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在一周内快速摸清一个行业? 第1页

     

user avatar   zuo-ren-bu-yao-l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科一毕业就在战略咨询搬砖,在非常短的时间里了解并分析一个行业可以说是基本功了

高赞回答基本上都是分析的思维导图,当然维度非常全,但并不是非常实用

对于一个新手来说照着思维导图上的内容按图索骥分析下来,还没分析完外部环境估计人已经晕了

对着密密麻麻的内容,按部就班地分析就和从a开始背单词背到abandon就结束了一样,有用但不实用

而真正实用的方法应该是可以让新人在一个极其简单的方法论的基础上最终能自发地建立出一整套完整的分析框架的

而这方法论非常的简单,就是思考及分析的时候要“由低维到高维,由小及大,由点及面”

这里引用黑衣人的结尾片段让大家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知

而对于行业分析,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个思考框架

这个方法论一共有2个部分,4个环节,2个思考方式。

Part 1 由小及大(代入式思考:业内人士视角)

环节1:分析行业内的一家头部公司(关键词:收入&成本)

环节2:分析整个行业(关键词:竞品对标)

Part 2 由点及面(跳出式思考:外部人士视角)

环节3:分析行业的目前的趋势(关键词:自我对标)

环节4:分析整个行业的周期(关键词:发展&波动)

任何一个人认识一个事物都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行业分析也不例外

上来连这个行业里的一家公司是怎么赚钱的都搞不明白,就直接分析趋势及周期基本就是在痴人说梦了

当然,只分析和了解公司挣钱的逻辑,完全不考虑大方向即趋势和周期,这对于整个行业分析来说也是不完整且缺乏思考深度与高度的

接下来,我们来分别聊聊每个环节具体该怎么思考


Part 1 由小及大(代入式思考:业内人士视角)

这部分最关键的就是你需要学会代入式思考

很多人做不好公司及行业层面的分析,最关键的一点原因就是分析的时候永远都置身事外,从外部者的角度去分析

但事实上你不真正地把自己代入进去成为这一行业的一个玩家,你很难切身去体会这个行业关键点在哪里?

环节1:分析行业内的一家头部公司(关键词:收入&成本)

为什么选一家头部公司呢,道理很简单,头部公司的信息最容易收集,方便自己做分析

好了,现在把自己想象成为这一行业的一个头部玩家,你开这家公司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赚钱

而赚钱的核心是买卖,你需要把你生产的东西卖给需要它的人,当然你生产的东西是需要成本的,因此在这一环节,你只需要弄清楚4个问题

问题1:你的产品是什么?
问题2:你卖给谁?
问题3:每个产品的价格是多少?
问题4:你的成本是什么?

其中123与收入有关,4则与成本有关

举个例子,假设你是一家新式茶饮公司的老板,想一想你的产品是什么?Emmm,茶饮和面包

那卖给谁呢?如果从销售渠道分的话那就是点外卖的人和路过店的人,如果按照年龄来分那又是巴拉巴拉,再按照性别来分那又是巴拉巴拉

价格多少呢?一杯茶25-35元,一个面包大概15-30元

那你的成本是什么呢?租金、员工费用、原材料成本等等

作为老板,你一定想赚更多的钱,想赚更多的钱,无非就是提高收入或减少成本,那针对之前的4个问题,又演变为以下4个问题。

问题1:我是否要新增产品或者减少产品?
问题2:我如何扩展我的消费群体和对象 ?
问题3:我是否要调整定价?
问题4:我怎么节省我的成本?

那在解决这4个问题之前一定需要知道我收入与成本的构成是什么,才能针对性地去提升,简单说就是搞细致,go to detail

因此关于收入你需要将你的产品拆分详细,拆得不能再拆了,然后再看每一个产品的运营效率究竟如何

例如,茶饮分为奶茶、果茶、奶盖茶等等,面包又分为现制烘焙和预制烘焙,现制烘焙又分为A类面包、B类面包等等

那它们又分别都是卖给谁的,定价分别又是多少?销量如何?客户满意度怎么样?

而成本上最常见的拆分方法法就是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包括租金,设备,员工等,可变成本则包括原材料成本,制造成本,物流成本等

最后再两者结合起来看看自己每一类业务的利润情况,评估自己赚钱的情况,什么是容易赚的,什么又是辛苦钱

等你把以上这些问题都了解清楚了即搞懂了我钱怎么来,我钱又花到哪里去,哪些钱容易挣,那基本上你算是对这个公司入门了

通常来说,分析这些可以从这家公司的三张表出发,对于业务层面的理解最高效的方式就是阅读招股说明书

如果这个行业没有一家公司上市,咨询公司通常的做法是进行专家访谈、Cold Call以及实地调研,来帮助自己了解以上的问题

环节2:分析整个行业(关键词:竞品对标)

搞清楚了前面的4个问题,你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基本的了解,但依旧很难解决之前的那个问题,我怎么去赚更多的钱?

这是因为行业里并不只有你一个玩家,你需要对标才能帮助你去做决策。

那对标什么呢?依旧是前面分析的4个问题,只是对象变了,你需要弄清楚你的竞争对手是怎么做的,成功的地方“比学赶帮超”,失败的地方引以为鉴就对了

问题1:竞争对手的产品是什么?产品线是比我多,还是产品更精简?
问题2:竞争对手的用户是谁?有没有挖掘出我之前没想到过的用户群体?
问题3: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是什么?是不是走高端线,或者都是低端线?
问题4:竞争对手的成本是什么情况?成本多少,又是如何削减成本的?

在分析完以上这些问题,你对整个行业开始有了相对清楚的认知,你知道玩的最好的玩家好在哪里,你也知道玩的最差的玩家差在哪里

但此时的你还是站在公司的维度,而分析到这里你需要提升一个维度了,你需要把所有在这个行业的玩家捏合起来进行总结

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这时候你最需要知道什么呢?

