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黑龙江哈尔滨出现 1 传 50 感染链,且出现跨省传播,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如何防范? 第1页

     

user avatar   wo-jiu-kan-kan-bu-shuo-hua-5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除了广东,其他地区都是隔离政策不严和时间太短造成的。

哈尔滨这个入境感染源,由于核酸阴性,独自居家隔离。社区监管不力,猜测连生活物资都是自己外出购买,才会传染给邻居。

北京前段时间被立案的美国入境夫妇,隔离期有症状偷偷吃药,满14天回家不到24小时就撑不住拉去急救了,直接重症。

北京昨天报告新增病例,隔离期满也是核酸阴性,回家2天后出现症状,没有马上去医院,而是在家自己吃药两天,坚持不住了才去医院,家庭成员有父母、弟弟、保姆一名。今日北京报告新增3例确诊一例疑似。估计是这四名密切接触者确诊了。

再看今日河北报告新增一例境外输入,在青岛隔离14天后坐出租车到青岛火车站,然后坐火车到石家庄,然后石家庄检测核酸阳性。

看这些案例,应该增加隔离时间,14天已经不行了,再就是隔离期满后需要检测核酸和抗体。不然无法杜绝现在这种情况。


user avatar   georgech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 未对居家隔离人员韩某在隔离期结束进行二次抗体检测。
  • 未对哈尔滨市二院住院病人及家属进行核酸、抗体检测和严格的网格化管理。
  • 未对哈医大一院住院病人及家属进行核酸、抗体检测。
  • 未为哈医大一院住院病人提供单间住宿和封闭管理。
  • 患者及患者家属或许没有正确佩戴口罩或洗手方式不正确。
  • 无症状感染者的定义存在明显的漏洞。

4月15日,哈尔滨新增11名无症状感染者,其中6名为护士,对此,我写了一篇新回答。

至2020年4月14日,由疑似最初传染源韩某导致的确诊病例已达16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合计21例。

网传“哈尔滨硬核爱情故事”的传染链条,有了新说法,黑龙江日报记者证实,美归韩某为22岁女大学生,非网传的男性,跟传统媒体有着千丝万缕的新媒体帐号「黑龙江头条」则言之凿凿地讲,韩某传染给曹某的原因是垃圾转运过程中污染电梯

留学生韩某,女,22岁,3月19日从美国回哈后,按照当时有关规定,在道里区某小区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韩某与曹某为上下楼邻居(韩某居住三楼,曹某居住四楼),存在因转运垃圾过程中污染电梯问题,可能造成韩某与曹某间接交叉感染。——公众号「黑龙江头条」4月15日刊文《独家丨哈尔滨疑似感染源 国外归来的韩某 性!别!女! 都别瞎起哄了》

是否果如「黑龙江头条」所说,传染途径是垃圾污染了电梯,我不敢拍胸脯。

韩某居家隔离期间,是否独居,是否外出过,是否出现过症状,目前也没有明确说法,我们只知道,韩某在隔离期间接受了两次核酸检测和一次抗体检测,两次核酸和一次抗体均为阴性,但在4月10日和11日补测的抗体检测却显示IgG阳性,从而证明韩某在3月31日到4月10日之间应该被感染过并且痊愈了,如果韩某在4月上旬没出现过包括嗅觉退化等任何症状,韩某应该是既往无症状感染者,如果韩某出现过轻微症状,应该是既往输入确诊病例

关于韩某,主要的漏洞在于只进行了一次抗体检测,这一漏洞无关韩某的性别,而关乎我们对于新冠病毒病的想象力,正如王辰院士所说,我们对于新冠病毒缺乏足够的想象力,我们根本想象不到,新冠病毒病的潜伏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长,症状会比我们想象的要轻微,痊愈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短,美归韩某就像新加坡91号病人那样,在自己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将病毒传染给楼上的邻居曹某。

至于韩某居家隔离期间是否独居,是否曾外出,是否曾出现过症状,也是可疑漏洞,如果韩某不是独居,而垃圾转运都能污染电梯并传染给邻居曹某(4月14日由无症状感染者订正为确诊病例),为什么却没传染给家人。

