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发这个问题,几家欢喜几家愁。
就像种地,谁都希望自家的田地生长得茂密又旺盛,那也只是在自家那一亩三分地上才行,如果农作物在圈定的土地上生长欠佳,比如——头顶。而在不该生长的地方,比如田埂上,马路上,街巷路口上,对应在我们人体,那便是双前臂、双腿、腋下、甚至女性口唇上方长了浓密的毛发,那真的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因而,脱发和除毛两大问题,一直是毛发学术界非常重视的现实问题。
当然今天我们不讲脱发,我们来说说脱毛这件事。
我还记得读书那会儿只听过刮毛刀、脱毛膏,不过那都是女同学用的,我只在胡须上用过剃须刀,结婚后,爱人曾想借用我的剃须刀来刮除碍眼的多余的毛发,被我一声喝令给制止了,殊不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么,这些方法远远不如激光脱毛有效!
大部分人可能跟我爱人一样,对激光脱毛很陌生。因为激光的应用远远不止祛痣、祛斑这么简单。
激光脱毛是依据选择性的光热作用原理,以毛干及毛鞘中黑素为靶色基,使激光穿过皮肤表层到达毛发的根部即毛囊部位,让光能被吸收并转化为破坏毛囊组织的热能,在源头上使毛发失去再生能力,同时又不损伤周边组织,达到去除毛发的目的。可以说,激光脱毛是目前安全快捷长久的脱毛技术。
在激光脱毛的进展史上,传统的激光脱毛主要是以波长为1064nm的Nd:YAG激光、波长的810nm的半导体激光和波长为755nm的翠绿宝石激光,上述激光系统为单一波长,脱毛光斑小,治疗时间长,由于能量集中,降温系统不彻底所以脱毛过程及脱毛后的红斑疼痛较明显,甚至可能局部出现水疱、结痂,部分治疗后会出现局部的色素沉着乃至色素减退。而现在多采用的强脉冲光(IPL)是多波长的非相干光,这种宽光谱光,可比单一波长激光较好地作用于不同程度的毛囊组织,但这一段宽光谱光源中的短波光又能提高黑素竞争吸收能量的机会,也不会降低脱毛的效率,疼痛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减少,但舒适感明显优于单一波长的激光。
虽说激光脱毛的原理都是根据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但由于亚洲人肤色稍深,除毛囊外,正常皮肤尤其暴露部位也存在一定黑色素,因而脱毛时,表皮也会吸收一定能量从而出现红斑、灼痛甚至炎症反应,严重的脱毛后也会导致色素增加或色素脱失。为了缓解脱毛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及疼痛感,冷却皮肤较为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冰敷、涂抹冷凝胶、使用制冷剂喷雾等。而蓝宝石晶体由于其透光性强,高强度,耐高温,可以作为更有效的制冷设备在激光发射前、发射中和发射后均对表皮进行冷却。曾有文献报道使用蓝宝石接触式冷却系统保护表皮的有效性大约是制冷剂制冷系统的2倍。
对于脱毛的选择,相信现在很多人也get到了这样的关键词:有效、持久、舒适。
由于脱毛需要反复多次,家用脱毛仪已经逐步在市场中占据主流。Ulike便是家用冰感脱毛仪的鼻祖,并且能做到效果和舒适感兼得,并且获得了韩国KFDA、日本PSE、欧洲CE和欧盟ROHS认证。Ulike的新一代蓝宝石Air便是采用的蓝宝石冷光平面头。
我们前面提到过强脉冲光是一种有效的温和的脱毛方式,Ulike蓝宝石Air便是选用的波长为510-1200nm波段的强脉冲光,这一波段涵盖了更多的有效脱毛波长。在能量的选择上,虽然能量密度越高脱毛效果越好,但过高的能量引起皮肤的不良反应越大,Ulike新一代蓝宝石Air选用的3-6J/cm2,为目前市面上安全有效的最高能量,结合蓝宝石平面冰点头,在脱毛过程中紧贴皮肤,光能有效穿透蓝宝石使毛囊倒伏,光能直达毛发根部,对毛囊破坏更直接有效,加上接触式冰点头,及时冷却表皮温度,减少表皮的损伤。
当然,无论哪一种方式的激光脱毛,都不是一两次就可以永久除毛。因为毛发的生长有周期性:生长期、退行期及休止期。各自毛囊独立进行周期性变化,即使相邻的毛囊也并不处于同一生长周期,生长期毛母质细胞快速分裂,黑素较多,因而此周期的毛囊在激光的选择性的光热作用下,能吸收激光的能量,脱毛效果较好。而不同毛囊处于不同的生长周期,对激光的反应也不同,故激光脱毛往往需要数次,甚至反复多次才能达到临床上的完全脱毛。
参考文献:
1. Liew SH.Laser hair removal: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J].Am J Clin Dermatol,2002,3(2):107-115.
