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周代分为西周、春秋、战国三段看的话,你会发现这么个特点:
西周的历史记录很少,但比较完整,不过内容很多像童话;
春秋的历史记录比较全,可以说十分完整,大部分内容起码看上去很可信;
战国的历史记录确实多,不过非常碎,甚至完全拼不完整。
为什么呢?
最直接的原因在于这些历史记录的载体。
当时,历史记录的载体有三种:
王室、公室的档案,这些档案截止至秦末战争都全部被摧毁了,被摧毁的原因包括动乱、灭国、统治者为变法而自行消除、秦灭六国时系统性消灭、项羽的报复性摧毁等;
历史成书,典型的是《春秋》、《左传》,由于存世相对较多,因此是无法被彻底摧毁的;
其他书籍的引用,典型的是《孟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也包括《战国策》、《战国纵横书》这类记录策士事件的书籍。
从上述内容看,原因非常明确:
1.西周的内容少,原因当在于周室的档案可能因多次动荡而减少,秦昭襄王灭西周国时,相关的档案可能也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尤其面对当时魏楚联盟的压力,秦廷方面应该没有什么精力清点史料内容。因此,西周的内容主要保存在《尚书》一类儒家书籍内,其内容出现儒家观点的高度理想化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2.春秋由于有《春秋》、《左传》两本历史著作,因此整体内容完整也相对完善。
3.战国的内容主要都是散落在诸子百家和纵横家的书籍里,内容也就主要集中在列国纵横活动最为频繁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秦国的材料自秦孝公以前的内容非常少,燕国整体较少(黄金台为伪作,乐毅伐齐的相关记录有一部分内容是伪作)。
尤其在战国最后的20年,可能没有时间积累,相关内容在很多著作里引用的太少了,出现了记录上魏国晚期惊人的沉默,直到现代考古发现《战国纵横书》、《秦简》等才找到一点点内容。
说到这里,有关《竹书》关于商代历史和考古发现的青铜器对不上,其中可能的原因也就出来了:
如果《竹书》出自魏安釐王的墓而非魏襄王的墓,那么当时魏国可能掌握了保留在宋国的原商朝的原始档案,因此其中有一些商王朝不公开乃至被改写以前的原始内容——是的,古人真的会这么干,比如西周末期的双王事件被改为烽火戏诸侯。
这个问题其实与西周时期的档案制度有关。
西周实质上是我国首个归档制度完备的时期这个王朝在政治制度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宗法组织和国家组织紧密结合,宗法系统上的等级和政治上的等级是一致的。
所以西周这个国家宛如一个奴隶制大家族的放大器,宗法制度发展到后期,政治从属关系已经大于血缘关系。为了维持这种宗法制度的神圣性,西周统治者在宗庙设计上花费了很大心思。
西周的宗庙收藏机构被称为天府。1976年陕西岐山县凤雏村,就发现了西周宗庙的遗址,根据考古研究,西周宗庙的祖宗收藏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王氏权力象征的镇国宝器,如青铜器玉器和其他传世宝物。另外一个则就是各种王室权力的凭证文书。
包括记录全国户口的户籍,山川形势的地图,群臣百官的功书,以及维系诸侯国关系的盟书等重要档案,无论是正副本,均需要上呈天府,以祭告神灵,让祖宗考察。
除了上呈天府之外,西周的一些重要档案还会藏于金匮。《尚书》里记载灭商之后的第二年,武王生了病,周公曾向先王祈祷,愿以身代兄死,史官就把周公的祷告词写在典册上,藏于金匮中。
这种上呈天府,深藏金匮的归档方式,配合太史内史小史等史官的贵族世袭,保证了西周贵族对于档案和知识的垄断,保证了王室统治的神圣性。
但是这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操作,注定了这种保存方式的安全性完全依赖于国家的绝对控制力。
然而,从西周后期一直到战国时代。整个中国经历了长年的战乱,仅春秋时期240年,列国之间的军事行动有483次,盟会450次,总计933次,衰微的周王室根本无力挽回档案的散失。
