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厚民
武汉当代历史上不得不提的一位人物。
1937年6月15日,胡厚民出生在武汉市一个船工世家。父亲胡仁德是一位老船工,在长江、汉江靠撑船摆渡运输养家糊口,育有五男二女。胡厚民是儿子中的老大。10岁开始,胡厚民就跟父亲在江上学撑船,后来又跟父亲在大船上学司舵。
1949年,胡厚民告别了三年的艄童生活,插班进入汉口第六小学四年级。1954年初中毕业后考进武昌造船厂技校。1955年元月,胡厚民在技校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毕业后分配到武昌造船厂工作。1958年大办钢铁时,胡厚民是转炉工,工作环境很恶劣,生活十分艰苦。为了方便工作,胡厚民索性搬到分厂去住,晚上就睡在余温燎人的炉子里。由于表现积极,他当上武船铸钢分厂的电炉长。胡厚民1960年考入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函授班学习,1961年6月2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5年武昌造船厂组织厂工人业余文艺宣传队,让胡厚民负责这一工作,当过总厂文艺宣传队的领队。他还搞过一些业余创作。厂工人业余宣传队不仅在本厂演出,还走出厂门,到武汉肉类联合加工厂、国棉一厂、国棉六厂、市技术工人学校等单位去演出,受到热烈欢迎。胡厚民也写过一些报道在《湖北日报》上发表。
此时,胡厚民的人生轨迹是许多人羡慕的样子。但是接着到来的那场“史无前例”的历史大事件,推着他进入了风高浪急的历史潮流。
1966年,波诡云谲的政治狂飙骤起,武汉三镇亦涟漪阵阵。
6月,湖北省委和武汉市委向武汉的机关单位、大专院校、厂矿企业派出工作组。王任重主持的揭批“武大三家村”恶浪阵阵;湖北大学的“六二〇”事件下人人自危。武汉重型机床厂抛出“三家村”,武汉墨水湖中学事件被宋侃夫定性为“反革命政治事件”。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是夏,胡厚民从北京钢丝绳厂学技术归来,亲身感受到运动热潮,便与李承弘、喻尊启成立了“红尖刀战斗小组”,写大字报对厂党委和相关单位提出质疑,不料
“红尖刀战斗小组”的大字报也遭到大字报的回击,有大字报说厂长吴方贤、喻尊启和胡厚民三人关系很密切,说他们是“三家村”。
在工作组的高压下,反抗的情绪逐渐酝酿,首先在各大专院校中分野出现了拥护工作组的“多数派”与反对工作组的“少数派”,两派就工作组的方向问题及一系列行为展开辩论,站在制高点的工作组运用“多数派”打击“少数派”,使得“少数派”的对立情绪和反抗精神进一步加强,公开或暗中同情和支持“少数派”的人也越来越多。
8月,霹雳一声震天响,《炮打司令部》给了在重压下苦苦支撑的“少数派”十足的信心,犹如天降甘霖。《十六条》的提出又让少数派看清了真正的运动方向在哪里。工作组被认为犯了方向路线错误,撤出各大专院校。但其余威尚在,“多数派”也并未消散,不过又去听武汉市委和湖北省委的话了。(“多数派”逐渐演变为之后的保守派,“少数派”逐渐演变为之后的造反派)。
真正把胡厚民推上“造反者”位置的,是8月下旬北京大学生来武汉串联,提出“炮轰湖北省委”的口号,指责湖北省委前一段运动“犯了方向路线的错误”。王任重(时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中南局第一书记)、张体学(时任湖北省省长)等号召人民保卫湖北省委,并大抓“南下一小撮”。省、市委组织文艺宣传队到各大中学校和工厂、农村演出《湖北省委就是好》的歌舞。
关于应不应该“炮轰湖北省委”的大辩论真正地发动了群众。王任重对炮打他的“南下一小撮”公开发出“枪打出头鸟”、“秋后算账”的威胁。张体学说:“南下学生傅军胜是一个右派,将来不把他划成右派,老子去告他的状!运动后划成右派,送到湖北劳改,我省长不当了,去当劳改队长。”张体学还在洪山礼堂声泪俱下控诉“南下一小撮”中的人民大学学生赵桂林:“我就是湖北佬,我不是好惹的!”(参见徐海亮《东湖风云录》第61—71页)。湖北省委领导人的拙劣表现从反面起到了路线斗争启蒙教育的作用。文化革命究竟是干什么的?是矛头向上还是矛头向下?每一个关心政治、思考问题的工人都会有自己的回答。
在一片白色恐怖中,当时年仅23岁的工人李承弘在湖北大学(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贴出大字报,支持南下串联学生,胡厚民也支持李承弘的大字报。当时中央尚未批准工矿企业开展文化革命。
11月, 在“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高潮中,几乎与上海“安亭事件”的同时,武汉的工人也成立了自己的造反派组织,胡厚民被推举成为工人造反派组织“工总”(67年6月下旬后改称“钢工总”全称“毛泽东思想武汉地区工人总部”)勤务组的二号勤务员。与当时的保守派工人组织“职工联合会”针锋相对。
1967年1月,风云突变,上海发生了一月风暴。武汉的造反派也行动起来,筹划夺权。但是在夺权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关于一·二六夺权,吴焱金《四十三年望中犹记》中说:上海一月革命风暴以后,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湖北、武汉造反派也准备联合夺权。湖北、武汉的夺权由新湖大发起,1967年元月26日上午,在湖北大学行政楼二楼召开了夺权筹备会议。会议由工人总部一号勤务员朱鸿霞主持。彭勋[8]在会议上讲,把大家召集起来就是为了联合夺湖北省委的权。新湖大拟定了一个9人的筹委会,起草了《告全省人民书》和《夺权公告》两个文件,请大家讨论审议。朱鸿霞宣布了由夺权秘书处草拟的夺权方案。二司和九一三反对筹委会名额分配方案。正当大家争吵不休时,首都南下革命造反大队张立三发言,他说:“工人总部的头头修了!”他的依据有三条,第一,你们在内部排除异己,把老工总的发起人统统排斥在工总领导班子以外,甚至还打他们;第二,组织严重不纯,他举了周光杰、侯良正、余克顺等人的例子;第三,工总成立后在武昌红楼的领导班子拿公款吃吃喝喝。张立三还列举了几条工人总部的其他问题。胡厚民发言说:“刚才大家对我们工总提了意见,你们说工总有缺点、有错误,我们正在关门整风,过一段时间我们还要开门整风。请你们上门提意见,帮助我们整风。”“如果说工人总部的头头有缺点错误,我们可以改正,我们可以开门整风,欢迎提意见。但说工人总部的头头修了,我们坚决不同意。如果砸烂工人总部,则是使亲者痛,仇者快,走资派和阶级敌人高兴的事。”会议没能就夺权达成一致意见,省、市两级夺权都没搞成。由于首都南下造反大队张立三发难,使钢派头头过于严重地估计了会议争论的形势,终于导致了引起武汉造反派公开分裂的《二八声明》问世。
而夺权中出现的分歧,为之后武汉地区的“钢新之争”埋下伏笔。一月底,军队开始介入地方文化革命运动,而各地军队普遍偏向支持保守的一方,对造反派进行镇压,形成了“二月镇反”。
而对武汉局势影响非常大的《二八声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
李承弘在他的书中回忆说:对喊工总头头修了这股暗流,清华井冈山、北航红旗及西军电三家驻汉联络站保持了清醒头脑,果断要工总停止内部整风,对这种不正常现象展开反击。在这一背景下,二八声明出笼了。
武汉造反派各组织在夺权问题上发生分歧,形成造反派内的两派。2月8日,工总、二司、九一三等 12 个组织在他们控制的长江日报上发表《关 于武汉地区当前局势的声明》(时称“二八声明”)。 二八声明发表,引起造反派内本来就有不同意见的两派公开分裂互斗, 引起刚刚介入文革的武汉军区公开表明压制一部分造反派的态度,继而给业已解散的保守派再度集结的机会。 二八声明认为:工造总司等组织在夺权过程中把矛头对准工总、二司, 就是“充当了湖北黑省委的别动队,起到了‘职工联合会’所不能起的作用。”“这是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反扑”。工造、三新等组织认为,这个声明把夺权过程中造反派内部的不同意见公开化,大动干戈,把兄弟组织说成“托派”“机会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当前省委已经无所作为, 保守组织已经垮台,正是造反派联合夺权的大好时机,此时发动内战,违背了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围绕二八声明,造反派分成“香花派”和“毒草派”,展开广泛、激烈的辩论。
而
正当武汉地区造反派内部为香花毒草辩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时,武汉军区已开始悄悄地向工总动手了。自从军委发了八条后,军区领导胆子就更壮了,因为有了军委八条这护身符,全国部队都先后向造反派开刀,对湖北影响最大的是湖南军队率先镇压了类似工总的湘江风雷。工总头头已有了被捕的思想准备,周光杰、侯良正、余克顺已自动回避离开了总部,同时决定胡崇元为主、沈复礼为副组成第二套班子。武汉军区2月18日发表了反对二八声明的“二一八严正声明”,在武汉上空撒下了无数“二一八严正声明”的传单。将造反派赶出红旗大楼,紧接着从军事院校开刀,武装抓了武汉高级步校的造反派,军管了工总骨干单位电信局。各单位的职工联合会又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他们积极配合部队收集造反派材料,监控造反派,准备开春算账了。武汉部队一介入,加上谣传什么中央文革林杰表态二八声明大方向错了等,使工总很被动,元气大伤,加上湘江风雷被镇压,军内造反派被抓,更给工总敲了警钟。一张白色恐怖的大网笼罩在每个人头上。
武汉军区利用了造反派初期由于不成熟导致的策略失误以及内部分歧,重新扶起了在夺权后已经逐渐处于弱势的保守派,并挑拨造反派之间的关系。
黑云压城之际,造反派并不示弱。杨道远回忆:我们又组织工总等42个组织写了署名《资产阶级复辟与无产阶级反复辟》文章,是水运工程学院红教工的田桂林他们写的,1967年2月22日发表在《长江日报》上,与武汉部队“二一八严正声明”针锋相对。在工总、二司遭受巨大政治压力的时刻,3月4日,与之对立的造反组织即新派伸出援手,他们所控制的《湖北日报》发表社论《坚决粉碎“秋后算账派”的的反攻倒算》,指责保守派借批判二八声明向造反派反攻倒算。
3月17日晚,形势急转直下:武汉军区在武汉市实行大逮捕,据陈再道1967年12月在北京检查时说,拘捕工总分部以上头头470人、军内造反派900人。3月21日,武汉军区发布通告,宣布“即日起,‘武汉地区工人总部’及其所属组织一律解散”。在这次白色恐怖下,胡厚民在文革生涯中第一次入狱。
文革进行到1967年5月,武汉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出现了一个庞然大物---“百万雄师联络站”,这个组织的核心力量是“红武兵”,由武装部系统组织起来,是一个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的半武装性质的组织;造反派说这个组织基本上不搞什么“大鸣大放大字报”,主要特点是“行动、行动再行动”,是一个行动队。 按照周恩来总理的定性,“百万雄师”是保守组织,毛主席则说不是群众组织但是还有群众嘛,要造反派正确对待参加“百万雄师”的普通群众。从六月初开始,“百万雄师”开始进攻武汉多个造反派宣传和集中地点,百万雄师”围攻造反派据点制造的血案中间,比较大的事件有1967年6月16~19日对汉口民众乐园(造反派宣传据点)的围攻,杀死数十人,伤数百人;6月24日围攻“工造总司”(武汉造反派工人组织名,“新派”观点)总部刘少奇纪念馆,杀死20余人;1967年6月26日,中央来电严厉指责武汉军区,说“武汉目前的武斗是极为不正常的,‘百万雄师’ 对一些单位的围攻必须立即停止。”6-26电报下来之后,武汉的武斗稍微有所平息,到7-20前后形成了另外一个高潮。
7月,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武汉“七二〇”事件,之后,武汉军区被定性为在支左中犯了方向路线错误,在二月镇反中被镇压的“工总”被公开宣布平反,胡厚民也在此前被释放。
而在这之后,造反派开始在武汉占据优势地位。由于激进程度、政治主张、权利分配等因素和历史因素,武汉造反派迎来了“钢新之争”。而在这场对立的形成中,胡厚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受各种主客观条件制约 下也存在着不少缺点。
省市革委会成立前,“钢化江城”“加入钢工总,实现大联合”“以钢工总为核心实现大联合”“不钢则康”一类的大字报、文章和标语口号,贴满街头,占据工总总部及其基层组织的报纸传单。街头还出现这样的标语:“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钢工总,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二八声明”
胡厚民四处奔走,动员三司革联加入二司,动员新一冶加入九一三, 动员九一三加入工总,曾经亲自去武汉一中,动员新一中革司加入工总。事后大家议论:这个胡厚民被“钢风” 刮昏了头,要学生参加工人组织,亏他想得出来。
在中央的调节与地方的博弈下,武汉市革命委员会于 1 月 20 日正式成立;2月5 日,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宣告成立。
省市革委会结合地方干部,还是考虑了群众组织的推举。新派为省革委会推荐的 19 个干部,13人被结合;为市革委会推荐的14个干部,11人被结合。钢派的成功率比较低,在省革委会是21比 5,在市革委会是18比10。
市革委会常委36人,其中群众组织代表19人,支持造反派的干部有杨春亭、李长根(中原机械厂党委书记)、薛朴若(武汉市副市长)、张珉(武汉市人委副秘书长)、王敏青(武钢党委组织部长)、杨友山(武汉电信局局长6人。省革委会常委37人,其中群众组织代表15人,支持造反 派的干部有任爱生、赵文华(恩施地委书记)、李镜如(省粮食厅厅长)、李周仕(省气象局局长)、王舜(省地质局处长)、孙德枢等。造反派的力量看起来很强,但省市一把手曾思玉、方铭极其强势,各职能部门都为军队干部掌控,群众组织代表很难有所作为。
在这样的背景下,省市两级革委会的权力结构基本奠定,群众组织代表在其中虽有席位,可在权力分配上难以与军队代表相抗衡。1968年底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各单位纷纷举办“五不准学习班”,把大批造反派代表作为专案审查对象,军代表全部支持保守派,依靠保守派利用清队来整造反派。同时各单位还发起“捅马蜂窝”运动,把造反派从各级革委会中赶出去。七二〇以后三结合的各级革命委员会名存实亡。
又一轮的的白色恐怖打着“新生红色政权”的旗号袭来,群众在这样的环境下又将有何作为?而我们本文主人公胡厚民,将在这场斗争中绽放异彩。
“反复旧”不是武汉造反派的发明,全国最先搞“反复旧”的是时任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山东省军区第一政委、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的王效禹,最先在报刊上提出“反复旧”口号的是《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1968年10月14日出版的《红旗》杂志社论《吸收无产阶级的新鲜血液——整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明确提出:“反对复旧。凡是领导班子统统是原班人马,没有吸收无产阶级的新鲜血液,没有革命的三结合,或者只有形式上的三结合而不是革命三结合的地方,不可能做好发展党员的工作。”1969年2月,《人民日报》刊登的北京市革委会调查组对北京市化工三厂的整党调查报告《毛主席建党路线的光辉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中提到:“把整党和建党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保守思想,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吸收新鲜血液’的指示,才能防止复旧,使党组织朝气蓬勃。”当年造反派与党中央的联系完全靠“两报一刊”(《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这些文章字里行间传达的信息决不会逃过受压造反派的眼睛。
武汉地区的文革运动,以造反派的工人和学生紧密结合著称于全国, 曾经受到周恩来的赞扬。这次反复旧,是工人造反派第一次单独面对强大的当权派。反复旧是武汉文革期间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此后以工人造反派为主的群众运动也退出了文革舞台。
胡厚民是武汉反复旧运动的推手和主要组织者。1969年1月底武昌造船厂保守派和武汉警司军人来胡厚民家抓胡,胡脱逃外出,其间去了山东,没能找到王效禹,见到了紧跟王效禹的青岛市革委会主任杨葆华,了解了山东反复旧的过程。当年 2 月 20 日,胡厚民回到武汉,即与夏邦銀、朱鸿霞、郭洪斌、田国汉等工人总部头头串连,决定联合新派一起发动反复旧。胡厚民回汉不久住进医院,他委托夏邦银、朱鸿霞等多次看望吴焱金,转达他的问候,对钢派搞“以我为核心”、伤害新派同志的感情表示歉意,希望两派联合起来搞反复旧。3 月中下旬,胡厚民约见吴焱金,说反复旧 不搞不行,两派应该联合起来搞,提出由朱鸿霞、李想玉、吴焱金三人出面牵头,以显示武汉工人阶级的大团结。吴焱金先是犹豫,担心九大前搞 反复旧会有风险,经夏、朱、胡反复做工作,吴焱金“想到造反派毕竟是命运相连的”,于是答应。
胡厚民在面对严峻的形式时,能够主动反思自己的问题,与新派一起联合搞反复旧,掀开了武汉文革中工人运动的新篇。
(1969年4月)10日大字报《人类解放我解放,洒尽热血为人民》在汉口水塔贴出,钢新两派代表性人物的这篇宣言立即震动武汉三镇,转抄不计其数,很短的时间里,武汉三镇随处可见这张大字报。各企业、单位造反派群起响应,很多单位内和大街上贴出反复旧的大标语、大字报,一些单位的造反派抢了学习班整理的“黑材料”,白天上班的工人晚上举着火把走上街头游行。
胡厚民有个三步走的计划,第一步由武锅、武重出面点火,把群众发 动起来;第二步群众起来了,工代会对运动进行领导;第三步由省、市革委会领导“反复旧”。
武汉市官方资料称,其时全市成立了反复旧组织 736 个,180 个单位的造反派夺回了权力 ,但“三步走”计划未能继续走下去,“九大”闭幕后中央立即着手解决武汉问题了。
但此时中央认为,召开九大后有问题应该通过组织程序反映,而不应该采用这种盲目的方式,对造反派的行为表示了批评,也对军代表整群众、压群众的行为表示了批评,形成了《五二七指示》。刘丰等人当着周总理的面满口保证,可是回汉后呢?
