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历史上有哪些炮灰取得意外成功的事例? 第1页

  

user avatar   AdmiralS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马拉松比赛中,为了带动所有选手的竞争意识和奔跑速度,主办方往往会聘请一些选手充当“兔子”,也就是以比较高的速度跑马拉松的一段,等其他选手的活力调动起来之后就退出比赛。

但是历次马拉松大赛中,不论是全民马拉松,还是奥运赛事上,总不乏有兔子选手逆袭夺冠的奇迹发生。2012年,日本琵琶湖马拉松大赛中就上演了肯尼亚“兔子”逆袭成冠军的事件。

日本琵琶湖国际马拉松 肯尼亚“领跑兔子”夺冠

即使在高手云集的世界大赛中,依然有不死心的兔子反杀世界纪录保持者的趣事发生。

hongli.baijia.baidu.com

在马拉松的赛场上,你永远不知道跑得快的人是兔子还是种子,你也永远猜不到那些兔子们究竟有多么顽强,甚至偶尔还能刷新一下世界纪录。


user avatar   ma-qian-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炮灰元帅巴格拉米扬!1941年纳粹入侵时任上校教员,史上最大围歼战——基辅会战前夕他飞进包围圈增援,升少将。突围中,巴少将带一个连给司令部纵队断后。遭遇德军,司令让他改做前锋去开路。其实小巴已被内定为吸引敌人的炮灰——主力将走另外一个方向。

元帅看着挺憨厚的

结果……西南方面军司令官基尔波诺斯、参谋长图皮科夫、政委布尔米什坚科连同上百高级军官非死即俘,炮灰巴格拉米扬杀出去了。他不仅捡了一条命,还大难不死有后福——1943年巴格拉米扬因功晋升上将(即2年前那位坑他的司令员的军衔),同年底晋升大将,1955年授元帅衔

巴格拉米扬同志几十年后把这一切写入了厚道的回忆录:

元帅战争回忆录-->10.他们没有放下武器

这个建议得到了采纳。决定建立三个战斗群:为方面军司令部纵队扫清道路的先头战斗群和两个翼侧战斗群。M·A·波塔波夫将军负责指挥先头群。我则奉命指挥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一个连,任务是掩护我们整个纵队,防止敌人从后面袭击。

……我命令我的部属站队。一共是一百五十个小伙子——他们威武英俊,举止端正。看来我比大家都走运,因为我指挥的是一支真正有战斗力的队伍。我带来了我们作战部的大部分军官,组成了一个指挥组。

我默默巡视了各列横队,端详着指战员的脸。大家都很疲劳,哪怕能休息一会儿也好,可是没有时间。我讲明了任务,预先告诉他们,处境将是困难的:

“不过我相信,你们每一个人都不会给苏军战士丢脸。”

当我沉默下来后,站在我对面的一个头上缠着发黑绷带的年轻战士说:

“放心吧,将军同志,我们不会叫人失望的。”

赞同的声音响彻队列上空。就在这时,基尔波诺斯将军的副官跑来了:司令员叫我去。

我命令队伍解散和做好战斗准备,便急忙去村子中心。基尔波诺斯、布尔米斯坚科、雷科夫和图皮科夫正站在一群将军和军官中间。布尔米斯坚科低声而平静地给同志们说些什么。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简直就在敌人表尺距离内了,他还进行谈话。布尔米斯坚科,乌克兰人民的光荣儿子,毫不装模作样地保持着镇静,充满了信心。我走近以后,听到他说:

主要的是要沉着冷静,同志们。我们的人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和危险。共产党员应该在履行军人职责方面做出榜样。”

我向司令员报告我奉召来到。

“巴格拉米扬同志,”他匆忙地说,这种匆忙是不合乎他性格的。“从梅列哈开来了一支很大的法西斯摩托车队。它强渡姆诺加河后,打退了我占领那几个高地的分队,”司令员指了指东面一公里外十分突出的一个小山岗,“眼看就会闯到这里来了。您立即展开自己的队伍,向敌人冲击。你们的任务是攻占这一列高地,抢占河上那座桥,向先恰(地名)前进。请执行吧!”

这么说,一切都改变了。我们将打到先恰,而我的队伍变成第一梯队了……我不禁想起昨天法西斯分子把方面军司令部的纵队逼离在我们前面行进的步兵第298师部队的情景。我担心今天又发生这种事,便说,假如我的队伍冲击成功,主力最好要离我们近一些。司令员不耐烦地挥了一下手:

“好,去吧,巴格拉米扬同志。”

我发现:司令员从来没有这样疲乏和忧郁。

我跑回自己队伍,让大家整队,讲了新的战斗任务,便率他们快步走出村子,在灌木林中展开成散兵线。盘踞小山丘的希特勒分子开始射击。可是我们继续运动。许多人看见我们后,从地上站起来。这是被敌人从山丘打下来的那些分队的战士。他们兴高采烈地加入了我们的散兵线。我的这支队伍象滚雪球一样,人越来越多。我听到有人大声喊:

“同志们,将军和我们在一起!冲啊!”

我们冲到了山顶。用枪弹解决不了的就用刺刀和枪托解决。希特勒分子倒下了很多。我们抓了四十个俘虏,缴获了几门迫击炮和几辆摩托车。把这些都打发到戈罗季希后,便急忙赶到河边。幸好法西斯分子来不及炸桥,它落到了我们手中。天已经黑了,但四周都有干草垛在熊熊燃烧。这是我军主力的最好方位物。可是他们却不知为什么迟迟不动。我派二级军事技术员斯捷潘诺夫去报告战斗结果,并报告我们将遵照命令向先恰进发。

这时,我们的补充人员越来越多。方面军油料供给主任阿列克谢耶夫将军和方面军后方警卫长罗加京上校带来了一批边防军人。各后勤机关指战员或单独,或两人一伙、三人一群,纷纷来到。而司令部纵队却一直不见影

深夜,我们接近了伊斯科夫齐-先昌斯基耶(尤斯科夫齐)村。尽管天黑,我们还是很快就根据希特勒分子设置的路标判定了方位(他们有德国人拘泥细节的特点,几乎在每个交叉路口都设置路标)。我们停下来,好让队伍靠紧些,并整好队。当阿列克谢耶夫和我做这件事时,作战部军官们走遍了各个农舍。躲藏起来的居民们听说突然进村的不是德国人,而是红军,便纷纷走到街上来,抢着用各种食物招待战士们。

我们派去同方面军司令部联络的一名作战部参谋回来了。他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谁都没跟我们走。他遇到了一些由戈罗季希冲破敌屏护队封锁的战士。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的人谁都没留在那里,所有汽车都向西开走了。我一点也不明白。但是我们是奉命去先恰的,所以我们必须去那里。可能方面军司令部是经另一条路去那里的。司令部不可能不经过先恰,因为那里有一座横跨苏拉河的桥。这条伤脑筋的小河有一大片变成沼泽的河滩地,只在先恰和洛赫维察两地有桥。但是往洛赫维察钻是不明智的——那样的大居民地恐怕已经遍地是敌军了……

……我们失去了与方面军司令部会合和任何希望,拂晓前分乘几条船过了河。当地居民送我们沿难以辨认的泥泞小路走过了沼泽河滩地。我们顺利穿过公路,隐蔽到麦垛间……

……我们在拉希夫卡村旁告别了向导,继续赶路。到达萨兰奇纳多利纳镇附近时天已破晓。我们在沿普肖尔河延伸的一个森林里隐蔽起来,占领了环形防御,并向道路派出了侦察群。中午侦察群报告,有一个不大的汽车纵队正由北面开来。我命令准备战斗。

头车还未驶到镇子就停下了。车厢里坐的是红军战士!我们欢呼着朝他们奔去。一个年轻的中士从驾驶室跳下来。他惊讶地看着我们这些疲惫不堪、长满胡子的人。看见我后,他敬礼报告:

‘“我们是侦察支队侦察群。我是侦察群长莫罗佐夫中士。” ……

……我们被接到一个不大的楼前。一个军官大步朝我走来。清晰地自我介绍(一下就可看出是个基干指挥员):

“库列绍夫大尉,加佳奇市卫戍司令员。”

他请我去办公室,同时命令自己分管物质、保障的助手立即安置和我一起到达的人们休息。

我惬意地坐在包着颜色不分明的人造革的松软旧圈椅上,仔细听取大尉报告。他报告了守备部队行动地域的情况,介绍了他的兵力编成。从大尉的叙述中我了解到如下情况……

……加佳奇守备部队对突围者不断提供很大帮助。由阿列克谢耶夫和戈尔恰科夫领导的守备部队经济管理人员不知让多少衣衫褴褛的、饥饿的和受伤的人穿上了衣服、鞋子,吃上了饭。我们的队伍也体会到了这种亲切关怀。

我们在加佳奇曾企图打听到我们没有碰上的司令部纵队。可是任何人都不能告诉我们任何确切的情况。后来我遇见了我的副部长A·C·格列博夫中校和方面军司令部的其他同志,才得知令人悲痛的细节。我首先问格列博夫,当初方面军司令部纵队为什么在戈罗季希迟迟不动,而且没有跟随我们的队伍。格列博夫惊愕地看了我一眼:

“难道基尔波诺斯将军没预先告诉您?他只是想用您的队伍向先恰方向实施佯动冲击,把敌人的注意力引开。当时纵队应向北行进,并在沃龙基村附近强渡姆诺加河……”

下图为元帅和部下的突围路线。注意右面的加佳奇,那是巴格拉米扬元帅得到后方苏军接应的活命之地。中间那条红线是他老人家走出来的传奇。并行的一条没有终点的红线,就是抛下巴格拉米扬跑路的主力。

作为空前绝后的一支大陆军,苏联红军兵额一度过千万,累积有上亿成员,但元帅总共只有几十,其中卫国战争只打出了十几个。巴格拉米扬这个生于阿塞拜疆的亚美尼亚人、这个沙俄军官能穿上元帅服,可谓是运气和才能兼备,才能在历史上规模最大、战果最惊人的一场陆战中脱颖而出,把炮灰变成了钻石。(有人说他40岁时还没入党,存疑)而生死杀场中他迈出的最关键一步就是基辅突围。巴格拉米扬自己对这一经历也念念不忘——尽管前面的回忆录总体上是个板着脸写的八股文,但谈到这一段传奇回忆的时候,我们通过译文还是能读出抑制不住的怨气和笑到最后的无比欢乐。元帅对秘书口述41年战史的时候,想必嘴角是翘的,手里的酒杯是满的,背后的摇椅是微微颤动的。

方面军司令部纵队中一共有一千多人,其中八百名是军官。仍然同他们在一起的有M·P·基尔波诺斯上将,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M·A·布尔米斯坚科和军事委员会委员、师政委级E·P·雷科夫,B·A·图皮科夫少将,J·M·多贝金,A·A·达尼洛夫,B·B·帕纽霍夫,第5集团军司令员M·A·波塔波夫少将,该集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师政委级M·C·尼基舍夫和军事委员会委员、旅政委级E·A·卡利琴科,集团军参谋长J·C·皮萨列夫斯基少将,兽医勤务主任A·M·佩尼翁日科及其他同志。同纵队一起行进的有六辆装甲汽车、两门反坦克炮和五挺四联装高射机枪。

小树林被一个峡谷切成了两半。车辆和人员集中在小树林边缘。战斗车辆在林缘占领了阵地。遗憾的是,队伍又暴露出组织性不强的弱点。占领防御的只有格列博夫中校指挥的方面军军事委员会警卫队和弗拉基米尔斯基少校指挥的第5集团军司令部警卫队。许多军官各自走到镇上农舍去洗脸、弄食物和稍事休息。

而法西斯分子已经发现了夜间消失的方面军司令部。晨雾消散后,侦察兵报告:德军坦克正从东面和东北面开来。从西南面来的掉队战士说,这一方向也有敌人的摩托车和坦克正在接近。

大约过了二十分钟,敌人从三面对小树林实施冲击。坦克用加农炮和机枪射击,后面跟着冲锋枪手。在雷鸣般的炮声和机枪的哒哒声中,也夹杂着我们两门火炮稀疏的射击声——炮少得可怜,而且还要珍惜每一发炮弹。敌坦克突到了东林缘。装备手榴弹和燃烧瓶的军官们同它们进行搏斗。两辆敌坦克起火燃烧,其余退回去了。

方面军司令员、两位军事委员会委员、图皮科夫将军和波塔波夫将军开始商量接下去怎么办:是在小树林等到晚上呢,还是马上突围。可是敌人又发起了新的冲击。乘车接近的德军步兵从行进间展开成散兵线,在坦克火力掩护下扑向小树林。当他们到达林缘时,被围者在基尔波诺斯、布尔米斯坚科、雷科夫、图皮科夫、波塔波夫和皮萨列夫斯基率领下,投入了反冲击。希特勒分子经不住这种白刃冲击,又退下去了。

基尔波诺斯将军在反冲击中腿部受了伤。人们把他抬到峡谷底部泉水边。负伤加严重震伤的集团军司令员波塔波夫也被送到这里。他的参谋长皮萨列夫斯基将军已英勇牺牲在战场上。

师政委级雷科夫和图皮科夫将军同格列博夫中校一起绕过了林缘。他们同人们交谈,并鼓励他们。

大约在晚上六点半钟,基尔波诺斯、布尔米斯坚科和图皮科夫召集指挥员讨论了突围方案,预定天黑后进行突围。就在这时,敌人开始实施猛烈的迫击炮射击。一颗迫击炮弹在司令员身旁爆炸。基尔波诺斯一声不哼地扑在地上。同志们朝他奔过去。将军胸部和头部都负了伤。两分钟后他就逝世了。司令员副官格年内少校含着眼泪从将军的上衣取下了金星奖章和各种勋章。

夜间,图皮科夫带领人们冲击。他们突然而且不放一枪地扑向敌人。等惊慌失措的法西斯分子清醒过来时,我军很多指战员已为自己杀开了一条血路。他们受长时间痛苦折磨后终于回到自己人那里。他们之中有多贝金、达尼洛夫和帕纽霍夫几位将军、格列博夫中校和我们的其他同志。图皮科夫将军没能和他们一起回来——他在距舒梅伊科沃小树林两公里的奥夫季耶夫卡镇旁的对射中牺牲了。

没能从小树林突围的我们其他同志的下落,一直到1943年左岸乌克兰解放后才知道。附近几个镇的居民说,小树林中的对射还持续了一个多昼夜。9月21日,当一切都已沉寂,希特勒分子也已离去后,集体农庄庄员们来到战斗地点,看见了苏军指战员的遗体,他们虽已牺牲,但手里还握着武器。 手枪和步枪的弹仓里一粒子弹也没剩下。

现在,这里的阵亡将士公墓上耸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象——这是一个强壮的手拿冲锋枪的苏军士兵雕象。清泉旁立了一块大理石板,上写:“1941年9月20日,西南方面军司令员M·P·基尔波诺斯上将在此牺牲”。


被合围之前的西南方面军。

抛开运气不说。在合围之际进入基辅,这份临危受命的勇气就说明巴格拉米扬不是庸人。若非元帅善于治军,能约束部下潜行突围,再好的运气也帮不了他。世上没有只会掷骰子的名将,因为敌人总是比你先发现你的弱点;相反,名将倒应该感谢敌人不断帮他筛掉不称职的同事,减少晋升的竞争压力。

相关回答:

史上有哪些搞笑、奇葩或者意想不到的战争? - 马前卒的回答

user avatar   15308889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然是开国第一大将粟裕将军,他可以算是一辈子后娘养的但凭能力挤身亲娘席位:红军时七军团炮灰了一把,他杀出来了。新四军时期陈粟部队在江北开垦荒地,军部主力报销在皖南,结果他硬是把一师带成新四军七个师中的第一主力师。45年陈毅去了山东,带走了他手上最强最好的叶飞部队,他硬是靠王陶和地方部队总计三万人艹了李默庵的十二万,打出了苏中战役。47年大家都知道了,毛一拍脑袋要他过江南下,跳到江南去给刘邓当靶子吸引光头的火力,这次粟裕实力拒绝了,留在中原打了几个大歼灭战,一个豫东战役就完成了毛给他立下的军令状。

粟裕的一生就是不停地把手里的差牌打出彩的一生,我见过对他最好的赞美是:粟裕被授大将军衔,就像爱因斯坦被授诺贝尔奖一样,不是爱因斯坦的荣耀,而是诺奖的荣耀,这句话我觉得是年度最佳。


user avatar   sun-tian-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巴格拉米扬算是炮灰元帅,那朱德就是炮灰元帅之首。

南昌起义军南下后,到三河坝分兵,主力三万南下,意图袭取广州,留了三千人断后,这支小部队千里转战,一路磕磕绊绊最终剩下八百人上了井冈山。而南下的主力部队基本被打垮,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人星散。

这八百人里面,包括了朱德、陈毅、林彪、粟裕,而朱德号称中国红军之父,就是因为这八百人。


user avatar   feng-kuang-shen-shi-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玩意太多了。好听一点的是绝处逢生。

1、朱德

朱总司令,在南昌起义的时候,位置不是很靠前的。朱德主要是请客,扣留了一个对方的一个团长。

南昌起义,目标是打下广州,南下后,在三河坝这个地方分兵,主力大约有三万人南下,三千人多人断后,是由朱德领导。结果主力全给打没了,作为炮灰的朱德,领着3000人,反而打得很好,一路打,最后,这支小部队千里转战,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

这就是革命的摇篮,那800壮士是最早的一批创业者。

朱老总从一个炮灰成了后来的总司令了。

2、国民党残军

泰国北部,美斯乐金三角民俗村93师博物馆门口,有一副对联—— 上联:年年难过年年过 ;下联:处处无家处处家; 横批:十年北伐、八年抗战、四年内战、叱咤金三角、胜败论狗熊。

这是金三角残军异域征程的写照——国军之后是孤军,

孤军之后是残军,

残军之后是雇佣军,

雇佣军之后是遗忘;

他们是一支借土养命的部队,

他们是一支没有祖国的孤军,

他们在异域战胜,仍是天地不容,

他们在异域战败,只有死路一条,

他们在异域战死,便与草木同朽。

在共军面前他们是战五渣,到了金三角(缅甸、老挝、泰国)这帮人居然是横着走。

……

拉牛山大捷后,残军又有增援部队赶来,追击中的残军发现缅军特别好追赶,因为那些缅军是带着家眷打仗的;在战斗间隙,这些家眷在做饭,甚至有时候做爱。很快缅印联军输得稀里哗啦。

  此战发生之后,李弥在泰国曼谷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一个女记者问:“李先生,外面称您为云南王,您打算什么时候返回省会昆明?”

