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明朝设限「不征之国」? 第1页

  

user avatar   ebssfjw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啥好评价的,限制个屁,越南被朱四灭了,下西洋东南亚的跪了一地,祖训这种东西,就是有用哔哔几句,用不着改个由头拉出来再哔哔几句。

你觉得朱元璋把他祖训当真?

你当真国家没当真的

你看洪武26年李成桂怎么哔哔的?

不征之国?当真?当真还是要当傻逼?

上以帝命, 命推刷泥城、江界等處來投女眞人物。

上謂左右曰: "帝以兵甲衆多, 政刑嚴峻, 遂有天下。 然以殺戮過當, 元勳碩輔, 多不保全, 而乃屢責我小邦, 誅求無厭。 今又責我以非罪, 而脅我以動兵, 是何異恐喝小兒哉!"

都承旨李稷曰: "然則何以對之?"

上曰: "吾且卑辭謹事之耳。"

命與侍中趙浚、金士衡等, 議所以奏聞。


你当真要评价?要评价啥?天朝大国沙文主义?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猪爸爸自己都不当真你还当回事多真起来了……


user avatar   zhijiangc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提一点,总有人拿这个“不征之国”吹中韩关系自古以来亲密无间。然而高丽当年的二五仔行径实在是给朱元璋印象太深,最后《皇明祖训》给“朝鲜国”的注解是这样的:(题外话,朝鲜为了证明李成桂不是李仁任儿子,花了二百年时间,史称“宗系辩诬”)

朝鲜国,即高丽,其李仁人及其子李成桂名旦者,自洪武六年至二十八年,首尾凡弑王氏四王,姑待之。
《明代倭寇史料(六)·皇明祖训》

你能说这是中韩关系亲密的表现么?(所谓的“姑待之”,出自《左传》,它的上一句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这个“不征之国”的目的,是告诫后世子孙不要好大喜功,把国防重点拎拎清楚——跑到沙漠里吃沙子的蒙古人才是心腹大患。事实上这些国家里除了朝鲜日本越南,剩下的过去一趟都费劲,不用朱元璋告诫也打不了。至于把这玩意当真,还是算了吧。当年明月先生曾经说过,皇帝不会为了自己当年开的空头支票而改主意的——更何况,祖训这玩意是自己祖宗的空头支票。(比如高丽在当时和明朝不接壤,辽东在北元控制下,“不征之国”是妥妥的空头支票)朱元璋说过的祖训多了,有几条万世不易了?哪怕洪武一朝,也差点干出冲冠一怒发兵征讨,自己打自己脸的事来。

朱元璋对朝鲜:

“倭贼二三百里田地入侵,不理论;放著破破的城子不修理城池,疑惑我则么?我征恁呵,明白征恁,胡人赶的远去了呵,五年征不得呵,十年征。
——《高丽史》

朱元璋对日本:

“帝得表,愠甚,终鉴蒙古之辙,不加兵也。 ”
——《明史·日本传》

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对安南:

安南平,得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八十,户三百十二万。求陈氏后不得,遂设交阯布政司,以其地内属。
——《明史·张辅传》

安南:说好的不征之国呢?


“没有这条祖训,安南和朝鲜如今有没有可能成为“中国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领土”?”脑洞还是省省吧,有了这条祖训,安南还不是变成交趾布政使司才不过21年就丢了?


user avatar   qiu-yuan-89-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朱元璋的这“不征之国”,就如同他给开国功臣的免死铁券,不太可靠。

皇帝不想让你死,没铁券也死不了;皇帝不想让你活,你家里存着一摞铁券也没用。同理,皇帝不想打的番邦,就是不征;一旦“不征之国”实在蹬鼻子上脸不知好歹,皇帝认为又打他一顿的必要,谁还在乎当初是什么保证的。

永乐初年,安南陈朝篡位者胡季犛,公然和明朝对抗,伏击护送明军,劫杀陈朝末代王孙陈天平。外交摩擦升级为军事冲突,激怒明成祖,明朝发兵征讨,安南胡朝遭灭国之灾,全境被明朝收入版图,设为交趾布政使司。