“对于五二七指示中有关妥善解决引发反复旧的那些原因,他们避而不谈,在实践中根本就不去贯彻执行。五二七指示是包含两个方面内容的整体文件,而湖北省在贯彻这个文件时只偏重于其中一个方面,越往后走偏重越明显,最后就不是偏重了,而是只讲一个方面——就是清算反复旧的错误。复旧的问题合法化了,从此以后不再是我们在革委会里面与曾、刘、张个人层面上的矛盾了,参加‘三结合’的所有的群众代表,按照他们对文件的解释都是犯了错误的,造反派剩下的只有作检讨一途了。”
五二七指示下达后,反复旧运动中成立的群众组织全部解散,成规模的群众行动不再出现,但造反派群体中对当权派的抵触情绪依然普遍存在,他们依据五二七指示中对湖北当局缺点错误的批评、对反复旧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界定,以各种形式对抗当局的整肃。胡厚民提出十六字方针:坚持原则,坚持斗争,坚持团结,坚持胜利。6 月,造反派群众在武汉街头头到处张贴大标语:“顾全大局向前看,总结经验继续干”“曾、刘首长:我们这里一碗水没有端平”。胡厚民与朱鸿霞、夏邦银、吴焱金、李想玉商量,根据五二七指示和周恩来讲话的相关精神,安排在省市革委会任常委的群众组织代表组成“落实政策调查组”(后据张体学意见改为“情况反映调查组”)到武汉市各区调查,发挥八区工代会的作用,将调查结果报给曾、刘,如果“他们不按政策办事”,就“向中央反映”。这个计划写成书面报告报给曾、刘,被否定 。造反派的这些举动被曾、刘称为“不提‘反复旧’口号的反复旧运动”。
而1969年9月,《九二七指示》出台,湖北省委开始了“两清一批”(清查北决扬、五一六,批判“极左”思潮)。九二七指示的重点是北斗星学会、决派、《扬子江评论》(简称“北决扬”)问题。两年以前开始出现的北决扬,其核心成员从未超过 三十人,影响不是很大,而且 1968 年底已在社会上基本销声匿迹。
而在这次“两清一批”中,胡厚民被定性为“湖北省五一六的总头目”,在1970年迎来文革中第二次牢狱之灾,直到1974年才被释放。
从1968年下半年清理阶级队伍至1973年下半年十大召开的这五年中,在湖北武汉掌权整造反派的,主要是军队干部。他们的全部目标就是通过“深揭北决扬,清查五一六”,把造反派全部打成坏人。曾思玉、刘丰等人为权力斗争的需要,把许多地方干部也作为打击对象。刘丰常常说:“南下干部特务多,五师(新四军五师)干部叛徒多,地下党干部地头蛇多。”整个干部队伍跟造反派队伍一样,也是难找好人,只有他们一伙掌权最合理。当时身为省革委会副主任的张体学私下对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张应先说:“我张体学是周总理推荐参加省革委会的,可是我到职以后,既不能看文件又不能参加有关会议,我的行动还有人监视,随时随地有人打我的小报告。”
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刘丰曾思玉分别被定性为“林彪死党”“林彪活党”。
批林批孔运动初期,湖北省委在赵辛初、赵修和王克文领导下,对群众的要求和行动,采取支持和默认的态度。1974年2月上旬,省委召开批林批孔座谈会,省委书记赵辛初、赵修、姜一和省革委会中的群众代表朱鸿霞、张立国、顾建棠、潘宏斌、王屏、钟锡钢、邓金福等出席,商讨如何开展运动。大家肯定省委的积极态度,希望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紧密联系林彪在湖北的死党刘丰和活党曾思玉所犯下的罪行和错误,开展批林批孔,并一致要求尽快释放被长期关押的胡厚民、杨道远和任爱生。1974年2月,省委在群众组织代表要求下,再次召开批林批孔座谈会,并接受我们要求,于3月2日释放了被曾、刘打成北决扬、五一六湖北总头目的胡厚民。这就形成了上下呼应、几无干扰的批林批孔统一战线,揭开了曾、刘以清队、一打三反、清查北决扬和五一六为名制造冤假错案的铁幕,为几十万蒙冤、挨整、受压的群众和干部的解脱、平反带来了一线希望。
此时,胡厚民已成为被钢新两派、反潮流派共同推崇的领袖式人物。此时钢新两派关系并不算融洽,但都意识到了不联不行,胡厚民对联合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吴焱金回忆:胡厚民放出来后,立即投入了批林批孔,所谓对造反派头头要“放、平、补、提、纳”的五字方针,是朱鸿霞根据胡厚民的想法归纳出来的。“放”,就是放人,将关押在监狱里的造反派头头一律释放。“平”,就是要对被打成五一六、北决扬、坏头头的造反派平反。“补”,就是要对各级革命委员会补台,要把撵走的群众组织代表请回来,发挥群众代表在各级新生红色政权中的作用。“提”,指提干、提职,即正在恢复的各级党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中要有造反派的代表。“纳”,指纳新,即吸收造反派入党,来源于毛主席1968年关于整党的指示:“一个无产阶级的党也要吐故纳新,才能朝气蓬勃。”我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几次和朱鸿霞同台作报告,都是大讲特讲“放、平、补、提、纳”,以后判刑时成了我的一条重要罪状,我是坦然承担的。在审讯中,我从未将此事推到朱鸿霞、胡厚民二人身上。
而提出了放平补提纳的方针,更是对后期斗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在反击右倾翻案风中,则采用了更加稳妥的策略。
为接受反复旧运动的教训,这次不组织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而是充分运用宪法保障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四大武器,以省委第一书记赵辛初1975年6月4日在省委扩大会上的讲话为突破口,在“滚”字上做文章,要把两清一批时从各级革委会“滚”出去的造反派代表再“请”回来。办法是:“上促下攻,内紧外松,立足基层,统一行动。”
为此胡厚民带领省、市革委会中的群众代表两次到省委常委会上去促省委“转弯子”。省委领导人与我们达成了一些共识:一、省委是积极转弯子的,坚决批X、反击右倾翻案风。二、正确对待GPCR,正确对待造反派,“滚”下去的全部请回来。三、两清一批犯了扩大化错误(我们认为是方向、路线错误,是右倾翻案、否定CR的错误)。但在涉及造反派头头入党、提干、补台的问题上意见未能统一,在湖北省委是否紧跟xxx大刮右倾翻案风问题上各执己见,其中省委书记韩宁夫对立情绪较严重。
据林子忠、顾建棠等人回忆:1976年胡厚民甚至两次找了百万雄师一号头头俞文斌。我们和胡厚民都主张和百万雄师的人合作对付当权派,但是造反派中多数人反对,说我们是“投降派”。
在斗争形势的发展中,胡厚民甚至能与运动前期与造反派处于极端对立态势且对造反派造成极大伤害的保守派沟通谋求合作。
在胡厚民的召集下,1976年3月造反派开始促省委转弯子。胡厚民对促省委的行动做了具体分工:曹承义为前线总指挥,林子忠为现场总指挥,严常为秘书。除了总负责和参谋班子,还对材料、宣传、后勤、安全,宣传车、简报组、刻写组、标语队、水塔版写作组进行了分工落实。因为干事的人多是新派的,林子忠戏称反击右倾翻案风的班子是“钢头新兵”。
但是,风云突变,1976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据原百万雄师头头汪扬著《波澜岁月》第179页至183页披露:约1976年11月上旬,“我们‘工农兵’(注:“工农兵”是1973年由原“百万雄师”的骨干成员组成,并受到湖北省委与武汉市委支持)头头研究决定,对造反派的主要头头要抓起来办学习班”,“交代问题”。“武昌(汉阳)以武重、武锅、武船、汉轧的同志为主”,将“夏邦银、朱洪(鸿)霞、胡厚民、李湘(想)玉、彭勋等人抓起来”。
此时,胡厚民的帽子成了“四人帮在湖北的骨干分子”,从1976年12月到1982年开庭,一直被关押在武昌民主路45号看守所。
而在1982年7月24日,胡厚民在面对法庭的审判时,作了一番陈述,至今读来令人感慨万千,但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实在不便于此处征引,若有意看的读者请留意我在文章最后列出的参考资料。而此陈述或曰申辩及胡厚民在关押场所和法庭上一系列言论和行为,被斥为所谓“拒不认罪的反革命骨气”。
关于这前后的情况,可参看:https://www.zhihu.com/answer/1362997082
最后,让我们以胡厚民在法庭上所作的两首诗作结。
其一 肉躯刀可断,主义枪难灭。身首异处分,魂犹信马列。
其二 行至地狱入口处,当像游子返故居。入党曾许献终身,捐躯岂能头反顾。一刀可将生命断,万枪难使真理屈。共产党人谁惜死,敢擎方寸照寰宇。
主要参考资料:
《苦海乐天,唯因信仰——湖北造反派领袖胡厚民的生与死》
《武汉地区文革纪实》
吴焱金:《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李承弘:《百年寻梦》
徐正全:《雪地足迹》
在无锡繁闹的市中心,从崇安寺步行不远,在学前街便可以见到“卜岩面馆”
作为数十年的老字号,面馆在无锡一直有着颇为响亮的声名,生意也向来不错,除了多年的老顾客们,许多年轻人也喜欢来这里吃面。但光阴荏苒,随着一代人的老去甚至逝去,卜岩,卜司令这个曾经在无锡响当当的名字,已经逐渐被人遗忘。
卜岩本名曹桂宝,生于1942年,是家中次子,同时也是遗腹子。因母亲无力抚养两个儿子,便将卜岩送给了一户姓曹的人家抚养,后到了在无锡鼎鼎有名的拱北楼面馆做学徒。
在卜岩自己的回忆中,1966年前的他,一直是以最普通的方式活着,家与店里两点一线,对政治也并不关心,在面馆中也很平凡,直到革命的风暴来到无锡。
无锡市的CR初期,并不例外的在各学校由学校D委和工作组主导,将大批革命师生打为右派,小三家村,进行批斗。无锡市一中的工作组组长甚至直言:这次CR按LSQ同志要求,就是反右斗争的延续。尽管许多师生已经看清了工作组和学校D委的本质,指出了他们抛出所谓的右派,坏分子是转移斗争大方向,为了自保。并且组织起来与工作组对抗,但毕竟势单力薄,在斗争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
8月份,随着十六条的通过,无锡学校的造反派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取代了各级D委扶持的老HWB们。
此时无锡的CR运动依然处于学校运动的范围之内,直到92事件的发生。
9月2日,无锡抗大一机校的造反派前往市委施压,要求市委同意撤他们那当权派的官。在市委的指挥下,保守派老HWB对前来施压的人进行了围攻,此次施压行动以失败告终。
9.3日,市委以学生错误冲击市委,给市委造成了巨大伤害为由,组织了许多工人发动对市委的“慰问”活动。同时还组织大规模游行,号召要保卫市委,支持市委领导,压制造反的学生。市委借用了工人当“武器”来保卫自己,却没有想到,催使工人阶级正式登上了舞台,也让卜岩遇到了他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92事件在无锡市闹的沸沸扬扬,尤其是拱北楼所在的崇安寺,是无锡的市中心,更是大字报张贴与大辩论的集中地区,但此时在拱北楼的卜岩并没有去了解事情的详情,直到一位不识字的女同事问他92事件是怎么回事?卜岩才在下班后留心去看了看店外张贴的大字报。大概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何这些大字报上对学生的批判与压制,表达的内容和十六条传达的内容截然相反。
而此后几天,不断有人带来学生,在拱北楼门口进行批斗。或是出于路见不平的侠气,卜岩一天值夜班时,起草了一份名为《不要责难无罪的学生》大字报,并张贴在拱北楼马路对面商店的橱窗上。
这张为造反学生直言的大字报如同一颗惊雷,迅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既有赞同的,也有要与卜岩辩论的,各地前来串联的学生也都慕名来见卜岩。卜岩自己的一些朋友来帮他接待这些学生,同时无锡市许多学校的造反学生也都希望卜岩他们来支援自己。卜岩一时成为了无锡市的风云人物。而到了9月份,卜岩在朋友的提议下,成了无锡第一个有影响力的工人造反的群众组织,星火战斗队。
星火战斗队成立后,向市委提出了两点要求:其一,承认星火战斗队的合法性 其二,承认星火战斗队声援,支持学生的行为是革命的行为。但被市委拒绝。卜岩等人决定步行前往北京,去讨要说法。
来到北京的星火战斗队获得了欢迎,并且在天安门参加了第四次接见,后还受到了中央CR小组的接见。
回到无锡的星火战斗队在崇安寺前的广场召开了前往北京见闻的汇报大会,小小的广场被挤的水泄不通,涌进了两万多人,并在当天,卜岩组织成立了无锡最大的造反派组织“红总”
卜岩也被造反派称为“卜司令”,成为了造反派的领导人物。
红总很快成为无锡造反派的领导组织,其他各基层的造反组织都来加入红总,红总的成员们则被称为主力军。
卜岩带领红总的人对市委领导组织进行批斗,而与此同时,无锡市的保守派群众也开始组织队伍,工人中的保守派组织名为工联。12月4日,工联的游行队伍与国棉二厂的红总游行队伍同时进入市委,工联立刻将国棉二厂的队伍包围起来。
卜岩带着两人前往市委与工联沟通,却被工联围攻,手下两人逃出来报信后,主力军包围了工联,救出了卜岩。
124事件之后,保守派基本被打垮,但随着造反派的规模越来越庞大,只是普通人的卜岩越来越难以胜任红总司令的位置。他因一张大字报的机缘巧合成为了造反派的领军人物,但卜岩的性格与能力都并不适合这个位置,最终他在12月20日后离开了红总。
此后卜岩尽管离开了风暴中心,二月镇反中,红总被取缔,金坤泉等头头被抓,卜岩因早已脱离红总而未被抓捕。但在保守派九派与军方主导的革委会成立后,为了清洗主力军,卜岩被抓捕。放出后,又在清查516中被捕。遭遇两次牢狱之灾。
硝烟散尽,1984年,卜岩在亭子桥开了卜岩面馆,此后这家面馆只搬迁一次,到了现在的学前街。
卜岩先生于2018年逝世,他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在无锡CR历史上,陆渭文也比他要浓墨重彩的多。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平凡的工人,但当这个平凡的工人为学生发声之时,他便展现出来耀眼的光芒。我们已无数次见到最具理想与知识的学生与最具革命性的工人相结合时迸发出的磅礴力量。我也坚信这仍将是推动未来前进的重要能量。
工人阶级为革命学生申张不平,卜岩先生,好样的。
举一个不算太冷门的人物,二十四史本纪附录记载的正统辽国皇帝。大辽德宗皇帝耶律大石。大辽国中兴之祖。西辽国开国之君。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国家几乎所有国土都已经沦陷。你的君主已经被俘,而你只剩下不过几百名士兵和随从。你会如何选择?