  李弥笑着说:“实话告诉你们,我李弥要做云南王不大容易,但是做缅甸王却易如反掌!关键看我想不想做。

李弥这话比常凯申霸气侧漏得多了。

然后常凯申把李弥软禁了……


李弥黄埔刚毕业的时候好像是在朱德手下混的。



user avatar   zhang-zhi-ming-14-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陈毅。

十大元帅里唯一一个没有参加长征的人。反围剿失败后要战略大转移,谁都知道离开比留下活下来可能性更大,所以重要人物都离开了,留下来的,像瞿秋白,陈谭秋等人,完全是被当作包袱扔下不管的,项英是替国际派那些人背下反围剿失败的黑锅的,总之留下来的就是等死的炮灰。

过程就是坚持打了三年毫无支持的游击战,之后变新四军后环境好了几年又被围剿。当时中央分局五个人,分别是项英、陈毅、陈秋潭、荷昌、瞿秋白,只有陈毅一个人活到抗战胜利。

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十大元帅。


user avatar   tang-bi-dang-che-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个皮旅皮定均中将!!

第二个怀玉山粟裕大将!!

介绍一下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颁授军衔。当时军委总干部按条例拟授皮定钧为少将,毛泽东审阅时提笔批下:“皮有功,少晋中”。皮定钧因此被破格授中将军衔。

皮定钧中将(1914—1976),安徽金寨人。1929年参加红军,历任排长、连指导员、营长、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29师特务团团长、太行军区五分区司令员;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原军区第1旅旅长、华野六纵副司令员、三野24军军长。建国后历任24军军长兼政委;第十兵团兼福建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1973年调任福州军区司令员,1976年7月7日视察部队时因直升机失事殉职,时年62岁。

皮定钧戎马一生,其最光耀全军的一功(“皮有功”),即1946年6月率中原军区1旅在掩护主力撤退而激战三昼夜后,继而冲破蒋军十数万大军围追堵截,孤军铁流千里突围成功。

 皮旅完成掩护大部队突围后,跳出敌人的内层包围圈进入大别山,敌人调用重兵在险关隘口、交通要道阻击,企图把皮旅消灭在大别山里。6月30日上午,皮旅进入河南商城县境的瓦西坪。是日上午,皮旅正在休息做饭时,敌七十二师三十四旅一百团占领了瓦西坪以南高山,立煌县(今金寨县)保安团和商城顾敬之部占领了西北高地,敌人轻重武器的火力铺天盖地泼向皮旅,企图利用险要地形,一举将皮旅围歼于瓦西坪。在此关键时刻,皮定钧果断命令部队就地进行反击,以第一团抢占瓦西坪附近有利地形,掩护全旅向大别山主峰之一的大牛山挺进。经过两小时激战,皮旅将敌击退,沿着一条撕开的血路,于7月1日强越鄂皖边咽喉大牛山。

翻越大牛山后,为了迅速摆脱敌人,皮定钧利用敌人统治区域间各据一方、互不通气的矛盾,尽可能地沿着省与省、县与县的交界处穿来插去,沿途割断敌人的电话线,打击敌人的区、分公所,拔掉敌人的耳目。7月3日晚,皮旅到达大别山中心地区立煌县(今金寨县)吴家店。此处是红四方面军诞生的摇篮,也是皮定钧旅长和方升普副旅长的家乡。为了与军区和纵队取得联系,同时恢复体力,补充给养,皮旅决定利用吴家店老苏区的有利条件,在此休整三天。7月4日,旅党委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总结前一段作战经验,部署下一步行动方案。同时,派出宣传队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并打开国民党粮食仓库,将粮食分给当地贫苦群众。通过几天的休整,部队指战员的体力得到恢复,给养得到补充,皮旅于7月7日由吴家店出发,继续向东疾进。

皮旅由吴家店出发,经土地岭、西界岭、黄栗杪、漫水河、黄氏河等地于7月10日进抵安徽省霍山县境的青枫岭下。其时,敌挺进二团约两个营的兵力已据守青枫岭山顶,通往山上的、皮旅必经的一条路已被敌人严密封锁。前有守敌,后有敌两个师尾追,不坚决消灭青枫岭的敌人,皮旅就无法继续前进。经观察地形后,皮定钧当即决定:一团担任正面佯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二团从右翼轻装上山,迂回到敌人侧后强攻。经一小时激战,我军成功地占领了青枫岭,毙伤敌200余人,俘敌19人,保障了全旅主力顺利通过。

突破青枫岭的当天傍晚,皮旅到达大别山东陲门户安徽淠河西岸磨子潭。

由此过畀河就能走出大别山。皮定钧估计敌肯定在此还有设伏,不敢松懈半分。为得敌情,皮定钧亲自冒敌乡长之名给县府去电话报告“共军已到这儿”,对方信以为真告曰:“国军48军半夜就到”。继而从当地邮差嘴里得知,敌48军大部在东南方向布防以阻共军攻击安庆。皮旅目标是东北方,为迷惑敌人,几天来皮旅一直向东南运动,皮定钧决定,三团于天黑前渡河至河东担任警戒,工兵连夜搭设浮桥,保障部队通过。

12日1时许,正当皮旅渡河之际,敌人占据了磨子潭正面大山,并以密集火力扫射,企图阻止皮旅渡河。皮定钧立即命河东警戒分队与敌展开激战,同时指挥旅直和一团冒着敌人炮火强渡。嗣后,一、三团以全部火力压制敌人,掩护二团过河,猛烈的枪炮声震得山摇地动。英勇的战士们冒着弹雨,分三路强渡,终于又一次粉碎了敌人企图把皮旅消灭在大别山的阴谋。当天上午,皮旅抢渡磨子潭向东。其时,桐城方向有敌人正向西迎面袭来。皮定钧决定,部队向东跃出大别山,跨入皖中平原。第二天中午,部队进至霍山县毛坦厂时,敌人集中3个师和10个保安团,在六(安)合(肥)之间布防。为粉碎敌人的再次堵截,皮定钧号召全体指战员以坚决、神速的行动,争取在敌人布防就绪之前,跃过皖中平原,取得突围的最后胜利。

是日晚,皮旅由毛坦厂分三路出发,东路由皮定钧旅长亲率,经合肥西侧北进;西路由方升普副旅长率领,经六安东侧北上;中路由徐子荣政委率领,经六(安)合(肥)线的官亭前进。15日,三路兵马击退了敌保安团和土顽的阻击合拢,直捣合肥高刘集。16日,皮旅经寿县吴山庙,进而抵达淮南铁路线上的下塘集。7月17日拂晓,部队经下塘集越过淮南铁路,粉碎了敌第一八三师的堵击。18日,进入大洪山区。7月19日,当皮旅进抵津浦路西红心铺一带时,敌已在津浦铁路线上部署了大批军队,企图阻截皮旅越过铁路。为彻底粉碎敌人的企图,皮定钧再次号召部队:“咬紧牙关,坚决突过去!突过铁路就是解放区,就是胜利!”同时果断决定全旅从管店、三界之间越过铁路。20日4时,二、三团和旅直以神速、秘密动作顺利通过铁路。当天天亮后,一团正在过路之时,敌一列装甲火车把一团切成两段。与此同时,从明光,管店和滁县出动的敌人,分五路从两翼运动过来,形成钳形攻势。皮定钧当即命令三团控制铁路东侧有利地形,阻击敌装甲列车;并令二团以轻重机枪火力参加战斗。一团随即边打边进,经过近3小时激战,将敌击溃。皮旅全军顺利越过津浦铁路,进入到苏皖解放区,与华中野战军胜利会师。

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在旅长皮定钧、政委徐子荣等率领下,全旅指战员团结一致,不畏艰险,英勇奋战,克服了高山、峻岭、暴雨、洪水等层层险阻,连续行军24昼夜,行程750余公里,经过大小20余次战斗,粉碎了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围攻、封锁和阻击。7月20日,皮旅出色地完成了上级赋予掩护主力西进的艰巨任务后,相机突围,终于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创造了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成功战例。

按作战计划,皮旅的任务是佯装中原军区主力(还有独二旅),在宣化店阻击国民党军,掩护主力向西突围,并且要等主力突围出去后才自己突围。因此,皮旅,独二旅都挖了工事。当时得到的情报是,国民党认为中原军区部队会向东突围与陈毅的部队会合。中原军区部队主要以新四军五师部队为主主建的,并且作了很多声东击西,迷惑国民党的动作。

但是,突围战役一打响,皮旅只坚守了一下,就冲出去了。张体学是老实人,老老实实按计划,承受巨大的压力,带领独二旅坚持战斗,最后,全旅被打散。付旅长何耀榜受伤,政委张体学到南京找到周恩来,董必武汇报。剩下几股几十人的小队伍坚持在大别山。

李先念在世时不让讲这些,认为这些不利于团结。现在,这些老同志都不在了

怀玉山炮灰战!!!!