据记载,一个国家亡国之后,诸侯公卿士大夫都不能幸免,不仅要“杀其民人,去其牛马”,还要“毁宗庙,迁重器”,宗庙就是集中保存档案的地方,重器本身就是流传后世永志纪念的档案。
以春秋为例。这本鲁国的史书应该是从伯禽封鲁开始记载。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却是一个距伯禽已经七代的第14位国君鲁隐公开始的。(实际上隐公以后的档案也毁坏了不少)
而且跟我们想象的不同。西周时期的主要文书实际上是以简牍为主。
我们现在见到比较多的金文,钟鼎文实际上是奴隶主贵族的重要的记事档案,不是国家机关办理事务的产物,因此它不是王朝的政务文书,仅仅只是王和各级奴隶主贵族的传家宝。
并且,金文和钟鼎文在春秋后期逐渐流于装饰化,主要记录统治阶级的册命,赏赐,征伐,诉讼等事件,缺乏记载上的连贯性。
因此,虽然青铜器保存较为完好,出土数量相对之下也较为丰富,但对于了解连贯性的周朝历史帮助有限,而本应该是周朝史料重点的简牍文件,却因为材料或政治的原因大量散失,以至于我们只能从后世的传作,抄作,甚至伪作之中去了解。
1,
“魏变法强三代,秦变法强七代”,此说到底有什么出处不清楚,但严格上讲应属历史发明范畴。
这段文字暴露出了2个史盲级的误解:
一是误认为东周时期的变革是在一次孤立的变法活动中完成的;
二是误认为变革的红利期可以简单到用伦理辈分概括。
客观上讲,上述误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中学历史课本的章节划分——并不是说课本有大错误,而是由于内容过于精炼及特定章节划分因素让一部分中学生产生类似的误解——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刻意迎合,使这一误解进一步加深。
具体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在低龄的朋友当中,有一部分学习能力比较强的朋友在进一步学习历史知识后会有颠覆性的认识,另有一部分不大喜欢学习或中枢神经系统尚在发育阶段的朋友会极力排斥和自己臆想有冲突的客观事实,最终形成了网络上“秦教徒”的普遍亢奋及普遍被嘲弄的现实。
2,
有关“魏变法强三代”的说法,提出这一观点的朋友大抵没有认真看过年表。
李悝变法正式执行的时间节点在魏文侯最末期,如果真要捅到“三代”的话,那应该是魏武侯、魏惠王、魏襄王三朝。
即使纠正一下,矫正为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三朝,也有大问题:
一个是魏文侯一朝整体在李悝变法之前,而魏国的衰落事实上正是在李悝变法之后的魏武侯一朝开始的;
另一个是魏惠王一朝在中期就已一落千丈,强势期根本凑不到一朝。
总之,“魏变法强三代”是不成立的。
3,
“秦变法强七代”也有大问题。
其一,秦公室作为周代古老封建主(或奴隶主)之一,最迟在秦武公也已经开始了变革活动,且在东周时期一直都是绝对意义上的强国,显然超过了“七代”;
其二,战国前期的秦国虽整体处于“被动挨打”的态势(林剑鸣语),但相比于齐、楚两国而言,秦国在与魏国对抗时的处境明显好太多,秦灵公、秦简公对魏国还有强有力的反击,说此时的秦国不“强”无疑是荒谬的;
其三,秦国在秦献公时期就已经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地步,在秦献公末期,秦军对魏国的攻击已经相当凶狠,但凡稍微查一查地名,也能看出当时秦军的攻势绝不亚于秦孝公一朝,把秦国“强”的时间节点定在秦孝公一朝也是不合理的;
其四,秦二世一朝其实也不能说不“强”,当时秦军打到赵地被纵军击败,其实和秦昭襄王一朝、秦庄襄王一朝的情况也差不多,秦被灭这是在秦王子婴——从这个角度上看,应该一直捅到“强八代”才对。
总之,这一观点和“魏变法强三代”一样都是错误的。
4,
客观上讲,秦魏两国之间的此消彼长有多种因素,变革只是其中之一。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肯定一点,秦国的变革应确比列国更为彻底,具体原因当于秦国本土士人并不兴盛、朝中多由外籍士人充斥有很大关系。