是像很多人一样投降当一个顺民,还是如白鸿一般高飞远走,像爽文小说的主角一样,到更广阔的天地,建立一个伟大的帝国。
而我们的主人公,辽德宗皇帝耶律大石就面临着这种险局,却决不投降,毅然选择了一条英雄的道路。
耶律大石是辽国宗室,从小接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曾经高中进士,被授予翰林学士职务。契丹人管精通汉文化的翰林叫林牙,因此耶律大石也被辽国人亲切的称为大石林牙。
而这个大石林牙却生逢乱世,他做官的时代,女真人已经占领了大半个辽国。辽国末代皇帝天祚帝试图收复国土。从天德军(今河套地区)出兵讨伐金国。却不幸兵败,沦为女真人的俘虏。而躲在沙漠间的契丹人,此时惟一可以称得上是领袖的人物就是耶律大石。渐渐的,四周的辽国契丹族汉族残兵都向他靠拢。耶律大石的军队由几百人增加到两万人。
这个时候耶律大石面临着人生的选择,他可以选择投降金国,也可以选择投降西夏。但平时饱读汉族圣贤之书的耶律大石心灵充满了儒家忠孝节义,热爱国家,热爱社稷的刚烈。大石林牙毅然决定,决不投降。要在远方建立一个帝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不负炎帝祖先,辽太祖太宗皇帝的英名
那么炎帝后裔的契丹人的帝国在何方呢?金很强大,西夏也不弱。宋王朝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在汉文明圈,契丹人似乎没有立足之地了。
那就去更远的远方,到另一个文明圈去!
新疆,喀喇汗王朝
这个王朝曾经一度非常强大,以重甲骑兵闻名。曾一度灭亡波斯萨曼王朝,以及新疆土著民族塞种人(今塔吉克族)的于阗王国。然而此时因为落后腐朽的政治制度,喀喇汗王朝已经日薄西山。
喀喇汗王朝的行政制度与中原汉文明完全不同,称为伊克塔制度。喀喇汗没有汉人的州县制度。而是分为若干个伊克塔。君主把自己的土地分成伊克塔,册封给手下王子,将领和官吏。受封者称为穆克迪。穆克迪生前可以永远领有受封的伊克塔,享受农民的租税,死后要把伊克塔归还给君主。而且穆克迪有作战时随君主作战的义务。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伊克塔制度逐渐变成了一种世袭分封制度,各个王子将领想方设法让自己子孙也占有伊克塔。伊克塔死后归还君主的原则被破坏,变成父亲死了,儿子可以继承。没有儿子,亲戚可以继承,没有亲戚,最亲近的奴隶也可以继承。而领主们世世代代占有了伊克塔,却越来越懒得尽义务服兵役打仗。甚至发展到三年才能召集到几万军队出来作战。
在这种落后的伊克塔制度影响下,喀喇汗国力日衰。国家分为阿里系和哈桑系,国土也分为东喀喇汗(在今新疆喀什和田),西喀喇汗(在今乌兹别克)两个部分。
而屋漏偏遭连夜雨,原本一直被喀喇汗打压的伊犁葛逻禄人也趁机造反。1134年,东喀喇汗国阿赫马德汗死,其子易卜拉欣汗不得人心,康里人葛罗禄人发动叛乱。易卜拉欣不得不乞求大石林牙帮其平定叛乱。耶律大石于是从漠北沙漠出兵,经漠西草原到达东喀喇汗国。在轻而易举的镇压了葛逻禄人康里人后。耶律大石又逼迫东喀喇汗王朝臣服。将其降为藩属国,并割取东喀喇汗王朝北境为契丹人汉人领地,在此正式登基,重建大辽国,定年号康国。从此,号称万王之王的喀喇汗君主沦为大辽皇帝的藩属臣子。
耶律大石为什么赢得这么容易呢?那是因为耶律大石的军队采用先进的汉族中央集权制度。不分封,诸将只是战争时期领兵,不长期拥有一支军队。耶律大石的命令能够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耶律大石的军队,从来不会闹三年才能集结打仗的笑话。这一点阿拉伯人的历史书也承认不讳。
菊汗风仪俊美,只穿着中国丝绸。他在其随从之中享有极高的威望。他从不为埃米尔分封采邑,而是给予他们他所拥有的兵马,并说:“此辈一旦封疆,必行不义。”他不会将超过一百人的骑兵交给埃米尔,使之没有能力造反。他禁止随从们做不义的事,他还禁止醉酒并惩罚此罪。
阿拉伯 伊本阿西尔《历史大全》
然而危险并未结束,东喀喇汗王朝虽然臣服,布哈拉一带的西喀喇汗依然存在,并与突厥人的塞尔柱王朝一道起兵讨伐耶律大石。
据史书记载,突厥塞尔柱苏丹的使节气焰嚣张的对德宗皇帝说——塞尔柱的精锐士兵能用箭截断须发。
饱读儒家圣贤书,从不相信怪力乱神的耶律大石听了这话,只是轻蔑的笑了笑。命令手下抓住使者,再递给他一根针,要他扎断自己的一根胡须,使者无论如何做不到。耶律大石就说:“你用针尚且无法扎断自己的胡须,你的同伙安能用箭射断头发?”塞尔柱使者怎么试也截不断胡须,只能尴尬的退下。
战争正式开始,塞尔柱军队据说有七万之多。耶律大石皇帝手下的汉人契丹人左右两翼军队只有五千人。加上刚投降的葛逻禄人康里人也只有五万。然而大石皇帝不慌不忙,首先命令投降的葛逻禄人与塞尔柱人对战,不断消耗敌人的锐气。然后又在山谷中布阵,用地形限制敌人的重甲骑兵发挥。待到几十次冲杀之后,大石皇帝果断率领左右两翼契丹人汉人军队出击,顿时将塞尔柱军队完全击溃。而不可一世的塞尔柱苏丹的妻子苏丹娜也沦为了大石皇帝的俘虏。西喀喇汗又一个所谓的“万王之王”也成为大石皇帝的藩属国臣子。
至寻思干,西域诸国举兵十万,号忽儿珊,来拒战。两军相望二里许。谕将士曰:“彼军虽多而无谋,攻之则首尾不救,我师必胜。”遣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招讨副使耶律松山等将兵二千五百攻其右;枢密副使萧剌阿不、招讨使耶律术薛等将兵二千五百攻其左;自以众攻其中。三军俱进,忽儿珊大败,僵尸数十里。驻军寻思干凡九十日,回回国王来降,贡方物。 《辽史.本纪附耶律大石传》
大石皇帝出兵方向。
从此耶律大石的帝国成为了一个横跨中亚新疆的广阔帝国。在唐朝军队消失了几百年后,西亚中亚的阿拉伯人突厥人波斯人又惊恐的看到一支穿汉服说汉语写汉字的军队。汉文明以另外一种方式重新回到了新疆。
西辽版图与西辽地形图,感谢作者,微博@苍天熊猫。
新疆的葛逻禄人喀喇汗人回鹘人又一次发现,似乎曾经非常熟悉的人们又回来了。他们的衣冠服饰和突厥人回鹘人完全不同。他们独特的汉字是那么熟悉,他们先进的汉文明郡县制度也让西域的民族感到新奇。似乎这种制度更加能够良好稳定的统治国家。
大石皇帝的国家并没有永远的延续下去,元太祖成吉思汗最后消灭了西辽国的前驸马后来篡位的西辽伪皇帝屈出律。西辽国并入蒙古元帝国。西辽投降的契丹人军队,有一部分后来被元朝廷调到云南,最后在明朝时期改为汉姓,比如改耶律为刘或阿姓。融入了汉族。而没有跟随耶律大石远走的契丹人主体部分,早在元朝时期就融入了汉族。契丹人成为汉族的旁系祖先,成为汉族不多的3%北亚基因的来源。
而契丹这个名字并没有消失,很多年后,西域的民族提起“契丹”,就不由得想起以前被征服的恐惧。他们把语言文字与契丹人相同的汉族也称为契丹人。把大明与满清皇帝也叫做“契丹可汗”。契丹这个光荣的征服者的名字传遍了中亚,甚至传到了俄国。俄国人也管汉人叫“契丹”。
而大石皇帝带来的先进的汉族郡县制度,也给西域民族开了眼界。让他们见识到了更伟大的文明,天外的天空。几百年后,汉族军队在左宗棠的率领下收复新疆。新疆建设行省,并正式实行汉族郡县制度。喀喇汗的伊克塔制度早就消失了,而汉族的郡县制度在新疆扎下了根。今天新疆人只会说自己是某市某县的人,再也不会说自己是某某伊克塔下的人了。
人类的历史就是如此,先进文明终究会取代落后文明。郡县制度取代伊克塔制度是如此,一切文化也是如此。
这浩浩荡荡的潮流岂是几个逆天而行的鼠辈能阻挡的!就像塞尔柱的使者用针截不断胡须,妄图阻挡历史潮流也不过会沦为历史的笑谈。
大辽德宗天佑皇帝万岁!继承契丹之名的汉民族万岁!
