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妹子,写成假名是おの·の·いもこ,鉴于隋朝时日本尚无假名,因此「小野妹子」应该是后人推定的汉字。
一般认为平假名是空海(774~835)发明的、片假名是鉴真(688~763)发明的。
日本人取名,首先想到的是日语,后来因为受汉语影响,会将日语写成汉字。小野妹子的名字就是「いもこ」,而「いも」借训假名是「妹」,「こ」万叶假名为「子」,于是「いもこ」就成了「妹子」。
另外「妹mèi子」未必不是「妺mò子」
其实也可以是「小野芋子」,反正也不是他自己写的(日本那时尚无文字),他自己写的是「小野臣因高」
(大约1985年建奈良访都碑亭时出现的谴唐使名单中有「小野妹子」,应该是早期转写的),小野妹子应该是遣隋使而不是遣唐使。
隋朝时,小野妹子使用的名字是苏因高(小野臣因高),「小野」是他的氏「おの」(「お」是「小」、「の」是「野」),「臣」是他的姓(应该是「号」,类似于「平原君」的「君」),「苏」应该是自己添的汉姓(也有说是「小野臣おのおみ」的缩略音译),「因高」,「いも」写成「因」可能是借训假名,「こ」的万叶假名也可以是「高」。
另一个当时的名人,苏我马子(そが·の·うまこ),「そ」的万叶假名是「苏」、「が」的万叶假名是「我」,「うま」的借训假名是「马」、「こ」的万叶假名是「子」。
可能是个男装大佬。日本人有时也会这么猜测(正经脸):
小野妹子は実は女性で、男装していた可能性も、もしかしたらあります(真面目)
还煞有介事地给出理由:因为当时女性地位低,所以扮成男人的样子。
女性だった場合、なぜ男にしたのかというのはまあ、当時は女性の地位が低かったからとも言えるでしょう。
不得不说,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不抖机灵的分割线----
下面进入正经回答。
「小野妹子」这个名字,是后人附会的汉字,并不是人家自己这么写的。
约1400年前,一位名叫 onono-imoko 的使节,渡海来到大隋。
此处忽略千年岁月中的日语音系变化 ……
那时的日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字。
为了学习隋朝先进文化, imoko 同学努力研读汉文。
自古以来,汉字文化圈以外的人,最初用汉字写自己名字的方式大同小异,一般都是根据母语发音,找读音相似的汉字组合来书写。
imoko 同学根据自己名字的发音,对为两个汉字「因高」。
在隋朝相关史料记载中,只有「苏因高」,没有「小野妹子」。
对于「苏」字的来历,目前尚无一致结论。
而「小野臣妹子」的写法,最早出现在《日本书纪》卷二十二。
到了《日本书纪》开始撰写的年代,经过历代遣隋使、遣唐使的努力,汉字已在日本上层社会流传,萌生了早期的音训体系。这时候,用汉字来写日本名字,已不像早期那样笼统地对音,而是更注重根据含义来选择用字了。
然而,后人并不知道作为「古人」的 onono-imoko(おののいもこ)名字到底是怎么取的,只能根据读音来估摸着匹配汉字。大概就这样推断:
至于第二个「の」,连接在氏与名之间,当时写作「臣」字
连起来是「小野臣妹子」,中间「の」去掉就是「小野妹子」。
之所以连很多日本人初次听到这个名字都可能误以为是女人,主要出在「妹」和「子」这两个字上。
首先「妹」这个字,纯是根据「いも」推出来的写法。
打个通俗的比方,就像我们听到一个人叫 mèi,可能想到最常用的字就是「妹」,尽管人家其实也可能叫「魅」「寐」「袂」之类的。
「いも」这组音节出现在日语里,不仅可能是「妹」,也可能是「芋」,比如「いもかわ」可能写作「芋川」,「いもた」可能写作「芋田」……
甚至还有可能,起名时这组音节在具体方言里另有其它含义,没被收录到后来的训读中。
「こ」写作「子」,与此同理,只是推断用字。
此外,「子」出现在人名中,也并非从一开始就是女性专用的。
最初,「子」字用在身份较高的人名末尾,不分男女。
后来,皇室女性名字里形成了固定用「子」的习惯,并自上而下流传到民间,逐渐有越来越多的女名以「子」结尾,以至于现在一般人看到叫做某某「子」的,第一反应就当作是女名。
更何况和「妹」连在一起了……
日语语素相比汉语,音节数较多,普通词汇一般没有将「子」作为缀字的情况。
没有「妹子」这样的词,只有「妹」,读作「いもうと」- imōto
没有「孙子」这样的词,只有「孫」,读作「まご」- mago
但同样如果用在姓氏或名字上,汉字写法就比较多样了,
「まご」也可能会写作「孫子」,「あびこ」也可能会写作「孫子」,后者还可能写作「我孫子」「吾孫子」「安孫子」「神孫子」……
绝大部分以「子」结尾的姓氏或名字,都不能按照汉语口语里带「子」的词来理解。例如:
只有少数音读「子」的名字含义和汉语相似或相同,例如
「ししぐち」-「獅子口」
「ししく」-「獅子吼」
「ししおう」-「獅子王」
…… 这些也是日语名字
延伸阅读:
多邻国,免费学习英日韩德法西等40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