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所主张的君臣关系,是一种更接近夫妻、朋友的“义合”关系而非父子那样的“自然”关系,有“义合”自然就有“义绝”:
《论语·先进》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左传·襄公十四年》
义则进,否则奉身而退。
这里的“道”和“义”,一方面指君主对臣子的态度:
《论语·八佾》
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
《孟子·离娄下》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另一方面则是君主的为政之道:
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
这就是“不君”。
而无论是“义合”还是“义绝”都是有一套仪式规范的。君臣关系的建立需要“策名委质”,策名就是登记入册,委贽就是献上礼物,这是“事君”之始。
古者始事,必先书其名于策,委死之质于君,然后为臣。
而所谓“奉身而退”,也要做到仁至义尽:
臣之事君,三谏不从,有待放之礼。
当然,以上都是理论要求,其中不乏后世学者的主观解读,实际情况又要复杂一些,但是总的来说,当时的君臣关系绝非帝制时代那样天经地义、无远弗届,而是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的。
题主所举的几个例子,又不尽相同: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太子建的太傅,则应该说他与楚平王一开始就不存在君臣关系,其效忠对象应该是太子建,自然谈不上不忠不义;即便存在君臣关系,当楚平王以不正当的理由杀掉其父兄之后,君臣之义也就终结了,而基于复仇的大义,事吴伐楚更是无可厚非。
吴起去鲁投魏,去魏投楚,都是由于受到了君主的无端猜忌,可能还有被杀的危险,但总不能与伍子胥面临的情况相提并论,而他又没有做到“仁至义尽”,因此他的名声多少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
至于孟尝君,相秦倒没什么,基本可以认为是被迫,但是后来相魏伐齐就很过分了,他又没有伍子胥这样的深仇大恨。而且虽然“公子无去国之义”很大程度上是董仲舒的私货,但是总归要对祖宗基业承担更大的责任的。实际上他虽说位列战国四公子,但是这个人的评价似乎一向都不怎么高,荀子就说他“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
还要强调的是,君臣观念的变化,并非朝夕之功,非但先秦,即便是两汉的君臣关系,也不同于很多人的固有印象,比如东汉就有所谓“二重君臣观”:
朋友,我看你是把很多东西搞混了,搞得自己很困惑。
这里我说一句,每个人对自己祖国,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感情。先秦时也不例外。当然也有特殊情况。
你所说说的伍子胥等人,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情况。一、先在一国为官,再去另外一国为官。这个伍子胥、孟尝君、公孙衍都符合。二、直接去外国为官的。这个张仪符合。
我们先分析下前一种,前面那些人是什么心理?当时人怎么看他们?
先看下伍子胥,伍子胥背叛楚国是有原因的,就是父兄无辜被杀,伍子胥自己在楚国也是同样的下场。所以他辗转到了吴国,帮助吴国复仇。而且当时吴国和楚国一直是对立的。所以伍子胥攻打楚国,一是报家仇,二是为国效力。而且,我们看下伍子胥这个人,他也是很忠心的,多次苦谏夫差,最后不得善终。所以说,伍子胥背叛祖国,是情有可原的。而且伍子胥这个人没问题。但他“鞭尸雪耻”的行为,也是多为“忠义之士”所诟病的。所以说,伍子胥背叛楚国,情有可原。但也受过诟病的。
再看孟尝君,首先孟尝君和齐闵王有矛盾是双方都有责任。但明显齐闵王因为田甲劫王,已经怀疑孟尝君。所以孟尝君回去封邑,后来又做了魏相,做了伐齐的急先锋。相比伍子胥,孟尝君的理由就没有那么充分了。所以孟尝君受到的谴责也比较多。
“薛公〔背〕故主,轻忘其薛,不顾其先君之丘墓。”
太史公曰: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
再看公孙衍。首先,我们要看到公孙衍是魏国阴晋人,阴晋在哪里呢?今天陕西华阴县,本是秦地,魏文侯时魏国夺取,到公孙衍任秦大良造之后,魏国干脆就把地方献给秦国了。所以,对于这个出身秦、魏边境的人,可能对于国籍、祖国什么的没有那么浓厚的情节。而且公孙衍离开秦国,入魏为官。很可能是因为张仪取代了公孙衍,公孙衍才入魏的。所以,间接的说,是秦惠王“背叛”了公孙衍,而非公孙衍背叛秦国。
最后是张仪,张仪是最后一种,他在魏国穷困潦倒,到了秦国才做上秦相。他之后做魏相是为推行他的连横策略。他是受秦惠王的大恩,他为秦惠王谋事也是应该的。而且,他并没有多么损害魏国的利益,他的目的是,秦国和魏国联合,对付齐、楚等国。在张仪时期,秦国攻打魏国,都是为了执行这“萝卜大棒”政策而已,对魏国的损害也是很有限的。所以魏惠王也会任用张仪为相,肯听张仪的。
最后说下,这些在外国做官的人,对于祖国的是什么感受。
陈轸適至秦,惠王曰:“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陈轸对曰:“王闻夫越人庄舄乎?”王曰:“不闻。”曰:“越人庄舄仕楚执珪,有顷而病。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细人也,今仕楚执珪,贵富矣,亦思越不?'中谢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则越声,不思越则楚声。'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今臣虽弃逐之楚,岂能无秦声哉!”
对于“故主”的又是什么情感呢?
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戻,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武故事》)
可以看出,人们对故土家园,不是没有情感。而是一个比较而已。不错,一边是生你养你的祖国,但你穷困潦倒没人鸟你(张仪),甚至还毒打你(范雎),更有甚者,无辜杀害你的家人(伍子胥)。而另一边,是对你推心置腹,重用你。相信每个人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了。
至于于禁,这个的确被黑的比较惨。但于禁也的确有污点。首先,我们应该看到,秦汉以后,人们对于投降,就已经有明显的不齿的看法了。比如李陵,汉武帝认为你就该自杀。这和春秋时期的很多情况不同的,比如春秋时很多大人物都做过俘虏,比如百里奚、孟明视(有观点认为父子二人为一人的分化)、智罃等等。这是因为春秋时,各国还有一些“贵族时代”的余风。投降、被俘虏不丢脸。而秦汉以后就不一样了。
再者,我们看下曹操是怎么对待于禁的,相当重用,相当厚待。但于禁投降了,相反庞德宁死不降。形成鲜明对比。所以说,不能把于禁的事情等同于伍子胥、张仪等人的情况。第一时代不同。第二他们个人的具体遭遇也不同。第三,就要对于禁“被人唾弃”表示遗憾了。
最后说一句,在战国时期,纵横家们出任他国的大官,很多时候是为推行自己的政策而已。比如秦臣张仪出任魏相,就是为了推行秦、魏连横。比如秦臣韩夤相齐,是为了齐、秦联合。再比如赵臣楼缓相秦,也是推行秦、赵联合。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当时时代的特殊现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