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中立是奥斯曼战前的基本国策。我在另一个回答:南阜: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要怎么做才能像清朝变民国那样避免被完全肢解?里面提到过,寻求中立是基于被瓜分的恐惧之上的。对于奥斯曼来说,不被瓜分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从中渔利可能就想太多了。
7月危机里,奥斯曼一直试图寻求在列强保护下的中立。对于奥斯曼,这一阶段奥斯曼的外交努力包括两个方面:
然而英法俄德对拉拢奥斯曼都不感兴趣,只有奥匈试图怂恿德国提供同盟。俄国的想法自然是想攫取更多的海峡利益,英法是迎合俄国,但为什么德国也对奥斯曼不冷不热呢? 一方面是奥斯曼在巴尔干战争中的糟糕表现让德国人觉得奥斯曼军队只是累赘,另一方面,显然列强对于欧洲大战的爆发根本没有做好准备。
奥匈对塞宣战后,德国终于认识到欧战不可避免,迅速指示驻君士坦丁堡大使和恩维尔展开谈判。至于老生常态的两艘船问题,恩维尔帕夏明确跟德国大使表示了要把两艘船送给德国人,丘吉尔交船了才是政治自杀。事实上,即便在英国扣船后,除了恩维尔之外,苏丹、大维齐尔、另外两帕夏仍然不同意上德国的战车。对此恩维尔声称密约里有个文字游戏,表示奥斯曼根本没有义务对俄宣战。
在戈本号和布雷斯劳号开入海峡之后,俄国人迅速认识到安抚奥斯曼的必要性,随后和奥斯曼展开谈判。实际上俄土谈判极有可能是恩维尔准备总动员,拖延俄国人的策略。不过从这个谈判中看出奥斯曼维持中立的提出诉求,比如在战后获得希俄斯岛。所以想坐收渔利的话,也捞不到什么显著的好处。
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保加利亚的态度。保加利亚在大战开幕后一直首鼠两端,协约国尝试说服塞尔维亚用马其顿换取保加利亚参战。然而因为奥匈指挥混乱,贝尔格莱德久攻不下,导致塞尔维亚政府过于自信拒绝马其顿方案。反之,一旦保加利亚倒向协约国,那协约国大军就不是在加里波利抢滩,而是整装待发地出现在哈德良堡城下了。
结论是,8月10日后到10月28日的两个月的时间是奥斯曼和协约国谈判的窗口期。此时奥斯曼内部除了恩维尔之外的绝大多数领导层都倾向武装中立,保加利亚态度不明。正常的情况下,作出中立的决定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
然而德舰炮击炮击塞瓦斯托波尔,把奥斯曼拖入战争深渊。关于这件事,也有说法就是恩维尔的阴谋。无论如何封锁海峡对俄国是灾难性的。
如果奥斯曼中立,俄国正常使用海峡,对大战会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可以架空一个世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