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这个东西,也可以很生活,很有目的性,很……现实。
比如今天我看兔崽子在家里用完游戏时间电视时间又不肯看书,在家里上蹿下跳搞破坏的时候,极其迫切地需要一个游戏让他不要搞破坏,想来想去我想到了一个历史悠久、传承文明、能给家长带来片刻安静的游戏:
打酱油。
于是我找来他,告诉他可以跟我玩一个特别难的游戏,游戏的一个道具是这样的:
没错,就是我接下来做菜还差的一些食物,我给图文并茂打印了一张清单。
拿着这个道具啊,他需要去一个地方寻宝——小区门口的超市。只有正确地在超市里寻到了这些宝物,并且用正确的方法带回家,才算任务完成。
兔崽子一听,跃跃欲试,立刻穿好衣服,拿起“道具”,就要出发。我赶紧叫住他,给他第二个道具:
打开宝物的金币,存在手表的零花钱里,如果零花钱不够,得给我打电话,有什么别的事情也要打电话。
带好两个道具,他就出门“寻宝”了,我欣慰地笑了:总算可以安静一段时间了。以我对他的了解,进了超市,哪里还有迅速出来的可能?给的钱比菜钱多一点,如果他好好计算一下,应该可以发现还能买袋彩虹糖。
于是我真的安静了半个多小时,门响后,我要的菜全买回来了,不多不少,非常完美:
我非常惊喜,给了奖励, 转身进厨房做菜,沉浸在“哎呀孩子终于可以帮我打酱油啦”的惊喜里。
过了半天,冷静下来之后,我想起来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
一个七岁半的孩子不可能具备这种执行力。
别说七岁半的孩子,我二十多岁刚开始独立生活的时候买菜也没少犯错。买排骨买成龙骨,买大葱买成小葱,番茄买回来一堆烂的,都是家常便饭,虽然我给清单给得足够清楚,但是他毕竟第一次买菜,怎么可能一次全买对?就是我老公,我敢打赌他拿着这清单去也未必能全买对。
于是我抓过兔崽子来问细节:你今天是怎么寻宝的呀?宝贝好不好找?
他洋洋得意:不好找,我找黄瓜差点找错了呢!有好几种黄瓜,我就问一个阿姨,阿姨教我买的这个黄瓜。
我问:然后呢?
然后,阿姨就帮我把菜都选好了,装在袋子里拿去称重,然后去收银台结账,就回来了!
我点点头,嘘出一口长气。这个故事就对了。
所以寻宝游戏他还是找了外挂嘛……
啊不管怎么说,这个游戏还是很好的!现在他可以玩最简单的关卡——在家附近的超市里买菜,下一次可以挑战进阶:去附近小摊贩的地摊上"寻宝",接下来还可以提高难度,去潘家园“寻宝”,最后还有更高难度的关卡,我觉得可以做成电脑游戏的形式,比如去印度街头“寻宝”,去罗马旅游区"寻宝",一边计算汇率和退税,一边提防挨宰,一边提防小偷,一边还要提防商家雇的托儿,一边提防骗子,难度可以加到非常高,哎呀想想就好想玩这个游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