在中央红军长征的前夕,以李德、博古、来组成的中央最高“三人团”进行了周密地策划。为了做到声东击西,使红军主力能安全转移,“三人团”决定派出一支部队率先东征,以吸引国民党军的注意力。当时中央红军共辖有7个军团10万部队。其中红1、红3、红5、红9军团是主力部队,战斗力强,不宜分散;红8军团为新组建,战斗力较差;而湘赣苏区的红6军团又担负了先行西征探路的任务。这样,东征的任务交给了年轻的红7军团。为了师出有名,这支部队对外则称为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红7军团前身是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苏区的红10军,后奉调到中央苏区组成红7军团。军团长是寻淮洲、政委是乐少华、参谋长是粟裕、政治部主任是刘英,中央代表是曾洪易。其中军团长寻淮洲年仅22岁,少年才俊,17岁就担任了少共国际师的师长,作战勇猛,是红军中最年轻的高级将领;政委乐少华曾在苏联留学,喝了一肚子洋墨水;参谋长粟裕则是参加过南昌起义的老战士。红7军团当时正在福建筹款粮筹款,接到命令后立即返回苏区。经过短暂的休整和补充之后,1934年7月6日,红7军团从江西瑞金出发东征。其时全军团共编有3个师,6000余人,共有长短枪1200余支,轻重机枪数十挺,迫击炮6门。因为枪支缺乏,很多战士使用的仍然是梭镖、大刀。这支部队还随行携带了160万份要在沿途散发的宣传品,足足捆成了500多副担子,费去了挑运人员2000多人,使战斗人员只剩4000余人。对于一支要在敌军重围中奔袭远征的部队来说,这样一个阵容实在已经预示了前途的多难。

面对红7军团的行动,国民党军一时不明动静,因此沿路阻挡的只有小股地方部队,被一冲即破。在红9军团的配合下,7月底红7军团向东渡过闽江,占领了闽北重镇水口城,然后直取福州。此时国民党军已经判明了红7军团的兵力,立即四面围攻上来。红7军团一路疾行70余里,击溃了一些地方民团的抵抗,于8月7日冲至福州城下。福州驻有国民党军87师2个团加海军陆战队一部,另有部分空军,守备较强。红军猛攻一夜,只占领了城外的部分阵地。天明后国民党军飞机来轰炸,红军没有防空武器,遭到了一些伤亡。寻淮洲很着急,摧动部队连续发动攻击。因红军兵力不占优势,武器装备更差,双方一时打成胶着相持不下。此时国军49师已海运登陆增援而来,攻守发生易势。寻淮洲当机立断,指挥红7军团撤围北去。沿途又连续与遭遇之敌发生激战,伤亡达千人以上。因长期的艰苦转战,7军团部队相当疲惫,士气转趋低落,伤员增多,很多人抛掉武器担子当了逃兵。更糟糕的是,军团指挥层内部也很不团结。军团长寻淮洲年轻气盛,用兵机断专权,而政委乐少华坚持执行中央命令不打折扣,对寻淮洲很看不上。两人经常争吵,弄得指挥上也犹豫不决。粟裕和刘英急在心上,却帮不了多少忙。

尽管如此,红7军团仍一路猛进,直入闽东,攻下罗源县城,俘敌1000余人并缴枪数百支。红7军团将这些枪支交给闽东地方党组织,并安置了数百名伤员,然后进入闽北。后来闽东党组织利用这些伤员和枪支组建成了闽东红军独立师,成为新四军的部分血脉。红7军团连经穆阳、庆元、竹口等战,歼灭了部分敌军保安部队,在闽北站住了脚。寻淮洲本想要部队休整一段时间,但中革军委来电,要求7军团继续北上,而且速度不能太快,每天限定二、三十里。中央的意思就是要利用7军团来粘住国民党军,以减轻中央红军的突围压力。这样一个战略行动方针,明显使红7军团摆脱不掉敌军的围追堵截,一直处于被动之中。在军团作战会议上,以寻淮洲、粟裕为一方,主张机断独行,轻装前进甩掉敌人;以乐少华、刘英为一方,认为要坚决执行中央的指示,不得擅作主张。双方争论得很激烈,最终决定服从中革军委的命令。

就这样,红7军团一路艰苦转战,击破拦路敌军顽强突进。好在国民党军主力都在围剿中央红军,沿路并无重兵,总算是有惊无险。历经近4个月的转战,红7军团终于进入了方志敏等人建立的闽浙赣苏区,此时全军减员已达一半。方志敏立即组织人送来了几百头猪及大量鸡鸭被服等物,还有上万双草鞋,来慰劳这支疲惫不堪的部队。因为红7军团的前身是闽浙赣苏区的老10军,这就更加增近了双方的亲切之情。

此时已是11月初,中央红军已撤离了江西苏区,正在全力突击国民党军的第三道封锁线。中央苏区则成立了以项英为首的xxxx中央分局和中央军区。中革军委给闽浙赣苏区及红7军团发来一份加印“火急”的电报,要求将红7军团与闽浙赣苏区的新红10军合编成为红10军团,由曾洪易任赣东北省委书记,方志敏为军区司令员,曾洪易兼政委,统归项英的苏区中央分局领导。

原新红10军军长刘畴西被任命为红10军团军团长,政委是乐少华,参谋长是粟裕。全军团编为3个师,原红7军团编为19师,师长寻淮洲;原新红10军编为20师,师长由刘畴西兼,师参谋长是王如痴。

在这个指挥体系中,军团长刘畴西是黄埔一期学生,参加过南昌起义,后又赴苏联学习过军事。刘畴西在战斗中失去过一条胳膊,为人沉默寡言。乐少华也去苏联学习过,年轻气盛,常以执行中央正确命令自居。比较不公平的是对寻淮洲,别人都是原职调动,唯独将他从军团长职位上撤下来任了一个师长。刘畴西在中央苏区时最高军职是师长,来闽浙赣苏区任军长时间也不长,缺乏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而乐少华对军事较生疏,却以政治正确自居。寻淮洲身经百战长于军事,但无法干预军团指挥。这个指挥班子在组建之初就已矛盾重重。

11月18日,项英的中央军区发来一电,要求红10军团合军一处,由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刘英五人组成军政委员会,以方志敏为主席,统一领导全军团。要以运动战的方式向外线出击,以在皖浙边界创建新的苏区。全军团对外仍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事隔39年后,朱德对此电的评价为:“不编不垮,一编就垮”,语气之间满怀着痛惜。事后看来,当时主力红军已远离苏区,国民党军已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敌强我弱之势极其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以大兵团的方式和敌军打运动战,无异于是暴露目标,自取灭亡。坚守苏区的红军作战方式应为迅速分散,以积极的游击战袭扰敌人,从而最大程度地保存自己。只可惜,项英等人当时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还期望着能大干一场,并无此见识。

方志敏等人立即进行了全军动员,并对苏区的伤员隐蔽、群众转移等工作进行了详尽的安排。红10军团进行了整编,加入了以赤卫队员为主新组建的21师,由胡天桃任师长,全军团兵员达1万余人。11月19日,寻淮洲、刘英率19师先行出发,经怀玉山向浙西前进,沿路击溃小股敌军,拆毁国民党军设置的碉堡和路障,并大力宣传红军北上抗日的主张。11月24日,方志敏、刘畴西等人率红10军团主力也踏上了征程。

红10军团的行动立即吸引了国民党军的注意,每天都有意大利制的空军侦察机飞来进行侦察,国军王耀武部补充第1旅也尾随而来。12月10日,19师与红10军团主力在黄山东南的汤口会师。全军团立即大造声势,执行打土豪、分浮财的政策,积极宣传红军北上抗日的救国主张。这样一来,蒋介石终于坐不住了。江浙素为中国之财赋重地,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酣睡?蒋介石立即调动5个正规师、2个独立旅、4个保安团,加上后备部队,共10几万人,以俞济时为总指挥,为左、中、右三路向红10军团包围尾追而来。

面对严峻的敌情,红10军团指挥部召开了会议。寻淮洲力主找个空子打一仗,不能总是被追着走;粟裕主张将跟上来的王耀武部打一下;乐少华则认为补充1旅建制充实,一个旅和红10军团兵力相差不多,而武器则远胜过红军,只能快走,不能硬拼;刘畴西态度模棱两可。最后方志敏考虑为求得主动,有必要打击一下敌人。于是决定打补充1旅,战场放在浙西谭家桥附近的乌泥关。

乌泥关距谭家桥5公里左右,是个山隘口,一条公路自南向北通过,路东侧有一个高地,靠北侧是一溜小山坡,公路南端有一道悬崖。这个地形非常适合打伏击战。寻淮洲认为,将主力放在路北侧山坡上,路东高地上则设置机枪火力,待敌军进入包围圈后突然出击,将敌分割切断。另将一支部埋伏在路西侧,战斗打响后断敌归路,可以说十拿九稳。刘畴西宣布了作战计划,沿公路由南向北将19师、20师、21师依次布置,将20师放在主攻位置上,21师则迎头堵击,19师以一个连控制乌泥关高地,师主力则置于路南悬崖地带截击敌军尾部。寻淮洲认为20师和21师长于游击作战,对正规的阵地战较生疏,不宜担任重要的主攻任务,不如换成19师。然而刘畴西坚持原计划,并下了作战预令。

