宝钺早已饥渴难耐了。”此时的许攸立即给牵马小卒递了一个邪恶的眼神,那猥琐小卒立刻心领神会,去牵了一匹廋弱不堪且昨夜喂过巴豆的马。
我们的潘将军骑这匹病怏怏的马,头也不会地冲向了沙场。一代将星就此陨落,唉。。。。。。
虽然在许多回答里说过了,但是还是要再次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