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有些中国学生在留学后,选择投身于中国这个很多规则都还没有完善的国家? 第1页

  

user avatar   gao-yu-c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三年,换过3个城市。待过纽约,也待过乡村。我觉得回国的考量标准是:你想要的生活,你家庭能够给予的生活和你自己可以创造的生活之间的衡量。

你想要的生活:有人要钱,有人要权,有人要爱。你要是要权要爱,国外自然没有国内多。

而上述所说的吃健康食品有尊严,在我当dealmoon美容编辑的半年里,无数人反应食物激素问题导致痘痘和毛发重。尊严这个问题,我觉得大多数瞎吵吵的人根本没进入过美国主流社会,你问问农民工在上海的感觉和你是不是一样?

家庭能给予的生活:其实家里背景强的到哪里都一样吧。warton的朋友说,同学都是各国富二代和官二代。

而中产阶级来说,在国内很轻易可以过上有房有车的生活,国外要象农民工在上海一样打拼。

对于条件不怎么好的家庭,一定是留国外的。国内穷人哪有翻身之日啊!就算自身条件可以,眼界和观念也会拖累你的。

你可以创造的生活:大牛当然去哪里都不愁。cs在美国起薪比国内高好多,但是进步空间有多大?学媒体记者的能进入主流媒体的中国人能有几个?

所以我认为:如果你想要的生活家里已经能够给你了并且在美国你也无法创造更好的生活,那必然是回国的。

如果你想要的生活家庭无法给予你。那你肯定是要留在美国的。

很多人单纯的觉得回国就是loser。可是有人在美国确实认真学习想要报效祖国,也有人为了留下放弃所学专业和爱好,去做cs工作,更有人为了留下不择手段 。你如何衡量?


user avatar   zhou-jie-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答案都不错,首先要说的是这是一个个人选择问题,没有对错。就说说我自己的情况和想法吧。

我本科和硕士在国内,PhD来了美国。打定主意回国,所以找了一份上海的工作,明年毕业就直接回国了。为什么?

一,亚裔身份与主流文化。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不同的美国,很多人觉得美国是天堂,我不觉得,文化是一个重要因素。任何一个社会吸纳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是极为困难的,美国吸纳黑人文化经历了漫长的两百多年,黑人受尽歧视和屈辱,到三四十年前才初现成果。而美国对亚裔文化的吸收才刚刚开始。

看好莱坞电影是观察美国社会集体潜意识的绝佳窗口,因为他们必须要迎合绝大多数人的口味。这里推荐一部奥斯卡获奖影片「Crash」,讨论洛杉矶的种族。可以观察到这部片里几乎所有的种族都有正反面,唯独亚裔,选取的是一对丑恶的韩裔人口贩子,没有正面角色。

从这部电影开始我开始留意好莱坞电影队亚裔的刻画,结果是令人失望的。亚裔男性几乎不可能担任主角,甚至有个性的反角,大多数时候是萎缩而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女性的花瓶形象不必我多说了,各位可以自行观察。亚裔在电影中的地位远逊于非裔,不必说白人。

另一个角度是美国高中普遍存在的bullying(霸凌)现象。亚裔男生因为成绩好,身材不强壮成为主要被欺负的对象,所以美国的亚裔常常聚居,选择华裔居多的学校上学。亚裔孩子成绩虽好,但绝少成为学生会主席等,和美国人认为亚裔缺乏领导力有一定关系。这些事情对孩子自信心的成长是致命的,我不希望我将来的小孩在这样的环境成长。

二,收入:国内现在有不少global pay的高收入工作,银行,律所,还有咨询公司如 MBB 大量招收理工科背景的PhD,甚至有一些研发部门的工作也有高薪。因为生活成本低,比在美国实际收入更高。有的工作起薪很低,但是收入增长速度比美国快很多。

我个人感觉中美的收入不应该用一美元=六人民币换算,按照购买力大致应为一比三左右,即美国年薪十万相当于国内年薪三十万。

很多人喜欢说国内房价贵,但不要用美国乡下的房子和北京上海核心城区比,乡下的房子应该和乡下比,北京上海核心区的房子应该和纽约核心区比。这样一比就会发现美国房价并不低,房租更是高的惊人。当然,有人就喜欢住乡下,而美国乡下的环境更好,这就是个人选择问题了。乡下的房子,哪儿都便宜。

三,职业发展。和第一点有联系,即美国主流社会认为亚裔缺乏领导力,更胜任技术性的工作,以及幕后工作。

想象一下,一个孟加拉人来中国工作,他能当上领导吗?美国人看我们就是这个感觉。统计一下美国亚裔获取理工科博士生或者常春藤名校学位的比例,以及美国大公司CEO,各种重要社会组织的主席,政客,法官中亚裔的比例,会发现亚裔受教育程度极高,远高于美国平均水平,但在领导地位上却几乎不见亚裔身影。

