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听说过《收获》《当代》《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小说界》《江南》《清明》《上海文学》《北京文学》《钟山》《芙蓉》《花城》《鸭绿江》《山西文学》《坚果》《读库》《天南》吗?
朋友,你听说过阿乙、曹寇、张楚、张慧雯、徐则臣、乔叶、姚鄂梅、鲁敏、葛水平、须一瓜、蒋韵、方方、迟子建、陈应松、格非、叶兆言、毕飞宇、苏童、田耳、刘恒、刘震云、刘庆邦、阎连科、梁鸿吗?
就算不知道这些人,贾平凹莫言余华路遥总应该知道吧,他们的作品中有大量关于底层疾苦的描写。就算不知道这些文学杂志,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应该知道吧。什么?都不知道,那你问出这样的问题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就是现在,就是这个网络至上的时代,这些文学杂志几乎每一期都描写底层疾苦的小说和散文,这些作家都写过不少关于底层疾苦的小说。
你说的那些基本上都是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网络小说的读者以学生和年轻人为主,你觉得大部分学生和年轻人会喜欢描写底层疾苦的文学作品吗?
就说现在的电影,《哈喽树先生》《钢的琴》《喊山》《盲井》《暖春》《一个勺子》《铁西区》《算命》《麦收》《老唐头》《光棍儿》……反应底层疾苦的也很多,关键要自己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