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苏炳添」是个案还是可以培养的模式? 第1页

  

user avatar   yun-dong-fen-zi-cheng-lan-wen-hu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苏炳添是个案,也是可以培养的模式。

1米71的身高,先天条件算不上是跑百米的好苗子。之前在 如何评价苏炳添 60 米跑出 6.43s? 这个回答里提到过:

……理论上百米最佳身高在1米75-1米85之间。但是近20年出现大量高身高的选手,比如博尔特1米95,鲍威尔1米90,加特林1米85,对比身高1米71的苏炳添在步幅上非常吃亏——苏炳添和博尔特比每步步幅少了整整25cm


因而苏炳添后天可能需要更大的努力,才能弥补先天条件的劣势(所以苏炳添的队友,1993年出生、身高1米83的谢震业未来几年会很令人期待)。


另外,1989年出生的苏炳添已经整整29岁了,对短跑而言这已是职业生涯末期,但他能接二连三的出成绩,并且不断刷新亚洲纪录、在世界大赛上拿到名次甚至奖牌。而苏炳添也依然仍在改进技术动作,并放言目标今年能打破9秒99的纪录,丝毫没有驻足巅峰的懈怠——这一点来说,苏炳添配的上任何褒奖。

图 / 中国国家田径队


某种意义上,苏炳添和姚明、刘翔、李娜、丁俊晖们一样,他们都是个案,几乎靠一个或几个人撑起了整个运动项目在中国的期望。这并非夸大他们的影响力,或者否定前人们的付出。而是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有可能(并且实实在在的)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这个项目,并且直接增加合格的储备职业运动员基数。


这个基数要比人口数实际的多——总有人说14亿中国人怎么就出不了一个梅西?这句话是很偏颇的,看看中国有多少孩子在正规的练球、多少孩子受到职业的足球训练,就明白中国足球储备职业运动员基数远远小于很多人口小国,想出个梅西才是真的天方夜谭。

也好比牙买加这样一个中北美小国,近10年短跑项目把美国干的灰头土脸,靠的也不是博尔特一个人,而是一批强大的短跑运动员,以及后面源源不断的潜力新人们。


苏炳添的成功,会和姚明、刘翔、李娜、丁俊晖们的成功一样,正面刺激国人,会有更多的人从关注到参与、从参与到投身——当然这个过程会非常漫长,且他们从事的项目,一直普遍被偏见的认为“并不适合黄种人”,注定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换取突破。


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参与、投身,才会有开花结果,才有可能出现拿名次、拿奖牌的荣耀时刻。一个先天很一般的苏炳添成功了,一段时期内中国短跑队达到历史最巅峰了,现在和未来更多人自然也会接受相信下一个苏炳添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这比篮球、足球之类更需要沉淀的体育项目还不太一样,即便中国足球今天开始全面良性发展,想进入世界杯或者有所作为,都至少需要几十年,但百米来说,有可能未来十年内就能冒出不少个“苏炳添”,171的苏炳添极限是9.99,那175、180的“苏炳添”呢?现在中国有一个能跑进10秒大关的苏炳添,未来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呢?未来的苏炳添们完全有可能不断去刷新亚洲纪录,冲击9.99、9.98甚至9.90…这都不是天方夜谭。


苏炳添是个案,但对可培养出未来的“苏炳添”或“苏炳添PLUS”而言,我们理应充满期望。


附:过去40年中国男子100米全国纪录历程(1978-2017年)


知乎专栏:运动分子





  

相关话题

  2017 年在跑步圈有哪些值得回顾的赛事和事件? 
  亚瑟士的跑鞋真有这么好吗? 
  为什么苏炳添4*100米跑第三棒弯道? 
  当你长跑坚持不住时你会想什么? 
  如何评价谢震业跑出9.97的成绩? 
  那些早上起来做饭、跑步、冲澡后去上班的人都是几点起床、几点上班的? 
  想买个骨传导耳机,大家能推荐一个吗? 
  如何看待 2016 里约奥运会女子 4×100 米接力美国队申诉成功获得重赛资格并晋级? 
  同样是爆发性运动,为什么黄种人举重能打败黑人,而短跑却和黑人存在差距? 
  HIIT真的有理论依据吗? 

前一个讨论
武志红靠谱吗?
下一个讨论
跑步是否真的让我们变成了更好的人?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