你需要了解自己——弄清已知,了解外界——弄清未知

总结来看依旧是4个问题,2个内部问题,2个外部问题

内部问题:
问题1:这行的关键成功因素是什么?
问题2:这行自身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外部问题:
问题3:这行的市场规模有多大?还能再大吗?这关系到增量
问题4:这行的护城河是什么?新玩家进来会轻松分我的蛋糕吗?这关系到存量

关于这环节,建议从阅读媒体新闻开始入手,有了一个基础认识之后再去阅读专业机构的报告,例如咨询公司的报告以及券商的行业分析报告

弄清楚以上这些,第二环节也算是入门了

Part 2 由点及面(跳出式思考:外部人士视角)

到了这阶段的你,对自己的公司和行业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了,而这时候你需要切换自己的思考方式,从代入式思考转变为跳出式思考

因为在接下去的两个环节,你将更多地关注大方向上的东西,如果依旧采用代入式思维,很容易陷在纯粹的买卖之中

环节3:分析行业目前的趋势(关键词:自我对标)

前面两个环节,都是专注于一个时间点由小及大地进行分析,接下去的两个环节,则需要加入时间维度,由点及面地进行分析

第3环节其实非常简单,是一个启发环节,为第4环节做铺垫

这一环节主要做的就是自我对标,自己和自己比,总结来看是以下3个问题

问题1:这个行业目前和过去3-5年比,怎么样了?
问题2:行业是增长了还是下滑了?
问题3: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举个例子,2009年钢铁价格史无前例的高,基本达到5000元/吨,而到了2015年,钢铁价格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行业下滑了

原因是2008年大搞基建,钢铁需求空前绝后的高,但之后由于“凯恩斯主义”的后遗症,导致产能过剩严重,钢铁价格只能一降再降

自我短时间段的对标分析,会让你发现除去上一阶段最后提到的从自身角度去思考的内外部分析外,事实上还会有其他的因素来影响行业

这环节的分析则需要更多地参考专业机构的报告以及经济学家的观点了,收集数据并对数据做一些处理分析

环节4:分析整个行业的周期(关键词:发展&波动)

为了弄明白第三环节的问题,我们需要再拉大维度来看这个问题,你需要弄清楚以下3个问题

问题1:这个行业究竟是靠什么来驱动发展的?(这涉及到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问题2:是否会受到经济周期或政策的影响?(这涉及到发展时会被经济和政策影响的程度)
问题3:目前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了解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行业靠什么来驱动发展,可以分为两类,技术驱动与马斯洛需求驱动。

技术驱动:即核心竞争力是靠自己的技术,例如医药、高新科技、人工智能等
马斯洛需求驱动:即核心竞争力是为了满足人们那5层需求的,例如现在大家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很多满足人们精神世界满足的产品未来会发展的更快

而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行业可以分为经济周期性行业和非经济周期性行业。

经济周期性行业:通常不是生活必须的,例如汽车、钢铁、旅游业等等
非经济周期性行业:通常是必需品,例如水电煤等行业

除了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还会受到政策的影响,例如近期的电子烟以及线上教育

以上这些都是会打断趋势发展的因素

当然,政策和经济周期是最为常见,也是通常必须考虑的发展波动因素,但依旧还有其他的因素,例如环境因素等等

但一事一议,你需要做的是根据你在前两个环节研究得到的关于行业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思考,而非什么行业都来把所有的外部因素都研究一遍

好了,终于到最后一步,分析目前处于生命周期的什么阶段,即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这一步相对来说也是最简单的一步了

这环节在分析时需要更多地参考创投行业的报告,还要对经济周期的波动历史有一定了解并在这一过程中补充自己欠缺的经济学知识

通过以上4个环节的分析,对于一个行业的分析基本上来说是算入门了

当然以上每个环节所列举的问题仅仅是核心问题,以启发为主,更重要的是顺着这个思路分别站在业内人士和外部人士的角度去问自己更多的问题来帮助自己完善对于行业的理解


那前面提到的这些信息我去哪里获取呢?

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咨询公司一般获取数据和信息的途径,通常对于咨询公司来说,一般分为一手研究信息和二手研究信息

一手研究通常会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方式1:问卷
方式2:专家访谈
方式3:Cold Call
方式4:Focus Group
方式5:实地走访
方式6:网站数据爬虫

二手研究通常就是在公开渠道的各种网站来获取信息了

关于这一块,我为了方便以后自己在做案头研究的时候找资料,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梳理了自己常用的网站

用Excel做了一个小工具,把所有靠谱的渠道搜集起来然后做一个dashboard方便使用,我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将自己要找的信息分为了三类,分别是找数据、找报告以及找资讯

例如在专业机构报告下,有查询投行/券商行研报告、咨询公司报告以及其他机构及文献的网站

为了方便自己找各类细分行业的报告,我还设立了细分行业报告子类,方便自己查询各个细分行业的资料,细分行业包括TMT、汽车与出行、零售及消费品、教育、工业等14大行业

当然,这个工具肯定是在没法使用Bloomberg、Wind、Capital IQ等付费数据库或无法在这些数据库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的时候使用的

如果你或你的公司有这些靠谱的付费数据库,那肯定还是优先使用数据库查询

但一般来说,二手研究的数据信息会被做一些处理和加工,一手数据的质量通常还是会比二手研究的高不少

尤其是专家访谈,当然前提是专家靠谱且愿意说

商业的东西其实真的很简单,有时候告诉你,你就是知道,不告诉你你就是不知道

而这些信息就是高质量信息,懂得人几句话就给你讲透了,这样的信息通常只掌握在少数的大佬手里,而一旦有了这些信息,你对行业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混圈子,随着你的级别与能力越来越高,高质量的信息获取就会更简单

最后,说实话即便像咨询公司那样一整个团队做到了以上所有的这些,也不能说自己摸清了这个行业

只能说帮助你尽可能地了解一个行业,毕竟这世上不可能存在任何人能100%摸清一个行业

作为一个非行业内人士,能做到以上这些已经尽全力了,接下去再提升对某个行业的认知只能靠时间积淀来提升自己了

注:关于如何查报告的内容引用自本人文章《一个工具搞定行业研究 | 实用工具.03》,欢迎移步搜索


以上~


user avatar   yinayin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做过两年内的投资,看了几百个项目,经常要在几天之内搞清楚某个行业的情况。答主之前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子元器件、高端设备以及材料等。不过也看了一点的消费。

