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解放战争时,日军再次投入战场会发生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yi-yi-yi-12-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被我人民解放军歼灭

1948年6月11日,我军晋冀鲁豫军区的6万部队,在徐向前的指挥下,轰轰烈烈地打响了晋中战役。我军灵活运用战术,多点开花,打得阎锡山的晋军晕头转向。

7月6日,阎锡山的心腹,国民党太原绥靖公署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的3万人马被我军包围,多次尝试突围都被我军打回去了。7月8日,在经过两天的围困后,徐向前认为敌人斗志被瓦解得差不多了,下令调集所有炮火,发动总攻,一举吃掉赵承绶的这3万大军。

一时间,百余门之前从晋军手里缴获的火炮齐发,炮弹呼啸着飞到晋军阵地爆炸,烟雾弥漫,敌人血肉横飞。

就在我军等待命令准备发起冲锋时候,一队数百人的敌人突然杀出,叽哩哇啦地喊着听不懂的话,冲向我军阵地。



由于爆炸的烟雾太浓,刚开始我军战士看不清敌人衣着,只听见对面叫喊声完全听不懂,待到对方冲锋靠近后,才发现这一队人竟然是日军,不仅穿着日军军服,还打着太阳旗!

阎锡山的部队里,居然有成建制的日军?阵地上的我军将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太不可思议了,要知道当时已经是1948年,距离日本战败投降已经过去了3年了。

可谁能想到,在中国的土地上,竟然还有没有放下武器的日军,而且还是成建制的。

这些训练有素,不畏炮火发动死亡冲锋的日军,到底是哪里来的?他们为什么会混在阎锡山的部队里?这些日军当年不投降的目的是什么?

这一切,都还得从1945年9月开始说起。

日本宣布战败投降后,根据中、美、英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公告》的要求,日军必须完全解除武装,驱逐出被侵略国的国土,战犯立即拘押待审。

如果按照公告的要求执行,那么侵华日军肯定将全部被驱逐出境。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的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第二天,原驻华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就向参加受降仪式的中国受降主官,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提出:

“华中长江与黄河尚有30万日军,建议暂不缴械,由本人率领,在贵司令的统一指挥下帮助国军。”

何应钦虽然也是留日出身,但对于这样公然违背《波茨坦公告》的操作还是十分谨慎,在思考片刻后拒绝了冈村宁次的提议。



虽然何应钦代表国民政府拒绝了“日军暂不缴械”的提议,但并不代表国民党所有的人都会拒绝,至少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就没有拒绝。

阎锡山早年也留学日本,与冈村宁次、河本大作等重要的侵华日军将领有着长期的私交。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对伯工作”(阎锡山,字伯川)就已展开。日本宣布投降后,军国主义分子依然顽固地觉得不能让日军全部放下武器,要是哪一天“帝国”需要“卷土重来和确保海外日本人势力”,那么必须有“武士”能快速投入战斗。

这也是冈村宁次向何应钦上述提议的基础核心,但被国民政府拒绝后,日军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在中国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作对象。经过一番观察,阎锡山是其中最合适的人选。

一方面是阎锡山的留日背景,以及日军长期对他的研究,认为阎锡山并不会排斥日军,且日军高层与他多有私交,说话比较方便。

另外一方面,日军认为阎锡山一介军阀,出于保持地盘,独霸一方的目的,会愿意冒险将日军“寄存武力于晋军”。

日本宣布投降后,根据中日双方沟通的结果,日军在中国共有16个受降地。作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在9月上旬与原驻华派遣军第一军司令澄田睐四郎、参谋长山冈道武就受降交涉时,澄田睐四郎等人就试探性地提出“寄存武力于晋军,帮晋军解决共军”的设想,没想到这正中阎锡山下怀。



阎锡山

当时共产党的军队已进入山西地界,本就地盘意识极强的阎锡山,早就坐卧难安。他曾对亲信说:

“我们为了存在,非有一个非常的办法不可。现在我们的兵力不够,应付不了共产党。为了充实兵力,只得招兵,但招兵又有困难;即使招来10万中国兵,也不如1万日本人。”

在日军与晋军“合谋”的这层窗户纸捅破后,阎锡山索性也不再藏着掖着,直接派赵承绶、张文熠、梁挺武等亲信,与日军第一军参谋岩田清一、日伪山西省政府顾问辅佐官城野宏等人谈判,想办法在山西以“合法”的名义将日军编入晋军体系。

因为这事违反了《波茨坦公告》,所以阎锡山也不敢明目张胆地直接将日军扩充到晋军。为此他想到一个办法,决定将日军征用为铁路修复工作。1946年1月到2月间,阎锡山多次向山西的“日本官兵善后联络部”部长澄田睐四郎发出征用令。

日军方面也根据阎锡山安排,将残留日军分配到山西各地。

2月2日,原日军第一军参谋长山冈道武发出的调令电文内容为:

被征用人员,负责南同蒲线2500名,负责东潞线2500名,负责北同蒲线3000名,共计8000名。征用人员名额分配如下:第一一四师团2500名;独立步兵第十四旅团2500名;独立混成第三旅团1500名;第四独立警备队1500。

2月8日电文内容为:

负责修复正太线1500名,由第五独立警备队负责组建;负责修复太汾线1500名,由独立步兵第十旅团负责组建。

有人或许会问,日军这么大范围的人员调动和安排,难道就没人阻止阎锡山的计划吗?

当时各地的国民党军队,都忙着接收日本留下的武器和物资,并没有留意阎老西的举动,倒是蒋介石看到阎锡山的操作后,发电问这是为何?



为了防止落人口实,阎锡山早就想到对此事的完美解释:“我山西境内之铁路系统,均是为抗日而遭破坏,如今让日人帮我修复,将功折罪,也算一因果安排。”

阎锡山的这个解释,让蒋介石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见没人阻拦后,阎锡山胆子越来越大,又安排日军残留部队,“技术援助指导”二战区的特务团的战车队、地图队、兽医队、训练队、医院等,并悄悄要求相关兵团征集日军残留人员。

于是,在抗战胜利后的山西大地,日本人依然还趾高气昂地指挥着中国军人操练,日本侨民依然住着豪宅,衣食无忧地生活着。1946年2月,阎锡山在太原举行阅兵,他身后除了赵承绶外,还有穿着日本军服的山冈道武。1300名日军也参加了阅兵,并在现场喊出了“大日本帝国万岁”的口号。

这事被传出后,在共产党的抗议和盟国的干预下,阎锡山迫于舆论的压力不得不嘴上答应遣返日军。当时阎锡山大约吸收了1.1万日军残留人员,但外界对这一数据并不知晓,看着1946年4月中旬阎锡山将部分日军残留人员遣返回国后,觉得晋军应该已经没有日军残留人员了。

但大家显然还是低估了阎老西的老奸巨猾,他当时只遣返了一半不到的日军,经过日军的精挑细选,最终还是有6000余人被阎锡山留用。除了澄田睐四郎、山冈道武这种日军高层外,原日军第一军第一一四师团师团长三浦三郎,独立步兵第十四旅团旅团长元泉馨,独立步兵第十旅团旅团长坂井直俊等,也都成为残留日军的中坚骨干。



1947年夏天,之前分散在晋军各部中的残留日军被改编为成建制的“暂编独立第十总队”,获得了正规军编制。总队司令部有独立的人事任免、作战指挥、武器补给等权利,并设有自己的参谋处、政治处、特务营、工兵营、通讯营、机甲队等部门。1948年3月,第十总队改名为“太原晋绥公署教导总队”,元泉馨为负责人。

