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两年美国给保护财产的未成年公民军礼下葬等荣誉呢?你们何以自处?
之前抨击宣传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现在美国军礼下葬保护同学生命的王孟杰。爸爸实力打脸。
你们终于不抨击黄继光们了。
就抓着赖宁保护的是财产不是生命说事了?
我就奇了怪了,凭什么都得美国先发生过,我们才能效仿?
美国军礼下葬王孟杰,要是你们继续抨击黄继光,连美国军礼下葬王孟杰都抨击维持你们的价值观,我还敬你们是条汉子。
可惜你们不是。
说维护集体财产,后来家集体财产被私有化的。那王孟杰救的学生中以后出现犯罪分子呢?
(被举报了,修改一下)
仅针对这个问题下一些论调随便写两句。
第一,王孟杰跟集体主义价值观和道德楷模扯不上多大关系,王的行为是基于个人的良心义务或是对他人的朋友义气出发而产生的英雄行为,是他个人的选择,他可以做也可以不做,这样做固然伟大,但不这样做也不会受到任何谴责,这并不是他必须履行的义务。
而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从集体出发,以“集体利益”为名树立个体对集体的责任义务,在这种情况下牺牲变成了一种必然需要被履行的责任而不是个体的自由选择。当然未必是牺牲生命,也可以是牺牲财产,牺牲自然权利(比如生育权),牺牲个体自由。而且集体主义很容易异化为占据领导地位的人或组织出于私利以集体为名对他人进行道德绑架,王的行为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并没有太多相似之处,穿凿附会并不可取。至于赖宁的事迹不了解,不作评论。
第二,“个人主义”并不能等同于“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强调每个独立个体的主体地位,提倡保护自己个体权利的同时,也强调对他人个体权利的保护,每个个体之间都是平等的。其核心在于划定群体与个体之间的权利边界(严复曾将《论自由》翻译为《群己权界论》,可见这一概念在自由主义思潮中的重要地位)。
而“利己主义”是从个人出发,将个人利益置于他人利益之上,并不尊重其他个体的自然权利,更没有什么权利边界的概念,混淆这两者属于典型的望文生义。
第三,解构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摧毁崇高,污蔑英雄。当然对英雄事迹的质疑属于一种解构的手法(辱骂攻击则不是),但这并非针对于英雄本身,而是针对于其背后的权力结构。很遗憾的是,英雄一旦被树立为楷模,那么他的英雄事迹往往也就不再属于他自己了,而是成为了某种权力的“符号”和“话语”(记得《芳华》中的刘峰吗,某种意义上他被自己的“英雄”身份所绑架了,其悲剧亦始于此)。当英雄被树立为楷模典范的那一刻,其已然失去了对自身行为的解释权,人们乐于借着死人圣贤的口说着今人的话,在这一意义上,解构的目的是暴露并消解这种权力结构,而非“污蔑英雄”。
解构并非是什么所谓的“毁灭民族向心力”(另外“民族国家”本就是近现代的产物,而非“永恒的主体”),宗教曾经凝聚着人类社会,但科学解构了宗教,那能否说科学是反动的,因为它摧毁了宗教的凝聚力呢?
解构的目的在于消解逻各斯的在场,将人们从所谓的“永恒真理”和“伟大神话”的幻梦中解放出来,从而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在这一意义上,解构本身就包含着一种进步的力量。
时代的语境永远在变,历史事件也总在当下语境中被写入新的意义,历史人物总会被赋予新的评价,历史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能指永远漂浮于所指之上。
“历史不是一条直线,而更像一座迷宫”,充斥着偶然和不确定性,当下的决定会在未来造成何种影响完全未可知,我们有时会带着某种自以为是的后见之明,无视杂多的历史现象以及充斥其中的冲突与断裂,用臆造的因果关系将历史粗暴地串联为一条单一的直线,再信誓旦旦地许诺一个美好的未来,这不过是一种虚妄和自负。毕竟,我们未曾真正认识历史,也未尝有能力预见未来。
是什么让解构得以可能?引用某位前辈的一句话:
“是叙事的虚构性注定了解构的可能性。”
有人问了,他是中国人么?他救的是中国人么?