可见朱棣也没把他爹的圣训太当回事,安南这“不征之国”,照样还是打了的。

说个有意思的的事:永乐初年,明成祖安南,还震慑了远在朝鲜半岛的李氏朝鲜。当时明朝和朝鲜在图们流域也发生领土外交摩擦,朝鲜国内的强硬派也盘算出兵过鸭绿江,西征辽东呢。万幸李朝太宗李芳远很冷静,一看安南的下场,迅速压制了强硬派,打消和明朝开战的念头。


user avatar   yuan-wu-80-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表述需要更正一下:

回答为啥设不征之国,先看都有哪些?

朝鲜、日本、大琉球、小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西洋、爪哇、彭亨、百花、三佛齐、孛泥国。

那么,明太祖为什么要设不征之国?我个人有以下不成熟的几点看法:

1.政治和经济因素决定的

洪武时期, 朝廷的主要精力在于恢复生产,维护好内部统治,再加上当时的主要打击对象,仍旧是北方的蒙古部落;《皇明祖训》修成颁行之后,太祖要求后嗣帝王都要严格照准执行,实际上还是有些担心开疆拓土的诱惑导致后嗣帝王们忽视了北部的威胁,去打那些僻在一隅的小国,这是其中一点;

洪武四年就下过上谕:

辛未,上御奉天门,谕省府台臣曰: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輙自兴兵。古人有言,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乃易乱之源。如隋炀帝妄兴师旅,征讨琉球,杀害夷人,焚其宫室,俘虏男女数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载诸史册为后世讥。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惟西北胡戎,世为中国患,不可不谨备之耳,卿等当记所言,知朕此意。

2.地区形势所决定的

例如朝鲜,它在元末是有投机倾向的,不过李成桂夺权以后有几个隐患,内部政治力量整合,外部有倭寇滋扰,他在位期间是搞定了倭乱,对明朝采取的措施是以小事大,表现的十分恭顺,这种恭顺一来源于明朝强大的军事力量,二是借助明朝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实际上洪武二年,高丽王朝就已经派遣使者来入贡了);

至于安南,政治觉悟也很高啊,洪武二年,壬午,安南国王陈日煃遣其少中大夫同时敏,正大夫叚悌、黎安世等,来朝贡方物,因请封爵。诏遣翰林侍读学士张以宁、典簿牛谅往使其国,封日煃为安南国王,赐以驼纽涂金银印。而且时不时的前来进贡,还喜欢进贡大象。永乐朝黎大彪子犯了忌讳,朝贡体系是天朝上国的外交纲领,你杀了安南王一家子冒充也就算了,还没事犯边,被抽就是另一回事了。

至于其他国家,不知道列为有没有看过一部老电影叫做《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人家还是国王呢,那国家给你,你要么?

明太祖朱元璋咋说的:

安南远居海滨,率先效顺,方物之贡岁以为常。朕念彼知向慕中华,服我声教,岂在数贡。故尝以海外诸国,岁一贡献,转运之烦,实劳民力。已命三年一朝,今安南不从所谕,又复入贡,尔礼部其速令广西遣还,必三年乃来也。

3.倭乱也是避免不了的原因之一

明朝倭乱是贯穿大部分时间的,一直到万历中后期才逐渐趋于消停(真正意义上的倭乱是嘉靖时器的嘉靖大倭寇),而在洪武时期,沿海的海防收到的倭乱骚扰是相当严重的,虽然这个时期的所谓“倭寇”,绝大多数是元末战争以后,泛舟海上的失败者(多以大多是海盗),却给国家的边防稳定带来很大的困扰。

日本对大明王朝是不够恭顺的,与铁杆小弟朝鲜和琉球相比,日本就是个篮子。但是为啥列为不征之国,原因不用说,元朝两次征讨都没有讨到好处,地方又远花那么多钱征讨,也不值当,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是鸡肋的那种感觉。明朝政府严禁私人海上贸易,通过官方的朝贡体系,也是解决海盗袭扰的方式之一。

感谢评论区提示,宣德让我给打成了正德,重新更改了一下表格;

4.明朝的外交政策是朝贡体系

这些不征之国,大多数都是囊括在朝贡体系之内的,是明朝维系所谓的外交的体现之一。至于题主所说的限制了明朝的外交扩张,拜托能不能不要用殖民主义的思路来看待问题,征服越南获得了什么?扇子?郑和下西洋征服沿途那些土著,能获得什么?椰子?苏木?香料?长颈鹿?