2. 刘阳子,杨柠泽,王志军.激光/光脱毛术后的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率[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5,26(7):414-416.
3. 姜莉,苏明山,涂平.强脉冲光脱毛和半导体激光脱毛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1,17(3):183-185.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看看激光它到底把毛囊怎么了。
无论是光源是激光还是强脉冲光,本质上的脱毛原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光的热效应。
光照射在皮肤后深入至毛囊附近,毛发中的黑色素会吸收大量光能,经而转化为热能,毛囊内温度迅速升高,导致毛囊组织被破坏。
不少人感觉激光脱毛又是光又是热的,肯定要比刮毛、拔毛等传统方式危险不少,但这是真的吗?
直接来看看FDA的描述吧[1]。
“Side effects of laser hair removal can include blistering, discoloration after treatment, swelling, redness, and scarring. Sunlight should be avoided during healing after the procedure.”
激光脱毛的副作用主要包括:起泡、肿胀、泛红甚至是创伤后疤痕。
但这个发生率大概有多少呢?
2013年,刊载在《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的一篇文章,对使用激光脱毛的216例使用者的不良反应和实验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所有使用者在使用后即刻出现红斑反应,冷敷后均在 15 ~ 30 min 内消退,使用期间未见有水疱、色素沉着、色素脱失等其他不良反应发生[2]。
其他研究得出激光脱毛的不良反应与之类似,基本上是属于偶发性事件且大多数可自行消退。由此可见激光脱毛后皮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还是挺低的。
而且不得不说国人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肤色颜色浅&体毛颜色深。
肤色较浅,皮肤就不会吸收太多的光,光能利用率高且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体毛颜色深代表着所含黑色素多,吸收光能的效果也就越好,脱毛效果有保证。
而且,你觉得传统脱毛法就没有隐患吗?
相对于其他的传统方法,激光脱毛还真可以算是相对比较安全,也不会留有什么后续烦恼的脱毛方式了。
但这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在选择正确的参数,选对了脱毛仪的情况下,隐患确实很少。但如果参数选择错误,或者是入手了品控不严的脱毛产品,一样会给脱毛带来不小的风险。
其中,光源波长及能量密度都与脱毛安全息息相关。
光源波长越长,发射出的能量被黑色素吸收的也就越多,脱毛效果也就越好。如果波长比较短,光波的穿透性比较差,很大一部分能量被表皮和血红蛋白吸收,还会很大比例被表皮和血红蛋白吸收,对皮肤产生副作用。
所以光源波长的选择尤为重要,激光光源不存在这一问题,强脉冲光的话最好也要保证波长≥500nm。
除了光源波长外,能量密度最为重要,这是直接影响脱毛效果的一个参数。
最开始我们说过了,激光脱毛的基本原理就是热效应,因此能量密度与脱毛效果息息相关。根据研究显示,只有能量密度≥5J/cm2的光能才具有比较明显的脱毛效果[3],换言之,能量密度不到5 J/cm2的产品,就别再考虑他们啦。
但能量密度是一把双刃剑,越大脱毛效果确实越好,随之而来的痛感也就越强。能量太高还会出现水泡、红肿、结痂、色素沉着等对皮肤的损伤。
选择脱毛仪的时候,一定要擦亮双眼看准参数(这里也不推荐大家购买500元以下的检测认证不齐全的脱毛仪,可能会有安全隐患)。能量低了脱不了毛,能量高了痛感、灼烧感和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都会明显上升。而好的脱毛仪呢?不仅能脱毛不伤肤, 还能一边脱毛一边嫩肤。
大家都知道,作为一个猕猴桃星人,我和脱毛仪的战斗已经不知道持续多久,而作为Ulike脱毛仪的忠实粉丝,他家的新品我怎能放过?
