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给讲讲商业逻辑。国人并没有花钱购买网盘服务的习惯。但是有花钱购买资源的习惯。如果是一篇小作文,工作小结或者入x报告,哪怕只有10kb,只要内容对路,很多人愿意花10块钱买。但是仅仅是上传下载自己的文件,10TB的容量,大家也觉得,这本来就不该花钱。这个道理也很简单,资源没有替代性,无参考定价,说多少钱就多少钱。网盘替代性太强,你收费我可以不用。
再一个,网盘是一个规模才能产生效益的生意。这是因为,大多数用户并不创作资源,而是囤积资源。用户池越大,那么重复资源就越多,这些内容只要在服务器保留一份(可能出于容灾、性能的需要会保留多份,但是只要几份足够),比如说十万个用户都在自己网盘里放了一部10GB的热门电影,文件一模一样,实际上服务器只要使用10GB的硬盘即可,而不是10PB。等于说所有用户都感觉自己用了10GB的空间,但是服务商只花了10GB硬盘的钱。这才是网盘可以做到几乎免费的根本。当用户池足够大,并且文件高度雷同,那么客户端可以做到P2P下载,也就是这个用户需要下电影,他不需要从服务器请求,而从另一个用户那里请求就可以了。对于国内这些应用的厂商,在你电脑里驻留一个后台程序帮它打工这件事情,太简单而且没有任何法律风险了。
所以网盘的逻辑就是通过免费、超大容量,挤垮对手,吸引超多的用户上传资源,建立资源池,用户池。让一部分贩卖资源的用户成为“前店”,自己做分发,做“后厂”。那么怎么收费呢,这个办法有很多,一个是和“前店”分成,一个是向购买资源的用户课税(下载限速会员属于这一类)。但是,这种模式意味着,只有一个头部用户能活,并且越来越大,其它的玩家,要么取代头部,要么最终都是铩羽而归。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吐槽大量网盘最后倒闭的原因。
2020.03.24更新:现在,我的备份策略是本地多硬盘+双百度超级会员。其中,相机RAW文件是本地多硬盘+一个百度云盘,另一个百度云盘用来放网上下的电影啊,ape/flac啊
以前,360云盘号称免费,并且有个每日签到领随机大小的云盘空间。我就注册了四个云盘账号。我的主号每天签到,空间总量我记得到了100T以上。然后那段时间就把自己每次拍照的RAW文件,以及自己玩PT时下载的东西上传360云盘,前后一共上传了将近20T,这是我做的蠢事之一。蠢事之二是,我把RAW文件给压缩了,做成了带密码的RAR文件。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360云盘宣布退出服务。我买了几个台式机硬盘,试图以5kb/s的速度疯狂下载,然后直到360云盘服务彻底不能用,我的数据大概下载了不到一半。
为什么问阿里云盘我却在说360云盘?
1.没有免费的互联网服务,这也是我至今始终不敢再把自己的数据放到我自己百度云盘账号的原因,有些事情经历过一次就怕了。
2.个人隐私。当初考虑到个人隐私才把所有个人数据都做成了带密码的RAR,以阿里系在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的互联网口碑,我个人是不放心的。
从360云盘事件以后,我的个人数据就坚持用硬盘进行多重备份了,这样放在手上省心又靠得住。
综上所述,不是不想用,是真的不敢用啊!
挂个人,如图,逻辑感人。
迅雷和腾讯云用习惯了,华为云特别慢也慢慢不用了(百度云最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