对此我想说,他是个好人,他的行为拯救了一群无辜平民,这就足够了。
英雄或许有国籍,但为了无辜者的生命奋不顾身,这在哪个国家都是值得赞扬的英勇行为。
面对实打实的英雄,我见到最多的评论竟是如此——
有人字里行间总要找点理由扯扯美国药丸,
有人拿国籍说事,呼喊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肆攻击遇难者,
有人YY中美开战,幻想这个孩子「对你的亲人行刑」,
有人借机把少年在紧急情况下的义举和赖宁不听劝告「再向火山行」绑定成一种行为,
还有人则卖起了集体主义大力丸,用小英雄的英勇行为给狭隘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贴金……
一时间群魔乱舞,人血馒头吃的飞起。
王孟杰是因为「我和他们是一个学校的」才救人的么?
王孟杰是因为「我和他们都是美国公民」才救人的么?
如果同在一个屋子里的人拿着别国护照,,王孟杰就不会救人了么?
想吃人血馒头卖私货,大可以去隔壁评价枪击案的问题去秀下限,英雄少年血迹未干,某些人就搞起了肮脏的政治,实在令人作呕。
顺便,同样面对来自异国的少年英雄,暴雪是这么做的——
谢邀。
最后传大的新闻头条,然后引起知乎上舆论的头条是
如何看美国以全军礼安葬佛罗里达州帕克兰校园枪击案遇难者华裔少年英雄王孟杰?
而不是
如何看待佛罗里达州帕克兰校园枪击案遇难者华裔少年英雄王孟杰拯救同学?
是有很大原因的。不知道有没有人看的出来,这两个头条的根本性质有什么巨大的不同?
给你看这一个帖子,有人发现美国最大论坛reddit上的r/pics(最大板块之一)的管理员对待王孟杰救人和另外的白人救人有很明显的双重标准。
Reddit mods remove threads about Peter Wang citing "Inappropriate Title", while letting an identically worded thread about Aaron Feis to stay up
reddit没被屏蔽,可以点进去看。最主要图是
上面是Peter Wang的事,下面是Aaron Feis的事(另外一个英雄,老师丧失生命拯救学生,白人)。
Peter Wang和Aaron Feis的帖子的标题基本上一模一样,都是发到r/pics上面,在同一个时间。Peter Wang的帖子被撤(只有76赞的时候,不到一个小时就被撤了),Aaron Feis的帖子成为reddit头条,101,000+的赞。
Peter Wang的帖子被删原因说的是“inappropriate title”,标题不合适,管理员说r/pics的规矩是标题
must not be "designed to elicit sympathy"
标题不能是设计性的操控同情、感情。
但是可以看到,这完全是双重标准,因为Aaron Feis的标题根本是一样的,没被删。同样办法报道Peter Wang被说是设计性的操控同情!!还有白人竟然这么不要脸,明摆的双重标准!
还有更多人在r/aznidentity这个论坛上,对美国主流媒体,对Aaron Feis和Peter Wang的不同的重视做出分析:
Peter Wang一开始基本没被主流媒体覆盖,没人写他。链接里的分析显示,搜Google ”Florida Shooting Hero" (弗罗里达枪击事件英雄)前100个结果,70多条是关于Aaron Feis,只有一条是关于Peter Wang。
但是后来,为什么美国媒体又开始说起来Peter Wang呢?他的事迹如何终于传回中国新闻上呢?然后导致到我们现在在讨论他呢?是谁组织起来给Peter Wang一个全军礼安葬呢?
从这个帖子。说真的,就是r/military这个帖子发源的动力,你们可以完全看到事情的根源
标题:Even though he’s not technically Military. Thought you guys would appreciate this and how he was taught in ROTC that lead him to do these actions.
最高言论:Honestly i think some guys from Flordia need to volunteer to give him a full military burial with honors. This kid wanted to be in the service and he's done something more brave and honorable than most other members I know. He gave his life to protect innocent lives and kept his honor. I would do it myself if i was stationed close by
一些军人觉得Peter Wang值得有一个军人的安葬,组织起来准备跟他家人联系。这一下来,他的故事才炸开了锅。主流媒体才大幅报告Peter Wang和一些军人为他实现军人的安葬。为什么?
因为亚裔人当英雄不是故事,但是白人为亚裔人施善才是故事。
懂了我一开始问的问题吧?“这两个头条的根本性质有什么巨大的不同?”