年初我也推荐过Ulike基础款的Air,很多小可爱看完之后表示被种草了。
其实作为一款脱毛产品air已经非常优秀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再点进去复习一下~
所以收到新款Rose之前,我也非常好奇这款“机皇”到底还能升级哪里?是不是智商税?
他家这款升级版的Ulike蓝宝石Rose光疗嫩肤脱毛仪可以说是将脱毛仪产品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不仅继续贯彻了以往产品“脱毛不伤肤”的理念,还新增了红光嫩肤模式,脱毛又护肤,简直是一举两得。
继承了Ulike air系列的优点,Ulike的基操还是好的没话说。550~1200nm的波长,3~7J/cm2的能量密度,在保证了脱毛有效性的同时,从产品参数上就尽可能避免了对皮肤的损伤,毕竟品牌做了这么些年,基本的产品设计还是没得说的。
还有就是他家的平面头设计,市面上的脱毛仪大多为凹面出光口,无法完全贴合皮肤,让原本就不够高的能量进一步流失,削弱了脱毛效果;而且凹面出光口非常非常容易积灰,清洁起来也不方便~
当然,一款好的脱毛仪绝对不仅仅体现在参数过硬,而在于它足够替用户考虑的人性化设计以及脱毛时足够出众的使用感。比如说Ulike脱毛仪的蓝宝石制冷触头技术,就是出于增强用户的实际体验感,降低痛感,在出光口处非常豪地镶嵌了整块蓝宝石晶体。
这里要简单科普下蓝宝石,从材料学的特性来说,蓝宝石具有极佳的硬度,仅次于钻石,是钢的7倍,所以很多手机摄像头、高档手表的表面都热衷于以蓝宝石制成,坚硬不易划伤。
此外,蓝宝石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及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热学性能使蓝宝石晶体常被用来作为光电组件的材料,像是Ulike的脱毛仪内部会有一个制冷系统来给蓝宝石出光口降温。
这样强光打到皮肤上产热的同时,蓝宝石出光口会给被打光的皮肤进行冰敷,实现了“边冰边脱”,皮肤表面温度可以稳定在10℃左右,所以用起来的时候感觉凉凉的很舒服,不会像市面上其他那些未加保护的脱毛仪一样,脱毛的时候痛得不得了。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出现皮肤红肿、干燥、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的概率。
在这里还要再多说一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脱毛仪的效果要从痛感、毛发的烧焦味这些莫名其妙的维度来衡量了?
光学脱毛的原理是毛囊吸收光能,进而转化成热能破坏毛囊从而脱毛,但毛囊吸收的能量≠痛感!毛囊吸收的能量≠痛感!毛囊吸收的能量≠痛感!
重要的话说三遍。
从皮肤吸收图中可以看出,无论你光波是多少,皮肤表面或多或少都会吸收一部分。痛感就是皮肤表面吸收的部分光能导致的,而脱毛效果的衡量标准是毛囊吸收的光能的多少,靶标不同,目的不同。
所以痛感仅能代表皮肤吸收的能量多少而已,并非皮肤吸收的能量越多,毛囊吸收的能量也就越多,这俩不呈线性关系!!!所以痛感并不能衡量脱毛效果,反而可以反应皮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谁再和你说脱毛不疼就没用的,可以直接跟他说拜拜。目前最常规的脱毛项目也基本都升级为冰点脱毛,所以不痛!也是可以把毛脱干净的!
