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关于三国历史人物的一些疑惑? 第1页

  

user avatar   mo-l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题一:

首先并不是都比主公小,只是启用诸葛亮和郭嘉时的刘备和曹操本身比较老。你看孙策就比张昭年轻多了。

现代人22岁大学毕业前,需要掌握很多知识。18岁前语数外物化反复研磨备战中考高考,18岁后又是一堆专业学科,还要额外抽出时间学习打游戏刷知乎泡妹子。古人,特别在科举之前,没有那么多必修课,一定要掌握的只有礼仪和经史。经史也不一定钻研很深,像诸葛亮那样观其大略也是可以的。剩余的精力,除了谋生,都是自选动作。

以郭嘉为例,自弱冠匿名迹,密交结英隽,不与俗接。注意这个“匿”和“密”,东汉游学成风,结交名流是非常光荣的事情,为什么要神神叨叨的呢?加上颇为负面的风评,可见郭嘉交结的不止是荀彧这样的正派君子,大概也有不少乱世豪强的贼头人物。20岁,你还躺在宿舍和上铺吹牛逼的时候,社会你郭哥已经通吃黑白两道不跟一般人来往了。可想而知,这样的场景下,对社会、对人性、对应急反应的经验值积累会是多么的迅速。27岁辟司徒府正式出道的时候,郭嘉已经这么磨练六七年了。刚出道的郭嘉,最突出的特征正是对人性揣摩的准确和善于应变的口才,正与其之前社会经历相符合。之后在曹操帐下南征北战十几年,军事经验自然也会不断积累,丰富到他的军谋之中。

实际上,像郭嘉这种还算比较主流的。曹操的另一位谋士,刘晔,简历好像斯斯文文的,13岁杀人,20来岁在万人规模的贼窝子里纵横自如,手刃老大取而代之,又果断转让了部曲做自由人。这种人就是所谓“万人之英”,人精中的人精,意志和智商有过人天赋,又被乱世裹挟遭遇万艰并克服下来,锻炼出来的品质自非太平凡人可比。当然,其中也有“幸存者偏差”的左右。彼时或有1000个类似刘晔才华的人被裹挟到流贼里,其中900个怂了认命做个小贼,剩下100个混出来的中又有90个谋害老大失败被杀,剩下10个当上老大的又有9个镇不住场子或者舍不得放弃混成了史书上的“群盗”,最后剩下那个天选之子才是刘晔。

问题二:

答案和问题一类似。像曹操的儿子、孙权本身就是作为割据势力家族接班人刻意培养,当然是精英方向。只不过当其时,天下大乱,曹家孙家地位也并不稳,故是往军政实务方向培养。局势逐步稳定后,培养方向会多元化。曹植虽然也参加部伍积累军事经验,但总的来说是一介文人,孙家后来也出了书呆子皇帝。时也势也。

问题三:

诸葛亮高卧南阳并不是真的天天躺着,他要经常和朋友圈交游,信息渠道还是通的。而且诸葛亮隆中对把握的是大势,其依据的素材并非昨天的新闻联播什么内容,反而是早就广为人知的形势。曹操在北方一家独大已经很多年了;刘璋在位多年,暗弱的名声传播到荆州并不奇怪;孙策孙权兄弟驰骋江东也有十多年了;益州沃野富庶、扬州山水险阻更是自古为人所知;荆州更是本地信息。隆中对依据的消息,都不是什么新闻,诸葛亮功力在于把这些信息串联起来,给客将刘备拿出一套完整的策划方案。隆中对里,“天下时事”不是重点,重点是对“天下形势”的理解。诸葛亮具备这样的理解能力,一方面是天赋,另一方面来自泛读习惯和士人清谈中积累的学问。

其实刚出道的诸葛亮身上,与其行政经验不符的并不是战略判断能力,而是负责三郡后勤时展现出的实实在在的行政能力。一般认为,他“躬耕”是自谦的说法,应该做过吏职,是有一定实操经验。有天赋的人,见微知著,给他一点小项目的经验练手,很快就能带好大项目。这类天才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不鲜见。

最后,三国时代人口几千万的规模浮动,百多年间经历三四代人,过往生灵以亿计,你能记住的任务不过百许人,任何一个都是十万人中、百万人中筛选出来的天赋秉异之人,本身就不能以平常人的标准看待。




  

相关话题

  为什么明朝有这么严厉的刑罚整饬贪官,但贪风却是越来越严重? 
  中国没有工业革命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如果将来土地恢复私有了,开明地主的后代有没有可能取回祖先的地产?有没有可能兑现《战士授田条例》? 
  历史上有哪些很搞笑的人物和事? 
  为什么长城如此著名,而与之齐名的灵渠却鲜有人知? 
  民国黄金十年和新中国的一五计划期间,谁对中国现代化影响更大?能提供数据对比的请详细提供。? 
  现实世界可能存在像《鬼吹灯之云南虫谷》中献王墓那样的天宫而不被人发现吗? 
  看地图会发现哪些有意思的事情?(河流、山川、国境线) 
  为什么要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 
  外蒙独立与蒋有多大关系? 

前一个讨论
曹爽真的是如史书上写的一样是无能庸碌之人吗?
下一个讨论
2018年杭州房价走势会怎样?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