12月14日上午9时多,王耀武部的补充1旅出现在公路上,慢慢进入了伏击圈。因为并没有估计到红军会在这里设伏,国民党军的行军显得懒洋洋的,队伍也拉得很长。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再过一会补充1旅就会完全进入伏击圈。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个红军战士过于紧张,竟然放枪走火。这下国民党军立时警觉,停止了前进,主力迅速沿公路两侧展开,一部分队伍则去抢占最近的高地。刘畴西见状又气又急,但战机不可失,便立即下达了出击的命令。立时,公路两侧枪弹齐发,一场伏击战打成了遭遇战。

红军集中火力扫射敌军,一时倒也把国民党军打了个手忙脚乱。但担任主攻的20师和21师缺乏战斗经验,只顾打得痛快,没有能及时发起冲锋截断敌军。而寻淮洲的19师部署在路南的悬崖地带,出击地域狭窄,兵力一时无法展开,也耽误了攻击时机。补充一旅的指挥官王耀武是黄埔二期毕业,相当善战。他在很短时间内就判明了战场局势,迅速作出了战斗部署。他看出了占据路北山坡地带的20师战力较弱,而乌泥关高地又是控制战场的制高点,于是集中旅里的迫击炮和重机枪向两处进行火力压制,同时命部队发起猛攻。国民党军武器占优,火力很猛。20师部队没怎么打过像样的阵地战,一时慌乱起来。国民党军乘机扑上阵地,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王耀武立即增调兵力投入攻击,20师的阵地终于被撕开了一道口子,国民党军一拨一拨地冲了上来。

争夺乌泥关高地的战斗也打得很惨烈,国民党军用迫击炮猛烈轰击高地,然后发起一次次冲锋。坚守高地的一个连红军无险可守,伤亡很大,但仍拼死阻击。经过激战,高地终于被国民党军攻陷。寻淮洲这下急了,这个高地是全局制高点,如何能沦入敌手!他立即指挥19师部队向高地发起反攻。国民党军的机枪火力很猛,冲上去的红军被一次次击退下来。年轻气盛的寻淮洲干脆端起一挺机枪,带头发起了冲锋。战士们见师长冲上去了,齐声高喊着跟着杀了上去。寻淮洲冲上一个山坡,迅速指挥部队扩张战果。这时,一排子弹飞来,寻淮洲腹部中弹,鲜血喷涌。他咬着牙坚持指挥,直到昏迷过去。通讯员急忙将他背离战场。方志敏闻讯十分着急,命担架队将寻淮洲抬往茂林医院进行救治。

战斗进行到下午,21师的阵地又被国民党军突破了,双方里出外进的打成了胶着混战。此时战机已完全失去,再打下去对势单力薄的红军愈加不利,方志敏和刘畴西于是下达了撤出战场的命令。这一战红10军团伤亡达300余人,师团领导干部寻淮洲、乐少华、刘英先后负伤。补充一旅也伤亡很大,打得筋疲力尽,王耀武没有追击,下令收兵。

乌泥关一战,红10军团没能够消灭敌军,反而折损不少,还消耗了大量弹药,可以说打了个败仗。一时红军的士气非常低落。更加令人惋惜的是,重伤的寻淮洲在送往茂林的途中,因山路颠簸从担架上摔了下来,导致失血过多,于第二天牺牲,年仅22岁。死前寻淮洲恨恨地说:“死我是不怕的,不能死在抗日的战场上,死在汉奸手里,我痛心啊!”方志敏命人将寻淮洲就地埋藏,并作了记号。后来国民党军根据红军俘虏的供词掘出了寻淮洲的遗体大加宣传。解放后,党和政府重建了寻淮洲的陵墓,并由朱德元帅亲自作了碑序。

红10军团转移至陶村,又遭遇了国民党军一个保安团。此时红军的3个师仍相当于3个整团的兵力,如果坚决作战是有可能全歼这股敌军的。然而刘畴西此时有了避战的思想,只派上去一个营作战,看看不行又上去一个营,结果全打成了无谓的消耗战。方志敏不太懂军事,又不想和刘畴西搞得太僵,在一边干着急。最后刘畴西不顾军团很多指战员的反对,决心避战撤离。一个重振士气的机会又失去了。

就这样,红10军团经旌德、泾县、青阳、太平直向皖南而去。一路在休宁、祁门、屯溪、歙县、绩溪、婺源、开化等地都与国民党军发生了遭遇战。因为刘畴西无心恋战,不肯决心争取胜利,各战都无所获,反而弄得人疲马乏,士气更加低落。在一路转战中,红10军团度过了1935年的新年。

1935年1月10日,红10军团指挥层在浙西遂安县的茶山开会。会上有两种方针,一种是乐少华、刘英、粟裕等人提出,要分兵游击,减小目标保存实力;另一种是方志敏、刘畴西提出,继续大兵团作战,转回闽浙赣苏区休整。经过争论,方志敏拍板决定采用后者。从事后看,这是一个致命的失着。红军转移后,各地苏区都已沦陷。国民党军在苏区疯狂烧杀,已严重毁坏了苏区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而且国民党军还在沿苏区的路上设置了多道封锁线,苏区内外用兵的地域都很狭小,根本无法展开大兵团作战。方志敏等人一心要使疲惫的红10军团得到休整,总认为到了苏区就到了家,而忽视了这些变化了的客观情况。

1月10日当天,红10军团全军转回赣东北,北上皖浙边的行动至此失败。要说从茶山到闽浙赣苏区只有200多里路,急行军2天就能到。可今非昔比,国民党军已沿路设置了十几条封锁线,四面重兵又齐围过来,形势变得十分险恶。

红10军团刚出开化县的大龙山,便与国民党军一个团遭遇。刘畴西不敢恋战,也没有通知前卫部队,率大队改道青岭顶险道夜行甩掉了敌人。而先头侦察连与敌军接上了火,与军团失去了联系。

1月12日下午,10军团行至扬州,由此向南越过南华山就是化婺德苏区,那里仍有游击队活动,便于红军休整隐蔽。粟裕建议全军加速通过南华山,而刘畴西顾虑部队太疲劳,便下令宿营休息一夜。第二天上午继续行军至徐家村,突遇敌军一个保安团。事后得知,这支国民党军仅比红10军团早到半小时**了通路。红军立即发起突击,国民党军占据有利地形,火力又密集,几次攻击不能得手。此时刘畴西又开始犹豫不决,既舍不得撤走,又下不了决心全军压上去。这样拖到傍晚,仍然过不去,只好趁夜色向西绕道。

红10军团两次受阻,部队疲乏,士气极为低落。此时刘畴西仍没有拿出果断决策突围,而是放任部队缓慢行军,致使队伍拉了十几里长。1月15日中午,前锋19师刚到德兴县的港首村,即与国民党军49师遭遇。19师负责掩护方志敏、粟裕率领的军团机关和伤病员,无法恋战,只好夺路冲出。国民党军趁势出击,将后边的20师和21师切断。刘畴西见前面受阻,便率大队改道向南。

1月16日,方志敏、粟裕率19师余部800余人冲到了化婺德附近的陈家湾村。在此等了很长时间,仍不见刘畴西率大队到来。责任感极重的方志敏放心不下,让粟裕及负伤的乐少华、刘英等带19师先走,自己回去接应大部队。粟裕等带队连夜疾行,抢先一步冲破了国民党军在童家坊至暖水湾一线设置的封锁线,终于抵达了赣东北苏区。粟裕等人在此等了4天,仍不见大部队跟上来,而远处持续了几天的枪炮声也渐渐停息了,知道大势不妙,只好洒泪挥别,继续前行。

15日当天,刘畴西率红10军团主力在张家坞又遇到国民党军4个营的阻击,混乱中20师和21师被打散。刘畴西、王如痴及20师主力连打边撤,来到了黄土岭南侧的一片密林内。此时方志敏派人来送信,要求刘畴西带部队务必于当夜闯过常山、平乐一带的封锁线,如此才有一线生机。然而刘畴西又顾虑部队饥饿疲劳,决定休息一夜再走,又错过了一个机会。方志敏得信后,长叹一声,久久无语。为了将这支宝贵的队伍带出来,方志敏毅然带着几个人再次闯进了包围圈,找到了刘畴西的大部队。就在这一夜,国民党军第49师、57师、补充1旅、独立43旅、浙江保安纵队等共14个团部队已分路赶来,**了四面的通道。红10军团主力被围在了方圆只有15里左右的怀玉山地区。

红10军团至此已只剩2000余人,枪支破烂,弹药缺乏。怀玉山区此时更是天寒地冻,部队饥寒交加,疲惫不堪。国民党军正分片围剿,四面压迫而来,小股的战斗不断发生。方志敏、刘畴西率部队四处绕行,东冲西突,竭尽全力要找出一条生路来。1月18日夜,在一个老向导的带领下,红10军团向金竹坑发起扑击,只要冲过这里,就能进入化婺德苏区了。驻守在碉堡里的国民党军不明红军虚实,只好不间断地猛烈开火。刘畴西冲在前面,被枪弹击伤了那只唯一完好的手臂。警卫员急忙扶他撤下来,后边的部队不知详情,见军团长下来了,也跟着撤退。后来得知,此处驻守的国民党军只有一个排,而红军还有千余人。如果坚决攻击,天黑夜暗中是完全可能突出去的。最后的一个机会也失掉了。

