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能否通俗地解释一下,什么是量子纠缠? 第1页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国时期,某年,曹操令司马懿、张辽挂帅兵分两路于汉中和荆州伐蜀,诸葛亮出汉中,刘备出荆州拒敌,诸葛亮到达汉中,远远见敌方大将乃是张辽,心中暗道不好,主公怎的遇上了司马懿?

好吧这是个瞎编的事情,简单说量子纠缠就是这么一回事儿。

诸葛亮为什么见到了张辽就知道刘备遇到的是司马懿?因为出兵的只有张辽和司马懿,如果诸葛亮遇到了司马懿,那么刘备就会遇到张辽,如果诸葛亮遇到了张辽,刘备就会遇到司马懿。

这就是诸葛亮和刘备虽然远隔千里,却也能第一时间知道刘备遇到的是谁。

那么,诸葛亮能不能依靠这种现象远隔千里给刘备送信呢?

当然不能,除非他们俩都带了手机。


==================================================================

其实是你们逼我在四年后来写这个补充的。

显然,这个答案只是通俗的解释了一下量子纠缠究竟是个什么现象。而不是量子纠缠的原理

量子纠缠现象,重点在纠缠。正如

@Avanlanchion

所说,在我的这个例子里使用了出兵的只有司马懿和张辽来形成了纠缠的效果。量子纠缠的现象本质就是一句话可以解释。

当确定A的状态时,B的状态必然同时确定,无论A和B相距多远,这就是纠缠的本意。


那么量子纠缠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其实和薛定谔的猫一样,是另外三个大牛根据量子力学理论推演出来的抨击量子力学的一个事例。



在量子力学中,一个基本粒子的状态在测量之前是不确定的,他处于多种状态的叠加态,这种状态我们叫做量子态。那么爱因斯坦这个大牛就想到了,你说这个基本粒子的状态在测量之前不确定,那么我们让两个基本粒子联系起来,例如使用某个守恒律(角动量守恒)。使得两个粒子的状态纠缠起来(纠缠就是我上面所说的确定其中一个状态另一个立即确定)。

那么这个时候鬼魅的事情就会发生,当我们测量一个粒子的状态的时候,另一个粒子的状态也就同时被确定了(通过守恒律纠缠在一起)。这两个粒子之间难道会超距通信不成?既然不可能存在什么粒子之间的超距通信,那么量子态,也就是所谓的叠加态就是不可能存在的。

这,就是发现和提出量子纠缠状态的EPR佯谬


当然,这些补充资料已经无法做到真正的通俗了。事实上如果想要理解量子叠加态,必须先接受他,量子纠缠的超距作用已经被普遍接受,纠缠的基本粒子之间的确存在超距作用。

但是这些和量子纠缠的现象并无关系,量子纠缠的现象,和实质上是否存在隐变量,是否存在超距作用,没有任何关系

可惜很多人什么都不懂看了本书就到我的评论瞎逼逼。


user avatar   avanlanchi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 通俗模式:

前面的回答已经很精彩了,我再稍微补充一点,因为关于量子纠缠的比喻有很多。中科大量子信息实验室的老大郭光灿院士曾经打过一个比方比喻量子通信,说在美国的女儿生下孩子那一瞬间,远在中国的母亲就变成了姥姥,即便她自己还不知道。之所以她是姥姥别人不是,而且她一定会成为姥姥,就是因为她和女儿之间有一种“纠缠”关系。@Ivony 打的比方的重点是:出兵的只有张辽和司马懿”,这句话相当于把张辽和司马懿“纠缠”到了一块,如果没有这句话,量子纠缠的意义就解释不清了。


  • 高深模式

通过量子比特EPR佯谬就能差不多理解量子纠缠的概念了吧。

1)量子比特:在经典信息系统中,信息单元是以一个位或者比特(bit)作为信息单元的。从物理学角度讲,比特是一个两态系统,如是或非、真或假、0或1等。在量子信息系统中,常用量子位或量子比特(qubit)表示信息单元,量子比特是两个逻辑态的叠加态。(叠加态的介绍详见@谭永 的回答