李定国。南明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李定国出身陕北贫苦农民家庭,公元1630年(崇祯三年),张献忠发动陕北饥民起义,将少年李定国收为养子,从此他跟随张献忠转战南北。李定国勇敢善战,为张献忠所钟爱,是大西军四将军之一。大西政权覆灭后,在民族危难之际,他毅然与南明朝廷合兵,共抗清军。
公元1652年(永历六年,清顺治九年)初,李定国出兵八万攻湖南。先取沅州、靖州,继攻广西,下全州,破桂林,清军大败,主帅、定南王孔有德兵败自焚死。
李定国七月初占领桂林,随后,直下柳州、永州、衡州等四州,直取长沙,兵锋到达江西吉安。清廷闻讯大为震惊,急派十万精兵驰援。为避清军锐气,李定国暂撤长沙外围,退守衡州。清军主帅、敬谨亲王尼堪率军尾追,十一月,李定国设伏将清军团团包围,四面猛攻,双方在衡州城下血战四昼夜,大败清军,尼堪被阵斩,清军全军覆没。李定国出兵九个月,纵横三千里,收复湘桂,大破清军数十万,“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孙可望谋称帝自立,李定国迎永历帝入云南,被封晋王。孙可望引兵攻定国,所部不愤所为,皆倒戈,孙可望大败,势穷降清,以云贵虚实尽告清军。
虚实已泄,清军在云贵进展迅速。公元1659年,清军陷昆明,永历帝逃入缅甸。李定国在磨盘山(今云南马龙县西北)设伏兵三道,谋一举歼灭吴三桂所部。吴三桂挥师长驱数百里,骄而无备,先头万人已陷重围,眼见大事将成,然计划于此际被叛徒卢桂生出卖,伏击功败垂成,但仍给清军以重创,清军将领固山额真沙里布、梅勒章京多波罗等十八名清军都统以及辅国公干图、镇国公扎喀纳被击毙,清军伤亡近万人。此役是南明军给予占有明显优势的清军最后一次沉重的打击,但此战也使南明军耗尽了最后的精锐兵力。
公元1661年(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清军吴三桂部十万大军进入缅甸,逼缅王交出永历帝。次年(康熙元年)春,吴三桂在昆明将永历帝以弓弦绞杀于市。得知永历帝被害后,李定国呕血大哭道:“恢复国事尚可为乎?负国负君,何以对天下万世!”从此一病不起,临终前托孤于部将平阳侯靳统武,命其子李嗣兴拜统武为养父,叮咛道:“宁死荒郊,勿降也!”公元1662年6月,李定国卒于勐腊军中,时年42岁。
李定国是明末清初最杰出的抗清将领之一,作为农民义军领袖,他在民族危难之际,毅然捐弃前嫌,与南明朝廷合作,并且矢志不渝;面对同一阵营中孙可望的无耻挑衅,他顾全大局,多方避让;他“两蹶名王,天下震动”,令清廷一度准备放弃西南诸省,若非叛徒泄密,更几已令吴三桂全军覆灭。时至今日,在滇黔之地,“李晋王”的英名与传说也一直流传。
写个偏冷门、且历史地位被低估的人物吧。
寒浞,上古寒王朝天子。
又名韩浞、寒漪,出身东夷伯明氏,少年时被驱逐,投奔有穷国国主后羿,为其宰相。当时后羿击溃夏帝姒仲康,称霸天下,自称天子,志得意满,沉溺游猎。
寒浞一方面尽力满足他的享乐需求,一方面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得民心,外内咸服。此时后羿已然年老,他的年轻妻子纯狐和寒浞情投意合,两人遂合谋夺位大计。
某日后羿游猎,寒浞纠合众臣杀之,并杀其子嗣,尽灭有穷氏,自立为寒国国君,又立纯狐为正妃,与她生下两个力大无穷的儿子,寒浇和寒殪。
【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已相。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靡奔有鬲氏。浞因羿室,生浇及殪。】——《左传·襄公四年》
【浞娶纯狐,眩妻爰谋。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楚辞·天问》
当时夏帝姒相同样励精图治,一心想夺回天下共主之位,连续征服淮夷、风夷、黄夷等东夷部族。两强相争,一触即发。
经过多年准备,寒浞派寒浇和寒殪出兵,攻灭了夏禹后裔斟灌氏及斟鄩氏,分封寒浇为过国国主,寒殪为戈国国主,君其旧地。进而又对夏朝发起总攻,历时两年,杀夏帝姒相,尽灭夏氏,仅有姒相的遗腹子姒少康逃走。
【恃其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使浇殪用师灭斟灌及斟鄩氏,处浇于过,处殪于戈。】——《左传·襄公四年》
此时寒浞约四十岁,虽然史书上对他之后的事迹记载不详,然而在《莱州府志》记载中,他曾历时二十年,在从莱州过西村至寒亭的高岭,修筑了一道海防大堤,迄今仍有遗迹留存。以四千年前的低下生产力,完成这样巨大的工程,不可不谓目光长远,造福后世。
当然,此举也必然对国力民力有相当消耗,无怪乎留在史册中的寒浞,必然是个反派形象了。
寒浞君临天下约二十年后,姒少康得有虞国相助,被招为婿,积蓄力量,一心复国;
约三十五年后,夏朝故臣伯靡,联络斟灌氏和斟鄩氏的剩余族人,投奔姒少康,组成夏国复国军,正式起兵;
数年后,寒浞的长子寒浇、次子寒殪相继被姒少康派遣的间谍女艾、季杼暗杀。夏军趁势收复了过、戈,寒国大势已去。
而昔日的天才少年寒浞,此时已是八旬老翁,收到爱子丧命消息,只能老泪纵横,却再无力挥戈征战,部属也纷纷叛变投敌。终被姒少康擒住,处以极刑。姒少康光复夏朝,重登天子之位,即史上著名的“少康中兴”。
【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殪于戈,有穷由是遂亡。】——《左传·襄公四年》
【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后婚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惎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左传·哀公元年》
【惟浇在户何求于嫂,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其首。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殆。浇谋易旅何以厚之,覆舟斟寻何道取之。】——《楚辞·天问》
【寒浞冢,在斟灌故城东北隅百步许。按《竹书纪年》,夏帝相二十六年,寒浞使其子浇率师灭斟灌,二十八年,寒浞使其子弑帝。伯靡出奔鬲,自鬲帅斟寻、斟灌之师以伐浞。意浞为伯靡所杀,遂瘗于此也。】——《寿光县志》
一个被部族抛弃的流亡少年,凭着过人的智慧和才干,博取天下霸主信任,十六七岁成为一国之相,二十岁便收取群臣百姓之心,夺取国君之位。四十岁时父子三人戮力同心攻灭强敌,结束持续五十余年的天下二分局面,成为天下之主。
为君王六十年,为天子四十载,并有修筑海防大堤,造福当时后世的政绩,原本是上古时代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
陈胜吴广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上古英雄梦,在他的传奇一生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可惜却只因自己寿命太长、年事已高,无力应对反叛,因此兵败国灭,更兼身遭极刑,不得不算历史的一大遗憾,
而他君临天下的四十年,不被强调正统的后世儒家和史家承认,而宁可掩耳盗铃地搞出“四十载无王”的大空窗。仅仅是寒国遗民将寒水改称浞河,直至今日,作为他在这世间的仅存遗迹。
因为他的故主后羿、后羿之妻嫦娥都成了后世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寒浞便只能扮演故事中的大反派,成为一个迫害男女主角的卑鄙小人了。又有几人了解真实历史的后羿之妻纯狐,和他早有私情,并在寒浞夺位中替他帮助甚大呢?
有几个人知道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用瓦做馆椁,用纸做丧衣,临入墓之前,当众揭开,遍示百姓,且不用人畜殉葬!陪葬品只要一把征战过的宝剑,要一身穿过的盔甲。(如果你觉得长你就看黑体字,如果觉得有兴趣就全看,个人习惯。资料来源于:《如果这是宋史》)
文章分三个部分,一是说他能打,二是说他的谋略大局观,三是评价他的治国,四是他的死亡。可以挑选自己写喜欢看的地方看。
中国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帝起,到公元1911年宣统帝退位止,在2131年的时间内,产生过230位皇帝。他只是其中一位。不过可能他已经在历史的河流里被淹没了。现在我能把他捡起来,让大家看到他的故事。实在是很荣幸。
他的名字叫郭威,鲁智深杀郑屠的原型就是从他身上来的。郭威到街上闲逛,有一个屠户欺行霸市,非常跋扈,大家都很怕他,喝了点酒的郭威不服气地到了这个屠户跟前,让他割肉,然后找茬骂他,屠户也知道郭威不好惹,但最后终于忍不住了,就扯开衣服用手指着肚子说:“有胆量你就照这儿捅一刀!”郭威抄起刀子就捅进了他的肚子,结果屠户一命呜呼。
郭威在刘知远时期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当时国防第一人!所以在刘知远死后,安排了五个人辅佐儿子刘承祐的江山,分别是:史弘肇、杨邠、王章、苏逢吉、郭威。不过刘承祐觉得这五个人分散了自己的权利,毕竟这孩子年轻么。所以这孩子不由分说,杀!也没什么技术手段,纯属小流氓,这五个元老的其中三个在上朝的时候,被路边冲过来的10几个拎着刀的人就给砍死了。不过郭威还没死,也没被用。
直到刘承祐发现面对叛乱已经无计可施的时候,才跑到郭威家问了句:“吾欲烦公可乎?”(我能麻烦您点事儿么?)郭威答道:“臣不敢请,亦不敢辞,惟陛下命”(我不敢请战,我怕你觉得我要军权,我也不敢推辞,我怕你说我端着架子。陛下,你说啥,我干啥。)
一:能打,但不好杀。
面对死守,郭威下的第一道命令不是攻城,而是筑寨。常思筑寨城南,白文珂筑寨城西,郭威自领中军筑寨城东,城北不设人马。同时征调周边五县百姓近两万人,在三寨和河中城之间筑起了连接不断的小型堡垒,来保护新建的营寨。
命令一出,全军哗然。这是要干什么?为什么不乘着生力军新来,一鼓作气全力攻城,就此把河中城拿下?这不是坐失良机吗?筑寨是干什么?是为了更好的围困?河中城和李守贞早已经是瓮中之鳖了,只需要不断地攻城,就算不能攻破,也会迟早耗尽城中的人力粮草,火到猪头烂,到时候自然灭亡。好多天之后,三个营寨都筑好了,寨前的堡垒也都筑好了,可郭威却不放周边五县的百姓们回家,可他也没再下新命令,全军所要做的事,就是各就各位,排号进住刚刚盖好的新家。
一天夜里,久困城中绝不露头的李守贞突然率军出击,没有准备的后汉军一片慌乱,只得放弃了堡垒,向新筑的营寨里撤退。奇怪的是,李守贞也没有乘胜追击,他的军队在战斗的间隙里全力以赴,把新建的堡垒都毁了,然后马上撤退回城,再次开始坚守。
汉军大头兵马上就蒙圈了,啥玩意?老子们辛辛苦苦当农民工做的堡垒就这么让你们一下给毁了?!不过郭威的命令依旧非常简单:没事儿,接着砌。
之后的事情就像是复制粘贴,再复制粘贴的机械重复一样无聊,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只要堡垒出现,李守贞就会心急火燎,不计利害地率队出城,不管用什么样的代价,都一定要把堡垒毁了,然后他才能稍微恢复点理智,带着人马逃回城。
而郭威就像故意和他斗气一样,只要你来毁,我就马上重建。如此周而复始,没完没了,这种单调无聊的工作竟然持续了——别惊讶,是接近整整一年!只不过每一次李守贞出城拆除这些违法私建的建筑之后,他们回去时的人马都会少很多。其中有战死的,有拆墙累死的,还有借机逃跑的。李守贞带得出来的人越来越少,拆不完的墙却越来越多,当这种反比例指数大到了某一极限时,郭威终于下达了第三条命令:攻城!
就这样,三面强攻,北面放行,汉军大兵满腔怒火无处发泄:你们拆了我们一年的堡垒了,老子今天非把你的河中城给拆了!妈的!李守贞贯彻了自己绝不投降的宗旨,城破后全家集体自焚。消息迅速地传向了全国,不多久,又迅速地传了回来,另外两处的反叛,凤翔节度使王景崇和永兴军节度使赵思绾很痛快地投降了,他们实在不想像李守贞那样被郭威玩死。
一切搞定,郭威用尽可量小的代价,得到了最圆满的战果。
现在明白了吧?李守贞的确是瓮中之鳖了,只要不断地攻城,不断地消耗,就足以让河中城崩溃——但前提却是要以战具的毁坏和士兵们以可怕数字的死亡去换取。
二:隐忍,有谋略
时间过去了四个月后,后汉皇帝刘承佑把郭威再次派上了战场,理由很简单——常规任务,抵挡契丹。于是郭威出征,但是等他到了报警地点,却连一根契丹人的马毛都没看见,不仅如此,连抢劫现场都没有。怎么回事?是契丹人行动太快,已经溜了?还是消息不准,契丹人根本没来,有人把皇帝连带郭威一起都涮了?但他并没有迷惑太久,没等他报告平安无事请求撤军,皇帝的新命令就又到了:就地驻防,以防契丹。
明白了吧,就是让你调出京城,让你去放羊去吧。郭威叹了口气,这一点就没有把握了。接着他就开始心烦意乱,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事情的发展也没有让他等太久,很快就又有消息来了。这次是一封密信,从澶州快马加鞭抢在皇帝的诏书之前,交到了郭威的手上。具体经过是这样的——刘承佑密诏李弘义去澶州杀王殷,密诏郭崇去郭威驻地魏州杀郭威和王峻。
李弘义、王殷一刻都没有耽搁,以十万火急的速度抢到了郭崇前面,先期警告了郭威。之后就像证实这个消息的准确性一样,郭崇紧跟着就到了。等待他的,是郭威已经恢复了平静的脸。他已经明白自己该怎么办。
就这样,郭威亲眼看到了后汉皇帝刘承佑签署颁布的诏书。黄纸黑字,证据确凿。好了,他能给自己一个交代,也能给他的老上司,后汉第一任皇帝刘知远一个交代了。刘知远,你都看见了,不是我负你,而是你的儿子太不懂事。
幼稚的刘承佑完全没有料到,他的诏书还有别的功能。诏书被郭威稍微改动了一下,还是杀人的命令,只是需要去死的人变成了郭威的各位重要下属。
然后郭威非常难过地把诏书拿给他的下属们看。
好了,这比什么都能鼓舞士气,军队立即集结,当天就向首都开封进发。
他并没有担心失败,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自己绝对不会失败。但问题是,他想要一个怎样的胜利?直到有一天,突然有人报告抓到了一个奸细,已经审明是刘承佑亲自派来的,他才猛地清醒。他让奸细带了一封信,在信里,他郑重地向皇帝保证,他绝对没有反叛之心,他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能活命,他和他的将军们士兵们都是绝对拥护陛下的,请陛下千万不要轻信某些人的造谣,要以和为贵,给和平一个机会……同时也给你刘承佑自己一个活命的机会!!
刘承佑接到密信,没有对郭威做一个字的回复,他直接把郭威留在开封的全体家属一个不留地杀掉,其中包括郭威养子柴荣的家眷,悲愤的郭威在滑州誓师,决心攻占开封——为了必胜,他听从了王峻的建议,向军队郑重许诺,攻陷开封,尔等可以在京城剽掠一旬!
而后,郭威不费吹灰之力,便进了开封城。不过却没有登基,而是选择了让刘赟,他是先先帝刘知远陛下的弟弟刘崇的儿子成为了皇帝。
九天之后,也就是在当年的12月1日,郭威的军队全体开拔,向开封以北运动。一个公开的理由是——契丹。郭威的军队一路向北,一连走了半个月,士兵们越走越郁闷。为什么?一来他们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要这么快就离开开封;二来是因为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但是士兵们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京城是白抢的吗?当时的兽性和快感早已经成为过去了,在这半个月沉闷缓慢的行军途中,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时间来想一想他们的前途和已经非常不妙的命运。皇帝并不是计划中的郭威,而是又一个姓刘的人。新皇帝迟早会有一天和他们算算账的!士兵为什么会造反?因为利益。如果一旦造反成功,便改变命运,不过这次他们并没有造反成功,因为还是姓刘的人的天下,那么等待他们的一定是死亡。这时候郭威反而显示出了出奇的淡定。但是士兵们等不了。所以,在途中,士兵们直接拥护郭威为皇上。可以说是胁迫:直接冲到了郭威的屋子里,把黄袍往他身上一批,你就是皇帝了。
这时,我们很有必要来彻底地分析一下郭威为什么这么做,相信分析过后,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出郭威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问题一:郭威为什么不趁着抢劫都城、皇帝新死的时候一举搞定后汉天下?
答案:刘知远死得太快太早了,他死之后到现在虽然已经发生了太多的事,但是从时间上看,他才死了不过两三年而已。这样短的时间,他的影响力以及以他为代表的刘氏一族的影响力还远远谈不到消失或者弱化。所以郭威起兵时,还要矫诏改动刘承佑的诏书,来欺骗自己的部下造反,而且在进攻都城的前夕,还要动之以巨利,以许诺剽掠京城为诱饵,才能驱动士兵们的热情去卖命。
问题二:郭威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躲避、推脱众人的拥戴?难道他对皇位真的没有野心吗?