曹某感染之后,又传染给了男朋友李某(无症状感染者)、母亲王某(无症状感染者)、母亲的男朋友郭某,而郭某因为聚餐传染给了朋友陈某一家,陈家老爷子87岁的陈某成为了超级传播者。

4月2日,87岁的陈某因因脑卒中到哈尔市第二医院就诊并住院,虽然住的是单人病房,但还是先后感染了同病区53岁的病友王某、陪护王某的王某妻子53岁王某(夫妻同龄同姓)、53岁的病友段某、57岁的病友高某、68岁的魏某(14日由无症状感染者订正为确诊病例)、陪护魏某的魏某妻子64岁李某(无症状感染者)、陪护母亲的45岁姚某(无症状感染者)、姚某母亲71岁刘某(先后在市二院和哈医大一院住院)、61岁的张某、陪护张某的张某56岁妻子王某。

4月6日,87岁的陈某被转运到哈医大一院呼吸科就诊并住院,在哈医大一院,陈某先后感染了因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加重于4月4日住院的69岁于某、因咳嗽咳痰伴胸痛四个月于4月6日住院的67岁张某、已于4月7日出院的81岁于某、陪护于某的于某儿子51岁于某、于4月5日由阿城到哈医大一院住院并于4月7日出院的42岁解某。

通报显示,87岁陈某在市二院住的是单间病房并且有戴口罩,但还是先后传染给这么多人,被传染者无一例医护,这说明什么?是不是87岁陈某的家人曾多次离开单间病房?是不是陈某的家人及其他患者、家属没有正确佩戴口罩?是不是陈某的家人及其他患者、家属没有正确洗手?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如何正确洗手,听上去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医护能做对,患者及患者家属却不一定能做对。

而在哈医大一院,陈某住的应该不是单间病房,也同样没有传染一例医护(至我写此回答后的第二天,又通报了6名被感染的护士,6名护士似乎都是市二院的),同样说明,患者及患者家属可能没有正确佩戴口罩或正确洗手。

在出现超级传播者陈某之后,哈医大一院紧急发布通知,要求住院的患者和家属都必须做核酸检测。堵上了没有核酸检测的漏洞。

另外,关于无症状感染者的认定,也有漏洞。

4月10日,哈尔滨公布曹某为无症状感染者,但根据哈尔滨市疾控中心和公安机关的侦查,发现曹某曾在接受核酸检测前出现过发热症状,曹某男友李某、曹某母亲王某、曹某母亲男友郭某都曾因曹某出现症状而前去探望、照顾,为其买药,这样的话,曹某怎么能算无症状感染者呢?

4月14日,曹某被订正为确诊病例,不知是因其曾出现过症状被订正的,还是因曹某在隔离观察期间再次出现症状,才被订正的。而曹某的男朋友李某也曾在3月31日出现过感冒症状和味觉退化症状,怎么仍旧没有被订正为确诊病例呢?


关于黑龙江的疫情防控,我还有更多回答:


user avatar   bigcar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评论区一位朋友因为对我的回答不满意,自己专门开了一个回答。说的也算“有理有据”,我看他的赞太少了,帮他宣传一下吧:

咱就看看这种公然为“制造谣言”的人洗地,并且攻击一切质疑他们的人是怎样一种嘴脸吧。

哦对,我必须得说明,他的本意是我的回答跑题了!至于这一点,你们自己判断吧。

我说我不想回复那些开口上来就直接骂娘、跳脚骂街的“人”,在他这里我就成了玛丽亚。嗯,玛丽亚帮你宣传一下你的思维逻辑和“理论依据”!

另外:

在此有几点需要声明:

第一:以下回答一字未改。继续原文发送!

第二:整个评论区,无论是攻击的、骂娘的、质疑的、酸了吧唧没事找事的,我没有举报、删除和折叠任何一条评论。那些被删、被折叠的是被系统识别后自行处理的,跟我无关,不要在评论区和私信质问我了。

第三:都是普通老百姓,谁也没比谁高尚,我也没觉得自己多牛逼。我谁也不代表,也代表不了,我只是作为一个在哈尔滨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老百姓,在这里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第四:重点说明一下回答的主题:

1:因为官方最初发布的消息不严谨,造成了这次事件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对当事人造成了巨大名誉损失。

2:直接公布曹某个人信息(姓名、年龄、行踪之外的个人信息)的人是否应该受到惩罚!