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应忽视其他因素,比如魏国地缘环境的绝对劣势,比如特殊外交环境下的大势所趋,等等。
从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秦国在战国末期也并不比其他诸侯国先进,当时仍在吸取中原的变革经验。
当然,你非聊某些影视作品或某个不太负责任的纪录片里的一些内容,那当我没说。
打个岔,《韩非子》那段说的是军功赏罚的落实情况的区别,不是军功系统有或没有的区别。
5,
不过,你要非站在“老秦人”或者“秦吏”的角度,那肯定是另一个结论。
怎么说呢,法学本科,月薪500元就别去了。真丢不起那人。你得有点傲气不是。
我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3年毕业的,原来叫中南政法学院,湖北是二本,外省算一本。后来政法与财经合并,变成211。中南政法学院原为五大政法学院之一,在南方厉害,广深司法系统好多师兄都是中南政法一脉。02年底,班主任劝我在本校保研,我当时不肯读书了,主要是心思不在课本上了,想去大城市发展。
我老家在苏州,跑去苏州人才市场,本来投了中国银行苏州分行的法务岗,结果人事负责人说,我们这里清华北大人大的法学生简历有很多,还有研究生呢。
我心想,HR的嘴,骗人的鬼。北大和人大就算了,03年的清华法学算是个什么东西,清华文科恢复才几年,也来苏州抢饭吃?清华呢能有几个法学毕业生在苏州?心里骂归骂,牌面上打不过,在中国,清华两个字砸死人呦。
当时苏州人才市场上,我还投了一个张家港国泰外贸公司。我是国际经济法系毕业,专业极其对口,国际贸易术语通则是熟练的,再加上刑事民商各类法律护航,还是很香的。人家外贸公司的办公室主任说了,张家港和苏州一样,都是苏州。本乡本土的,做外贸来钱快。
我对他后半句存疑,将信将疑,于是去张家港一看,待遇还是不错的。第一年保证不低于3万元,保证月薪达到2500元。公司有单身宿舍,可以选择住公司,我在张家港还有亲戚,可以选择住在亲戚那里。这个价位在2003年应届本科生里面,大概算是顶着天花板了。国泰里面的人还说,外贸系统来钱快,据说开单以后,还有按单提成,乖乖,算起来钱景可观。但我那时还是想去大城市发展,一门心思想去北京。
04年,我就去了北京,当北漂。我北漂第一份工作是1900元,转正后2200元。还不如苏州老家辖下——六线城市张家港的外贸公司的水平。我想,既然北漂了,就忍忍吧。人生地不熟,咱还得奋斗。
05年,老家在北京发展的发小先买了房,叫我去看。我看了眼馋,销售也机灵,发展我跟着发小一起买。于是,我家里出首付,在北京南二环买了一套房,我还贷款,月供2000元。这时候钱就不够用了。巧了,公司涨薪,涨到2700元。我心里还是不满意,我还得打魔兽不是。80后年轻的时候,还是挺看眼前的,这样是不对的。我那时候就开始想办法找工作,跳槽。
06年,最终还是跳槽了,谈了个月薪4000元的工作。好,这下和我父亲供我读大学时候的薪水同一区间了,他一个处长03年才4000元一个月。我出道不过3年,我也4000元一个月。于是,人飘了,志得意满。我父母都是民航系统的,我们民航子弟,去天津民航学院,分配到南通兴东机场,一个月才能拿到900元。后来航油系统被中石油和中石化给并购了,他们又托了关系,挤破脑袋进了中石化。
后面一切就比较自然了。反正03年出道那会儿,起步比不上97级的师兄师姐们,他们包分配,我是99级,里外里就差了两年,就得自己找工作。
但是,但是严肃的说,我们那一届赶上了中国经济起飞,干什么都能干成。同学里面检察官居多,文科女生多嘛,女生都喜欢进检察院;不管男女,做法官的都很少。考公务员的也有,工商、税务、海关、边检、城管……都不乏其人。
还有一个大的方向是进银行,我们班在银行系统的,比去公检法司的加起来还多。那时候刚开始发展股份制银行,民生华夏汉口一大堆同学在里面。金融系统里面,做股票证券也是一个方向。还有同学去搞煤炭和钢铁贸易的。
还是应了那句话,我们各有各的工作岗位,我们都有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