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大家都知道母婴是大市场,都想进来,门槛又不高,然后就“灯下黑”,然后就追求短期效果。具体的原因,我觉得是:
- 严重同质化:每个都有知识库、论坛、问答、宝宝博客,SNS火了都增加了SNS,微博火了都有微博;但是妈妈们真正需要什么样的社区,怎样解决她们的问题,怎样利用新技术/新概念,貌似没有人关心;
- 内容质量低下:其实妈妈爸爸们上论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希望得到帮助。但是很多母婴社区连这个基础需求都没有满足:知识库分类混乱,缺少整理归纳,其中的内容很多是你抄我、我抄你,来源不详,甚至互相矛盾;
- 用户使用周期短:母婴社区目标用户主要是0-6(特别是0-3)岁孩子的家长,过了这个时期,家长对网络社区的需求就会逐步降低;但是,如果SNS、博客等功能设计得好,如果能给6岁以后的孩子、家长提供更多的价值,用户周期完全有可能延长;
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些想法:
- 认真研究年轻妈妈、包括爸爸、祖父母的需求:0-3岁期,孩子的成长有非常明显的阶段性,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需求,研究透这些需求,并且让爸爸妈妈提前做好准备;
- 利用专家和众包的力量,提高知识库的准确性,提高论坛的力量:这方面Quora/知乎也是可以借鉴的模式之一;
- 如何留住用户?两个想法:把人生最美好的3-6年的记忆留在社区里,业务范围逐步向6岁以后的儿童和他们的家长拓展;
- 技术上,充分研究手机App以及与网站的联系,这方面LBS、SNS等等基础性的服务,在母婴方向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最后,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知道很多母婴社区方向的从业者、甚至创始人,自己没有孩子,或者不做爸妈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