3:韩、曹、王、郭、陈等一系列患者,如果确有证据存在说明他们违反了防疫防控措施,我是毫无疑问坚决支持依法依规处理他们的。

4:我仍然相信官方的报道,也奉劝大家相信官方的报道。这次事件虽然由官方引起,但根据官方不透明的信息而恶意揣摩、造谣中伤、编排人家私生活的人更应该被谴责。

以下是原答案
———————————————

地道的哈尔滨人,可谓目睹了整个过程,不是别的原因,而是整件事,几乎都在我的朋友圈、公司群、小组群、家庭群、业主群传的沸沸扬扬了。

我来爆点有用的料吧:

首先:以下链接,发给那些公布别人隐私的败类们!

其实这件事最让我震惊的,是网民们的素质。都说患难见真情,可有的时候,患难却更多的看到了人性!

当疫情复发时,官方(哈尔滨发布: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官方账号)

只在最初的通告中提到了韩某。文章中介绍韩某入境后,接受了igg和igm和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按照哈尔滨当地防疫规定,符合居家隔离条件,允许居家隔离。隔离期满后,经核酸检测为阴性,遂解除隔离。

但是,隔离期间韩某家是否有贴封条,隔离期满后为何只做了核酸检测,而无igg和igm检测,这些问题,只字未提。

由于最初的公告中,并没有提到韩某的性别(见下图)

于是以新晚报、黑龙江日报为首的媒体,均只以“韩某”进行报道,同样没有提及性别。造成大多数自媒体开始盲目跟风,大肆进行宣传。尤其是文章中出现下面这样两段话:



由于表述不清,立场不明,未做相关说明,导致几乎整个哈尔滨的媒体出现了误读!也让个别添油加醋的自媒体进行了完全颠倒是非和混淆概念的报道和评论。引发几乎全哈尔滨人的集体愤怒!于是,市民门所有的愤怒在这个事件中的第一个被传染的曹某身上得到宣泄。

曹某的姓名、身份证号、照片、电话号码、详细家庭住址、微博、抖音号全部被扒的一干二净!一个“作风不检点,跟邻居勾勾搭搭”的风尘女子形象赫然展现在整个哈尔滨市民面前!而那些拉她出来游街的人们,我很想知道,你们当中有几个人是真正关心疫情的呢??

如果你们真的关心疫情,从最初的通告中就应该看得到:

这分明是检测程序出现的问题!隔离期满,是否应该仍旧接受三级检测??(igg、igm、核酸)官方没有说明,这就很让人费解了。


我本人,作为地道的哈尔滨人,在郭某明被爆出确诊感染时,第一感受也一样是愤怒!在内心强烈谴责这种不顾他人死活的行为。

最初的报道是“感染源成谜”,我还没太在意。可是接下来事件的发展,已经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

当确定了感染源为从美国回国的韩某,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连是男是女都不知道,怎么给你们说的这么邪乎呢?整个朋友圈、工作群、小组群、家庭群、业主群,全都在热议这件事,这其中有大量的人摆出一副掌握了一首第一资料的姿态大肆爆料,什么“曹某之前是小姐”,“曹某有两个孩子”,“曹某现在有人包养”,“曹某和韩某俩人xxxxx”,等等这一切,都让我越来越紧张,倒不是紧张疫情,而是紧张这新闻报道到底什么时候能靠点谱??我第一反应一直是黑龙江官方在有意转移公众视线。因为整个通告中的用词极其含糊,即没有说清楚性别,也没有说清楚韩某居家隔离期间究竟做了什么。

既然不说,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官方也不知道他隔离期间都干嘛了!

说明对韩某根本就不是追踪式管理!

然后“核酸检测合格遂解除隔离”这么需要确认的事又只是一笔带过。

在通篇没有提到韩某性别的情况下,就判断韩某与曹某有接触和共同生活,这会给公众造成多大的困扰??


截止到目前,对这件事我只有以下两个疑问:

第一:对于检测手段,入境后三级检测均为阴性是否符合居家隔离条件,官方有说明吗?

第二:隔离期满,是否仍然需要三级检测才能放行?