当然,以上还是Ulike Rose传承Air系列的优点而已,产品的真正突破在于配备了8颗的光疗嫩肤灯,脱毛同时还能全身嫩肤。
哦,在这里还要再讲个冷知识。
大家都知道,由于市面上大部分脱毛仪都是以强脉冲光为光源,其实或多或少都会具有一定的彩光嫩肤的功效。
从医学角度来说,细胞中的线粒体对脉冲光中红光吸收最大,经红光照射后,线粒体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这样可以增加细胞的新陈代谢;使糖元含量增加,蛋白合成增加和三磷酸腺苷分解增加,从而加强细胞的新生。
最关键的是,红光还可以作用于肌肤深层真皮层,会强烈刺激血液的流动。红光可引起较深组织的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红光使人体细胞活力增强,新陈代谢旺盛,促进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和细胞再生能力。刺激体内蛋白酶活性,促使人体自身真皮层的纤维母细胞提供大量的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重现年轻,健康的皮肤状态。
但是一般出于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强脉冲光脱毛仪一般不会将能量拉到很大,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所以其嫩肤功效虽然有一定的功效,但并不明显。
而有的品牌就更有意思了,它们看重红光的嫩肤作用,然后在脉冲光出光口的基础上,额外再增加一个滤波片,把低波段光全部过滤掉,只剩下红光波段,然后美其名曰“红光嫩肤”。
有一说一,这个滤波片还不如不加,本身能量就不高,作用就不明显,还额外又加一层新的滤波片进一步吸收光能,最后打到皮肤上的光就真的“寥寥无几”了。
而Ulike的这个设计属于“另辟蹊径”,不同于市面上大多数脱毛仪,真正将匠心运用于产品设计。脱毛嫩肤不走同一个出光口,单独配置了8个嫩肤的光疗灯,这样既可以保证发射出来的是纯红光,起到嫩肤养肤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保证发射能量,让红光嫩肤不再是产品噱头。
所以Ulike Rose这一款相当于是脱毛&嫩肤仪合二为一,脱毛时还能护肤,使用后皮肤不会留黑点摸起来也几乎不会感到刺痛,一份价钱入手两款仪器。
经由SGS测试,使用Ulike Rose28天后,无论是皮肤粗糙度,还是毛发生长情况,都有了显著变化[4]。
我自己在入手后的最初两周的时候,隔天就会用一次,主要是脱手臂和腿上的毛毛,配合他家的大出光口,直接开最大档,不到10分钟就能在身上完整脱一遍,速度相当快,而且我是真的真的一点也不痛,贴在皮肤上的蓝宝石出光口感觉凉凉的,还很舒服~
如果是用剃刀刮毛的话到了第二周就正是体毛茁壮成长的时候。但用Ulike脱毛的感觉就明显感觉到好多脱过的位置直接就不长体毛了,零星长出来的几根余孽也蔫蔫的不精神。
就这样大概用了将近2个月吧,我就把频率降到了半个多月用一次,这个时候能明显感觉到体毛进一步稀疏,而且长得更慢了。
或许有的小伙伴这时候心里该打鼓了,最开始的几周这使用频率一点也不低,而且后面也要坚持使用,不一样很麻烦?
才不是呢。比起用剃刀脱毛膏过不了多久就得脱一遍,而且还得忍受新生毛发扎手的折磨,脱毛仪的效果真的只有亲身体验过的才知道,而且到了后期稳定的时候基本上俩三月用一次就行了,一点也不麻烦。
反正我自己是亲身体验过了,这种真香的感觉谁用谁知道~
除了选择一款合适的脱毛仪最大程度减少激光脱毛的隐患外,我还总结了几个tips来帮助大家更好、更安全的脱毛:
最后希望每个看完的猕猴桃星人都赶紧行动起来~不要光让它呆在你的收藏夹里吃灰,坚持使用,快点跟猕猴桃肌肤说再见吧。
参考资料:
[2]杨珊, 何玉红, 普雄明. 810nm半导体激光脱毛216例疗效分析[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3, 6(001):34-36.
[3]Hession M T , Markova A , Graber E M . A Review of Hand-Held, Home-Use Cosmetic Laser and Light Devices[J]. Dermatologic surgery : official publication for American Society for Dermatologic Surgery et al, 2015, 41(3):307.
[4]数据来源于ulike提供的SGS实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