四,归属感。父母在,不远游。这个我想不必多解释。文化上,生活上,思想上,我欣赏美国的方式,偶尔试试薯条牛排也感觉不错,但自己根底还是个中国人,说中国话,写中国字。蕃茄炒蛋,辣椒炒肉,改不了。

五,变化。我们这一代八十年代出生的人,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震撼人心的变化之一,我们见证了美国人,欧洲人一辈子也没有机会见证的历史。我不想错过,想陪着她继续走下去,看看到底中国会怎么样。

在芝加哥五年了,人老了,城市却还是一丝未变。在中国,每一个我生活过的城市都整个翻了一遍。每个人的生活都白云苍狗,通通都忘了十年前自己什么样。我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不想一成不变。

没错,我们的社会还有很多缺陷,但这正是变革和进步的机会所在,不是吗。与其生活在完美的制度里坐享其成,我更喜欢用自己的双手改变。更何况中国是我的故土,我责无旁贷。

知否上的处女贴,手机上打的,有些话还来不及说,希望有帮助。欢迎讨论。

----------------------------------------------------

2015年5月的更新

评论里很多朋友坐等回国之后的更新。这个帖子发出来到现在已经两年多,而我也快回国一周年了。这一年来工作很忙,也很充实,不幸的是上知乎的时间也很少了,很多朋友的私信都没有回复,抱歉。

忙碌的生活,每天都和前一天不一样,明天也充满未知和挑战,而这正是我的选择,我的追求。每天上班路过的地方,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高楼已经建好,就快要开张了。据说上面会开一家诚品书店,我很高兴,以后应该会常去逛逛。


user avatar   ma-qian-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建立规则永远比融入规则更赚钱。更何况许多国家只剩下服从(隐性歧视)规则的选项了。


1999年读大二,地下工程老师刚从美国回来,课余闲聊说,如果各位将来想继续搞土木工程,就不要去西方,最好留在中国。你们不要看中国工程水平低,不要看很多东西还缺乏规范,但每年接近一半(现在超过一半)的钢筋水泥浇筑在中国,正是大有作为的地方。至于美国,大多数传统行业都已经行会化,某些地方甚至已经家族化了。一旦深入进去,你会发现工程师考核和晋升体系有太多的潜规则,市场的划分方式也不是表面上那么自由,很大程度上要优先保护既有社会集团的利益,外人很难做出大成就。所以他要回国,也希望我们将来留学后回来。

概括地说,只要中国在某个领域踩到了西方国家的后脚跟,两国的产业链能前后对接,而不是完全隔离,这个行业的机会就必然远远多于西方。毕竟中国工业人口的规模超过美欧日之和,一个省就大过西方一个国家,规模效应必然会大大放大技术阶层的收益。之前80年代留学的不回来,是因为中国很多行业的高端还在体制内,低端和西方又差距太大,甚至做不到望其项背,所以回来很可能无用武之地。到了21世纪初,一方面中国高低端都开放了,另一方面整体水平也缩短了和西方的差距,所以很多人开始把命运寄托于国内的发展潜力。

和大多数工业门类相比,土木工程的产业链长度较短,最容易追上去,所以我的老师在90年代中期就意识到国内的无限机会,不仅自己要回来,还劝我们出去后一定要回来。目前我的同学虽然在国外的不少,但似乎搞土木工程本行的都听从了老师的建议。

相关内容:

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到底怎么样?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如何看待中国「双十一」线上销售额远超美国「黑色星期五」?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为什么中国能拥有远超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治安水平?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相关话题

  怎么看待美国种族奥地利裔收入最高,华裔收入仅第44? 
  如何看待广为流传的清朝状元名单与落第秀才名单? 
  想问一下,专硕想申请美国读博,需要准备些什么? 
  怎么看待美国种族奥地利裔收入最高,华裔收入仅第44? 
  如何评价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桃园天平超市? 
  在沈阳,学前教育行业就业机会多吗? 
  请问,是应该经济建设先于文化建设,还是应该文化建设先于经济建设? 
  专利代理人这个职业怎么样? 
  普通小县城高二学生怎样做,未来才能上哈佛? 
  感觉在现在这个时代,不管是社会还是家庭,对待残疾人的态度体现出很严重的精分倾向,不知是怎么回事? 

前一个讨论
作为非医疗行业人士,你认为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下一个讨论
风险价值(VaR)是否是有史以来最蠢的衡量指标?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