现在最需要的是官方对这两个问题作出解释,才会给当事人最大限度的减轻负担!

还有几个后续问题,也更值得关注:

因为官方问题给当事人造成的伤害谁来弥补?恶意公布他人隐私信息的最初曝光者,是否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

以上是我对这件事官方的看法!接下来还有对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看法:

这次疫情事件,造成全国人民的精神高度紧张。因为影响太过巨大。有些人可能穷极一生都不会经历如此重大的事件。然而在我们的疫情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时候,因为某些个别人不按防疫规定严格管控自己,造成突然被病毒反杀,可想而知,群众的愤怒,是理所当然,也是情理之中!

尤其是在最初的报道中就不明确新闻内容,导致绝大多数人误读。更增加了大部分人的紧张情绪。

可是后来事件慢慢变了味,远的不说,公司办公室几位女性同事,这两天天天在办公室里热烈讨论曹韩关系,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通过不同渠道了解的信息坐在一起嘻嘻哈哈的集中汇总。这件事俨然成了市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将给当事人造成什么样的伤害??想想这件事其实挺可怕的,这就是社会的残酷,我只能吐槽,只能呼吁,但我必须承认,无论我多恶心,我无力改变。

我不是任何当事人的朋友,我其实多么希望他们盛传的这件事是真的,这样这件事或许几年之内都可能会是哈尔滨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或许还会被拍成电视剧?当成段子?至少这事真实发生了。真的做了恶的人,受到这样的惩罚,以我一个纯粹的俗人来看,是罪有应得!

可是,截止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韩某违反了防疫防控居家隔离措施;同样的,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曹某与韩某有过直接接触。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人一个被变了性别,一个被扣上了不检点的帽子,他们到底是不是冤枉的??

我知道,很多人都希望他们不是被冤枉的……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觉得脸疼。至少我们办公室那几位女同事,在他们看来:

“我也是看新闻听说的,我们就随便聊聊,他们受伤害跟我有啥关系?”


以上!


user avatar   ming-yun-de-bo-j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实证明,居家隔离就是埋雷。

入境统一集中隔离省心省力省钱。

为了几个回国人员的所谓“舒坦”、“人性化”,让全国人民高压防控和承担爆发风险,殊为不智。


user avatar   deng-bo-y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题出在医院感染,根源在于医疗投入不足导致的医疗体系低冗余运行。

由于医院无法为病人提供住院期间完全的生活护理和照护,一人住院往往要牵扯全家人陪床、送饭。此举平常就极大加重了病人家庭的负担,被病人拖垮的家庭往往是家属被病人栓住无法赚钱和正常生活的。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今天,大量陪护探视人员频繁进出病房,就会出现哈市二院的情况。

同时,医疗资源不足、医疗资源分布与发展不均衡,导致一些大型医院过于拥挤,加床常态化。医院拥挤,病人之间难以保证有效的卫生距离,显然会增加院内感染风险。

如何防范?多掏钱,把医院普通床位的床护比从现在的0.4:1~0.6:1提高到0.8:1~1:1。完善医疗与养老机构护理员职业资质与职称评定。除病情变化复杂、需要时时联系家属的病人,杜绝一切住院病人的家属陪床。同时要求医疗机构为陪床家属安排专门的、卫生条件有保证的宿舍,杜绝陪床人员与家属混住。加快医改深化,健全层级分明、服务可靠、注重便捷可达的医疗服务体系,消灭各大医院目前普遍存在的临床安全性和卫生标准不达标的加床。


user avatar   mu-mo-17-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黑龙江卫健委官网上,“2020年X月X日0-24时,黑龙江省无新增确诊病例”这句骄傲的话,在4月9号这一天戛然而止。当天的行文变成了:

2020年4月9日0-24时,黑龙江省省内新增确诊病例1例(哈尔滨市),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例(哈尔滨市3例)。

由这一例开始,在接下来的几天中,这个数字几乎就没有停过(除了13日)。

4月10日,1;

4月11号,2;

4月12日,7;

4月14日,8。

在这总共19个确诊病例(全在哈尔滨)中,题中的这个链条,至少助攻了11个(不包含无症状感染者)……

吃不吃惊,意不意外?