亚裔人当好人,做出出众的英雄事迹,做出牺牲不是新闻。只能包装在白人做好事,白人为亚裔人做良心事,白人回报亚裔人做善事才是美国人喜欢听的新闻。
你可以上google搜一下,直到现在,绝大部分新闻报道Peter Wang的事迹的角度是包装在美国社会(或白人社会)怎么回报了他(给了他军礼安葬,西点军校录取了他,等等),而不是报道他的真正牺牲,他的家庭,他的人生事迹,他是什么一样的人。美国主流媒体倾向于人化白人(对少数种族,特别亚裔,怎么善良怎么施善),而不是倾向于人化这真正的英雄。大家读完这报道的感觉便会是舒服的正能量,感觉美国社会多么好,而不是Peter Wang这个人多么好。有多少人知道Peter Wang的家庭背景和人生呢?没有人关注他小小年纪怎么到达这种舍生为人的头脑,他的背景是什么,他的短暂的人生是什么样的,他的苦衷和值得同情之处。
这种倾向的广泛可能都是到白人潜意识上的了,都不能算刻意地陷害,因为所有媒体都有这倾向,特别是好莱坞。
这种报道方式的影响力大到你在中国网站上都可以看得见,知乎上,关于【王孟杰】最有人气的问题是:
如何看美国以全军礼安葬佛罗里达州帕克兰校园枪击案遇难者华裔少年英雄王孟杰?
而不是
如何看待佛罗里达州帕克兰校园枪击案遇难者华裔少年英雄王孟杰拯救同学?
再看看讨论的舆论重点。都是美国以全军礼安葬对待少年英雄王孟杰,而不是少年英雄王孟杰的事迹,他是什么样的人。这个事的报道,导致你印象最深刻的是王孟杰本人,还是美国社会和军队怎么重待他?
在Google上搜”Peter Wang“,是
Fla. School Shooting Victim Peter Wang Laid to Rest an Army Hero - People Magazine
‘Heroic’: West Point admits a student who was killed in the Parkland shooting - WashingtonPost
注重的是美国社会和军队怎么重待他,而Peter Wang自己。
更可惜的是,你们都可以看到,华人为这个本不应该有任何争议的事,在网上竟能骂到一团?哎。。。看到白人操控新闻手段的高明,和我们的无知了吗?他们没费任何力气,竟能用这个事件来挑拨离间国内的华人和国外的华人。本来是我们当英雄,得正面人化报道,但是最终导致:国外的华人觉得美国、白人对我们还是挺好的,然后国内的华人开骂(你们美国爹对你这么好,还要我们担心你干啥?),互相降低意见。如果这的是人化的报道Peter Wang,会有那么多人那么无情地说那些冷心话吗,会骂到一团吗?
再看Aaron Feis的报道吧,CNN上的。
这才是人化的报道,讲解他的历史,他生前的学生对他的评价,他生前是多么善良的人。
没有主流媒体为Peter Wang写过这样人化的报道,我找了半天才找到一个Florida小的当地报纸写他的事迹。
为了更多人记得这小兄弟的真正事迹,我就在此翻译一点点他的背景故事,为了纪念这小英雄的短暂但又不简单的一生。
Peter Wang, 15, was a freshman at Marjory Stoneman Douglas High School, where he was a member of the JROTC program.
“He is so funny, caring and selfless,’’ said Lin Chen, Wang’s 24-year-old cousin.
She said Wang, who was born in Brooklyn, N.Y., was wearing his gray JROTC shirt Wednesday when the shooting happened. She said a friend of his told her Wang was holding a door to let other students out before him.
She said she wasn’t surprised to hear that.
“He is so brave. He is the person who is genuinely kind to everyone. He doesn’t care about popularity. He always liked to cheer people up. He is like the big brother everyone wished they had,’’ added Chen, who flew in from Louisiana to be with the family.
She said Wang, who enjoyed playing basketball, had two younger brothers, ages 11 and 5.
王孟杰,15,高一学生在Marjory Stoneman Douglas 高中。他是个JROTC(少年备用军军官训练部队)的成员。
“他很幽默,关心他人,舍己为人,”陈林说,王孟杰的24岁的表姐。
她说王孟杰,出生在Brooklyn纽约,星期三枪击事件发生的时候穿着他的灰色的JROTC上衣。她说他的一个朋友告诉她,王孟杰手推着门,让其他学生先走。
她说她对这并不惊讶。
“他就是这么勇敢。他是那种对他身边所有人都是善良的。他不关心自己的人气。他总是喜欢让别人高兴。他就像一个大家都想要有的那种大哥哥,”陈继续下去。她从Louisiana州飞回来跟家庭在一起。
她说,王孟杰喜欢篮球。他有两个弟弟,11岁和5岁。
His parents, who were too upset to talk, own a restaurant in Pompano Beach.