答案:绝对不是,不管他对皇位有没有野心,局势已经强迫他只有一条路好走,那就是顺着反叛之路一直走到底,必须成为皇帝而且坐稳宝座,才能活命。
在最关键的事情上——夺得军权。或者叫做获得军心。
抢掠京都九天之后,郭威就带着军队北上抗击契丹,现在我们都知道了,所谓的契丹来犯纯属是个骗局。那么他以那么缓慢的速度带着军队去郊游,真正地目的是什么?是让军队醒醒神,从抢劫过后的喜悦满足里警醒过来。让士兵们知道现状有多危险,面对的难题绝不只是我郭威一个人的,你们哪一个都别想置身事外。
一切都是为了一些微妙的,且极为重要的心理转变。
公元950年12月25日,转变开始了。郭威率军重新回到了开封,王峻率文武百官出城迎谒。隔天之后,即27日,李太后下诏,命郭威“监国”。于是转过年来,就在正月,郭威脱下了黄旗,穿上了正规的黄袍,在一个多月以前还是刘承佑的位置上坐了下来。他成了五代十一国里又一位开国的皇帝,国号为“周”。
三:治国为民
郭威治国没有大风大雨,他做的都是一些小事儿,不过正是这些小事儿,让人真正感觉到了温心和感动。他下了这样的一条命令——以后每年民间应交的牛皮,三分减二。而且实在没有的,可以把牛皮税分摊到田亩上,每10顷地捐牛皮一张,然后剩下的牛皮可以人民自用或者自由买卖。不仅如此,郭威还把盐、酒这些利税大项都开了禁,随便人民做生意,甚至可以和后周国境之外的人做生意,这可真是冒了天下之大不纬,这在军事安全第一的当时,不是鼓励人民里通外国吗?而且这些都让国家原有的税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当时很有一些人冤声载道。而最最让人看不过眼的是,郭威居然把五国十一国里最最基本的一条国策给改动了。一时之间上层社会人人恐慌,都说国本一动,国将不国,后周马上就会烟消云散了!原来在郭威之前,所有的皇帝都特别地注重国计民生,尤其是粮食是否稳定地高产。为此,所有的皇帝都把劳动力固定,让农民在规定好的土地上耕种,谁也不许跑,跑了就杀头,而且什么都统统是国家的,土地、耕具、牛马、还有你的妻子和儿女,当然也包括你,都是国家的,就算死了也得埋在这块规定好的土地上,以便使之更加肥沃。而郭威却把一切都无偿地分给了农民,上述的土地耕具等都成了农民们私有的家产,而且还大面积地减免了农业税,把实惠还给了农民。
四:死亡
终人一生,无论他是谁,总会亲历一个终点和一个奇迹的,那就是死亡。到那时,我们就会真的知道生命的真相,以及它到底还会走向何方。郭威突然间一病不起,这时距离他登极称帝才不过短短的三年,一切都是这样的苍促,帝国、人民还有柴荣,都还没有准备好,他真的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病倒!于是郭威只有强支病体,每天照样上朝办工,让天下所有的人包括他的子民和他的敌人都清清楚楚地看见,我——郭威,仍然还活着……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让我倒下!
就这样,他熬到了公元954年的元旦,五十一岁本未衰老的郭威按照惯例盛装出行,咬紧牙关登殿举行了朝庆大典。在最最庄严的地方,他身着皇帝服色向他的臣民们宣布今年为显德元年,愿吾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并大赦天下。
当天郭威圆满地完成了自己在大典上的任务,一直端正地坐在所有人的目光里,直到大典结束他才站了起来,慢慢地自己走回了皇宫内院,从此他永远地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里。
郭威病情马上加剧,再也无法支撑。弥留之迹,他把最重要的一些朝臣叫到了病床前,紧紧地拉住柴荣的手,交代了最后的遗言。
——我死后,尽速发丧,不必久留皇宫内院,孝不孝不在这上面。我的坟墓务必要俭素,所用人力,一定要雇用,不计远近,不许差役百姓。我的坟墓不用石柱,也不要石人石兽,你要用瓦做棺椁,用纸做我的丧衣,临入葬之前,当众揭开遍示百姓,切不可以人畜殉葬!你只需要在我的坟前立一座石碑,在上面刻写:“大周天子临晏驾,与嗣帝约,缘平生好俭素,只令著瓦棺纸衣葬。”你若不听我言,死后阴灵不见……
就这样,郭威死了。翻阅史书,面对上面的遗嘱,我实在想不出还要再说些什么。纵观中国从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称帝起,到公元1911年宣统帝退位止,2131年的时间内,共产生的230位皇帝里,在乱世中短暂称帝,随即死亡的郭威或许真的不算什么,但是我想说,郭威是一代人杰,是一个极少有的既是皇帝又同时是一个人的罕见结合体。
深沉与机谋,坚忍和决断,这是他的特点。也许通过我的记述,大家会认为他是一个太凶险,太冷静,太杀人不流血了的伪君子。真的是这样吗?难道一切都要用刀子去血淋淋地获得,像暴徒朱温那样横扫一切生命才算是理所应当吗?
历史没有给他更多的时间去证明他自己,就这样吧,郭威,你来过,你做过,你的生命已经留下了千年不灭的印迹,这些就足够了……
———————————————————————————————————————————
第二部分是柴荣,哈哈哈一般了解郭威的人都知道柴荣。
看完郭威一定不过瘾,那么来讲讲他的义子,柴荣。如果说郭威是一个老谋深算,冷静沉稳的人。那我对柴荣的评价就是:半人半神!
后世祖柴荣:后人对其评价:五代十国第一明君。我觉得不妥,因为这根本体现不出来柴荣到底有多Imba!在我有限的知识内,我想不出哪个皇帝比柴荣还传奇。小说《水浒传》里的小旋风柴进,就是柴荣的后代。
还记的郭威吧,也还记得为什么郭威没有在第一次进了开封城就当帝吧。准确的说,他不敢。因为还有一位叫“刘崇”的人。说他你可能不知道,但是你如果你记忆力不错的话,你还记得刘赟吧,他是刘崇的儿子。郭威进城后选择的天子是刘崇的儿子,刘知远的侄子。为什么,因为如果不这样,带兵的刘崇会杀过来,即使是郭威也没有多大的把握能战胜刘崇。
郭威死后,柴荣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刘崇。
郭威我没有把握,你个小毛孩子还是没有问题的。没错,就是小毛孩子,当时的柴荣只有33岁,作为皇帝来说,是个地地道道的小毛孩子。而且,对于打柴荣来说,刘崇师出有名,毕竟,原来的江山还是姓刘的,而不是姓郭的。
刚刚当上两个月的皇帝,柴荣就面对着江山不保的问题:契丹武定节度使杨衮率万余精骑支援刘崇自率的三万精卒,浩浩荡荡,杀入后周国境。当时的柴荣还仅仅上位两个月。而当时的朝廷表现呢?“刘崇上次入冠大败,势蹙气沮,必不敢亲自统兵入侵。陛下您新登大宝,人心易摇,不宜轻动,应该诏命大将前往抵御。”柴荣的回答也干净利索:“刘崇趁我朝大丧之期,轻朕年少新立,有吞并天下之心,此次他必定自来,朕不可不往。”你刘崇不是看我年轻么,觉得你能吃掉我,来,你亲自带兵来的,我就亲自带兵和你打!
哎,当时的大臣心里想的肯定是,这小崽子,往好了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往坏了说,这孩子傻啊。刘崇是打过几年的老将啊,而且带着3万精兵,1万契丹人,你这说打就打了?
于是冯道劝他,皇上,这仗您三思啊,我觉着您……打不了!
“当初唐太宗平定天下,未尝不自行,朕何敢偷安!”柴荣朗言。想当年天可汗李世民不也是御驾亲征么?他行,我也行!五代十国试问谁敢自比李世民?柴荣敢!而且是在没有任何军功的情况下敢。历史证明,这种情况下,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脑子有问题的。不过柴荣正是那百分之一。
“不知陛下能否为唐太宗否?”冯道泼凉水。哎呦呵,陛下敢自比李世民啊?!
“以我们大周军之强盛,破刘崇如以山压卵耳!”柴荣又言。我打死他,就要像泰山压死小虫子一样。
“不知陛下能为山否?”呵呵,就是不知道陛下是不是能成泰山了。
看到了么,这就是柴荣所面对的局势,满朝文武不仅没有能打的,而且还是对他冷嘲热讽。
没关系,五代十国第一帝就是要借着这个舞台,来开始他作为皇帝的第一次表演:
历史没有给柴荣准备的机会,刘崇也没有。于是公元954年初,刚刚上位两个月的柴荣便御驾亲征,面对着契丹精兵以及刘崇的三万精锐。柴荣做出了我认为第一个正确的决定:选择了刘词。请记住这个名字。命其调齐援军。火速支援战场。
而柴荣则马上显示出了他刚猛血性的一面:刘崇要的是我柴荣的命,要的是我柴荣的江山。无非就是看着我年轻好欺负么,好!刘崇你不要着急,我马上就来见你。柴荣没有选择等待援军,也没有选择死守开封,柴荣选择的是,火速出兵,去攻破北汉!注意,不是去抵挡,而是去攻破。折让我想到了第一滴血3里面史泰龙和施瓦星格两个人面对着一票敌军时候,施瓦星格问史泰龙怎么办,史泰龙说:包围他们!
是的,柴荣没有开玩笑,他真的是要去攻破,而不是抵挡。因为他在没有援军消息的情况下,带着原来的人马极速行军,要的就是尽快见到刘崇。而这时柴荣的部队里有一个少年,他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他是开封府马直军使——赵匡胤。3月18日,柴荣在泽州境内高平县遇到了他的对手——刘崇。
加急行军的柴荣来到山岗,看到了他的敌人,此时,柴荣的人马还没有到齐,也没有可靠的后援部队,更没有选择好作战地点和阵型。不过柴荣等不了了,面对着满朝的质疑和轻蔑,他知道他最需要的是什么,那就是让他的臣子,让他的子民深深的记住——他们皇帝的名字叫柴荣。
柴荣没有片刻等待,他高傲的看着对面的敌军,下达了第一个命令:前军出击!
刘崇是混迹战场的老油条了,虽然柴荣的举动让他吃了一惊,不过这完全不足以让他消除对柴荣的轻蔑。刘崇没有说话,只是轻蔑的一笑。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北汉部队接触到后周部队后,并没有血战,而是全线撤退!
不正常,极为不正常,北汉军是打过硬仗的部队,且从战事展开以来,所向披靡,这次败退显得异常诡异。旁边有人提醒柴荣“北汉军这次败退,恐怕有诈啊!”柴荣没有转过头,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轻蔑的笑。随即下达了第二道命令:“命三军,全速追击!”
刘崇,别躲别藏了,你不就是要我柴荣的命么,来,有什么招数就使出来吧。柴荣,在此!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柴容的处境,五代十国的频繁换代导致的问题是人民根本没有国家的概念,普天之下皆为王土,四海之内皆为王臣。不过是哪里的土,谁的臣,人民根本不在乎。前文提到的冯道,那是一本活活的官场教科书。他经历了五个朝代的更替,依旧笑傲官场。我们中国人一直没有国家的概念,只有天下的概念。这也是为什么在鸦片战争时期,人民采取的是看笑话的心态。有谁知道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时候,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是一支由中国人组成的部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话不假,不过有谁知道,天下是谁的天下。百姓不在于姓刘还是姓郭亦或姓柴。因为,天下,不是他们的天下。他们只是顺民,真正的命运从不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刘崇带领着一支战斗力极强,且嫡系人马的时候。柴荣的文武百官想的不是如何抵御,而且怎么投降。这也回答了之前的问题:为什么一定要皇帝御驾亲征。 答案很简单——没人为他卖命。
看似淡定的柴荣的头上一直悬着一把尖刀,稍有不慎便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不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柴荣带三军全速追赶着刘崇的部队,不过在追击到巴公园处附近,后周的将士发现,中计了。
只见三面成包围态势,左翼为杨兖的契丹军,右翼为张元微,中军为刘崇。这个架势,就是关门打狗的架势。这三支部队,哪一只部队单拿出来在五代十国都不是软柿子。而现在,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只为同一个梦想:柴荣的命
这次刘崇没有给柴荣先进攻的机会,左翼张元微带着骑兵首先发动了进攻。张元微也是一个猛将,带领着骑兵刚刚接触到后周部队便硬生生打了进去。这时的后周部队,早已没有了战斗的欲望。只见,柴荣先锋部队的两元大将:樊爱能、何徽带着骑兵就跑。不过,后周右翼部队是步兵,根本跑不过骑兵,于是,后周的步兵部队直接倒戈,齐呼万岁。
是的,还没开打,柴荣的右路已经投降,两元前锋部队的大将已经临阵脱逃。刘崇笑了,柴荣,你还年轻,你不知道五代十国的部队只跟随强者,毫无道义可言么?安息吧,小伙子,把你的命给我,让我登上那个宝座。你不要怪我,要怪只能怪命运。
此时柴荣的脸上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淡定和骄傲,取而代之的是羞辱感和怒火。是啊,前面有看不起他的敌人,后面有嘲笑他的群臣,现在还没打,自己的部队也背叛了自己。为什么?为什么!战局没有给柴荣太多的思考时间,很快,柴荣的部队就被慢慢侵蚀,侵蚀到柴荣可以清洗的见到刘崇的黄旗,侵蚀到柴荣周边的卫队越打越少,只剩下寥寥百人。
死神已经向柴荣在招手,不远之处,柴荣可以依稀见到刘崇在冲着他冷笑。不过这一切并没有给柴荣带来恐惧,相反,这一切变成一股怒火,在柴荣心中逐渐转化成了力量。只见柴荣大喝一声,双脚一踹胯下宝马,像一道流星,直奔黄旗下的刘崇。是的,没有阵型,没有战术,没有卫队。只有你和我。来吧,你不是要我的命么,来吧,我让你知道我是谁。柴荣的卫队都懵了大概一秒钟,然后才逐渐恢复清醒,是的,他们没看错,他们皇上一个人骑着马找人家单挑去了。于是卫队拼了命的去追,他们的使命,就是围在柴荣周围,让他尽量不要受到伤害,不过现在,他们都在后面拼命的追柴荣……
同样懵了的还有刘崇,他微笑的表情逐变的僵硬。是啊,久经沙场的老将,随着他哥哥刘知远打江山的时候便笑傲疆场了,可是,今天发生的一切,让他暂时感觉到一阵头晕。他面前的卫队似乎被柴荣一个人硬生生扯开了一个口子,就像一颗流星一样,没有丝毫停顿,没有丝毫犹豫,直奔刘崇。
傻了,懵了,等刘崇恢复意识的时候他已经可以清晰的看见柴荣带着杀气的脸和带着寒光的刀。刘崇下意识的掉头撤退,而他带动的,不仅是他卫队,更带动的是整个中军帐。部队的阵型,牵一发动全身,整个北汉的部队都在后退,而后退的过程中,张元徽死于万军从中。北汉的部队被后周从左右侧包夹过来的后周弓箭手狠狠的狙击了一下,他们清晰的看见左侧的将领是柴荣义父郭威的女婿——张永德。右侧的将领,他们不太认得,是个英姿飒爽,带着帝王之气的一个小伙子。他叫赵匡胤。
被打的落花流水的北汉部队已经来不及集结,兵败如山倒,兵只要一退,想让他们停住,基本是不可能的。任凭刘崇亲自挥舞着帅旗,也拦不住撤退的部队。刘崇觉得命运和自己开了个玩笑,他败了,彻彻底底的败了。不过刘崇不知道,命运和他开的最大的玩笑并不是在他极大优势之后依旧大败,而是——他惹的是柴荣。
刚从已经一只脚迈进鬼门关的柴荣刚刚拔出来这只脚,不过他没有选择撤退,也没有选择集结,更没有选择等待援军。柴荣的目标只有一个:刘崇。 没有丝毫的停顿,柴荣驾着马,全速追击着刘崇,刘崇,我就是要你死!而此时,紧紧跟随者柴荣的,也只有张永德,赵匡胤,以及人数不多的骑兵卫队。
不过就是这一股人马,直奔着刘崇追了过去,刘崇的宝马乃是契丹人所赐,跑的那是没得说。不过不管你多快,柴荣也要追到你!没有给刘崇任何休息的机会,就这样,一个玩命的跑,一个玩命的追。跑在第一个的是刘崇,跑在第二个的是柴荣……
其实这时候,柴荣依旧在走钢丝,虽然北汉的部队被打散了,不过依旧还有一万多人马。而柴荣的骑兵部队大部分被樊爱能、何徽带走了,能跟的上柴荣的人马,寥寥无几。夜里,北汉人马逐渐意识到,其实他们的人数占据着优势,追击他们的,只是一小票部队。意识到同样事情的,还有柴荣。
不过,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柴荣继续发起进攻。北汉彻底被吓破了胆,刘崇带着人马就跑。柴荣带着人马就追。就这样,北汉就被硬生生的打回了老家。
后来柴荣回朝后认真反思,认为不是兵的问题,不是将的问题,问题是兵和将只崇拜强者。而显然,现在没有军工的柴荣不是强者。因为樊爱能、何徽不要脸的回来了。他们大摇大摆的回来找柴荣。他们为什么这么不要脸?很简单,带兵打仗,没别人了。如果柴荣杀了他们,那不异于柴荣自废武功。面对着唯一能打的两名将军,柴荣的做法非常果断,杀!不留!因为柴荣的目标不是自保,他要的是一支军纪严明,可以打天下的部队。而柴荣现在的部队,不可以说不骁勇,因为这是郭威留给他的一支部队。战斗力不差。而也正是这支部队,随着柴荣征战南北,后又经过赵匡胤的培养,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是一支扫平天下无敌手的部队。一个数据:宋朝的单兵作战负重为32公斤,而现在的美国特种兵负重仅为15公斤。哎,每每想到赵光义为了成为千古一帝,硬生生把这支部队打光了。以至于南宋时期的屈辱,元朝的入侵…… 历史不容假设,就这样吧。
又扯远了,柴荣随即调齐兵力,第二次御驾亲征直奔刘崇。刘崇,你以为你跑了?不!你跑不了,等着我,我亲自来要你命……等着我,我要让我的子民知道,我是谁!