两个主要节点:

1、多人一起聚餐(3月29日)

2、确诊者郭某明、无症状感染者王某苓不配合流调工作(现两人已被立案),而根据后边查明的链条,王感染了郭,郭又通过1提到的聚餐直接或间接感染了另外10个人!

现在这个环境,还是放松警惕了。而不配合调查工作就真是骚出天际,那么多被立案的先例在前,这家没联网?

本来哈尔滨也平静多时,这样子,真的难堪。本来初中毕业班4月17号开学,结果12号重新做了调整:

9号到12号,确诊10人,全在这个链条里面。这是凭一家之力,拉下了整座城!哈尔滨得多气?!

而从整个省的层面来讲,这也完完全全是添乱,简直添大乱。

本来黑龙江已经面临着很严峻的病例输入问题。

只看最近几天的数据:

4.8输入确诊40,无症状感染23;

4月9日,输入确诊28,无症状感染11

4月10日,输入确诊22,无症状5

4月11日,输入确诊21,无症状5

4月12日,输入确诊49,无症状8

4月13日,输入确诊79,无症状1

4月14日,输入确诊14,无症状1

压力就在那里,前两天黑龙江病例超过湖北还上了热搜,结果前线紧张,后方还起火。这家,真的服。

此外,叨多几句,对于黑龙江当前的防疫来讲,困难还挺大的。境外输入主要集中于绥芬河(70年前,溥仪在这里被交接给中国),绥芬河的压力到底有多大呢?其实不用讲医疗资源,不用讲医院数量,不用讲医护人员数量,只看这个数字,就知道前线到底有多薄弱了——

7万人,什么概念?在我老家潮汕地区,差不多是两个比较大的村(注意,是村)的人口之和。一座7万人口的小城市,能有什么资源储备、能有多少的医疗资源?而当前,绥芬河面对的确诊患者有300多人。黑龙江代替湖北俨然成了全国防疫的新震中——但其实必须看到,这很大程度上,是黑龙江自己一个省扛下来的结果,也就是黑龙江把输入病例都留在了自己省,没有往别的省送。注意上边截图中的省份,然后看这个数字也可以清楚知道:

全部的输入确诊中,黑龙江只占三分之一;现有输入无症状中,黑龙江也少于一半。

这是真的是在为全国挡刀了。所幸现在很多城市也驰援绥芬河,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接下来的疫情情况一定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只是,在医护人员再次逆行奔赴前线的时候,作为普通人,能不能多“安分守己”一点?一个链条十几个人,真的扎眼。

不添乱,就是我们对这场“战争”能做出的最大的贡献了。


user avatar   blackwarrior-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这个病后来怎么传染的不是那么重要了,这个事简单来说就是两个链条。

第一条,是海外归国人员造成的传染。

第二条,是在国内的人员经过传染后,外出聚会传染给了其他人。


这反映出了现在中国对疫情防控的难度,仅仅以一个留学归国人员的测试成阴性,导致家庭传染,导致家庭成员的外出感染,就迅速扩大到10人以上。那么说明,假如在海关有一个漏网之鱼,以现在全国开始逐渐复工的人口流动状况,就会迅速的引起海啸一般的扩散。一传十,十传百在这里不是一个夸张的修辞手法,而是会真真正正发生的疫情扩散现实。

现在国外虽然也处于大规模隔离的状况,但随着国外的复工,国外的疫情必然会继续发展,那么随着国外疫情的发展,英国首相说的群体免疫很可能会成为现实。

在这种情况,就给我国以经济为代价做出全面隔离的措施带来了极大的防控难度,在今年未来的8个月里,很可能这样的状况会持续的出现。每一个回到中国或者到中国来的人都可能会携带新冠病毒,而一旦检测没有发现,隔离时间14天病毒还潜伏体内,那么在复工后的中国就会再出现一个武汉。

中国的每一个城市都可能会是下一个武汉,今天是哈尔滨,明天就可能是长春、沈阳、大连、厦门、广州、上海,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状况,现在的消息还不是很坏,还是找到了这10个人,黑龙江还只有几百例,只要出台极端措施还能控制得住,但是海关和当地卫生部门一旦有所疏漏,如果让百人感染发展到千人感染到万人感染,国家未必还撑得住再来一次武汉规模的疫情。

现在看似疫情已经结束,实则危机四伏,绝不能掉以轻心。


user avatar   jiashengjiao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简单看了一下高赞回答,基本都没说到点上!