上述截止,我们来看下面的内容:

1.关于《皇明祖训》的编成时间问题:

洪武二年四月十一日,是农历己酉年己巳月乙亥日,公历公元1369年5月17日,明太祖朱元璋命令中书省臣(主要是陶凯等人)编撰《祖训录》,定封建诸王国邑及官属之制,朱元璋还亲自写了序。

这年二月初一日,下令编纂《元史》;

洪武六年五月初一日,农历癸丑年丁巳月壬寅日,公历1373年5月23日,《祖训录》在这一年编成。朱元璋亲自加以裁定,并为之序。其目十三,即箴戒、持守、严祭祀、谨出入、慎国政、礼仪、法律、内令、内官、职制、兵卫、营缮、供用。

这边三月初一,《昭鉴录》编成,是专门给诸王编写的教辅材和阅读材料;九月初四日,开始组织人手编纂《大明日历》,并与洪武七年五月初一日编成;十二月,又开始编纂朱元璋的语录《皇明宝训》;这年还开始一项重大的工程,在吴元年《律令直解》,洪武六年《律令宪纲》的基础上,命令刑部尚书刘惟谦详定《大明律》;

这年正月十六日,还颁布了《教练军士律》,并且刊印颁给各卫所遵守,不达标的,呵呵;

其实洪武六年还有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六部及诸司设官数额,以及文武官诰敕之制的确定;

洪武二十八年九月十九日,农历乙亥年丙戌月庚戌日,公历1395年10月3日,经过多次的更定,《祖训录》正式编定,改名为《皇明祖训》,颁布于内外文武诸司。朱元璋再为之作序,备述其创业之艰苦,以及寄予生长深宫之主的厚望。

2.关于不征之国的记录:

出自《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 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
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孙,
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但胡戎与西北边境,互相密迩,
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
今将不征诸夷国名,开列於後:......

3.关于不征之国中的朝鲜的相关记载,大家看看有多恭顺:

这个朝鲜啊,《皇明祖训》上面这么说了:

朝鲜国(即高丽。其李仁人,及子李成桂今名旦者,自洪武六年至洪武二十八年,首尾凡弑
王氏四王,故待之)。

《皇明祖训》是九月十九日颁行的,我们来看一组来自于实录的记载:

3.1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乙酉,高丽权知国事李成桂,欲更其国号,遣使来请命。上曰: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最羙,且其来远矣,宜更其国号曰朝鲜。

3.2洪武二十六年春正月,丁未,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朝鲜国权知国事李成桂遣同知密直司事卢嵩...贡马及方物;

3.3 洪武二十六年六月乙亥(六月初一),朝鲜国权知国事李成桂遣使上表笺,贡马及方物,谢更国号,并上高丽恭愍王金印,且请更名旦,从之,赐其使李恬等文绮、钞锭。

3.4 洪武二十六年六月乙亥(六月十八),辽东都指挥使司奏谍,知朝鲜国近遣其守边千户招诱女直五百余人,潜渡鸭绿江欲寇辽东。朱元璋说这孙子刚来上贡,却又骚扰边境,下旨斥责了一番。

3.5 洪武二十六年秋七月,辛亥,敕辽东都指挥使司,谨守边防,绝朝鲜国贡使。又命左军都督府遣人,往辽东金、复、海、盖、四州,增置关隘,缮脩城隍,发骑兵巡逻至鸭绿江而还。

3.6 洪武二十六年九月,朝鲜国王李旦,得所赐敕书惶惧,遣使奉表,陈情谢罪,贡白黑布人参及金装、鞍马。

3.7 洪武二十六年冬十月, 朝鲜国械送逋逃军民百二十二户三百八十八人及马牛百余至辽东;