至此,屡屡受挫的红10军团终于支持不住了,不断有人逃跑、离队,部队频于瓦解的态势。而国民党军的包围圈也日益缩小,红军被不断打散分割。方志敏将所有的人马组织起来,发起最后的突击。然而,无济于事,在国民党军的优势兵力火力下,红军很快就被打散了,方志敏和刘畴西等人也都失散。

1月的怀玉山区大雪纷飞,国民党军逐山逐垅地搜剿,不断搜出打死冻馁交加的红军。后来,国军干脆就放起火来,跟着火势搜剿。就这样,王如痴被搜出来了,21师师长胡天桃被搜出来了,原红10军参谋长曹仰山被搜出来了,彭杨陆军学校校长彭干臣牺牲了。。。。。。1月27日,冻饿交加的刘畴西昏倒在程家湾附近,也被搜出。刘被押到搜剿军指挥部,总指挥俞济时和他是黄埔同期的同学,但俞连顿饱饭热水都没给他。

面对如此惨景,方志敏痛苦万分。怀着生的信念,他不分昼夜地爬山越岭,在冰天雪地中苦苦支撑,希望能闯出一条生路来。此时国民党军已搜山近一月,也是冻累交加,疲惫不堪。搜剿指挥部认为清剿任务已基本完成,方志敏可能已突围,要求撤回休整。就在这时,方志敏的警卫员魏长发叛变告密,在南昌的蒋介石下了死命令,说方志敏仍在山上,在搜到以前,凡要求撤军休整者杀无赦。

就这样,国民党军再次加大了搜山的力度,一树一草地逐层搜索。1月29日傍晚,方志敏在德兴与玉山交界的垅首村被两个国民党兵搜出。同一天,中央红军开始一渡赤水。

2月2日,方志敏等人被押到南昌。他们受到了酷刑对待,但始终信仰不变。蒋介石亲自来劝降,也被方回绝。在6个月的铁窗生活中,方志敏积极鼓励狱中难友团结起来和敌人斗争;争取看守的同情准备越狱。他借着敌人要他写供状的机会,分秒必争的写出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记实》等16篇文章。在书中,方志敏写道:“我相信,中国一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的民族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的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一腔赤诚,跃然纸上。

当时社会各界强烈要求蒋介石释放方志敏等人,宋庆龄、何香凝等人连续给蒋去电。为防夜长梦多,1935年8月6日,蒋介石电令将方志敏、刘畴西、王如痴、曹仰山等人在南昌赣江下沙窝杀害。时年方志敏36岁。

曾经轰轰烈烈赣东北红军和红7军团就这样失败了。突围出去的粟裕、乐少华、刘英等人则再起武装,组成了红军挺进师,在闽浙边坚持战斗。抗战爆发后,这支部队则改编成了新四军的一支。粟裕在抗日战争中迅速崭露头角,成长为我军高级将领。1955年,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乐少华后来伤重离队去了延安,抗战胜利到东北工作,解放后在三反运动中被怀疑为反党,愤而自杀;刘英先是当了红军挺进师的政委,抗战后在浙江省委工作,1939年在浙江丽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杀害.

红二六军团掩护中央红军转移!!!

1934年8月7日,红六军团第十七、十八师和红军学校共9700余人在任弼时、萧克、王震的率领下,告别湘赣革命根据地,从江西遂川的横石和新江口地区出发,踏上了西征的征途。

红军不顾酷暑炎热、饥饿疲劳,昼夜兼程,通过藻林、左安、高坪等地,先后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于11日中午到达湖南桂东县以南的寨前圩,当晚摧毁寨前圩至沙田间由当地民团把守的20余座碉堡。为了明确突围的目的和任务,进一步做好西征战斗思想准备,8月12日上午,在寨前圩的河滩上,红六军团召开了连以上干部西征誓师大会,庆祝突围成功。根据中革军委指示,由任弼时在会上正式宣布成立红六军团领导机关。萧克为军团长兼十七师师长,王震为军团政委兼十七师政委,李达为军团参谋长,张子意为军团政治部主任,龙云为十八师师长,甘泗淇为十八师政委,谭家述为十八师参谋长,方礼明为政治部主任。誓师大会鼓舞了红军指战员的斗志,增强了他们西征必胜的信心。

随后,红六军团经资兴、郴县、桂阳、新田等县,23日到达湘西南零陵东北地区。随后再经嘉禾县进入广西北部,9月上旬在界首渡过湘江,9月11日进入湘南城步县境。9月19日进入贵州省锦屏县境。22日渡过清水江。10月7日,由于敌情不明,红六军团在石阡甘溪陷入湘、桂、黔敌军24个团的包围。红军与桂军廖磊第十九师发生遭遇战,经过广大指战员的浴血奋战,军团主力在任弼时、王震的率领下向石阡、镇远边境转移。突围途中,五十二团陷入敌军包围,全部壮烈牺牲,红十八师师长龙云被俘,后在长沙英勇就义。10月24日,突出重围的红六军团主力终于到达黔东印江县木黄,与前来接应的由贺龙、关向应领导的红三军胜利会师。10月26日,两军进至四川酉阳县的南腰界,召开了庆祝两军会师大会。之后,红三军经中央批准恢复红二军团番号,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统一指挥红二、六军团的行动。10月28日,红二、红六军团撤离黔东,向湘西转移。11月发起湘西攻势,至1935年1月,开创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红六军团西征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早两个月,由于红六军团及时向中央和军委报告了沿途的地形、民情、气候、物产等,为中央红军转移提供了重要情报;红六军团经过行军作战不仅锻炼了自己,而且在西进途中做了大量政治宣传,为中央红军的突围转移提供了有利的群众基础。萧克将军后来回忆说:“红六军团突围西征,比中央红军早两个月,为中央红军长征起到了侦察、探路的先遣队作用。”(孙伟 作者单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第二军团由原在洪湖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于组成。1930年7月,湘鄂西地区的红军第4军和第6军在公安会师。中旬,两军领导在江陵县的普济观举行联席会议,根据党中央指示,组成红军第2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治委员,并组成中共第2军团前敌委员会,周逸群任书记。原第4军改为第2军,贺龙兼任军长。第6军由邝继勋任军长,段德昌任政治委员。全军团共一万余人。9月,党中央派邓中夏任红2军团政治委员、前委书记和中共湘鄂西特委书记。

红二军团(1930年7月7日 由湘鄂西地区的红四、六军在公安会师后合编,原红四军改称红二军)

总指挥:贺 龙(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 湖南桑植洪家关,指挥南昌起义,元帅)

政委:周逸群(1896年~1931年5月 原名周立凤,贵州铜仁,黄埔2期,湖南岳阳贾家凉亭牺牲)

参谋长:孙德清(1904年~1932年5月 安徽寿县人,黄埔1期,肃反被错杀于洪湖瞿家湾)

政治部主任:柳直荀(1898年11月~1932年9月14日 又名克明,化名刘克明,湖南长沙人,参加南昌起义,肃反被杀害于湖北监利)

红二军(下辖第4师,和警卫团)

军长:贺 龙 (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 湖南桑植洪家关,指挥南昌起义,元帅)

政委:朱勉之(1904年~1932年 亦名观炳、文伟,湖北武昌法泗镇人,后于“肃反”扩大化中遭错杀。)

第4师(下辖第10、11、12团)

师长:王炳南 (1892年5月~1932年6月20日 湖南省桑植人,参加南昌起义 ,肃反被错杀于麻水板栗树坪)

政委:陈协平(1904年~1932年5月 又名陈叶平,湖南桃源人,参加了南昌起义,肃反在湖北江陵被错杀)

参谋长:向鲁清(1902年~1932年冬 名业季,字鲁清、鲁卿,湖南石门人,黄埔5期,牺牲)

第10团

团长:张一鸣 (1900年~1930年8月 湖北慈利人,在攻打湖北沙市时牺牲)

罗统一(?~ 1932年 原名罗正炳,号定之,贵州榕江人,侗族,在“肃反”中被诬陷杀害于湖北监利周老咀。)

政委:吴凤卿(1906年~1932年9月 又名吴起曼、启蛮、楚满,湖北省天门市人,被错杀)

刘革非(1902年—19327月19日 又名刘卓然,湖南华容人。肃反被杀)

第11团

团长:覃 甦(1906年2月9日~ 1932年11月10日 字百勤 ,原名覃正业,湖南省石门人,参加了南昌起义 )

政委:汪毅夫(1904年-1932年 湖南临澧人,黄埔5期,肃反中被错杀)

第12团

团长:吴虎臣(1895年~1932年8月31日 湖北慈利人,在防守监利县周老嘴时牺牲)

政委:张海涛(1896年~1956年7月,又名张慎驰,湖南省石门县人,黄埔2期,31年后脱党加入国民党)