柴荣,亲爹名叫柴守礼,是个爱贪图小便宜的人。爷爷是当地的贵族。由于郭威不恩能生育,而小柴同学长的又十分可爱,所以郭威便认他为义子。少年柴荣的生活不能说清贫,但是绝对算不上富裕。他随着商人在江浙一代贩卖茶叶,为家里补贴家用。但在郭威的调教下,自幼便练得一手漂亮的骑射功夫,并饱读诗书。郭威对儿子也不薄,言传身教,用行动和鲜血告诉了柴荣什么是战争,什么是战场。柴荣的样子让我想起了《闯关东》里面的老三传杰。小时候经过商的人,思路普遍比较清晰,善于分析利弊。
此时的刘崇已经60岁高龄,这时候正美滋滋的给自己的爱马建马棚呢,“自在将军“ 不亏是契丹宝马,长途奔袭,带着刘崇逃离了柴荣的追杀。刘崇大难不死,心里其实还是美滋滋的。“啧啧啧,你别说,平时还没这么玩命的跑过呢,能这么跑一次,其实也挺带劲!”
刘崇安排自己手下,给“自在将军”每日三等粮草。然后自己美滋滋的回忆着一个60岁的老头和柴荣“你是风儿我是沙,你在前跑,我来抓……”的暧昧场景。 不过这句并不能客观公正的体现出来刘崇现在的处境,他现在的处境是“那天夕阳下的奔跑,是我即将逝去的青春……”
那时候四月的太原还没有雾霾,刘崇正哼哼着那首 “你是风儿我是沙……”的时候,下面人急急忙忙的过来报道,后周前锋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带着人马把太原城围的水泄不通。妥了,这次真是风儿吹到天边去,沙儿飞到天边去了……
就这样,公元954年,柴荣第二次御驾亲征,带着人马直奔北汉都城——太原。没错,三月刚刚结束了高平之战,柴荣胜利凯旋带兵回朝,杀了樊,何等相关将领70余人后,马不停蹄的下达了攻城命令。刘崇,你跑不了!
但是这次刘崇真的让柴荣失望了,刘崇跑了,跑的很彻底,而且干的很漂亮。此举得到了宋朝皇帝的高度认可,以至于纷纷效仿:刘崇直接把皇位传给了儿子刘承钧。并语重心长的告诉儿子“年轻时候打打仗,有助于思路清晰,善于分析利弊……”然后在儿子略带晕眩的眼神中,给儿子留下来一个潇洒的背影。“儿子,相信爸,年轻时候吃点苦,马上你就会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想想你爹都有点小激动呢。好吧,就这样吧,儿子,祝你好运,老爸是爱你的。么么哒!”
刘崇并没有像他表现的那样轻松,是啊,虽然他完美的做到了“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并且还和柴荣激情上演了一出你是风儿我是沙,但是,死去的士兵,和在契丹人面前的威信却是无法弥补的。虽然他已经把儿子强行当成了挡箭牌,但是他也不确定,儿子到底能挡多久。因为对柴荣,谁都没底!
于是,刘崇加急了一封信送给契丹人,中心思想很简单,我要完犊子了,赶紧来救我!
契丹人现在已经对刘崇鄙视的不行不行的了。
首先,刘崇认了契丹人为叔叔,看好了,是叔叔,不是父亲。虽然辈分一样吧,但是不是爹。就不是,你咬我啊。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无论是认叔叔,还是让儿子挡箭牌,刘崇都充分的体现出了他与生俱来的后现代艺术气息。
其次,契丹派了一万精兵去配合刘崇攻打柴荣,本来人家契丹人想的也挺好,我带着兵出去,帮我大侄子打江山,到时候大侄子当皇上了,我们这不是也能沾光么。可刘崇倒好,在三面包围了柴荣之后,他命令契丹人按兵不动。因为,他觉得自己一定吃的掉柴荣的部队,到时候在契丹人面前打出自己的威风,而且到时候分红的话,他也有足够的理由“按劳分配” 给契丹人三瓜俩枣的打发掉。
契丹人向来讲信用,听命令,他们看着张元徽带着兵马雄赳赳气昂昂的杀向了柴荣的右翼,他们按兵不动。他们又看着柴荣玩了命的当突击队员,依旧按兵不动。最后看着刘崇60岁的老头摇着大旗召唤部队作战,他们终于忍不住了,开始了行动——他们带兵走了。恩,对,他们千里迢迢的过来看着刘崇给他们上演了一部后现代神转折的剧后,心满意足的走了。
但是,契丹人不傻,他们知道如果柴荣攻下来后汉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是的,在柴荣的存在下,契丹和刘崇始终是最好的朋友。于是,契丹人继续派兵,火速去太原支援。
此时的柴荣正骑着马,在远处的山坡远眺。太原,这个古城,经过了历代的洗礼,早已有了坚厚的城墙,和足够的粮草。而柴荣展开的态势,也让整个太原城陷入了困兽之斗。当听到契丹人带着部队前来支援的消息之后,柴荣命大将史彦超率部队前去抵挡。自己则率兵攻城。而此时战场上一位小将异常神勇,他就是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如果把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武力值排个名的话,老赵绝对可以排前三,(其实我认为他排第一),太祖长拳,相传就是赵匡胤所传。长拳讲究起如风,击如电,动作舒展,爆发力强。而练习这种拳法的,不敢说实战到底多强,但是身强体壮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完)
这个答案写的实在是跑偏了。
知乎不给我专栏,我只能建立个群了,欠下的文章在这儿发:241667370
奥巴桑乔,曾经访问过中国。本来对黑人好感有限,但不得不承认,真是有异类有奇才。
下面都是转帖,我是水水的搬运工。
奥巴桑乔将军曾经是默塔拉将军的下属,在自己的上司,挚友被刺杀后,他迅速带领军队,横扫了试图军事政变上台,吞并尼日利亚的那群带路党。
当奥巴桑乔,拖着自己的大刀,低沉地说道:“我的大刀早已饥渴难耐了。” 时,那群带路党们突然发现,虽然他们击杀了默塔拉,可草丛里一直躲着打野的奥巴桑乔,已经全身神装了。巴桑乔冲了出来,怒气全满,三刀劈死一个……系统不断的刷屏……蛮王奥巴桑乔,双杀,三杀,五杀!!!超神了!!!!!整个尼日利亚都沸腾了,华丽而风骚的Q和E,最佳时机开启大招……简直就是神一样的选手。
此时奥巴桑乔对着全尼日利亚的军阵狂呼道:“还有谁忠于我们的祖国?还有谁忠于我们的人民?”说实话,一个已经系统刷屏五杀的神级蛮王在那儿狂呼,他的大刀饥渴难耐……谁敢BB一句?
于是,中立方和势力弱小的反对方,均加入了奥巴桑乔的军政府中。
我不知道奥巴桑乔想什么,但根据之后他的行为和做的事情,我相信他在担任了尼日利亚最高统帅的那一刻,一定在低语:“默塔拉将军,你没有完成的事业,我会完成!战士守卫尼日利亚,愿你垂怜我们”
但不得不说,奥巴桑乔和他的老领导默塔拉两位都是真正的战士,因为他们的手段都极其的凶残,这两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至少在1976年这个时间段上,他是一个真正守护尼日利亚的英雄。
他上台之后,尼日利亚的各地酋长们,军政府领导们终于迎来了尼日利亚
历史中最“黑暗”的岁月。
并且,这哥们儿凶残到啥地步呢……
全国性的土地改革开始,立法颁布《土地使用法》:核心内容就是,全国所有的酋长,军队头子,还是哪里的山大王!记住一点,老子是默塔拉将军的传人,老子是奥巴桑乔!全部把土地叫出来,归属于政府。不服的可以马上造反。
说实话,这个就凶残了啊……尼玛直接一脚把所有土豪的饭碗都给踢了,但是当时尼日利亚全国没一个敢BB,因为奥巴桑乔的战绩实在太凶残。谁敢反抗?
奥巴桑乔完成了全国性的土改后,下一步就是直接规定了《军人逐步脱离政治》办法,并且要求立即执行。全国十九个州(他的前任,被刺杀的默塔拉将军的主要功绩之一)所有州的驻军,地方军事力量,全部不允许兼任,兼职,任命为政府官员。严禁军人干涉政治!反抗者杀无赦!
于是这道命令一下午后,全国军人都傻了……但是,谁也不敢BB一句!
完成土改和军改后,他立即着手了政治改革~解放了当年伊龙西下令不允许结党的命令,表示大家可以组成党派,但是需要在政府备案,不备案的野生党派全部扫灭。于是尼日利亚本地党派开始出现,真正为尼日利亚考虑的那些党派出来了!
完成了土、军、政三个改革,就已经足以让他成为尼日利亚的伟人了。但是他觉得还不够……他更改了国体,重新制定了宪法,充分考虑了尼日利亚的情况后,引用美国宪法制定出了《尼日利亚宪法》从此,分裂尼日利亚属于违宪行为。第一次成功的把尼日利亚从国体上固定为了一个国家,并且成功的解散了所谓的四大势力。
此君至此,已完成了土、军、政、国改革。但是这位牛逼的人觉得还不够……与此同时,他开始走工农路线,狂暴式的改革全国工商业,他运气实在太好,遇到七十年代末期的石油大涨价。尼日利亚手里有钱了,于是在适合灌溉的地区开始狂暴发展农业,为城市化打基础。
并且工业也第一次出现在尼日利亚的土地上,至少在他手里, 尼日利亚已经修建了汽车产线,船舶厂等组装工业。
并且,他的幕僚是一个美国人~我们不知道是好是坏……总之,他重视教育!当年尼日利亚大学仅5所,加上两所职业高等技校,一共7所。在他手里,用石油收益在几年内完成了8所大学的兴建,7所高等技校的兴建。虽然比起中美这种国家,不足道。但是……尼日利亚已经拥有了13所大学,一年至少出产一万大学生。并且有9所高等技校,一年可出产万余优秀技工
至少,这是个开始。并且他在全国19个州加首都区,每个地区修建初级教育学校(小学),州必须完成额定人物的中等学校(初高中)
并且,用强力的军事手段表示……现在依然是军政时期,完不成任务的都拉出去宰了。
你们觉得完成,土,军,政,国,工,农,教的全部改革需要多长时间?怎么滴也得个二三十年对吧?
但是,这位牛逼人用强力到一人打全国的手段……用了三年就完成了这一切。
然后他为尼日利亚做了最后一件事情,回复了当年被伊龙西解散的议会,改组为了参议院和众议院,成功组建了国会。
于是…全国大会开始,选举开始了!因为他提出了《禁止军人干政原则》他本人不参与总统竞选,于是尼日利亚民族党的沙加里成功当选总统。
这位将军,把所有的一切交给了人民选择的政府。在1979年年底……他出让了帝王级的权利,回归山林当了一个农场主!
他被誉为尼日利亚民主之父(绝对褒义,不是皿煮哈),他被誉为非洲雄鹰!他说他只是站在了默塔拉的肩膀上,他说荣誉归于尼日利亚人民!
谁能料到,民主之父后来被皿煮政府被抓了投到监狱里去了呢。
有兴趣的自己看看,后面还有二次出山。
我觉得这位国父咋比咱的强呢?当然,时势不同,不可强求。但人家不嘴炮,不借外国势力(有所保留),功成身退,不恋栈,不弄权。在一个比咱还落后专制的国家出来这种奇人也算是异数了。
提到了张议潮, 但是不够详细,那么就由我来继续安利张议潮吧。
原回答链接(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原答案写在这里,有进一步的继续改动。原回答可能是因为很多人认为张议潮“不算小人物”(但我个人认为以历史地位和起兵时候的家业来说,他是小人物。),木有得到很高的认可,也并没有很多赞。(也许是两万六千字太多没人愿意读...)
