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确定咱们讨论的公知是大家普遍认可的网络用语,不是“公共知识分子”的简单缩写。
公知只不过是50后到80后(部分)普遍思想的映射罢了。
所以直到现在,50后到80后的大部分人依旧转不过弯。我的父母(60后)即使真心为中国的发展自豪,他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依旧会不由自主地往中国不如外国的思维定势里套。怎么说呢?倾向中国是基于证据支持的理性观点,倾向外国是不假思索的感性观点。
别说他们了,我一个90后思维中都残留着这种思维定势,因为我三观成型的年代是公知最末期,也是最活跃的阶段。这个思维定势已经改不掉了。大概00后们应该不会再受到这种困扰了吧。
所以我们对公知不感冒是天然的,谁愿意永远做父辈的乖孩子呢?成长的过程就是革老子命的过程。父辈喜欢公知,他们大可以在自己的房间里面接受那些陈旧的观点。我们也可以在我们自己的房间里倾听我们喜欢的观点。以前大家坐在一起看电视,上面说什么就是什么,现在不是了。
公知什么的可以比做郭德纲出名之前的相声圈,体制内相声演员说的相声。大家都听过,名气是有的,但是只有老人愿意听,干活的时候听个响儿,年轻人小时候和父母坐一起听过,也许还喜欢过,但是长大之后觉得没意思了,然后郭德纲出名了,年轻人都去捧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