警卫团

团长:贺佩卿(?~1933年 湖南桑植人,带头袭击湘鄂边特委,后被贺龙召回处决)

政委:吴协中(1897年2月11~1932年11月10日 湖南省石门县白云桥乡人,河南省社旗县苗店遭敌包围牺牲)

红六军(1930年2月,由鄂西红军中央独立师改编而成,下辖第16、17师)

军长:邝继勋(1895年6月16日~1933年6月7日 ,号集成,贵州思南人。肃反中被杀害于四川通江县)

段德昌(1904年8月19日~1933年5月1日,字裕后,号魂,湖南南县人,黄埔4期,肃反被错杀于湖北巴东金果坪)

政委:柳直荀(1898年11月—1932年9月14日 又名克明,化名刘克明。湖南长沙人,参加南昌起义,肃反被杀害于湖北监利)

参谋长:刘仁载(?~1930年12月 陕西华县人,在在津(市)澧(县)战役中牺牲)

第16师(红六军第一纵队改编,下辖第46、47、48团)

师长:王一鸣(?—1933年 湖北省枣阳县琚湾人,黄埔3期,肃反被杀)

政委:王鹤(?~1932年 湖南人,黄埔5期,肃反被错杀)

第46团

团长:李骑

第47团

团长:贾鸣钟(?~1932年 陕西人,肃反被杀)

政委:邱鸿禧(?~1932年 湖北公安人,肃反被杀)

第48团

团长:桂伦 (?~1930年2月 在湖南华容作战牺牲)

政委:谭抗 (?~1930年2月 在湖南华容作战牺牲)

第17师(红六军第二纵队改编,下辖第49、50、51团)

师长:段德昌(1904年8月19日~1933年5月1日,字裕后,号魂,湖南南县人,黄埔4期,肃反被错杀于湖北巴东金果坪)

政委:许光达(1908年11月19日~1969年6月3日,与昂吗许德华,湖南长沙人,黄埔6期、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大将)

第49团

团长:刘仁载 (?~1930年12月 陕西华县人,在在津(市)澧(县)战役中牺牲)

政委:戴文彬(1909年~1982年 曾用名戴文斌、戴明德、戴闻民,湖南省浏阳县人。31年参加红军,少将)

第50团

团长:张海清

第51团

团长:陈华山 (肃反被杀)

政委:段德福

红二军团(1930年9月29日,下辖红二军和红六军)

总指挥:贺 龙(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 湖南桑植洪家关,指挥南昌起义,元帅)

政委:邓中夏(1894年10月5日~1933年9月21日 湖南宜章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 北京大学,在上海被俘牺牲)

参谋长:汤慕禹(?~1932年10月 又名汤茂如 四川巴县木洞双河乡人 在湖北荆门半边街战斗中牺牲)

政治部主任:柳直荀(1898年11月~1932年9月14日 又名克明,化名刘克明。湖南长沙人,参加南昌起义,肃反被杀害于湖北监利)

红二军(下辖第4师)

军长:孙德清(1904年~1932年5月 安徽寿县人,黄埔1期,肃反被错杀于洪湖瞿家湾)

政委:朱勉之(1904年~1932年 湖北武昌人,肃反中被错杀)

第4师

师长:王炳南( 1892年5月~1932年6月20日 湖南省桑植人,参加南昌起义 肃反被错杀于麻水板栗树坪)

政委:陈协平(1904年~1932年 又名陈叶平 湖南桃源人 肃反中被错杀)

警卫团

团长:贺佩卿(?~1933年 湖南桑植人,带头袭击湘鄂边特委,后被贺龙召回处决)

政委:吴协中(1897年2月11~1932年11月10日 湖南省石门县白云桥乡人,河南省社旗县苗店遭敌包围牺牲)

红六军(下辖第16、17师)

军长:段德昌(1904年8月19日~1933年5月1日,字裕后,号魂,湖南南县人,黄埔4期,肃反被错杀于湖北巴东金果坪)

政委:柳直荀(1898年11月—1932年9月14日 又名克明,化名刘克明。湖南长沙人,参加南昌起义,肃反被杀害于湖北监利)

第16师

师长:王一鸣(?—1933年 湖北省枣阳县琚湾人,黄埔3期,肃反被杀)

政委:王 鹤(?~932年9月 湖南人 黄埔5期,肃反被杀)

第17师

师长:段德昌(1904年8月19日~1933年5月1日,字裕后,号魂,湖南南县人,黄埔4期,肃反被错杀于湖北巴东金果坪)

许光达(1908年11月19日~1969年6月3日,与昂吗许德华,湖南长沙人,黄埔6期、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大将)

政委:李剑如(?~1932年 江苏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留苏学生,肃反被杀)

1931年初,红二军团再次对石门发起攻击,但遭遇较大损失,经过一段时间的游击战斗后于2月底退至枝柘坪一带修整,于3月底至4月初在枝柘坪召开前委会议和党员代表大会。枝柘坪会议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二军团缩编为红三军,原红二军、红六军分别缩编为红七师、红八师,另拟定由洪湖苏区的部队编成红九师。全军扩充至一万五千余人。

红三军(下辖7、8、9三个师)

湘鄂西分局书记:夏曦(1901年~1936年2月28日 字蔓伯,又作蔓白,化名劳侠。湖南益阳人,莫斯科东方大学,在贵州毕节涉水过河时溺水而亡)

军长:贺 龙(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 湖南桑植洪家关,指挥南昌起义,元帅)

政委:邓中夏(1894年10月5日~1933年9月21日 湖南宜章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 北京大学,在上海被俘牺牲)

万涛(1904年1月24日~1932年9月 原名万诗楷,号铁民,土家族,四川黔江人,肃反被错杀)

彭之玉(1907年~1932年9月 又名彭玉林,湖北江陵人,在“肃反”中被错杀于洪湖瞿家湾。)

夏曦(1901年~1936年2月28日 字蔓伯,又作蔓白,化名劳侠。湖南益阳人,莫斯科东方大学,在贵州毕节涉水过河时溺水而亡)

关向应(1902年~1946年7月21日 原名致祥,满族,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人,上海大学,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在延安病逝)

参谋长:孙德清(1904年~1932年5月 安徽寿县人,黄埔1期,肃反被错杀于洪湖瞿家湾)

政治部主任:柳直荀(1898年11月~1932年9月14日 又名克明,化名刘克明。湖南长沙人,参加南昌起义,肃反被杀害于湖北监利)

经理处处长:徐广才

第7师(下辖第19、20、30团)

师长:孙德清(1904年~1932年5月 安徽寿县人,黄埔1期,肃反被错杀于洪湖瞿家湾)

叶光吉(1900年~1933年7月,湖北宜都叶家湾,肃反被杀)

政委:李剑如(?~1932年9月 江苏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留苏学生,肃反被杀)

朱勉之(1904年~1932年9月 湖北武昌人,肃反中被错杀)

鲁易(1897年~1932年10月4日 原名其昌,字蕙孙,号绳武。江西黎川中田人。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被俘牺牲)

政治部主任:孙之涛

第19团

团长:覃 甦(1906年2月9日~1932年11月10日 字百勤 ,原名覃正业,湖南省石门人,参加了南昌起义)

政委:郑炽昌(?~1932年 四川人,肃反被杀)

第20团

团长:李子奇

政委:吴凤卿(1906年~1932年9月 又名吴起曼、启蛮、楚满,湖北省天门市人,肃反被错杀)

第8师(下辖第22、23、24团)

师长:王一鸣(?—1933年 湖北省枣阳县琚湾人,黄埔3期,肃反被杀)

政委:王鹤(?~1932年 湖南人,黄埔5期,肃反被杀)

参谋长:胡慎己(?~1932年,四川人,肃反被杀)

谷志标(1909年~1996年5月,号准如,白族,湖南桑植县洪家关人)

第22团

团长:许光达(1908年11月19日~1969年6月3日 原名许德华,湖南长沙人,黄埔6期、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大将)

政委:贾鸣钟(?~1932年 陕西人,肃反中被错杀)

第23团

团长:赵炎

政委:吴协仲(1897年2月11~1932年11月10日 湖南省石门县白云桥乡人,河南省社旗县苗店遭敌包围牺牲)

第24团

团长:

政委:汪毅夫(1904年~1932年 湖南临澧人,黄埔5期,肃反中被错杀)

第9师:

师长:段德昌(1904年8月19日~1933年5月1日,字裕后,号魂,湖南南县人,黄埔4期,肃反被错杀于湖北巴东金果坪)

政委:陈培荫(?~1933年9月 湖南人)

第25团

团长:段玉林(1900年~1932年8月 又名段书甲。湖北石首人。黄埔6期,参加了广州起义,因肃反在瞿家湾被错杀。)

教导1师:

师长:王炳南(1892年5月~1932年6月20日 湖南省桑植人,参加南昌起义 肃反被错杀于麻水板栗树坪)

政委:陈协平(1904~1932人 又名陈叶平 湖南桃源人,肃反中被错杀)

参谋长:董 朗(1894年4月24日~1932年10月 四川省简阳县人,黄埔1期,参加了南昌起义,肃反中被错杀)

教导2师:

师长:黄大鹏(?~1932年2月 湖北巴东人,湖北巴东二塘垭作战时牺牲)

政委:涂美中( ?~1932年 湖北公安人,肃反中被错杀)

参谋长:周英

政治部主任:潘兆麟(1907年~1931年8月9日 湖北省兴山县人,被叛徒出卖被捕,牺牲)

红三军(1932年底,红三军因为遭到国民党政府军围剿,无法在洪湖立足,被迫向南撤往湘鄂西苏区。1933年初,红三军整编为第七师、第九师和一个教导团。)

军长:贺龙(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 湖南桑植洪家关,指挥南昌起义,元帅)

政委:夏曦(1901年-1936年2月28日 字蔓伯,又作蔓白,化名劳侠。湖南益阳人,莫斯科东方大学,在贵州毕节涉水过河时溺水而亡)

第七师

师长:汤福林(1905年6月7日~1936年5月7日 原名汤伏林,湖南桑植人,1929年3月在湖北鹤峰参加红军,在云南中甸桥头战斗中牺牲)

叶光吉(1900年~1933年7月,湖北宜都叶家湾,肃反被杀)

政治委员: 盛联均(?~1933年7月,肃反被杀)

第九师

师长:段德昌(1904年8月19日~1933年5月1日,字裕后,号魂,湖南南县人,黄埔4期,肃反被错杀于湖北巴东金果坪)

政治委员:宋盘铭(1909年—1933年12月29日 又名宋潘民,河南省郾城县人,肃反被错杀)

教导团

团长:卢冬生(1908年4月16日~1945年12月14日,湖南湘潭县 人,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在东北哈尔滨市制止苏联红军士兵抢劫时被害。)

政治委员:关向应(1902年~1946年7月21日 原名致祥,满族,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人,上海大学,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在延安病逝)

红三军(1933年底,红三军进军四川,1934年5月12日又进入贵州)

湘鄂西中央分局、军分会主席:

夏曦(1901年~1936年2月28日 字蔓伯,又作蔓白,化名劳侠。湖南益阳人,莫斯科东方大学,在贵州毕节涉水过河时溺水而亡)

军长:贺龙(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 湖南桑植洪家关,指挥南昌起义,元帅)

政委:关向应(1902年~1946年7月21日 原名致祥,满族,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人,上海大学、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在延安病逝)

参谋长:唐赤英(1903年~1933年1月 字子文,号世焕,又名泽英,四川省大足县,武汉大学、黄埔3期、苏联高级步兵学校,肃反被杀)

七师(下辖25团、26团)

师长 卢冬生(1908年4月16日~1945年12月14日,湖南湘潭县 人,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在东北哈尔滨市制止苏联红军士兵抢劫时被害。)

政委 朱绍田(1912年~1992年10月20日 湖南省桑植县人,1929年参加红军,少将)

常德善(1911年~1942年6月8日 山东峄县(今峄城县)人,早年入西北军当兵,1929年参加红军,在河北肃宁县牺牲)

参谋长:韩可西

25团 团长:刘开绪(1905年~1942年 湖南桑植人,在部队整训时,因公牺牲)

26团 团长:陈菊生

九师(下辖:27、28团)

师长:钟炳然(生卒年月不详,湖南桑植人,1934年11月被免职。他随即赌气跑回家,脱离了革命队伍)

政委:廖汉生(1911年11月14日~2006年10月5日 湖南省桑植县人,土家族,1928年参加革命,中将)

朱绍田(1912年~1992年10月20日 湖南省桑植县人,1929年参加红军,少将)

红三军黔东独立师(下辖五个团)(1934年9月底,根据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沿河独立团、黔东独立团、德江独立团及黔东纵队改编为正规红军部队,为军部直接指挥。黔东独立师在沿河县的淇滩成立。沿河独立团与黔东独立团、德江独立团、黔东纵队与及其他游击队近万人在淇滩河坝集中,正式宣布成立黔东独立师)

师长:贺炳炎(1913年2月5日~1960年7月1日 原名向从炎,湖北省松滋市刘家场镇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独臂上将)

副师长:冉少波(1901年1月~1935年4月 名云、绍文,字启昌,号龙骧,土家族,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被错杀)

政委:熊仲卿(?~1935年2月 牺牲)

徐承鹏(?~1934年8月30日 被俘牺牲)

沿河独立团(下有10个游击队)

团长 贺炳炎(1913年2月5日~1960年7月1日 原名向从炎,湖北省松滋市刘家场镇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独臂上将)

政委 胡宏升(?~1934年11月18日 被俘牺牲)

黔东独立团(下有10个游击队、独立团、神兵团3部)(黔东独立团(本名“川黔边独立团”,为与第五独立团区别,史称“黔东独立团”),1934年6月下旬,由红三军军部及红七师宣传队发动组织,最初又名“川黔边独立团”或“沿河独立团”,7月上旬整编健全。共13个大队,其中另有印属两个中队、一个分队,共1200多人,团长秦贞全,政委刘本玉。黔东独立团主要活动于黔东根据地的中心区域的白石溪、铅厂坝和谯家铺一带,担负着保卫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的重要责任。曾两次打退姜兴尧部进犯苏区。)

团长 秦贞全,

政委 刘本玉;

印江独立团(下有印江神兵和游击队3个):

团长政委:张均望(牺牲),

副团长:宁国学

川黔边独立团(下有酉阳4个游击队和松桃9个游击队):

团长 覃实安(秦子开),

政委 马吉山

德江独立团(下有稳坪、坨里一带神兵和张家湾游击队)

团长 贺炳炎(1913年2月5日~1960年7月1日 原名向从炎,湖北省松滋市刘家场镇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独臂上将)

副团长 谢恩举、

潘国才;

黔东纵队:由军部直接领导,下有德江独立团一部,沿河枫香溪游击大队和收编的神兵。

黔东特委领导下的黔东独立师(1934年10月下旬,红二、六军团会师后,重新组建了红二、六军团黔东独立师,下辖三个团,约800余人。)

黔东特委书记:段苏权 (1916年~1993年9月28日 湖南茶陵人,1930年参加革命,少将)

独立师师长:王光泽(1903年11月11日~1934年12月21日 湖南衡山人,1930年参加红军赤卫队,后在四川秀山被逮捕,在酉阳牺牲)

政委:段苏权(兼)(1916年~1993年9月28日 湖南茶陵人,1930年参加革命,少将)

一团(原黔东独立团)

团长:秦贞全

二团(原德江独立团)

团长:潘国才

三团(原川黔边独立团)

团长:马吉山


user avatar   XieMoY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user avatar   mei-dong-de-shi-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数据不可信,还有个原因,有关调查是什么调查?是哪个专业机构还是部门发布的?

数据来源有什么论文支持不?

—————————————————————————

评论设置了已关注才能评论。

我自己确诊过,所以不相信这个数据。

作为一个十大几年的老病号,来回复发,我已经过了有人为我发声就高兴的年代了。

因为他的目的未必是帮我,结果更是未必对我有益。

很多人说好多没去看过,那这9000万数据是咋来的。如果按照某个比例,这个数字岂不是应该更大?

我认识我们好几个医院的心理科大夫,门庭冷落,如果像这数据统计的,岂不是每天应该门庭若市?

我从来没有那种自己抑郁,全世界都有问题的观点。

有抑郁症治疗就好了。没必要总是呼吁和夸大。

————————————————————————

觉得数据有问题,我们单位大概有一千多人,我几乎都认识的。加上社会交往,加入了几个心理咨询的圈子,我身边确诊的人数不足五人。

我所在的四线城市,大概有四百多万人。但身边接触到的抑郁症患者很少。在心理学圈子里已经包含了很多有点问题,有的确诊,有的没有确诊的人。所以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按照统计,十几分之一的抑郁症。。。这个就很神奇。。。感觉有点哗众取宠。。。。这个周刊,你是认真的么?

因为这个数据感觉明显失真,所以也不知道该说啥。

不过抑郁症的诊断总觉得还是比较随意的,国内的心理学圈子也比较杂乱。之前有一次坐网约车,司机正好是我们这医院心理科的大夫,聊了一会儿,嗯,挺不专业的,开车的过程中,和媳妇吵了一路。。。。

倒不是因为他的斜杠职业,而是确实感觉不对路。

总体几年求医的经历,感觉除了精神病院没去过,其他的感觉都就那么回事。当然这方面和我所在的地区医疗水平有关。。


user avatar   guan-mao-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





  

相关话题

  留给印度的时间还剩多少? 
  如果再发生一次类似于96年台海危机那种情况,以中国目前的实力,战争打起来,结果会怎样? 
  魔兽世界里的种族有哪些是借鉴或影射了现实中的种族文化历史的? 
  为什么男生觉得是常识的历史,有的女生却不了解? 
  西藏是战略要地吗?如果是,其战略重要性在哪里? 
  如何评价三大战役? 
  恐怖伊凡是如何秒杀蒙古人的? 
  怎样看待这种人,怎样全面的反驳他的观点? 
  如果你是马丁大叔,你会怎么结尾? 
  为什么中国古代游牧民族不养猪? 

前一个讨论
假如明朝一直延续了到了现代,会是什么样的存在?
下一个讨论
实验做不出结果是种怎样的体验?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