在一周内要彻底弄清楚一个行业几乎是不大可能的,毕竟隔行如隔山,每个行业里都有自己的门道,甚至有些工作了好几年的人也不一定能说自己对这个行业就有多了解。

但是做到大致了解还是没有问题的。

既然时间短,又想要能够尽量摸清,最好的办法是按照研究机构或者咨询机构的研究框架来,一点点地填充信息,这样会比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搜索资料高效很多。

按照给出的这个模板的框架,收集信息后逐一填上,就能形成对这个行业较全面的认识。

接下来我写的东西是针对于非行业研究人员,但是想了解一个行业的同学可以采取的思路。

毕竟对于专业的行业研究人员,需要做的更多。


基本的研究框架

一般常见的研究框架包括以下这些:

产品

这个行业的主要产品是什么?
产品的主要形态是什么?
满足了用户哪一方面的需求?
产品的替代品包括什么?
产品的关键技术是哪一项?
产品的成本结构如何?

市场

公司的市场定位?
公司的主要用户?
市场空间有多大?
近几年的市场增长率有多高?
预计未来几年的市场增速如何?
市场的主要玩家是谁?

行业概括

基本的行业术语
行业的发展历程和变迁
行业的监管情况和主要政策是什么?
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行业发展的瓶颈
行业目前所处的周期
行业的供应链情况,关键的环节是哪一个?
用PESTEL模型分析,这个行业如何?(PESTEL模型如下)
P:政治因素,是否是公有设施行业?是否受到政策和监控的严控?如房地产
E:经济因素,哪些经济因素影响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如奢侈品
S:社会因素,社会风俗和思想开放程度对这个行业有多大的影响?如医美
T:技术因素,技术是如何影响这个行业的?如手机
E:环境因素,环保政策和环保理念如何影响行业发展?如新能源汽车
L:法律因素,某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对行业的影响,如广告法影响自媒体等。

竞争

行业的竞争情况如何,是完全竞争?寡头垄断?还是寡头竞争?该行业是否受到反垄断的监控?
业内几个主要玩家的盈利模式分别是怎样的?
在竞争胜出的关键行业因素是什么?
该行业是否受到海外竞争的压力?


除了收集上面的信息,还可以关注一下近期的特殊事件,特别是政策动向。

譬如中概股最近遭遇做空,包括爱奇艺、好未来等,如果你正在看教育行业,那这件事情是你应该关注的。对于这些特殊事情,你在知乎上搜索也能找到很多的数据和各方说法,看个3-5篇的深度分析,对这件事情至少能够在与一般人交谈时比别人多出大概5%的谈资。


从哪里获取研究所需的报告和数据

如果是为了看行业总体数据,可以上国家统计局和对应的行业协会官网,对于行业研究报告,推荐以下几个地方:

1、证监会官网

在证监会官网上可以找到各个上市公司的上市时候的招股说明书,这是券商针对公司情况出具的一份翔实的报告,里面的行业部分通常是券商经过仔细的调研得出的情况,当然如果是太小的券商出具的报告,有可能深度不够。可以找一下中金、招商、中信证券等大投行出的IPO对应行业的某家公司的招股说明书。

2、巨潮资讯

证监会指定的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信息的网站,在上面可以找到各个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和招股说明书等。

3、东方财富网

对于未付费用户,每天可以免费下三份报告,找报告的时候同样挑选一下出具报告的券商,还是建议看几个大投行的。

4、万得

這個是要收费的,而且很贵,一般人都不会买,大部分情况下是公司买了給员工用。如果你有朋友在金融机构,可能他手里有公司发的账号,你可以麻烦他下几份。如果嫌麻烦,某宝上或者某鱼上搜一搜,便宜得很。

5、网站:发现报告

这个网站上有“行业研究”、“宏观策略”、“公司研究”、“招股说明书”和“其他报告”四个板块,每天会新增几百到上千份报告,报告来源于其他各个网站,包括消费、互联网等,常见的行业一般能在这上面搜到。

6、网站:并购家

这个网站关注的是行业内的并购事件,也能在上面找到各个行业的报告。

7、网站:行行查

上面有行业数据、法规、技术变革、竞争格局等,是我最近用得比较多的一个网站,上面还会根据关键字提取报告中的内容,譬如“商业模式”“产业链”等。


查看行业动态的网站

想要更新一下行业最近的时事,可以关注一下几个做的比较好的财经网站,包括

1、36kr

2、投资界

3、界面新闻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其存在的深层原因在于其盈利模式的可行,而这种东西,不要说一个外行人,很多时候在其中工作多年的人都不一定能看清。毕竟能够被轻易看清的,恐怕早就因为模式过于简单而被颠覆了。所以如果对某个行业感兴趣,就应该下苦功夫去做深层的了解。


user avatar   karro-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近1年多来,我帮助了200+人转型互联网并找到满意工作。 欢迎你也加入互联网求职圈!

工作10年来,我调研过上百个行业、几百家公司,在甲方做过战略规划、市场策划、运营管理,也在乙方做过营销策划,手里常常十几个项目同时运转。

快速调研一个行业,在我看来是一项必备的工作能力。

这篇文章,我将会从3个方面来说清楚这个问题:

1、为什么行业调研,是职场跃迁必备能力?
2、如何快速调研一个行业,助你升职加薪?
3、如何真正着手分析一个行业?

一、为什么行业调研,是职场跃迁必备能力?