2020年02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医疗救治工作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表示,新冠肺炎虽然是新发的疾病,但是在现有医学和生活条件下完全可防可控

那么,在这30多天内,新冠肺炎病毒是如何突破层层防控感染50人,哈尔滨疫情防控是如何失守的?

最关键的防线被突破:境外病例传染本土病例

据通报显示,传染链源头是一位3月19日从美国回哈尔滨的“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

3月19日,22岁的女子韩某从美国回到哈尔滨。

当晚22时左右通过“手拉手”方式转到哈尔滨市道里区富丽江湾小区。居家隔离的韩某隔离期间没有发病、没有症状,在3月31日、4月3日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解除居家隔离。而在4月10日、4月11日的两次抗体检测中,IgM为阴性,IgG为阳性。

《新冠肺炎第七版诊疗方案》中提到,IgM抗体阳性表示近期感染,IgG抗体阳性表示感染时间较长或既往感染,因此韩某被确定为“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

韩某在国外何时、何地感染过?

现在追究这个已无意义。

但不可否认,境外人员归国“居家隔离”而没有“就地集中隔离”为此超级传播提供了可能。

哈尔滨市政府秘书长方政辉在4月15日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哈尔滨相关隔离政策以3月20日为界限分为两个阶段,3月20日之后,哈尔滨市对所有境外和国内高风险地区入(返)哈人员一律实行集中隔离14天。
哈尔滨市政府秘书长方政辉

3月19日回哈尔滨的韩某按照当时政策规定,执行了居家隔离观察。

而笔者在哈尔滨市政府网站上查询到,3月17日,哈尔滨市长孙喆在疫情防控会议上就已经强调了归国人员需就地集中隔离

3月17日孙喆市长在会议上就已经强调了归国人员需就地集中隔离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3月6日发布的《入境疫情防控温情提示》

按哈尔滨政府秘书长方政辉的解释,韩某“居家隔离”是在哈尔滨发布境外回国人员必须隔离政策的3月20日前,那么是否与3月17日哈尔滨疫情工作指挥部会议内容相悖?又是否与3月6日黑龙江省外事办3月6日发布的《入境疫情防控温情提示》相悖?

如果哈尔滨对3月19日回哈尔滨的韩某进行“集中隔离”,也许就守住了第一道境外疫情输入防线,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1传44”超级传播事件。

新冠肺炎,在哈尔滨撕开了一个口子。

追根溯源,正是这道疫情防控关键的“国境线”失守,导致了“1传50”后果的出现


补充医院方面的过失:

哈尔滨市胸科医院也在这波疫情传播中负有责任,引发院内交叉感染的87岁的陈某,其上线传染源是郭某明,陈某及两个儿子与郭某明曾经聚餐。

据郭某明的行动轨迹显示:4月3日,郭某明到哈尔滨市胸科医院检查CT,但在通报结果中,没有体现出在该医院检查CT的结果。据悉,哈尔滨市胸科医院是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但检查后未对郭某明进行收治。


今天这个传播链已经感染了71人,居然有人在喷东北人因为喜欢在一起聚餐,是造成这个事件的主要原因。

客观的说,同样的事件发生在其他城市,就当时的管控措施,基本是一个效果。

看见没有,不光是黑龙江,全国领导干部都带头消费,带动餐饮业,回过头发生聚集性疫情,又怪老百姓聚餐?

弟弟,你们够双标的啊?


2020年4月22日

4月2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0例,其中23例为境外输入病例,7例为本土病例(黑龙江7例)

昨天上海卫生部门对韩某进行了流调,要不是爆出韩某曾经去上海做手术待了三天,哈尔滨才公布了韩某的行动轨迹,前前后后拖了将近半个月,韩某及其家庭究竟是什么背景能让哈尔滨相关部门对此一直不对外公布??