在残留日军的营地内,继续进行着狂热的军国主义教育。他们为被处决的战犯“彻夜烧香超度”,“遥拜天皇”,念念不忘“复兴皇国、恢弘天业”,罪恶的“慰安所”,也重新开张。为了隐蔽在晋军内领饷,很多残留日军都取了中国名字,不过都有寓意,如“王振国”“孙复兴”“武威”等。

阎锡山在山西的倒行逆施,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付共产党军队,可是他的如意算盘打得正响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位克星——同为山西人的徐向前。

1947年开始,刘邓大军、陈(赓)谢(富治)兵团进入战略反攻,将战火烧向国民党的中原腹地。当共产党各路大军正在奋勇杀敌的时候,在延安修养身体的徐向前再也坐不住了。

由于身体原因,徐向前的军事指挥才华在抗战时期一直没有得到施展。进入解放战争后,尽管身体还未完全康复,但他还是主动请缨上前线。中央认真研究后最终做出决定,让徐向前担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在山西与阎锡山的13万大军一决雌雄。



徐向前

当时晋冀鲁豫地区,我军精锐部队都派到了其他战场,只留下了6万地方部队给徐向前指挥,这支部队不仅缺乏武器弹药,缺乏训练,更缺乏大兵团作战经验。

虽然兵员不占优,武器不占优,作战经验也没优势,但徐向前到任后,没有丝毫畏惧,马上研判了战场形势,他一面与太岳军区司令员王新亭一道组建新兵团,一面以战代练,并制定出灵活多变的战术打法。

为了对付阎锡山,徐向前先攻破运城,拔掉了晋军的南部屏障,接着打下临汾,让晋军乱了方寸。

解放临汾后,当时晋冀鲁豫军区的部分指挥人员认为,应该一鼓作气,去拿下太原,掀翻阎锡山的老巢。但徐向前并没有采用此意见,而是将决战山西的关键战役,放在了晋中。

在徐向前看来,阎锡山固守的太原军工发达,有重兵把守,攻打太原,对晋冀鲁豫军区新成立的这支部队来说,是块难啃的骨头。

而晋中则不然,这里没有那么多的军事设施,最关键的是,这里是阎锡山的粮仓。当时晋军13万人马,每月要消耗粮食292万公斤。如果晋中失守,那守太原的晋军马上会陷入饥荒。当时已经是6月,小麦正值成熟。

徐向前看出阎锡山的命门,一边派人引诱太原城中的晋军出来,一边在晋中平原布置包围圈。阎锡山虽然也看出共产党这位小老乡的图谋,但粮食事关生存,不敢不重视,他派出13个主力兵团,组成“闪击兵团”,由赵承绶指挥,负责机动作战,阻止我军北上,为各县的保安队和警备大队抢割麦子创造时机。



赵承绶

为了能抢收到麦子,阎锡山还将自己的“心肝宝贝”,一直没有对外示人的残留日军,太原晋绥公署教导总队的大部分人马也派上了战场。

教导总队的指挥官元泉馨是个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他也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元全福。当时元泉馨及其部队虽然归赵承绶管辖,但他从未把赵放在眼里,也没有把共产党当回事。

出征路上,元泉馨带着围棋和鱼竿,边走边玩,仿佛把这次战役当成了一场郊游。所以当教导总队到达前线的时候,赵承绶的“闪击兵团”已经被解放军打得乱了阵脚,暂编40师和阎锡山“亲训师”共计1.7万余人被歼灭,缴获晋军100多门火炮。

更糟糕的是,连同教导总队在内的近3万赵承绶部队被徐向前布置的包围圈围住,敌人多次企图突围都没能出去。这时候元泉馨才如梦初醒,有些着急了,因为如果晋军战败,那么他们也将随之灭亡,所以他亲自动员所有的日本残军,要拿出大日本帝国勇士的气概,与共产党决一死战。

可是徐向前哪里会给他们机会。7月8日,在徐向前的一声令下,刚缴获的100多门火炮向敌人阵地齐射,在雨点般密集的爆炸中,日军和晋军血肉横飞,哀嚎遍野。教导总队迫击炮连长荒井新一,头天还被元泉馨为帝国献身的讲话鼓动得热血沸腾,第二天一见这炮火攻势,立马怂了:“共军炮火一刻也不停,从白天打到晚上,怎么那么多炮弹啊!”