市场在变,需求在变,这就要求任何一家公司都要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敏锐。不管销售、市场、运营,还是产品、研发,都会涉及到这项工作,只是调研的目的和深度不同罢了,内容主要涉及宏观政策、市场环境、竞品分析、消费行为研究、营销策略研究等。

从下面这些招聘需求,我们可以发现用人单位对管理岗明确有这项能力要求。销售经理会去调研销售渠道、销售区域、销售价格等;产品会针对产品功能、产品指标、产品设计等调研;运营会去调研行业最新运营玩法、营销手段、营销策略等;研发则是去调研最新技术应用、竞品研发难度等。

对于大部分职场人来说,成为管理者几乎是必经之路,这也意味着我们要站在行业的高度去思考公司的发展和对策,站在行业需求链的角度去看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从而去调整战略布局、调整营销策略、构建技术壁垒等等。定期调研就是主要手段之一。

二、如何快速调研行业,助你求职晋升?

1.求职成功杀手锏

如果说简历是敲门砖,那么调研报告就是面试成功的临门一脚。

但面试准备时间只有几天,怎么才能快速完成一份针对性的调研报告呢?第一步我们需要明确调研目的,聚焦去解决问题。

举个栗子:如果你要应聘活动运营,那么你的调研目的就是提炼一套适合这个岗位的解决方案。大家一听解决方案,可能会感觉很复杂,其实没有那么难。既然你去应聘,肯定是有相关经验的,你不熟悉的只是这个行业或公司,那么就去找到你过往工作经验和这个岗位需求的结合点即可。

我画了一个导图来简单说明一下制作步骤。其实你需要做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行业分析(行业现状、发展历史、行业特点、商业空间以及竞争环境);

2、活动运营分析(活动运营现状、效果分析、用户反馈、推广情况);

3、活动建议(针对前面的分析提出你的建议)。

只要你把分析和思路呈现出现,给到一套你的方案建议,求职成功率就会大大增加。

不过要注意的是,报告的含金量必须要保证,否则很可能达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这个环节我专门辅导过学员成功入职,更多细节欢迎与我深入沟通。

另外你也不需要每个公司都这么做,只需要在你特别想拿下心仪公司的时候花几天时间去做,通过这个过程你也可以更深入了解这家公司及所在行业的情况,可以为之后offer选择作决策参考。

2.升职加薪必备能力

虽然行业调研工作很重要,但实际工作中各部门都有主线指标和任务要完成,要同时兼顾,快速做完调研就变得很重要。

举个栗子,你要为公司产品做调研分析,怎么调研其实取决于你的目的。如果你是做前期项目调研,那么国家宏观政策、市场环境、行业竞品就要侧重分析;如果你现在是要针对某项功能进行调研,那么就侧重有这项功能的竞品去调研就好了;如果是想看整体盈利模式,那么侧重点又会去看竞品的财报、免费功能、付费功能等是怎么布局的。

可能有人会说我有哪有时间去做调研啊?或者哪有必要啊?但是如果你想要做管理,想要晋升,那么这种调研能力就是必备的,反过来,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往往在工作中表现更优异,更容易升值加薪,因为他们总是能提出更好的建议,而这不仅反映出他们对市场的洞察和敏锐,也反映他们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所以其实一周能不能摸清一个行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下有什么问题是需要你通过调研去解决的,毕竟大部分人都不是专门咨询和调研机构,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调研上是不现实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去调研,反而更能锻炼职场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不仅如此,这种隐藏在冰山以下的能力是可迁移可复用的,对于个人成长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关于行业趋势的思考,也可以看下面这篇,希望可以有一点启发:

三、如何真正着手调研一个行业?

所以行业调研已经不仅仅是咨询机构的工作了,它已经是职场人必修的一项能力,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求职晋升、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有重要的作用,只不过咨询机构是系统调研和全面分析,对大部分职场人而言,能够针对某个问题快速调研,解决当下问题就已足够。

既然行业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可迁移软实力,那么如何真正着手调研一个行业呢?

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我单独花了1周码了4000字的文章,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行业尝试做一次分析。

----------------我是分割线----------------

收到很多私信,问的最多的是关于职业规划,行业选择,竞品分析这块专门给大家整理了进一步的详细资料:

1:5000+份行业分析报告。涵盖健康、医疗、短视频、电商、制造业、人工智能、区块链、医美、教育培训、快消、金融、游戏等行业报告,工作必备。

2:100+竞品分析报告。拿到一堆行业报告,不知道如何分析竞品也是百搭,真的是操碎了心,都有都有,竞品分析不知道这么做,都在这里。

3:快速职业定位指南。行业那么多,我该这么选?和20位500强经理人深聊,结合200+真实案例提炼的一本职业定位手册,帮助你快速找到职业转型的要点和方法。

因为问的同学太多,所以专门给大家整理成了资料,私信统一都不回复了。

想要的同学,欢迎到我的公众号「苏卡洛」免费获得,回复“行业”or“竞品”or“定位”,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资料宝贵,整理不易,每天仅限10个名额。

最后,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希望你能双击点赞收藏起来,一是防止以后想看找不到,二是让我收到你的认可,鼓励我写出更好的内容来反馈大家,谢谢~

--------------------------------------

更多行业分析、互联网运营、事业发展、求职面试、跳槽转行-精华干货,推荐阅读:

跳槽转行做运营,需要准备什么?

如何高效地找工作?

30 岁前实现财务自由的人,都做对了哪些事?

未来,哪个行业比较吃香?

如何快速地熟悉一个行业?

本科生如何写个人简历?

苏卡洛Karro:面试后这样做复盘,妈妈再也不担心我“裸奔求职”了!