Chen said the family had planned to celebrate Chinese New Year’s eve on Thursday.
“I feel the family can never be the same,’’ said Chen.
Barbara Sharpe, principal of PenTab Academy in Miami Gardens, said Wang attended her school about 10 years ago, from pre-kindergarten to second grade.
“He was a sweet, loving child … very eager to learn,’’ she said, with a shaky voice.
She said school staffers got to know the family because they owned a Chinese restaurant across the street from the school. “His parents were very supportive and involved in his education,’’ Sharpe added.
他的家长太伤心了,不接受采访。家长在Pompano Beach开餐馆。
陈说,全家都正在准备过在星期四过中国新年。(枪击事件在星期三)
“我觉得全家都不可能与以前一样,”陈说。
Barbara Sharpe, Miami Gardens的PenTab学院的校长说,王孟杰10年前上她的学校。
“他是一个甜蜜和有爱的孩子。。很积极学习,”她说,声音颤抖着。
她说学校员工认识他全家因为他们在学校街对面开中国餐馆。“他的家长很支持他,积极参加他的教育过程。”
Teachers and staff were mourning his loss Friday, she said. “We still have pictures of him at our school. Our heart is hurting. We were devastated when we saw the name,’’ Sharpe said.
Jesse Pan, a Parkland real estate agent who said he is a neighbor and friend of the teenager’s family, described Wang as “very polite, smart” and as someone who cared about people. He said Wang spoke English and Chinese.
老师和员工在星期五哀悼他的去世,她说。“我们仍有他在我们学校小时候的照片。我们心很疼。当我们在死者名单上看到他的名字,我们非常难过。”
Jesse Pan,一个Parkland 房地产中介,王家的邻居与朋友,描述王孟杰为“很礼貌,聪明”和一个关心他人的孩子。他说,王孟杰能说英语和中文。
莫道封尸壮举事,崤山虽险本无尸。
这是枪击事件刚发生时的答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7170312/answer/320230813
以下是本题的答案:
美国政府和军方很聪明也很无耻,枪击案后各大美国媒体先是选择性忽略掉这位华人的名字,现在又变成歌颂他。
美国媒体注重强调王孟杰的陆军初级预备役军官训练计划营(JROTC)成员身份,突出他的美国军人精神和舍己为人壮举。
这将便于美国媒体引导华裔为美国而战,这种宣传作用将潜移默化增强华人对美国政府的忠诚度和奉献精神。而且是美国军人荣誉感与JROTC最好的广告宣传。
美国媒体会选择性忽略枪击案施暴者的19岁少年克鲁兹也是JROTC成员,忽略美军及其附属机构是“杀人工厂”的属性,这个可以推广到美军是二战后造成人类平民伤亡最大的杀戮者,从朝鲜、越南、伊拉克、阿富汗到叙利亚……
美国媒体避重就轻,一石二鸟,把最初本心里丑化华人及把华人去英雄化的媒体倾向,一下子转移到美军荣耀,JROTC的荣誉,及提高华人对美国政府忠诚度,“以华制华”的高度上。
从美国媒体和美国军方对王孟杰态度的180度转变上,可以看出把王孟杰当成英雄不是他们的最初初衷,最后的结果是“丧事喜办”,把公众关注的禁枪问题稀释掉~吃人血馒头的是美国媒体和美军。
这件事对我们中国的启示:
1、我们从中,要肯定王孟杰舍己为人的英雄事迹,同时要把这种英雄事迹的歌颂迁移回我们对于自己民族英雄的歌颂上。要认清美国政府与媒体利用这种事件营销的真实目的,王孟杰的付出原因在于中华民族在互助与舍己为人的传统上;王孟杰的英雄行为来源于他个人的见义勇为品质和华人精神的光辉,和美国政府、美国社会及美军无关,要去美国化,去美军荣耀化。
2、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预备役军官训练营,塑造中国青少年的军事化荣誉感与民族向心力,同时加强中国青少年尚武的现代军事化实战生存技能。~这点美国做了很多年,中国要向美国学习并必须超过美国。
3、中国媒体要学习美国媒体,以中国人利益为中心,一致对外,杜绝中国的“媒体内战”,不要出现个别自媒体对中国英雄的污名化解构;比如下面
对于污名化中国英雄的个人或者组织应该进行严厉的打击。
4、大家一定要警惕,一些美国人扶持的或者当过美军的人会借此机会宣传一波美军的荣耀,这些人带节奏会被顶的很高并占据各种媒体的首位,其他声音会被压下去。美国这种宣传目的是潜移默化让中国人跪舔美军。美军的荣耀是靠别国人的血祭奠的,比如朝鲜、越南,美军的枪口对向谁的胸膛是首要问题。
今儿个我要怒怼共青团中央。
是不是以为我们这帮老家伙死光了?没人知道不宣传赖宁是咋回事了?停止宣传赖宁是中宣部做出的决定,而不是你说的什么污名化。当年各地效仿赖宁小学生扑山火络绎不绝,甚至出现老师带领孩子集体乱来群死群伤事件,中宣部意识到这点知错能改,立刻全国范围终止宣传,一个是为了公共财产且有大批扑救人员情况下小学生扑山火,另一个是用自己生命给同学生命通道,这能一回事?