3.8 洪武二十七年二月癸酉(初三),礼部言:朝鲜国,岁给大统历一百本,今李旦数生边衅,既已绝其往来,则岁赐之历亦宜免造,诏可。礼部真尼玛图省钱。。。

3.9 洪武二十七年二月甲午(二月二十四),敕左军都督府臣曰:朝鲜国屡入朝贡,既听约束,乃复使人钞掠边境,为国启衅,近日澉浦获贼胡德等五人问之,迺其国遣之出海劫掠,侦伺边声者,宜遣人往诘朝鲜李旦,何得无礼如此。今胡德所连之人甚多,朕不欲深究其事,姑与李旦言俾知之。

同一年三月,更定蕃国朝贡仪,是时,四夷朝贡,东有朝鲜、日本;南有暹罗、琉球、占城、真腊、安南、爪哇、西洋、琐里、三佛济、渤泥、百花、览邦、彭亨、淡巴须、文达、那凡十七国......

3.10 洪武二十七年五月,戊申,辽东送朝鲜国千户李坚实、镇抚康保鼎、通事金笼至京师,诏赐以衣服、钞锭。

3.11 洪武二十七年八月,朝鲜国李旦遣其子某及门下评理赵琳等,奉表贡方物贺天寿圣节。诏谕其子某自今朝贡□进贺免进表,某奏云:小邦以小事大之礼,必因进表,得达微诚,况正旦、圣节,华夷会同,莫不奉表进贺,难比其余,不敢不进。

3.12 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戊戌,朝鲜国遣知门下府事李茂奉表贡马十四匹;

3.13 洪武二十八年春正月丙申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是日,朝鲜国李旦、琉球国山北王珉、贵州宣慰使安的并金筑等处土官,各进方物马匹。

3.14 洪武二十八年八月,朝鲜国遣典农正崔子云等,送马一千五百匹至辽东。诏发定辽诸卫牧养,择其良者送京师。

3.15 洪武二十八年九月,赐广西思明府土官及朝鲜国使宴。

后面不整了,都是进贡。

over。


user avatar   guan-mao-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么,唐僧在花果山念一段紧箍咒,就会当上猴王吗?

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花果山的猴子会认为如来是猴王吗?

不扎根基层,群众是不会认可的!


原答案被折叠了:

盖世猴王为何裸死猴山? 数百头母猴为何半夜惨叫? 动物园最大猴群为何屡遭黑手? 游客投掷的食物为何频频失窃? 连环强 J母猴案,究竟是何人所为? 动物园管理处的门夜夜被敲,究竟是人是鬼? 数百只小猴意外身亡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这一切的背后,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是性的爆发还是饥渴的无奈? 敬请关注今晚8点CCTV12法制频道年度巨献《题主的不归之路》 让我们跟随着镜头走进题主的内心世界…


user avatar   wu-zhao-tian-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吴蜀地广人稀呀,就像现在中国胡焕庸线以西领土占64%,人口占6%


user avatar   louzhiguo000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邀请我,就去看我的书。




  

相关话题

  假如我穿越到十七世纪成为一名明朝军户,能跟随督师平闯镇清建立功业吗? 
  为什么麋芳跟着刘备到处流浪都忍了,却要在刘备如日中天的时候跳反? 
  我们为什么非要统一台湾? 
  各路苏粉们是如何给布尔什维克残酷镇压喀琅施塔得水兵举事洗地的? 
  张学良为什么发动西安事变? 
  为什么明朝初期不能像唐朝那样彻底打败北元呢?明朝也收复西北产马地,明初军队战斗力不弱啊? 
  清中期康雍乾盛世是番薯盛世吗? 
  为何史书少有令人有「跪感」的「烧脑」的权谋反转? 
  缅甸是不是也曾经是个很强大的国家? 
  元朝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前一个讨论
明朝对东北的控制力有多强?
下一个讨论
朱棣迁都北京应不应该?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