我是苏卡洛,一个关心你未来的事业咨询顾问,12年职场经验,成功转型3次,从传统行业转行互联网,已帮助近200人找到职业方向和满意工作,入职有阿里、京东、知乎、B站、科大讯飞、跟谁学、新东方、VIPKID、高顿等公司。

知乎关注我@苏卡洛Karro
公众号:苏卡洛
祝你找到坚定目标和满意工作。

user avatar   samuelzhan-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同学纠结一周是不是太短,一周怎么可能了解一个行业,说实话,这个观点没有错,用户在变化,技术在进步,行业也在演进,有些人终其一生也未必能够看懂一个行业,所以我所理解的「快速」不是真正看懂行业「终局」的快速,而是站在上帝视角少走弯路的快速理解行业的核心要素。

以我五年战略咨询、五年 BAT 商业分析的经验,厚颜说说我是怎么在一周内去了解一个行业的。

一、行业分析的基础框架和分析模型

了解行业的基础框架和分析模型

1、整体的宏观经济和行业政策分析,一般使用 PEST 模型

政策:政府对所在行业的管理制度和法律规章,如反垄断法,对于互联网领域的企业都将有影响

经济:经济的发展水平对行业的影响,尤其是人均 GDP 对行业消费能力的限制。由于企业是处于宏观大环境中的微观个体,经济环境决定和影响其自身战略的制定,经济全球化还带来了国家之间经济上的的相互依赖性,企业在各种战略的决策过程中还需要关注、搜索、监测、预测和评估本国以外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

社会人口:社会人口结构对行业的影响,如老龄化、婴幼儿增多、人口流入加速、城镇化、互联网化等,对不同行业都会有不同的影响,需要根据特定行业的消费者进行分析。其中人口规模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的容量,年龄结构则决定消费品的种类及推广方式。

技术:对行业对社会发展的终极驱动力量,技术要素不仅仅包括那些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如移动互联网二维码技术对支付行业的影响,新能源电池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对出行行业的影响等

2、行业格局或竞争分析

市场规模:决定这块市场有多大,一般通过行业网站或者第三方机构预估,或从业者基于对行业的认知作出判断。不同的预测结果意味着对这块市场前景的差异,从而决定企业战略的差异,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行业价值链:行业的上下游分别是谁,都有哪些企业,决定了企业未来怎么发展

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促进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有哪些,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环节在哪里,例如日化行业中品牌销售和市场推广就是其成功关键要素

行业生命周期:产业发展的阶段,以历史和发展的眼界,审视整个行业的发展,如增长型行业(新技术新产品)、防御型行业(公共用品 烟草)、周期性行业;(政策支持型、政策限制型,产业指导目录)

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行业五力模型、商业模式,这是了解行业里面最重要的部分,后面都会详细介绍,其中行业内不同企业会基于自身的资源来构建不同的商业模式和壁垒,从而在竞争中取胜,商业模式的设计和差异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二、具体内容与步骤

具体操作上需要有一个大致的可以跟内行人沟通的初步框架,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 行业概况,如行业的主管机构、行业协会、行业术语等基础信息,以及行业的市场规模、成长性、盈利能力、商业模式、细分市场等

2. 竞争格局,如行业竞争格局、市场集中度等

3. 行业价值链,如行业核心价值链、关键成功要素等

4. 你的发现/洞见,这是你跟合作方沟通的初步基础

1、行业概况

产业是提供一种或一类近似可相互替代产品的公司集合,「经济学家认为,产业是提供市场的公司集合。其中市场依照可替代性定义,无论是在需求方或者是供给方。」

· 完全垄断:存在于当唯一一家公司在一个特定国家或区域内提供特定商品或服务时 ,如本地的电力公司

· 完全寡占:由生产本质上相同商品的少数公司组成,如石油和钢铁行业

· 差异化寡占:由提供部份差异化产品的少数公司组成,如汽车、大型家用电器等行业

· 垄断竞争:由能够提供部份或完全差异化供给的许多竞争者组成

· 完全竞争:由提供同样的商品和服务的许多竞争者组成,如服装行业等

这一步很简单,找资料,尽可能多的搜集行业相关的信息,行业的过去、现状如何,行业内监管机构及其政策,一般可以找到该行业内最近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去了解,是最简便的路径。招股说明说的查找可以参考后面的附录。

如果再有时间,你去做一下该行业 PEST 分析和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就更完美了。

1.1PEST 模型

PEST 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P 即 Politics,政治要素,是指对组织经营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因素。当政治制度与体制、政府对组织所经营业务的态度发生变化时,当政府发布了对企业经营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时,企业的经营战略必须随之做出调整。

E 即 Economic,经济要素,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构成经济环境的关键要素包括 GDP 的变化发展趋势、利率水平、通货膨胀程度及趋势、失业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汇率水平、能源供给成本、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市场需求状况等等。

S 即 Society,社会要素,是指组织所在社会中成员的民族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教育水平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

T 即 Technology,技术要素。技术要素不仅仅包括那些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

1.2商业模式总结

根据你对行业内主要企业的了解,总结出你对这些企业商业模式的划分,这样在你的沟通中会明确的知道该怎么跟对方沟通。商业模式解决了企业是怎么赚钱的,跟哪些人竞争,市场定位是什么,是理解行业和企业极其重要的环节。

以下示例是对互联网金融领域一些模式的总结,我们发现不通的模式对于用户、商户、监管都有不同的理解。


user avatar   dxww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用一周,只要 3 天,就能快速了解一个行业!近 6000 字全是干货,手把手教你,看完就实操!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1. 为什么要一周内了解一个行业?
2. 要摸清哪些核心因素?
3. 如何针对性地了解核心要素?
4. 比快速了解行业更重要的事

一、 为什么要一周内了解一个行业?

优秀的人厉害之处,就在于有强烈的目标感,明确自己为什么行动,又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对你来说,一周内了解一个行业,意味着什么?

是一份漂亮的研究报告,还是职业生涯的重大转折?

花 3 秒钟想一下,你想获得什么。

1. 因为老板、同事、朋友等外部原因,需要你一周内产出行业调研报告;

比如,老板觉得最近短视频带货很火,让你研究一下短视频行业,下周给个行业报告,分析一下值不值得入驻。

2. 由于自身想转行、想学习、好奇等内部原因,让你想主动了解陌生行业:

待在传统行业的你,觉得事多钱少没前途,想换个有发展空间的行业,打算一周内弄清楚这个行业该不该进入。

如果是外部原因,你需要尽量搜集书面化、数据化的信息,搜索的内容不必太过深入,明确大致方向即可;

如果是内部原因,则应该更注重实践和复盘,增加对整个行业的深入了解。

本文主要讲针对第二种情况,全是干货和技巧,看完就能上手。同学们,准备上车吧~

二、要了解哪些核心因素?