尽管日军在阵地上伤亡惨重,但这些日军都是有实战经验的,单兵素质并不差,而且在武士道精神的鼓舞下,一队日军开始组织起自杀式冲锋,企图能撕开我军的包围圈。

当看清冲过来的敌人是日本人的时候,我军战士愤怒了。因为我军战士中很多就是山西本地人,曾经饱受日军凌辱,现在在战场竟然还能看到没有放下武器的日军,国仇家恨一起算,战士们根本不需要动员,誓死要将日军消灭干净。

在迫击炮和机枪的掩护下,我军也发起冲锋。日军也不退让,最终两军交织在一起,展开了白刃战,拼刺刀成了最后的战斗手段。

日军的拼刺刀技术,一直很出名。在抗战初期,八路军在这上面上吃过日军的苦头。最后我们通过在实战中不断总结,一边研究日军拼刺战术特点,一边寻找自己的拼刺高手破解敌人要点,最终创造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拼刺方式,并在日后的抗日战场上将其发扬光大。



从此,拼刺刀也成了我军一项战斗优势。徐向前当时领导的晋冀鲁豫军区这支部队,虽然组建时间不长,但由于缺少弹药,战士们的拼刺技术一直被作为主科目来抓,所以在拼刺上并不吃亏。

在国仇家恨面前,异常愤怒的我军战士与日军展开白刃战,刺刀见红,一个个日军倒下。杀红了眼的我军战士,将拒不投降的日军敢死队逼到了墙角,统统消灭。

“日军3年了还不投降,那就坚决消灭他们!”发起自杀式冲锋的日军小队,全部被我军消灭殆尽。

看到我军越战越勇,剩余的教导总队残留日军,被吓得四处逃散。指挥所的人,在元泉馨的带领下逃到了西范村。7月16日上午,晋军中的日本教导总队迎来了末日。

元泉馨带着随从,从西范村跑出,准备到小常村躲避风头,没想到半路被我军一发炮弹击中,腿被炸断的他感叹自己时运不济:“是我小看徐向前了,我们的计划完了,教导总队也完了,我将玉碎此地!‘’

说完让随从参谋开枪击毙自己,参谋对准他的脑袋开了一枪,随后自己也开枪自杀。随后,赵承绶等晋军高级将领也被解放军俘虏,无人指挥的敌军,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晋中战役中,教导总队除了200多人投降被俘,其余全部在战斗中被击毙。

在随后解放太原的战斗中,残留的日军,已经没有了建制,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大部分被我军俘虏。最后一支侵华日军,就这样被解放军消灭。

不过在阎锡山反动统治的倒台之前,原日军第一军司令澄田睐四郎还在做着无畏的挣扎,他以阎锡山顾问室总顾问的身份,为阎锡山制定了《太原城周防御计划》《中央军空运计划》《炮兵集中运用计划》,企图扭转战局。

1949年2月,太原解放前夕,澄田睐四郎化名陈春英逃回日本。而在此之前,残留日军计划的主要组织者,山冈道武、三浦三郎等人,早就以“回国招募义勇军”的名义溜之大吉,留下一众军国主义分子死守。



其他残留日军指挥官中,今村方策在太原解放后吞氰化钾自杀,岩田清一被捕之后病死在北京监狱。阎锡山的老朋友河本大作,于1953年在太原日本战犯管理所老死。城野宏也在太原解放时被捕,1956年6月被我国判处18年有期徒刑,1964年2月被提前释放回国。

2000年8月,当年在山西被我军俘虏的残留日军士兵奥村和一,联合多位还在世的日本老兵,起诉日本政府不承认他们作为日军参与中国内战的经历,要求日本政府承认他们在1945年9月后依然“为祖国而战”,并给与有关待遇。