以下是修改后答案,一万字左右。
公元751年,安西都护府精锐大半折损于怛罗斯之战,两万四千人死伤大半。一时间风雨飘摇。但这并非根本性的大事,两万人的折损,在唐朝鼎盛之时算不上什么大事。仅仅两三年后,安西都护府又开始了征伐威慑周边小国的大规模征战。(怛罗斯之战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葛逻禄族雇佣兵一万人反水,从安西军背后进攻,打乱了部署,使得安西军军阵崩溃。但这绝不是葛逻禄最后一次背叛唐王朝。)
但天有不测风云,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在河西、陇右征兵, 安西兵组成“安西行营”奉诏平叛, 帮助收复了两京。安西都护府乃至于整个西北大规模的抽调精锐入内平叛。
但由于安西、北庭及河西、陇右驻军大部内调,一时之间西北地区出现了战力真空的脆弱状态。等待留守的疏勒四军镇军民的,将是无边的梦魇。
公元760年,吐蕃攻陷陇右军镇,发兵进攻安西都护府。河西走廊的封锁,使得西域与内地隔断,无法得到来自中原的有效支援。 由于安西、北庭二都护府联合了本地沙陀、回鹘的力量,吐蕃久攻不下。此时的军事指挥为,李元忠守北庭,郭昕守安西都护府。
郭昕,郭子仪的亲侄子。 安史之乱后作为将才的新鲜血液补充进安西四军镇。 但他留名青史却并非因为自己是郭子仪的亲戚,他以自己的鲜血,捍卫了郭家的荣耀,大唐的荣耀。
公元780年,李元忠、郭昕渐感不支,安西、北庭沦陷在即,派遣使者间道奏事。德宗对其进行了嘉奖,表示了对于二人忠于唐朝的嘉奖,封李元忠为北庭大都护,郭昕为安西大都护,诏令四镇将士均按等级破格提拔七级。 除了虚名之外,朝廷对于安西和北庭二都护府的支援是,什么也没有。完全拿安西和北庭的汉人当做了炮灰。
公元790年,吐蕃与葛逻禄联军(对,又是葛逻禄)威逼利诱之下,沙陀、回鹘依附吐蕃猛攻北庭,北庭都护府彻底沦陷。自此安西与中原彻底断绝了音讯,在史书上不多的记载完全消失了。
公元808年,孤悬海外四十八年后,安西都护府彻底沦陷。因为已经没有了历史记载,所以这是学者推测的时间。 坚守四十八年的最后一任安西大都护郭昕战死。
自此,唐代对西域的百年积累被连根拔起。史书并没有记载西域汉人最后的结局,但根据下面一个例子,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出来。
--------------------------------------------------------------------------------------------唔,以上都是时代背景,过长请见谅。
吐蕃攻占了河西走廊,夺取了陇右与河西一带的大片土地。然而高原上下来的这帮家伙,剥个人皮做人皮鼓还可以,让他们治理,实在太考验他们的智商了。即使,这是吐蕃帝国的巅峰时期,他们占据了从西域到陇右的大片土地。大地之下,势力所及,彻底隔断了河西走廊。
在落后野蛮(此处为客观描述,和当时的唐文明相比,吐蕃属于典型的落后野蛮)的吐蕃的“英明领”导下,河西地区经济水平大量倒退。 而沦为下等人的汉人动辄遭到打骂侮辱、强征重税和本族文化的被压制。“丁壮者沦为奴婢,种田放牧;羸老者咸杀之,或断手凿目,弃之而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日夜思归唐朝。开成年间(公元836年—840年),唐使者赴西域,途中“见甘、凉、瓜、沙等州城邑如故,陷蕃之人见唐使者旌节,夹道迎呼涕泣曰:‘皇帝犹念陷蕃生灵否?’其人皆天宝中陷吐蕃者子孙,其语言小讹,而衣服未改”。------《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八 外国列传二 《张淮深变文》记载唐朝使者到了沙州,叹念敦煌虽“百年阻汉,没落西戎”,而“人物风化,一同内地”。
公元799年,已经彻底沦陷为吐蕃占领区的沙洲(敦煌),当地的汉人豪强张家出生了一个叫张议潮孩子。 这个普普通通的孩子慢慢长大。如果生在大唐强盛时代,以张家的豪强地位,张议潮或许会以陇右良家子的身份建功立业。但现在,已经不是唐朝治下了。已经沦陷12年之久的河西,在张议潮的视角看来,完全是人间炼狱。
由于关于敦煌的史料极度缺乏,我们并不知道张议潮起义的动机是什么。是感情?是国仇家恨?还是对大唐和汉文化的一心向化?唯一为后世所知的是,张议潮完全以小人物的身份积极投入到了推翻吐蕃帝国在陇右残暴统治的活动中,并以之为毕生事业,矢志不渝。
公元848年,经过长期准备,49岁的张议潮率部起义,城中的唐人大量响应。在与吐蕃军队的决战中,张议潮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
张议潮起义的时机把握的非常好。此刻的吐蕃帝国,经过朗达玛灭佛运动(注1),围绕王权之争,完全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大内战之中。自称宰相的吐蕃大将、原洛门川讨击使论恐热,在843年大败于征伐鄯州节度使尚婢婢(吐蕃官爵类唐,这位也是吐蕃大将)之后,双方恨意不绝的激战了二十四年。(注2) 而论恐热作为吐蕃帝国最佳猪队友,更是产生了“河西一带我大吐蕃帝国之下的汉人都是我的两脚羊和移动军粮”的错觉,狂性大发之下隔三差五的抢劫河西诸州。 这种令人赞赏的敬业助攻无疑把河西一带的番汉顺民(旁边:卧槽,你的苛捐杂税老子都交了,现在还不打算给条活路?老子跟你拼了!)继续推向张议潮的起义军一方。(注3)
张议潮的另外一个机遇是,同一时期,回纥汗国也崩溃了。(公元846年)和后世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回鹘汗国不只是大唐平定安史之乱的盟友,同时也一样是大唐北方最大的威胁之一。道理很简单,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回纥汗国快速崛起,策马南下的他们窥探见了大唐花花世界的繁华,以及与之并不相称的软弱无力。 这个巨人其实是肥羊!这个念头从此充斥在回鹘汗国的心里。
”初收西京,回纥欲入城劫掠,广平王固止之。及收东京,回纥遂入府库收财帛,于市井村坊剽掠三日而止,财物不可胜计,广平王又赍之以锦罽宝贝,叶护大喜。“ 初,回纥至东京,以贼平,恣行残忍,士女惧之,皆登圣善寺及白马寺二阁以避之。回纥纵火焚二阁,伤死者万计,累旬火焰不止。及是朝贺,又纵横大辱官吏。"---《旧唐书》卷195《回纥传》。嗯,这就是大唐“忠实”的回鹘盟友。当他们攻下东都洛阳以后,烧杀抢掠三日,把好好的东都变成了修罗场!
这之后,住在长安的回纥人动辄驱马作乱,抢劫马匹、财物、子女,甚至行凶杀人。“大历六年正月,回纥于鸿胪寺擅出坊市,掠人子女,所在官夺返,殴怒,以三百骑犯金光门、朱雀门。是日,皇城诸门尽闭,上使中使刘清潭宣慰,乃止。”----(《旧唐书》卷195《回纥传》)
哈哈,肆无忌惮的高等人回纥,是不是和后世某些人有点像?毫无尊严的晚唐,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唐朝,它更像某个羸弱的多的朝代。
与此同时,为酬谢回纥的“功绩”,唐朝不断给予他们大量赏赐。并以远高于市价的价格大量购买他们的马匹。病马、老马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这种名为贸易实为岁贡的往来给唐朝的财政构成了极大的压力,国家加重征收百姓的绢帛。白居易《阴山道》诗说:"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养无所用土(一作去)非宜,每岁死伤十六七。……谁知黠虏启贪心,明年马多来一倍。缣渐好,马渐多。阴山虏,奈尔何!"(《白居易集》卷4)
“ 红粉哭随回鹘马, 为谁一步一回头。”---虽然是金国人写的。但它绝不仅仅是象征北方游牧民族那么简单。 那么多民族,为何单单选取回纥(回鹘)?这实在意味深远呐。
吃过人的狼,绝不会因为人的软弱而放弃吃人。此时的回纥汗国取代原来突厥的地位,占据了漠北草原。为了争夺丝绸之路,不仅和吐蕃大打出手,也对唐朝虎视眈眈。劫掠中发财的他们甚至开始主动要求唐朝征召他们参战(名为参战,实为劫掠。),不敢让回纥介入的唐朝,甚至一度牙齿打碎和血咽下的屈辱的主动送上了财物。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宰相裴度受命讨伐河北叛乱藩镇,"回纥请以兵从度讨伐"。朝中议论,认为安史乱中"回纥收复两京,恃功骄恣难制",都不同意再招惹他们。唐穆宗于是派人通知他们,但他们自行开赴丰州(今内蒙古五原县),拒绝听命。唐穆宗不得已,"诏发缯帛七万匹赐之,方还"。---《旧唐书》卷195《回纥传》。
事实证明,对某些人来说,当牵扯到利益的时候,什么忠义,恐怕是狗屁不如了。
“ 朝廷以回鹘衰微,吐蕃内乱,议复河、湟四镇十八州。乃以给事中刘为巡边使,使之无备器械糗粮及吐蕃守兵众寡。又令天德、振武、河东训卒砺兵,以俟今秋黠夏斯击回鹘,邀其溃败之众南来者,皆委与节度团练使详议以闻。”----《资治通鉴.卷二四七》。这段话很好的说明了唐朝对回鹘在陇右的忌惮。直到回鹘、吐蕃衰亡,才重新开始谈收复河湟之事。
--------------------------------------------------------------------------------
注1:此起彼伏的灭佛运动
朗达玛灭佛运动为公元838-842年期间,以其被佛教的狂热信徒刺杀为吐蕃帝国的终结之象征。后世佛教徒对朗达玛诸多毁谤,但我认为朗达玛也许并非完全像西藏历史记载中的那样残暴无道。有趣的是,公元841-846年,几乎与死对头吐蕃同时开始的,是唐武宗的灭佛运动,三武一宗灭佛之一,“会昌法难”。“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武宗本纪》,《旧唐书》卷十八)同时还“勒大秦穆护、祆三千余人还俗”,以使“不杂中华之风”。---唐武宗的诏书,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表明了作为大一统的唐朝积极灭佛的原因:佛教作为宗教大量占用耕田,夺走大量劳动力,同时并不缴税,这是宗教对世俗领域的侵蚀。即使唐朝包容开明,也断不能容忍。有人说三武一宗灭佛并不彻底,失败了。我不觉得。对宗教就应该适当的敲打,只有狠狠的报以颜色,它才会知道世俗的红线在哪里。(这句话直到今天依然适用) 三五一宗彻底打消了佛教的非分之想,让其更好的融入中国。
朗达玛死后,吐蕃帝国陷入无休无止的内战,直到彻底毁灭百年后,作为王室后裔、生于吐鲁番的唃厮啰(意为佛之子)联合吐蕃与羌人的残余势力,竖起青唐吐蕃的大旗。经历三代人以后彻底为北宋控制,作为被驱役和利诱下积极进攻西夏的先锋。(北宋后期战略是,对辽防御亲近,对西夏主动进攻。这一构想非常成功,步步蝉食,在王安石时代控制青唐吐蕃后局面大好,如果不是因为金灭北宋,西夏可能会先灭亡。) 历史,总是在无声的嘲讽,真是好编剧。
--------------------------------------------------------------------------------
注2:吐蕃的内战
论恐热与尚婢婢激战了二十四年。这场夺权的内斗大大削弱了吐蕃在陇右的军事实力与统治基础。以至于最后“公元866年二月,恐热居于廓州(今青海化隆西南),欲纠合周围部落再犯唐边,皆不从。其仇人言于尚婢婢部将拓跋怀光。八月,怀光率五百骑兵袭击廓州,擒论恐热,数其罪而斩之,献其首级于唐。”---曾经拥有二十万大军的论恐热,居然被五百骑兵就斩首了。
残存的吐蕃势力,部分投降唐朝,部分称为张议潮的部众,还有一些称为独立的部落。
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记载:公元845年冬,论恐热第三次进攻尚婢婢失败后,“(尚)婢婢遂传檄河湟,数恐热罪曰:“汝辈本唐人,吐蕃无主,则相与归唐,无为恐热所猎如狐兎也!” 这段话,无疑是对论恐热手下陷蕃汉人部众所言,而且起到了非常大的效果,许多汉人部族直接离开了论恐热,投奔唐朝去了。(”嗢末百姓,本是河西、陇右陷没子将,国家弃掷不收,变成部落“。---张议潮的奏表)
--------------------------------------------------------------------------------
注3:论恐热在河西的暴行
“恐热闻婢婢弃鄯州,自将轻骑五千追之,至瓜州,闻怀光守善州,遂大掠河西鄯、廓等八州,杀其丁壮,劓刖其羸老及妇人,以槊贯婴儿为戏,焚其室庐,五千里间,赤地殆尽。”---《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五 》毫无疑问,论恐热这种不给人留任何活路的行径,只能继续壮大张议潮的义军。
--------------------------------------------------------------------------------
接下来十二年的戎马倥偬里,张议潮连战连胜,以河西本土汉人(这里称汉人,不为唐人。因为唐朝是一个海纳百川的朝代,治下的各民族都可以称之为唐人)组成的义军大胜吐蕃的残暴之师,克复了河西地区的十一个州。
“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归”。----《张淮深碑》一时之间,西域乃至西北的汉人重新恢复了身为唐人的骄傲。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归义军的实际掌控范围是“六郡”---沙、瓜、肃、甘、凉、伊六州。其中军事价值最重要的凉州,盘踞的吐蕃残余势力一度十分强大,唐朝欲得凉州而不得。直到张议潮派侄子张淮深率七千番、汉健儿组成的大军三年血战,克复凉州后,唐朝的统治势力才重新回归。
《张义潮变文》中有很多章节描写了凉州之战的起始之战。描述战场时说:“分兵两道,裹和四方。人持白刃,突骑争先。须臾阵和,昏雾张天。”描述战士的勇敢:“汉家持刃(敦煌史料明确提到张议潮在凉州之战中,已经组建了一支陌刀队。此处应是对陌刀的生动描写。)如霜雪,虏骑天宽无处逃,头中锋矢陪垅土,血溅戎尸透战袄。”描写战阵说:“我军遂列乌云之阵,四面急攻,蕃贼糜狂,星分南北;汉军得势,押背便追。不过五十里之间,杀戮横尸遍野。”最终,张淮深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但凉州为吐蕃经营了很长时间,又是城高墙厚的军事重镇,归义军用了三年才收复凉州。 此时,归义军达到历史上的巅峰。
归义军此时实际掌握六州,其中伊州(今哈密地区)拥有大片绿洲,为西域东边的重要门户。西州(安西都护府旧址)---伊州---瓜州(今甘肃安西东南)---沙州(今甘肃敦煌县城西)---灵州(今酒泉,彼时为唐朝朔方节度使治下)---甘州(今张掖)---凉州(今武威)---长安(今西安),这条线路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过西州后西行则分为三条线路,此处不再赘述),为归义军所打通。陇右(在唐朝,陇右这个地名相当于今天的西北,包含陕甘宁青等外加西域都护府治下的大半个西域。)重新获得了与中央直接的联系。 不至于让大唐沦为半身不遂甚至截肢。