1. 行业分析的基本框架

在研究陌生行业时,一定不能忽略「行业框架」、「市场分析」、「产品研究」、「竞争格局」、「监管政策」、「其他影响因素」这 6 个大方面!

如果把行业比作一个人,那么基本框架就相当于头部和四肢,是最基本的支撑点。


2.了解这些框架有什么用?

(1)行业框架:判断行业是否正处风口,位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接下来走上坡路还是下坡路,现在进入是否还有红利。

下图是行业生命周期曲线。探索期和衰退期有风险,不建议加入。成长期属于快速发展时期,适合创业人士,成熟期则适合普通人士进入,最好是依附龙头公司。

例 1:十年前是房地产行业的成长期,那时只要拿块地,闭着眼都能赚钱。

例 2:当下互联网短视频、直播进入红利期,李子柒、李佳琦等撞上风口,一路起飞,收入千万。

(2)市场分析:市场大小直接决定盈利天花板。

比如,一个既不是刚需,也不讨用户喜欢,纯利润还不高的行业,老板都不能保证年赚 xx 万,普通员工的收入就更一言难尽了。

(3)产品研究:产品是否具有发展潜力,会不会面临时代淘汰危机。

例如,以前的时候 MP3 很火,但后来手机兴起,涵盖听歌功能,直接干掉了 MP3。

(4)竞争格局 :了解行业蛋糕是如何被割分的,评估自己(或心仪公司)能分到多少份额。

(5)监管政策:一切行业都跟着国家政策走,顺则蒸蒸日上,逆则夹缝生存。

(6)其他影响因素:指地区、文化、经济、生态、人口等因素,做得好是赚钱加分项,但忽视的话,也可能是致命一击。

看到这里,你应该已经知道,如何通过基本框架,来判断一个行业值不值得进入了。

但最关键的来了,这些框架还是很泛,该怎么具体化操作?又该怎么挖掘相关信息呢?

别着急,继续往下看!

三、如何针对性了解核心要素?

第一步:送你一张思维导图,帮你快速理清思路!

由于内容过多,避免混乱,我先放上思维导图。

第二步:如何针对性地摸清核心要素?

这部分内容,应该是你们最喜欢的:

不仅放上了每个框架细分的问题,还提供一对一的问题搜索渠道和工具(内附链接),真的很干货,建议收藏(顺便双击点个赞^_^)。

第一大板块:行业概况

六大关键要素

  1. 基本术语:基本的行业术语有哪些?专业名词有哪些?
  2. 行业规模:行业整体规模和数据?行业年度经济收入?
  3. 生命周期:处在行业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行业发展是否有瓶颈?或者是否有行业天花板?
  4. 发展历史:行业的发展历程和变迁怎样?行业发展趋势如何?未来上坡还是下坡?
  5. 盈利模式:行业发展主要驱动力是什么?行业是哪种盈利模式?
  6. 上下游供应:行业的供应结构如何?供应商数量与分布?

这是指弄清楚行业的基本情况。如果把行业比作一个人,这就相当于是,了解他长什么模样,年龄多大,以前是怎样的,靠什么维持生活,以后会不会有出息。

这样一说,行业规模、生命周期、发展历史等就不太难理解了,但什么是行业驱动力和盈利模式,大部分同学还是一知半解,所以我简单解释一下。

驱动力主要看是供给驱动还是需求驱动。

供给驱动对企业的技术要求较高,以「为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为核心,就是哪个做得好买哪个。

比如手机行业和互联网产品行业,尤其是 APP 类,产品经理基本会保持一周一迭代。

需求驱动就要看受众群体大小,以及他们的痛点。

例如医美行业逐渐火热,一是因为爱美是人的天性,不论男女老少,都可能做医美,受众群体广;二是时代逐渐开放,技术也更加成熟,人们对整形微调接受度更高,手术也更安全。

至于盈利模式,我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从单纯的「卖产品」、「卖服务」、「卖品牌」三大类型,衍生出了「卖投资」、「卖文化」两类。

「卖产品」、「卖服务」、「卖品牌」看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分别对应以产品为核心、以服务为核心、以品牌为核心的盈利模式。

「卖投资」、「卖文化」这两点看着比较新颖,但其实,卖投资就是搞分销,招商加盟,比如微商、奶茶行业;至于卖文化,想想各类知识付费 APP/平台就明白了。

搜索方法/工具

(1)行业整体数据:

去国家统计局和对应的行业协会、行业媒体官网、学术论坛找,还可以搜搜行业官方公众号。

国家统计局:stats.gov.cn/

其他还有知网、199IT、搜数网等。

想看全球数据的可以关注这些:

世界银行公开数据:data.worldbank.org.cn/

其他还有 Knoema 全球数据、CEIC 等。

(2)行业研究报告:

比如证监会官网:csrc.gov.cn/pub/newsite

其他还有发现报告网站、行行查网站、36kr、东方财富网、亿欧、钛媒体、QYResearch、亿欧,还可以搜搜微信小程序 报告查一查。

有资金的可以考虑购买咨询机构报告。

咨询机构报告网站可以看德勤、TalkingData、艾瑞研究-艾瑞网、卡思数据等。

第二大板块:市场分析

五大关键要素

  1. 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大还是小?与其他行业相比算大算小?
  2. 行业数据:行业大数据如何?有多少家企业、产品?
  3. 用户群体:行业的主要用户是谁?群体大还是小?

user avatar   liu-yan-14-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抓重点就行了。

这个行业赚不赚钱?

这个行业怎么赚钱?

这个行业里头哪个环节赚钱?

这个行业里头谁把钱赚走了?

这个行业里头未来谁能赚钱?

这个行业里头还有什么赚钱机会?

这个行业还能赚多久钱?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搞钱,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研报一查,这研报没有关键字,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强烈推荐”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搞钱”!


