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仄仄平平仄”听起来,比
“仄平仄平平平仄”要顺口。
“仄平仄平”后面接“仄仄平”更能顺嘴,
比如“画堪入诗也凑合”。
卖弄完声律诗理,再聊聊物理载体。
无论是五言绝句还是七言律诗,遑论是蝇头小楷何及巨椽大书,所用的纸张空间都是有限的,哪怕是誊写《春江花月夜》,只要有空白的地方就能白纸黑字。
传承至今的国画,最明显的特点恰恰善于留白,别说入诗了,盖章戳印也不少见。
但要反过来要在挥就的诗本上作画,那就破坏观感,一来喧宾夺主,二来打破了他人的想象。
比如“诗看入画方称妙”这句诗,你想的“画”是“春去花还在”,我在旁边画了一“大漠孤烟直”,你就不会再去顺着自己的思路去点评,而是吐槽我画的什么蚯蚓。
折腾完完声律物理,最后说说情感意涵。
这首诗是戴远山送给友人的勉励,全句为“诗堪入画方称妙 ,官到能贫乃是清。”
单说“诗堪入画”,是用典于苏轼《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即王维)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什么样的诗才能入画?
苏子曰:“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就是说要达到自然、清美新颖、不落俗套的境界.才能称妙。
下联说,做官如果达到两袖清风,家无担石之储,就是“能贫”,乃可称“清”。诗者以诗品之清衬官品之清,鼓励友人一心为云南百姓谋福,不计较自身利益,这是一种理想境界,也是诗者殷切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