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确实很难理解,但我觉得难理解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对这些概念的抽象思辨不容易懂,而在于如果一个人真的认同和理解这句话——我指的是在生活中也这么看待一切问题——那么他将不得不悬置几乎所有的常识和主流观点,并用自己的理性重新推导一遍,包括对待科学的常见态度(如果他要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的话),这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但这种工作一旦完成,思想就会有一个巨大的飞跃。
首先,黑格尔的原话是:
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法哲学原理》
“现实”一词“Wirklich”和“现实性一词“Wirklichkeit”在黑格尔那里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与真实、存在这些概念都有区别,那就是 “现实”一词包含词根wirken,表示工作、活动和创造。也就是说,黑格尔说的现实就不是一般意义的独立于人的冷冰冰的客观现实,而是自由的、能动的现实。这个意思就离常识特别远了。有人说这是翻译的问题,但我觉得中文里似乎没有哪个现成的词语能够表达这层意思。翻译的准确性固然很重要,然而我觉得阻碍理解很多哲学概念的主要因素并不是翻译,而是内在的思维方式和实际生活,如果一个人主观上不能反思自己的思维,那么懂再多的外国语言都可能进入不了状态。从黑格尔为自己辩解的状态看,当时的德国人看到这句话照样会产生误解。
那么,怎么从现实性中看出自由呢?对这个问题,我觉得直接引用那些抽象的哲学思辨对于帮助我们理解意义不大,所以我想从个人心理发展的角度解释一下。
我们首先把视角切换到小孩子。小孩子会怎么理解“现实性”呢?一个小孩子想要吃糖果,但妈妈拒绝了,小孩感到不高兴。小孩不想上学,爸爸说这不可以。小孩子的意志在现实中碰壁了,此时小孩子对“现实”的理解就是:被外力打断。这个外界是完全无法预料的,对他来说是无法预测的。他并不能理解为什么妈妈不想让自己吃糖。所以“现实性”对他来说其实就是偶然性。很多人对现实性的理解其实停留在偶然性的层次,有的人在遭遇了挫折后就说“这个社会太现实了”,这里的现实就是偶然性、无规律性。
从偶然性上升到必然性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这里的关键就是建立规律。比如这个小孩子想,为什么妈妈不让我吃糖呢?可能是因为妈妈认为糖吃多了对我的健康不好,比如导致龋齿,刺激分泌胰岛素并增加胰腺的负担、破坏了营养的均衡。这背后涉及到了许多生化规律,然后他发现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对这个小孩子来说,如果他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服从这些规律,而这些规律是早在小孩子出生之前就客观存在于自然界的。此时小孩子所理解的“现实”,就已经不再是盲目性、偶然性了,而是由各种科学知识和因果关系组成的“必然规律”。这个现实已经超越了感觉,而进入了“本质”阶段。对这个小孩子来说,“我的利益”就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吃糖时的那种单纯的快感,而是一种思维活动,一种对事物本质和原因的认识,也就是意识到 “身体内部各指标的平衡”才是健康的标准,才是“我的利益”真正所在。而这个“平衡”是感官所看不见的,是只能凭理性思维来达到的。此时,这个小孩子的感性和理性处于相互割裂的状态,他意识到自己不能为所欲为,不能凭着感觉做事,而要用理性来限制感性与激情。然而,他懂得越多的科学知识,却并不感到自己更自由,因为这些必然规律都是先于他而存在于自然界了,这些规律好像是被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这些外人所奠定的,自己只是把这些规律从外面拿来并适用于自己的需要而已,即必然性仍然优先于自由。
那么如何从必然性中看出自由呢?我觉得,只有一个人掌握大量科学知识并对之反思才能意识到背后的“自由”。这里的一个关键就是思维要从“因果关系”上升到“交互作用”。刚开始,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总是遵循单一的因果链条的,A现象的背后是B原因,B的背后又是C原因,这种无穷递进的理性是不能解释很多问题的。所以思维必须提升到“交互作用”,就是说我们发现,很多事情的因与果都是相对的,是相互作用的,因与果、作用与反作用是相互转化的。比如说人体的各个器官的功能就是一个有机体,是互相影响的,很难说某个因素是另一个元素的原因或者结果;在人的精神领域包括社会和历史方面,单一的因果链就更是没有解释能力了。比如对一个民族来说,究竟是它的民族性格导致了它的法律,还是它的法律导致了它有这样的民族性格,你很难切割开这两者,只能说双方各自都既是原因又是结果….很多事情都是这样,通过对交互作用的反思和深入,我们可以发现在交互关系中的两个对立面的背后有一种“隐秘的同一性”,正是这种同一性把两个对立面保持在互相否定和互相排斥的状态里,并保持自己的同一,这里面就引入了“目的论”的概念。所谓“目的论”,就是原因和结果是一个东西,结果只不过是原因的自我实现,在这个实现的过程中,目的把各种因果关系当成了自己的手段,并维持自己的同一性。
在这里,我觉得最好的例子就是心理学,推荐大家看一下《思考,快与慢》这本书。心理学里有很多效应联合起来看是很有意思的。
比如“首因效应”“锚定效应”说的是人对他人印象的形成往往与接收信息的顺序有关,对某个人的第一印象不好,后面即使接收再好的信息也会对这个人的看法大打折扣,反过来说,对某个人的第一印象很好,后面即使接收了很多负面信息也对这个人有还不错的感觉。“刻板印象”说的是人容易根据某些局部特征形成对某个人或某群人的整体印象。
再比如“自利偏差”,说的是人在遭遇失败时倾向于外归因,在顺利时倾向于内归因,“习得性无助”说的是人在长期遭受不可控事件后所产生的一种稳定的、内在的无力和认知上的失调。也就是个体会将外部的挫折事件直接归因为“我的本质不够好”“我无能为力”,而忽略了其他支持自己的证据。
心理学研究本身不存在什么目的论的思维方式,但当我们把这些连起来看时,就会发现这些效应的背后有一种目的。比如“首因效应”“锚定效应”“刻板印象”的背后暗示了人的心理有一种目的性,这个目的性就是人有一种要保持自己认知连贯性的倾向,如果修改认知的成本太高,人就会选择歪曲事实或者忽略相反证据,这就是一种目的论的思维方式。
再比如“自利偏差”和“习得性无助”,我们通过反思可以发现,人有一种维持自己自我概念一致性的需要,比如人会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人们会在意他人对自己的否定性评价,这些都是为了保证自我认知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习得性无助”看起来好像是对自己形成了一种否定性评价,但是这种现象的合理之处在于,它能够节省人的心理能量,如果一个人经常遭受无法预测的挫败,那么他就会通过将问题归结为“我做什么都没有用”来回避行动,这种自我贬低有利于避免他再次遭遇挫折,避免自尊再次受到威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