这,就是行业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行业赚不赚钱——判断行业是否进入/值得投资

行业怎么赚钱——判断行业赚钱模式是否有风险,是否有门槛,会不会被大佬按死

这个行业里头哪个环节赚钱——判断行业哪个细分领域值得进入/投资

这个行业里头谁把钱赚走了——判断行业主要玩家和梯队

这个行业里头未来谁能赚钱——判断行业和行业各个环节未来怎么发展

这个行业里头还有什么赚钱机会——判断行业未来发展方向、路线、增速

这个行业还能赚多久钱——判断行业未来发展速度、利润率、行业阶段

大家的框架都万变不离其宗。


user avatar   eccm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久以前做过咨询服务,也试图在一周内搞清一个行业。但现在回过头来看,什么产业链结构、PEST模型、五力分析等等,可以快速做出来,但离真正理解一个行业还差得远。

一周只够消化下材料,人云亦云而已。写写报告,忽悠下外行还行,真正和业内人聊,立马露馅。

最近新进一个行业,花了差不多三个月时间,算是入门了。和这个行业内的一个投资总监聊了下,发现他已经没有让我有吸收新见解、让我产生更多启发了,我觉得这才算差不多入门。

说一下我的方法:

1、自上而下的,从行业往下看。

  • 基本的行业报告看一看。像市场规模、产业链结构、细分赛道、宏观分析基本上都会有。宽泛一些的知识。
  • 这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材料。至少五家以上,好好看看他们的财报,尤其是核心运营数据,并且作一下对比,能够知道他们各自的优势,甚至是刻意地记下来他们的核心数据。
  • 非上市公司,找VC去拿他们的BP,看他们的财务数据和运营数据。这个就不是很多人能做得到的了。

2、自下而上的,从用户往上看。

  • 了解这个行业主要玩家的典型用户,作用户调研,理解用户的场景、需求和付费能力和意愿。
  • 把主要玩家的产品把玩一遍,看差异点,看价值点。最好自己都走一遍,记下来一些关键要点。

3、和高水平的、可怕的行业专家碰撞。

  • 找一线的专家聊,把自己在了解行业中的困惑一一沟通,从别人的见解中吸收知识。
  • 通过专家的引荐去找更多的专家,各个细分领域、各个职能的,大概聊下来十几个专家,心里基本上就有数了。
  • 如果有可能,去找这个行业的CEO,或者是CMO之类O的级别,探讨一下。


当你发现,在和专家的沟通中,他能带给你的收获不太多时,可能你差不多就算是摸清楚一个行业了。


user avatar   RickyF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做数据分析10多年,对行业壁垒非常认同,分析不同行业的数据基本上就是得从头了解,毕竟数据分析就是在做业务。

一周内大概了解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摸清几乎不可能,所以这里的方法论只能让你了解个大概,然后在此基础上去拓展深化,如果有人跟你说,他的答案可以做到摸清,那最好擦亮眼睛。

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一、行业数据

在了解一个行业前,可以看看各大咨询机构关于这个行业的分析数据,可以参考一下我曾经的回答。

二、分析行业

在看完各种行业咨询之后,就可以看看我整理的行业分析思路和框架了。

宏观方面

一、宏观基础:宏观经济政策环境+行业外围环境分析

行业在国内的地位

我国对行业的政策

行业对外资进入的政策及外资进入状况

行业全球化的程度以及市场状况

外资进入战略分析

外资进入动机

外资中国战略在其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外资进入方式及进入程度

行业内上市公司综合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分析

行业内企业未来发展的决定因素

行业内主要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比较

主要企业发展前景

二、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1、市场容量

2、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

3、产品的技术水平

4、产品品种

5、竞争者数量及进出壁垒

6、结论:行业生命周期的阶段判断

三、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1、供需关系

2、竞争者数量

3、各自市场份额

4、力量对比

5、行业集中度

四、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1、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

竞争方式(价格、质量、服务、品牌)、激烈程度

2、新进入者的威胁

进入壁垒(政策、特许、自然垄断、规模经济、资金、技术、资源供应)

3、供应链分析

上游行业状况、资源供应状况、供应品可替代性及重要性、供应者集中度;

本行业对供应商的依赖度分析(行业需要的技能、资源、利润来源是否与供应商关系密切)

供应商对本行业的依赖度分析(供应商成功需要的资源、利润来源是否与本行业关系密切,供应商的替代性,本行业是否是唯一的采购者)

4、替代产品的可替代性分析

行业产品替代品的种类、涉及行业;

替代品替代行业产品的规模、增长率;

替代品与行业产品的优劣比较、替代性分析(技术上和成本上的可替代性)

五、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行业对资源和技术的要求(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2、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技术进步前景

3、国家宏观政策对于行业的影响(鼓励、限制、无影响)

4、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国际技术走向、发展前景分析

国际技术领先的国家、公司的名称、简介、技术领先之处 国内技术水平、发展趋势、与国外的技术差距 国内技术领先公司的名称、简介、技术领先之处

5、其他可能存在的制约因素(资源约束、环保要求、其他要求)

六、行业主要厂商分析

1、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公司股权结构,公司资产规模,公司业务范围,公司主要产品。

2、高层经理情况

董事会、总经理、副总经理等主要成员姓名、年龄、背景资料

3、公司财务分析

公司近年主要财务指标及财务报表,财务状况分析

4、公司业务分析

公司业务类别,收入结构,各业务利润率水平,公司利润来源分析

5、公司人力资源分析

人力资源分析:员工数、人员构成、技术人员比例等

6、公司发展前景

公司发展方向、战略前景、战略目标

按这个框架,一周左右就行了。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每年要做一两次这种事。(不好意思,客户报价太高,没忍住。)

那些万赞答案,是给别人上培训课用的。找本讲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 怎么被翻译成这么个东西)的书,谁都会讲。

实战就一招:到处去找业内人士发的牢骚!你可以迅速成为“老法师”。只有用了商学院不教的套路,才有回头客。


user avatar   chen-chen-91-9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按照我这个方法,只需要 3 天,就能了解一个行业的底层逻辑。

实例演示全部过程,以下是我去年转行教育培训行业做的思维导图,前后也就 2 天。

本文分三部分:

  1. Why 为什么我们要快速摸清一个行业?
  2. What 对于一个行业我们需要摸清哪些内容?
  3. How 我是怎样摸清一个行业的,附工具!

一、首先我们先确定一件事,快速摸清一个行业有多重要!