整个河西的腥膻之气虽然说不上为之一扫而空,但至少在西北留下了一点点汉文明的火种。尤其是作为归义军核心的瓜、沙二州,在此后的一百年间,始终是一盏孤悬海外的明灯。 之前的河煌犹如人间炼狱,吐蕃肆虐,民生凋敝。和大唐治下的欣欣向荣截然不同。 是张议潮以区区普通人的身份,经过毕生奋斗,终于重新让河煌的六郡十一州重新恢复了和平与安定。汉人终于是汉人,不再是低人一等的牲口和奴隶。
但辉煌下潜藏着阴影的暗流。除了核心统治的五州外,其他的五州大多是当地部族首领归附归义军的形势,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忠诚非常有限。一旦动乱到来,这些拥兵自重的部落能否继续听从归义军指挥,尚未可知。而“六郡”中的凉州,实际上唐朝觊觎已久,绝不会让它成为归义军的领土。(注4)
----------------------------------------------------------------------
注4:凉州的归属问题
作为陇右兵家必争之地,凉州是各方都试图掌控的锁钥之地。谁掌握凉州,谁就可以东入长安,或西去西域。唐朝的几代皇帝无不渴望收复凉州,但此时大唐的强盛已成过眼云烟。各地的节度使拥兵自重,听调不听宣。实际上此时的唐朝既无力收复凉州,更没有办法在凉州建立稳固的统治。 所以归义军收复凉州,最高兴的当然是唐朝。归义军不愿轻易的让出苦战三年才得来的凉州,但大义之下不得不做妥协。最后达成的协议是---凉州由唐朝派官员驻军与归义军共治。唐朝并没有意识到归义军政权的稳定性有多重要,于是,当若干年后朝廷玩弄权柄导致归义军内乱的时候,凉州再次沦陷。
--------------------------------------------------------------------------------
张议潮绝不是割据地方的军阀,归义军直接向唐王朝效忠,并获得了唐王朝的认可。张议潮本人被册封为归义军节度使。然而因为归义军与唐朝的依附关系过于紧密,导致了归义军受到了朝廷玩弄权术的直接危害。而张议潮所依仗的河西豪门张氏、李氏、索氏,固然为归义军贡献了子弟的鲜血和世代累积的物力人力,却同样为权力的失衡留下了伏笔。(注5)
----------------------------------------------------------------------
注5:唐朝在对待归义军问题上的严重失误
事实上虽然归义军和以张议潮为首的河西张氏效忠唐朝,但唐朝依然对其多有不满和警惕。
张议潮在自己的辖区自称河西节度使而不是归义军节度使,被朝廷认为是严重的不恭。事实上此时河西的唐朝势力名存实亡,全靠张议潮在支撑。至少归义军在各藩镇中的表现已经是非常忠诚了,但朝廷因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叛乱的缘故,依然对归义军不信任。
在凉州归属问题上,朝廷又多次伸手,等同于是强行夺取了归义军的胜利果实。之前提到过,归义军起义的时期,刚好是吐蕃受到大内乱和瘟疫天灾等诸多打击,崩溃毁灭的时期。然而即使如此,唐朝本身却并没有对河西投入太多军力来收复失地(或者说没有能力投入太多军力)。 作为重大战果的“收复三州七关”,实际上是吐蕃降将主动献上。而为后世感慨不已的收复河西,其实是归义军以一己之力办到的,难度与三州七关,不可同日而语。
在这种情况下,唐朝朝廷最好的选择应该是积极笼络拥护归义军与张氏,依靠其作为代理来统治河西。然而唐朝朝廷继续拒绝相信归义军的忠诚,最后直接导致了归义军政权的严重内乱。大好局面付诸东流,归义军的控制区一度萎缩到瓜、沙二州。
而唐朝朝廷并没有意识到错误,反而继续我行我素。讽刺的是,如此玩弄权柄、将赤胆忠心其如草芥的唐朝作为政权,崩溃在了归义军之前。
--------------------------------------------------------------------------------
在唐朝的施压下,张议潮起事成功后,不得不将兄长张议谭送入长安为质。公元867年,张议谭老病卒于长安。张议潮不得不在归义军危机四伏需要继续花时间精力整合内部的情况下“主动”入朝为质。这一去,他再也没有回到故乡。
内残外忍的晚唐,这里并不想过多着墨。大家只要清楚一点就好了。晚唐远比你想象的更黑暗,归义军的历史远比你想象的惨烈的多。晚唐这样的朝代不亡,是无天理。
--------------------------------------------------------------------------------
说实话,写张议潮的故事,是一件极其痛苦而不愉快的事。这和东汉耿恭时期那种类似“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恢弘气势完全不一样。 耿恭再落寞,至少有窦宪、班超等人和他一起努力,有鲍昱(“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此际若不救之,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这样的人为他鸣不平。那是一个时代奋发的志气。而张议潮所处的整个时代都是灰暗无光的。
他的家乡沦陷于吐蕃的铁蹄下,幸存者除了毫无尊严的乞求活下去外并没有任何其他诉求,甚至有时宁为太平犬而不得。
他的敌人强大到近乎难以战胜,前期是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吐蕃军队大规模混战,后期是肃州龙家(这里的家是一种表示方法,这些都是非汉人的其他民族部族)、仲云家、甘州回鹘、西州回鹘、吐蕃残余势力等虎视眈眈,稍有不慎,败亡即在瞬间。
他的大唐在收复河西的惊喜之余对他百般提防,这种不仅不是援助之手反而是不信任的目光让他近乎无力承担。
他的时代充满了风云际变,坚守忠义的人固然会得到赞赏,但更多的是讥讽,忠义在这个时代比不上一支私兵,甚至比不上一柄武器。
他环顾四周,除了身边一起经历苦难的同袍外,并没有其他同行者。这注定是没有援助的奋斗,同行者一个接一个倒在了路上。可是要活啊,人总要活下去,一定要活下去。想要带着尊严被当做人,在这个时代的确是一个可以为之而奋斗,可以为之而死的终生梦想了。
“ 初,帝王失位,风云变作。
强雄贵功业而贱人命,恃三尺剑,征诸天下,老弱欲偷生而终乱离,沥血荒野,枯骨相藉。
是时天地为熔炉,万物为薪炭,血泪并煎于其中。
是以英雄有悲世之歌,继而振拔威武,扫荡风云,立南北二朝,握天下之柄”
-----《九州缥缈录.蛮荒》(此为小说,并非史料)
有的人,即使生在无边的黑暗中,也绝不会放弃对光明的追求与向往。没有光明,便自己生火,以身为薪,阳中生阳。纵然燃尽了自己,却带来了光与热的伟力。我中华五千年之所以依然为中华,正是这样以身为薪,点燃自己的肉体与灵魂的人,用毕生心血捍卫而来!
张议潮在长安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六年。这六年锦衣玉食但不复自由的闲散生活中,不知他作何感想。骐骥进了牢笼,会不会因为失去驰骋的自由,因而凝神远眺,怅然若失? 然而我相信,他这一生,从未后悔过。
--------------------------------------------------------------------------------
公元872年,一代奇男子张议潮病逝于长安。他死后,归义军陷入了严重的内乱中。后来虽然再次复兴,却也再不复昔日之辉煌气象。
张议潮,知其不可而为之,逆潮而上甚至改变整个大趋势的英雄。然而作为风云激荡之时的英雄,也要付出很多代价,舍弃很多东西。 还是那句话,这种毅然决然对抗命运的渺小身姿,正是人类伟大光辉闪烁的时刻啊。
----------------------------------------------------------------------
归义军的相关史料极度缺乏,在唐史的资料中,甚至被不重视的文官归入吐蕃传中。张议潮不仅是当代不受重视,即使是古代,也一样是不受重视。幸运的是,敦煌藏经洞被打开后,大量归义军时期封存的档案文献重现于世,我们才有机会,了解这一段泣血史诗!
----------------------------------------------------------------------
关于张议潮的电影只有一部,叫《大漠紫禁令》。
大漠紫禁令_百度百科剧情是:
唐宣宗年间,一信使飞马抵达京师长安,带来了张仪潮的奏章。
吐蕃国达摩赞布病故,因无太子即位,大将尚恐热和宰相尚思罗发生火并。张仪潮率沙州民众起义,希望朝廷能发兵救援,收复唐故土甘凉十一州。宰相白敏中奏请宣宗降旨,派使节前往招抚。宣宗便委派慈恩寺文慧法师出使沙州,令张仪潮节度西边陲十一州。
隐藏在长安城内窥探动静的吐蕃宰相之女尚色兰,得知唐朝派使的消息后,即暗中随行。当文慧法师身带诏书和金印,在侍卫耿超和李七郎的陪同下,来到渭州清水县驿台留宿时,半夜两黑衣人企图行刺,被文慧徒弟昆仑奴等捕获。文慧一看是两个吐蕃姑娘,便下令放走,不料金印也不翼而飞。
两个吐蕃姑娘在归途中被一伙强人所杀,金印被流窜沙漠的大盗黑马王彪所得。他把文慧诱至盗窟,威逼其宣读诏书,妄图取代张仪潮节度甘、凉十一州。尚色兰率众力挫群匪,击毙王彪,追回金印,救出文慧。
文慧则规劝色兰,吐蕃与唐朝应永远和睦相处;当张仪潮在沙州古城登台接受唐皇册封时,色兰贴身卫士前来报警:尚恐热勾结大喇嘛耍阴谋,要宰相父女为国王殉葬。
文慧赶去揭露了他们的诡计,并宣布唐朝愿与吐蕃结盟好,使那些被愚弄的吐蕃民众醒悟过来。尚恐热慑于众怒,只好释放了色兰父女,与张仪潮举行和平谈判。
--------------------------------------真是感动到泪流满面。大唐和吐蕃和谈,张议潮跟论恐热坐下来谈,最后各民族大团结大联欢?尼玛,圣父圣母都不敢这么胡改历史好不好?这是对张议潮的亵渎。 河西汉人的尊重,是用自己手中的刀剑亲手夺回来的,不是卑躬屈膝谈出来的!这种政治正确的片子,简直不提也罢。
于右任,祖籍泾阳,是我国近代、现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
赵元任,汉族,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苏武进(今常州)人,生于天津,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哲学家、作曲家,亦是中国语言科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汉语言学之父,中国科学社创始人之一。
吴三连, 台湾台南学甲人,台湾省前省议员、前 台北市市长、自立晚报、台南纺织创办人,也是 台湾日治时期与战后台湾 民族运动、 社会运动及政治运动的先驱人物。
更新
赵丽莲,广东新会古井人,音乐家。出生于美国纽约洛克威尔中心 。父亲赵仕北,中国同盟会会员、孙中山的挚友。母亲白薇熙,德裔美籍、医学博士。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字子胥,楚国人(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1937年,一位蓬头垢面的难民抱着个咸菜坛子,在清华门口堵住校长梅贻琦。梅校长仔细一看,眼泪夺眶而出。
这位难民头衔太多:
他是长城牌铅笔的创造者;
他是中国最悲情的科学家;
也是钱三强、邓稼先等“两弹一星”的导师……
他就是大家熟悉又陌生的赵忠尧。
赵忠尧生出在浙江农村,从小被寄予厚望。
20出头时跟着叶企孙学习,他自己认为所学有限,于1927年,自费到美国深造。
注意,他留学的钱都是从牙缝里省的,找人借的,因为他等不及公费,极度渴求知识。
而在美国,赵忠尧被打上了“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标签。
密立根是他的导师,曾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
导师给的研究项目,赵忠尧看不上,主动要求加大难度,因为他不甘心只混个文凭。
“那就硬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系数吧”
“我要考虑一下”
“这个很有难度,没得商量”
赵忠尧这才勉强接受,人设由此而来。
在美国期间,还有一件遗憾事儿。
当赵忠尧发现正电子后,本可以上报获得诺贝尔奖,却被他的同事截胡。 (当时的中国人不被世界瞧得上,也有这样的原因)
“世界欠中国一个诺贝尔奖”由此传开。
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但他自己丝毫不在乎。
赵忠尧说:我只想学习知识,为国家作贡献,别无他求。
就这么实诚,不为名利,醉心于学术的痴人。
来说说开头的那件事吧。
1931年,赵忠尧去了一趟英国,核物理大师卢瑟福十分欣赏他,特意送他50毫克放射性实验镭,以此鼓励他回国后继续努力。
回国后赵忠尧开建核物理实验室,50毫克放射性实验镭,他走哪就带哪。
1937年,北京沦陷,清华已搬往长沙。逃出来的赵忠尧发现镭忘记带,就央求梁思成开车冒险去取。
和梁思成分手后,赵忠尧放弃所有行李,化身难民,把镭装在一个酸菜坛子中,贴身护着。
不敢走大路,就挑偏僻的小路,星夜赶路,风餐露宿。
等梅校长在长沙看到赵忠尧时,他衣衫褴褛,胸口已被坛子磨烂了。
感动于这份痴劲,梅校长当场落泪。
他干的“傻”事还没完。
1946年,赵忠尧带着12万经费,去美国观看原子弹的试爆。
受到震撼的赵忠尧感叹:我们中国也要造出原子弹!
但是我们没有加速器。
赵忠尧就此留在美国,找机会学习各种技术。
他发现制造原子弹的核心设备要40万,自己手中的钱杯水车薪。
于是下定决心:省钱买下关键零件,自己造一台。
在美国赵忠尧就干两件事,每天只吃面包,酸菜,为了省钱嘛;另一件就是学习如何造机器。
4年之后,他才带着核心元部件,回到实验室。
1955年、1958年,他先后制造出中国第一台、第二台质子静电加速器,一直用到2000年。
有了加速器,1964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才成功试爆。
赵忠尧的一生,为学术痴狂,直到1998年逝世。
“这一生都在为祖国兢兢业业地工作,没有谋取私利,没有虚度光阴。”
这是赵忠尧的自我评价。
错失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不在乎,却把50毫克镭当命一样看待。
当原子弹、氢弹试爆成功后,直到今天,知道赵忠尧这个名字的人,还是少之又少。
但谁又能否认,这位默默无闻的核物理学家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和牺牲呢?
向这些开拓者们,伟大的科学家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