经典比特和量子比特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只能处于或,而量子比特可以处于和的任意叠加态。所以说,一个量子比特可以携带的信息量,要远远大于一个经典比特携带的信息,也就能理解为什么量子计算机的速度要远远超过现在的计算机了。

2)EPR佯谬:”EPR佯谬“是Einstein, Podolsky and Rosen(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三人提出的一个假想实验。

这个实验的基本思想是:考虑一个由两个粒子A和B(称为EPR对)组成的复合系统,初始时它们的总自旋为零,各自的自旋为,随后两个两个粒子沿相反方向传输,在空间上分开。若单独测量A(或B)的自旋,则自旋向上(或向下)的可能概率为1/2,但若已测得粒子A自旋向上(或向下),那么粒子B不管测量与否,必然会处在自旋向下(或向上)的本征态上。

爱因斯坦等人认为:如果两个粒子分开足够远,对第一个粒子的测量就不会影响第二个粒子。EPR佯谬正是基于这种定域论的观点提出的。

然而玻尔则持完全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粒子A和B之间存在着量子关联,不管它们在空间上分开多远,对其中一个粒子实施局域操作,必然同时导致另一个粒子状态的改变,这就是量子力学的非局域性。随着量子光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理论和实验支持了玻尔的看法,否定了EPR的观点。也就是说,量子纠缠是存在的,它和空间时间都没关系。

在量子力学理论中,人们习惯上将前面提到的半自旋粒子A和B(EPR对)的两个独立态(向上或向下)分别记为和,它们作为一个量子系统处于和的叠加态。

也就是说,对其中一个粒子测量,就会知道另外一个粒子的状态。

补充一下,在量子体系中,光子的正交偏振态,电子或原子核的自旋、原子或量子点的能级,等等这些存在两态(可以表示为1,0)的体系都可以用来制备“纠缠态”。(Schrodinger首先提出了“纠缠态”一词,它是指多粒子体系或多自由度体系的一种不能表示为直积形式的叠加态。)EPR对就是最简单的纠缠态。


user avatar   LuJianl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高中离我已经很遥远了,我女儿还没到高中,所以具体的方法不好说,只想从你的描述中指出一些大的原则性问题:

1、“数学课大部分都没听过”,所以你的数学不可能好。关键是,你为何不听课?你是真的着急还是假着急呢?如果真着急,先把这一点改掉。否则没人能救得了你。

2、“本人理科思维几乎没有”,请不要给自己贴标签。别人给你贴标签就已经够烦的了,你自己为何还要雪上加霜?相信我,理科思维人人都有。并且,信不信由你,数学是理科中最不需要“理科思维”或者所谓的“理解”的科目。数学是要在你脑袋里建立一种思维模式,而不是要你去理解什么东西,这和物理不同。庞加莱说过,“在数学中我们并不是去理解什么,而是去习惯什么”。很多概念,你一开始觉得抽象得很,只要你不停地用,一般在一个月之内就会长在你的身上,想摆脱也摆脱不掉了。所以说,数学的根本在与练习

3、练习有高效的,也有低效的。有各种高效的练习方法,这些具体的方法我不敢多说以免误人子弟。但是我想说的是,即使是低效的练习,也是有效的。所以,最坏的情况是,你多花了一些时间,但是你花的这些时间肯定不会白花。收益有大小,仅此而已。你现在刚刚高一,还有时间。




  

相关话题

  在电梯坠下着地前一刻瞬间跳起,能否避免死亡? 
  拉屎拉到干净是种怎样的体验? 
  什么是时间晶体?太阳系是时间晶体吗? 
  过去的一年有哪些科普书让你相见恨晚? 
  辛苦科普许多年,结果被权威媒体「一夜打回解放前」是种怎样的体验? 
  两本书按页交叠,用手拉不开,为什么? 
  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是偶然还是必然? 
  当代物理学家是如何描述时间的起源和本性的? 
  爱因斯坦当年为什么不去苏联,而去了美国? 
  假如人类和牡蛎的智商突然替换了,会发生什么?人类智商的牡蛎该怎样发展? 

前一个讨论
刘备获得关羽和张飞是偶然还是必然?
下一个讨论
蜀汉在其历史上导致其国力衰微的战略决策有那些?对蜀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