终止赖宁宣传的是中宣部,而不是你说的污名化,没有救援用生命挽救同学是英雄,为了财产无救援能力去灭山火是愚蠢,这才是为什么一个大力宣传,一个停止宣传的原因。
污名化?带节奏?人血馒头?到底是谁在做?
谢邀。
几个事情,
1。军队参与葬礼并不是全军礼安葬。例如21响鸣枪等我至今没在葬礼视频上见到。 但是礼兵抬棺,覆盖国旗,军号下葬对于一个JROTC的学员来说已经是非常高规格待遇。 ROTC 颁发的 medal of heroism 也是陆军ROTC能发给学员的最高荣誉了。 而且西点军校的身后录取通知是非常罕见的。 至少我知道的历史里没几个人有这个荣誉。(感谢尚方同学查阅,这个是西点历史上第二次颁发身后录取通知)。 远了说,如果他弟弟们想申请西点,是可以用这个层面被优先考虑的。 可以说哀荣备至。
2。作为一名军人,我对王同学的勇气与牺牲表示崇高的敬意。 他捍卫了陆军荣誉。 无愧于牺牲时身上的军装。
3。但是从NRA教官们的讨论来看,我们极度不建议类似的举动。 在任何枪支教程中,我们都教导自救是第一位的。 尤其是未成年人。 虽然我们尊重并赞美这种无私的举动。 但是我们仍然强调。 任何类似事件中, 如果你不是专业人员,请以自己的生命为第一考量。只有你生存下来,才有后续的可能。 我们不建议任何未成年人去冒生命危险。 王同学这次牺牲的是有意义的,但这只是小概率事件。 孩子们,请你们记住,这种事情应让成人去送,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保全自己,留住你们才留有未来。
军人从各地赶来送行这位年轻的 cadet.
经多路媒体报道,白宫请愿已轻松突破10万。
估计后续有总统和军队追认荣誉
“小美,你也不小了……”
“哎呀,妈。”
“你不是有个男朋友嘛,那个大东。”
“他家狮子大开口,非要500万的陪嫁,还要房子……”
母女俩一起叹了口气。
“那,要是咱生孩子呢?”
“200万陪嫁,也要房子。”
“这是什么世道啊。”
“妈……我,我不想结婚了,我自己生一个吧,我去买个精子。反正现在那么多男的都是买个卵子自己生……”
“你跟妈说说你拿啥养?就你那点工资,还三天两头不上班,口红香水一大堆,连自己都养不活吧。楼下的大潘都告诉我了。闺女啊,你咋又辞职了?”
“那公司太变态了,天天让我顶个大太阳跑好几公里去送文件,我抹了三层防晒霜都给我晒黑了。女人的皮肤可怕晒伤了。那经理还不乐意。我那几天不是生理期嘛…结果没控制住,就,就把一杯水泼到经理脸上了……”
“啊?那你自己说说,上次那家合资公司呢?为什么不干了。”
“那天天加班加到深夜,你说我一个女孩子,我怎么干啊。”
“也是,辞了就辞了吧,那董叔叔帮你找的那份工作又为什么辞职了?”