尽管奥村和一等人提供了很多证据证明当时他们是接受了上级命令,继续“留守”中国。但日本政府却不承认这一决定是官方所为,而归咎于几个“被解职的日本军官的个人决定”。这一诉讼案件两次都以原告败诉而告终,而日本政府,宁愿支付数量庞大的慰问金给奥村和一等人,也不敢公开承认残留日军的存在。



而在中国,阎锡山冒天下之大不韪,将“日军隐藏于晋军”的疯狂操作,不仅没有达到增强实力的目的,还让其成为一个笑话。

不过,也正是因为阎锡山的“留一手”,才让我军与日军在战斗力方面有了正面对比的机会。毫无疑问,最后一次中日对战中,我军全面占据了上风。


user avatar   li-jia-lun-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解放战争山西战场一直是日军在撑着,的确给解放军成了一定影响,不过最终仍是全军被歼。


何应钦下令冈村宁次确保大同

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在山西展开争夺,最终,在日军的大力配合和积极参与下,阎锡山顺利接管并确保了太原、大同。1945年10月28日,何应钦向 蒋公报告了阎锡山请求日军支援的情况,并指出已给冈村宁次下令,令日军确保大同。

渝。委员长 蒋。据阎长官有己参电称,【匪军以十万之众企图围攻大同。现有一部已进至距大同城数十里处。微闻大同日军有他调之说,果尔则兵力单薄,难以应付。请即令饬澄田联络部长免调,等情。】除以令冈村宁次转饬大同日军不得他调,仍应固守原防,确保大同外,谨电鉴核。京。职何应钦,酉俭谋贤印。



徐永昌日记载阎锡山部日军情况

1945年10月30日,徐永昌在日记中记载,阎锡山以为华北必须用日军方可维持:

晚饭后诣阎先生,渠之谈话必拟用日人以维持华北,否则以为必被共侵占云云。

1945年11月4日,徐永昌在日记中记载与阎锡山讨论利用日军方略:

晚饭后诣阎先生。渠询:“是否常研究共党军队之厉害处?”告以甚少,渠颇惊异,盖余甚焦急国军之不劲也。
阎先生感称:“日兵作战不回顾、将士不退却。”余谓:“何不请日将士为公训练五分一之军队,俾能出击?”渠认为无用,以中国人已至不堪教训。嗣又论及共军乃亟称道之,余谓:“彼不亦为中国人耶?”

1946年3月28日,徐永昌在日记记载,山西大用日军已激起各方不满:

十一时半蒋先生约谈话,谓山西有利用日俘对共作战之事实,此种情事实属破坏国家政策,教敌人看不起,无论对内、对外使主席不能负责。(不但共产党宣布,日人亦有正式报告,美方亦不谅解。)要余去太原办理送俘云云。

1946年10月14日,徐永昌在日记中记载:

晚饭在贾先生家,有朱兰老伉俪。(兰老述大同之守,一部份成绩要归功于马占山部及一、二千日人。日人在晋尚留有三、四千,此次阵亡一大队长云。又马占山虽在北平,但日电其部下而勉励之,所以伤亡颇多,其师长慕兴亚尤努力云云,慕之能战出余意计外。)

1948年3月26日,徐永昌在日记中记载:

上午赵仲容来,曾述宜生所编练之补充师约六个(宜生所属现约十个师),战斗力亦好,惜器械太差,请领不得,宜生至着急。又云现虽平津,人心亦已动摇,稍有资财者,咸谋迁之青岛、香港。因美国某杂志曾论,华北明年将仅剩太原与青岛,盖以青岛有美军,太原则阎先生有办法,且有几千日人云云。

1948年5月24日,徐永昌在日记记载,若非三千日军,阎锡山将“极成问题”:

晚飯在賈宅,座有均一及关厅長、靳祥垣。祥垣述,留并日人山冈等百余军人已返日。据山冈称,阎长官不懂练兵、好用心思,为之用力多而成效极少。言下尤觉伤心云云。按山冈原为驻并军参谋长,曾任驻苏武官,人颇优秀平正。好在留晋日人尚有三千余,不然阎先生之坚守极成问题

1948年7月12日,徐永昌在日记中记载:

日人留守并垣者四百余,其教官多请往前方,不能坐视同侪死亡。已一再请求,至有“倘再不允其请,即将不待命而自往矣”之言,并请无论如何给他们颜面,不然恐受同侪、人民耻笑。
参合日人之今村纵队计五团,其团长五人竟死二,重伤者亦二,副团长一亡三伤。(原二千二百余,大同三百、出发千五百余,其余为中国人。留守者尚有四百余名。)该今村教导总队每团九百,此次出战者三千一百余。


1948年7月13日,徐永昌在日记中记载:

此间之四百数十日籍官兵终于傍晚出发,由彼而视我国人今日殆已成无人格之国家矣。此数百日人原拟留其在省垣作最后不得已之用也。……
印甫电报敌人每连亦仅剩二、三十人,余以为由吾人之伤亡,尤其日人之伤亡判断,敌亦正在难支持。

1948年7月29日,徐永昌在日记中记载:

刘绍庭来(二十五日离并)述:太原得空军之努力作战,情势大转,惟晋军之不能战,只要共党真面目来攻,仍极可虑。因举阎先生之不正当选拔人才练兵,尤其王治安之欺诈,过去如亲训师之任用,其无能私人误师。横的方面几于人人猜疑。近如阎先生发动危急时要干部死难,治安则应之以每干部必配一金钮,以备万一时之吞咽云云。
继述:赵印甫率出之部,能突围归者仅第十纵队(今村上校所率参合日人千余者,闻之张文昭云每团九百,共四千五百人。)某日籍顾问(似元泉其姓)从印甫助指挥伤后自杀,今村所属炮兵皆以最后一弹毁其炮。


1948年11月20日,徐永昌在日记中记载:

晚饭后彭毅丞、赵中枢来述陈纳德颇想重组飞虎队,阎长官及付总司令亦极盼其能成。
……
又述阎长官极盼中央成立日人义勇军,得美干部尤佳,已将其意见方案由杨副长官陈上总统,但无结果。是否能得到中央及麦克阿瑟默许山西成一、两万,如何?
余谓山西是否要求人家默许而自家来明做,恐中央及麦皆难允办。为今之计,山西如愿募义勇军可用走私方法陆续运集到并。两三千人诚可抵太原兵一两万,用空军亦然。数月前阎长官曾拟自购飞机一二十架,今日何不以此项的款用于陈纳德,使经常有三、五架机助太原作战。求人不如求己,多挣得若干月日,以期整个国家好转,仍为上计。不然城破之日又是如何景象。






  

相关话题

  苏联那么垂涎东北,横扫日本关东军后,占领并控制住东北后,为什么把东北还给中国? 
  如果在南京大屠杀中,所有中国人拼命反抗,结局如何? 
  抗战与内战中,国军厉害的将领有多厉害? 
  石油在上世纪工业体系中扮演何种角色?对二战是否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 
  花园口决堤淹死了几个日军? 《第14师团史》记载,14师团仅溺死3人,那总共淹死几个日军呢? 
  国民党抗战后期战斗力如何,为何国内战场和缅甸战场表现差距那么大? 
  被原子弹炸死的日本儿童是否无辜? 
  你认为如果二战日本不选择侵略中国,直接出兵东南亚,又能一棍子打死太平洋舰队,日本能打赢二战或谈和吗? 
  二战前几个月,人们知道二战会爆发吗? 
  如何评价袁殊? 

前一个讨论
怎么看待“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的后半句,这话发生在什么时期,为何会这么说?
下一个讨论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是如何渐渐失去对各诸侯国的控制力的?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