再看看今天网友录制的哈尔滨南岗区一个隔离点的管理情况:

哈尔滨南岗区悠融酒店隔离点管理乱象

哈尔滨悠融酒店隔离点 https://www.zhihu.com/video/1236274462975950848 哈尔滨悠融酒店隔离随意走动 https://www.zhihu.com/video/1236274486536048640


user avatar   ling-ling-qi-38-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刚刚从同学那里得到一个消息,她的师妹所居住小区出现了一例确诊新冠感染,这个小区就在哈尔滨市二院隔壁。

作为曾在武汉一线呆了接近两个月的医生,对哈尔滨的情况很担忧。

单从院内感染这个点看,目前哈尔滨的情况和武汉12月下旬很接近。

新冠疫情正以我们难以准确预计的速度在哈扩散,与武汉不同的是,这次我们通过流调看得更清,应对经验更足。

任何一场瘟疫,院内交叉感染都是疫情扩散极大的“助推器”,这个情况在武汉疫情中也得到了验证--大量的感染者是在医院内求医/陪护/给予诊疗时中招的。

其中医护人员感染的代价会比想象中更大--首先是在症状出现前,没有意识到自身感染的医护继续施行诊疗,会传染基数极大的同事和病人;另外倒下一个医护人员需要更多的医护力量去救治,对临床力量的心理打击也很大--我们院在武汉疫情初期专门开辟了一层病房收治感染职工,许多在那一层工作的医护目睹同事感染后遭受了严重的心理创伤,护士边哭边打针的事情屡见不鲜(任何人看到朝夕相处的同事倒下都会非常难过,恐惧感也很大,从这一点我非常能理解和惋惜染病后自杀的意大利护士。)

加强控制的措施至少包括三条:

1.不惜一起代价加强院感控制,院内任何场所任何人都要妥善佩戴口罩。

2.实行新冠感染定点医院诊治,对发热病人采取集中收治集中隔离。

3.继续做好流调,排查密切感染者,弄清传播链。

控制住危害最大的院内感染,接下来是对家庭聚集性感染的应对;武汉的情况已经告诉我们居家隔离不靠谱,估计哈尔滨版的方舱医院已经提上日程了。

耸人听闻一点,封掉部分存在感染的小区是完全有可能的。


现在看来,这些措施正在稳步推进,希望有关部门扎扎实实稳扎稳打。千万不要犯武汉疫情初期思想麻痹大意的相同错误。


实在不愿意武汉当时的惨剧重现。


最后用中国CDC副主任冯子健采访中的一段话结尾:“可能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比如一年、两年,都不能完全回到疫情发生前的那种生活状态了,我们将要一直保持对这个病毒、疾病的戒惧。于社会和普通公众而言,要在防范病毒和正常生活之间找到并适应新的平衡、新的常态;对于医疗和疾控体系,则要时刻保持警惕。”

疫情前的轻松,可能很久之内,回不去了


user avatar   maximilianofshangh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深圳房价的天花板不是一个价格,而是一种状态。

什么时候,中国的发展基本到位不动了,深圳城市到极限了,大家不愿意来深圳了……那个时候,自然房子就到头了……否则,全中国的财富、人才、资源向着一个小地方集中,就是房子都是空的,也不可能便宜下来……




     

相关话题

  如果精神病人用武器要杀害普通人的时候,被人见义勇为杀死,见义勇为者是否应该承担责任? 
  如果那些支持程序正义的人成为了程序正义的牺牲品,他们会怎么做? 
  3 月 16 日,中国以外确诊病例超过中国,如何看待当前国际疫情形势? 
  中疾控专家称「现有疫苗对奥密克戎仍有效」,现有的疫苗防护力度有多大? 
  吃黑芝麻会改善发质吗? 
  为什么最高人民法院的领导是院长,而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检察长。为什么不说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 
  如何看待甘肃疫情流调显示一女子 15 岁生子,当事人回应称「户口申报年龄出错,实为 18 岁生子」? 
  长期卧床会对人体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1 月 13 日河南新增本土病例 98 例,安阳市 69 例,目前情况如何? 
  我欠别人二十多万块钱,但是我有偿还能力,每年都有八万块钱的房租。现在法院要拍卖我家房子,我该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截至 16 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 26 例,其中 11 例为本土病例,该如何防治本土病例的增多?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民航局要求每家航司往返中国和任一国家航线只能保留1条,每周最多1班?会产生哪些影响?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