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如果有软肋的话,做产品太重,太KPI导向。
好好的一个手机通讯的产品微信,非把他做成一个全功能流量入口,嵌入进去一堆乱七八糟很复杂的功能。
因为这样能赚钱,以及垄断。
问题是,社交链条的重度化使用,会占用用户的大量时间,大家会很累。
在之前的中国这么搞没问题,因为无聊的人太多,大家都需要kill time。但是我们可以看看在月经性的show、谣言、各种广告以及游戏分享的状态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屏蔽朋友圈了。
现在又在搞小程序,这东西开始挺新鲜的,但是随着大量内容,尤其是不可控的垃圾内容进入,又会变成一个消耗用户精力很累的事情。
同时,由于KPI的压力,流量套现的逻辑一直没有停止,导致腾讯提供的内容非常的商业化。
所以对抗腾讯的对手应该是极简的功能,以及细分化的精品内容。
以极简对极重,以精品对商品,以口碑对入口。
因此在长远的角度上看,网易这个公司确实值得腾讯警惕和害怕。
ps:也许未来的区块链会造成一些颠覆,但不是现在这种传销模式,具体如何不清楚。去中心化很可能会埋葬垄断性流量巨头,这个风险是非常大的。
年前和一帮做页游的朋友吃饭,席间问一个朋友游戏怎么样了,朋友这么回答:“在XX玩开了两个服,数据很差,准备年后改改;如果数据不行,XX玩不愿意推的话,换名称上腾讯平台,至少能捞回投资。”
而这并非个案,游戏不行,换名称换皮上腾讯平台已经成为全国页游人员的共识。这就带来一个非常怪异的现象:一方面大家承认腾讯平台是一个好平台,另一方面,大家都很抗拒上腾讯平台,很多都是外边实在没人要的游戏,换个包装才上的腾讯。
今年一则谣言很火,就是传言手游腾讯和开发者9:1分,腾讯9,开发者1;这么离谱的分成比例广大开发者都表示腾讯真干的出这种事,而没有怀疑这是假消息,因为这符合腾讯在广大开发者心中的形象。
3q大战之后,腾讯开始开放,提倡合作,但是在我看来这只是被迫的开放,带着镣铐的合作。腾讯高层都说了作为开放平台,要考虑分成方式如何避免强者越强,避免小的长不起来,再导致平台被大的绑架。
如果我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游戏制作者,在我弱小的时候我会考虑利用腾讯平台,因为他好;但是一旦我想进一步发展,那么我就会想方设法跳出腾讯的框架,因为腾讯的限制限制了我的进一步发展,在腾讯的规则下,我无法成长成为Zynga。
腾讯的这种策略使得顶尖的开发者很少会和腾讯合作,譬如国内著名的页游研发商墨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所以个人认为腾讯最大的软肋是做不到真正的开放,吸引最顶尖的开发者与腾讯合作。当这些开发者游离在腾讯的体系外时,谁也不知道他们会和其他互联网巨头碰出怎么样的火花。
我曾经是李小龙的脑残粉(现在是理性粉),就连很长一段时间的英文名都叫Bruce(哎,不提了) 一直坚信这个视频就是李小龙拍的。那个年代摄影机不好,胶转磁的技术不好,所以拍出来的画面就应该是这样的。长期以来顶礼膜拜这个视频。
后来我在北京电影学院读到了大二,有一门叫“广告与MV创作”的专业课上,齐虹老师播放了这段视频,当时我激动的不得了。
放完视频后,老师骄傲地说这是他的学生朱津京在2008年拍的。
我感觉我的童年被毁了。
----------
PS 特此更正: 我之前记错以为是老师拍的,实际上是老师带的99级学生朱津京拍的。实在抱歉,希望知乎日报也能更正
一点介绍
朱津京 | 好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