“那什么破单位呀。单位里有几个女的老是针对我,天天说我坏话,上次我不小心把笔掉地上了,那个陈蓉竟然骂我没用。你说有她这么伤人的嘛。还有那个徐佩佩,特讨厌,天天穿得那么low,还各种看不起我们,还老跑到老板那告黑状,上次我就和她吵起来了,最后我让她自己在水房睡的午觉。还有那堆男同事,天天在我面前讲黄段子。厂区里那帮操作工还光膀子,你说我受得了嘛。”
“哎呦,我说闺女啊,你这跳槽经历比你妈我都丰富。你知道现在女人找份工作多不容易嘛!就你这份工作,我还是托了楼下大潘叔叔,给你找的。你妈我都失业三四年了,这把年龄,又是女的,根本找不到工作啊,要不是靠你爸现在还在挣命,咱娘俩早饿死了。”小美妈妈叹了口气,“要说你爸对我是真不错。孩子他生,这把年纪还养着我。我们年轻时,那是真爱呀。那时候刚有男性生孩子的技术,你爸就怀上了,生了你。可是你看看,今天找个愿意结婚的男孩,比找五条腿的蛤蟆还难。陪嫁也是水涨船高。嫁不起呦,嫁不起。”
“妈,那我再找一份工作不就得了。”
“你以为那么好找啊!”
“楼下的鹿涵姐不就刚当上她们公司的总设计了。”
“哎呦,闺女呀,你和人家能比吗,人家爸爸是财政局副局长,人家随便吐口唾沫都比咱拉坨屎大。”
“那黄阿姨她闺女呢?”
“人家蔡徐琨可是国际注册会计师,精通四门语言,布鲁西特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妈原来就让你好好学习好好学习,你就是不听啊。现在连个工作都找不着。”
“妈!你这又来了。”
“你爸爸前几天还给托人问了单位人事处,问问要不要女的,人事处赵大伟直接就告你爸,单位都三年没招过女的了。”
“那贾叔叔那呢?”
“贾老六他们幼儿园?更甭提了。现在的男孩子温柔起来比女人还女人,又有劲,又能照顾小孩子,还能加班。他们幼儿园现在就十个女的,听说都是教育局领导的闺女们。”
“那您说可怎么办啊。”小美有些着急。
“不急不急啊,这种破地方,咱不遭那罪!”
“您说,我要是生孩子,那不是更没单位要了。”
“不会不会。现在都是国家掏钱,产假期间都是国家发工资的,还会给单位一笔误工费。单位都不会拒绝生孩子的。唉,还是工资高的生孩子合适啊。”小美妈咬了咬牙,“要不这么着吧,200万就200万,我们老两口把房子腾出来,住到老房子去。这房子给你结婚用。”
“那哪行啊。我不同意。”
“傻孩子,我们老两口还有个地方住。这房子不也是你在住嘛。将来你说你真失业了,跟你妈我一样,你说你怎么活下去呦。”小美妈叹了口气,“上个月你看那新闻了嘛,允许筛选性别了。将来一定要生个男孩。”
这篇小文发布了以后,就引来大量女权的围观和评论。今早我还看到有人竟然把这篇文章改成男性找不到工作的版本。
男性能生孩子,其实是不可能的。男人又有孕激素,又有雌激素,还得来个大姨妈吧,那不是成了女人?我认为还是人工子宫更靠谱吧。因此这里面的事情其实并不会真实发生。但题主既然这么设定了,咱就这么答。
男性能生孩子后,社会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过去社会的惯性,许多男性会认为老婆辛苦,或者为了爱情,为了家庭,自己生孩子。在这个阶段,政府在政策上会改为对生孩子的人有所倾斜。这一阶段事实上是现代家庭的延续,只是改为男性生育而已。
第二阶段,随着时间推移,政府会取消对女性在政策上的扶持,社会普世价值也会取消对女性特权的维护,底层男性的婚姻议价能力变强,底层女性的婚姻议价能力变弱。男性可能会更偏向于谈恋爱而不结婚,女性更偏向于结婚。谁经济条件差,谁就生孩子,成为了一种社会共识。灰小子通过婚姻逆袭的事件不绝于耳。由于政策对于一男一女生孩子这种态度大概率没有变化,而且男女之爱并没有受到影响,男女型的婚姻也就大概率没有大变化的。这一阶段,对底层女性的冲击其实是最大的,由于体力上和精力上的劣势,底层女性将彻底被边缘化,她们可能会成为出卖肉体和出卖卵子的主力军。而中高层的女性的职业生涯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为她们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足够多。这个阶段中下层民众更偏好男孩,在经济条件的恶化下,也许就会筛选性别,造成男性过多。由于社会认知变化、地下黑市的猖獗、性别比例的失衡、生育率过低,政府会不会将生殖细胞的买卖合法化,这个就不得而知了。由于底层女性被边缘化,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政府可能干脆就放开性别筛选。本文也就写的是这个时期,主人公就是典型的低端女性。
第三阶段,女性减少,男性增加,最终的男女比例会稳定下来,社会又将达到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