对行业和公司的摸底能力是投资人必备能力之一,之前公司融资我前后对接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投资机构,会发现他们这些投资经理都特别的聪明,就因为他们调查的行业和项目非常多,看得多了,听得多了,了解多了,对趋势的判断,以小见大的能力,看人、看事的眼光都会变得更准。

当然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是求职者,那我们还需要这样摸清行业吗?

我的回答是,这项技能对我们普通求职者比对投资人更加重要。

投资机构出的是钱,我们投入的是我们的时间和青春,在我看来时间比金钱重要的多。

投资人投资失败最多损失一笔钱,这个往往也在他们承受范围之内;但如果我们选错了一个行业,尤其是人生第一份工作,那会影响我们一生的格局,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不一定是人人都能承受的。

选择大于努力。

人这一生财富的积累程度,不在于他有多努力和勤奋,恰恰只在于他在合适的时机选择了一个合适的行业。

看行业,也是所有大佬的必备技能,很多人看似没啥能力也能赚钱,就在于他们选择了对的行业,在社会大趋势下,小鱼小虾都能赚钱。

所以很简单的一句话,选择大于努力,关键在后半句,「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需要大量练习、大量努力来磨练的技能。

「快速」是另一个重要的关键词。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已经不允许我们慢条斯理地去十年磨一剑了。

就像拼多多,它的模式刚出来时,你可能会说我一时半会看不懂,再等等看,结果人家销售额屡创新高;再想了解的时候,腾讯已经投资了,这时候你想跟一轮,别人已经上市了。

再比如传统实业中的养鸡,绝大部分人的印象还停留在「自家散养」或者「破败的养鸡场」这样的印象,实际上养殖行业的工业化发展你难以想象,即便在国内也有一年能养 5 亿只鸡的圣农集团,股价也随着近些年的高速发展往上攀升。

正所谓蓦然回首,已经错过了一个时代。

在遇到新事物、新变化时,我们应该快速地搞懂它,然后选择拥抱它还是远离它。

这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成败。

二、接下来是本文的核心,我们要摸清一个行业的什么?

讲完这节内容,我会给大家放一张思维导图,帮助大家理清框架思路,凭这张思维导图大家可以对应直接去搜索行业相关内容。

1. 宏观大背景

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大的时代背景,就是趋势;还有一个是宏观经济环境,就是周期。

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风口」:处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改革开放 40 年,是洼地经济,红利成海,「下海」就能赚钱;你现在「下」海试试,赚不到钱还把你淹死了;

万物互联 20 年,是平地经济,万物结网,「连接」成就枢纽;现在捧个互联网+ 的 BP 到北京,投资人都不带见你的;

未来科技 10 年,是高地经济,科技登高,「爬坡」才能制胜;这是趋势,现在还想着什么铁饭碗、汽车等传统行业的,就等着被淘汰吧。

2. 行业发展空间

一个核心问题定义行业:这个行业提供的是怎样的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

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基本上明白了市场在哪里,市场是否有痛点,同时也是看清市场规模大小的基础。

比如教育培训行业,吃的就是人口红利,家长对孩子的培养,虚荣心互相拼比,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就是切中了家长的痛点;同时二胎、三胎的开放,让人口红利源源不断,市场规模很大。

供给驱动看产能,需求驱动看天花板。

行业空间是需求决定的,有多少孩子,就有多少对少儿培训辅导班的需求,再加上成人培训这一块,所以整个教育培训天花板是很高的;

对于大部分新经济技术行业,就要看供给驱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苹果,不断定义手机、平板、电脑,他们不做用户调研,动不动就重新定义,让用户离不开他们。

在了解供给驱动和需求驱动之后,我们就可以判断行业空间了,最简单的算法就是销量乘以单价。

行业规模 = 销量*单价*复购次数

所以不管是投资还是干事业,我们一定要选择天花板高的行业,不同的行业空间,决定了公司未来能达到的高度,也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3. 行业所处阶段

行业所处阶段就是:这个行业,在它发展的道路上走了多久。

这张图很好地解释了产业的生命线,当你锚定了一个行业究竟走到了哪里,未来还要走多远的时候,你会更从容地判断它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

我们尽可能地加入处在成长期的行业。

初创期看不清前景,成熟期竞争太激烈,成长期是各个资本企业互相博弈厮杀的重要时期,当面和面打架的时候,我们作为里面的一个点,就能受益。

4. 行业竞争格局

搞懂竞争格局,我们才能明白,眼前行业的这块蛋糕,是如何被分割的。

有市场必然存在竞争,规模的大小决定竞争的多少。

遇到很多竞争对手的时候,至少说明路走对了;就像前几年的千团大战,最后美团一骑绝尘杀出重围,最终成功上市。

如果没有对手,很可能就是这个领域本身蛋糕太小了,除非是做到了寡头垄断的级别。

行业的竞争状态一般有三种:

1)强马太效应导致的一家独大




     

相关话题

  领导问你最讨厌在座的谁,该怎么有情商的回答? 
  如何看待北京立法规定不得播出涉毒人员的电影及广告等?这将产生哪些影响? 
  职场上,关系真的比能力重要么? 
  2019年双十一猫粮的销量超过奶粉成为第一,你如何看待宠物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 
  苏宁到底怎么了? 
  为什么以前的商家是「宰生」,现在「杀熟」了? 
  “学历不重要,社会上只看能力”这个谎言坑害了多少青少年? 
  太善良的人是不是不适合混职场,做管理? 
  常见的职场潜规则有哪些? 
  该不该为同事打水?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普京与拜登将于6月16日举行会晤?
下一个讨论
在1933年的中国,三亿五千万金卢布的购买力大概是多少?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