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能很清楚地看到,所谓凭一己之力推动“学界改革”的翟天临本人其实除了丢了一个北电博士学位&北大光华博后岗位&一些公众露面的机会(实际上他东窗事发后不久就转战话剧了)也并没有那么不堪,甚至还有闲情来回应一下每年毕业季大家都骂他这件事。
至于北电和北大,谁或哪个部门机构因为这件学术丑闻被如何处理那更是无从得知了。
由始至终,最受伤的还是毕业生。
追更一波:作为一个文学类研究生,我本人并不反对在研究生大扩招的背景下高校提高对学位论文的审核要求。
但问题是,查重其实只是鉴定所谓学术不端的一个最低阈值,实际上只要肯下功夫,无论是换表达/删引文/文转图/注水废话始终是可以实现的。原本查重的出发点是提高学生的毕论水准,但现在很多时候却变成了为降重而降重,甚至也有部分人以查重率极低为傲,这就本末倒置。不同的学科本身就有极为不同的学术引文规范,加之受限于查重系统的算法问题,像上文史哲这种离不开详实的基础文本援引的专业,首查重复率高到能让人怀疑人生,我自己就曾试过维普把文中所有的俄罗斯作家名字都标红的(看到一长串斯基都大红的无奈有谁懂。)
另外,目前国内查重除了知网,一般也就是维普等少数几家,就算不考虑重复率的落差问题,实际上由于都是商业性数据库,查一次真得很贵,谁查谁心疼。如果是硕博论文查个几次一两个月生活费就没了,谁顶得住?(而且翟天临事件后,某宝第三方的知网代查重价格一年比一年高……)
综上,翟天临失去了一个博士学位,但有更广大的毕业生失去了撰写论文的初心&肉眼可见的金钱,让多少本不富裕的穷学生雪上加霜。
当年第一次发论文的时候,因为听多了重复率高的故事,看到很多人都说得好无辜。有点忐忑会不会是个问题。结果自己查了下重,重复率百分之零点几。从那以后我看到网上说重复率百分之十几,百分之几十如何如何无辜的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一到毕业季就骂翟天临的人看来也是“很努力在写”。
这种不以为耻甚至还出来理直气壮抱怨的环境真的可怕。退一万步,就算项目原创性不咋地,经年累月的工作到最后连文字都懒得自己写,凭什么拿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