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产品的意义,很大程度上是设置一个价格锚点,当你看到这类产品的价格后,再看蒂芙尼家的其他产品就不觉得贵了,反而觉得很值啊,一个别针一千多,一个手镯一万好像也不会太贵。就像星巴克家卖二十几块的依云矿泉水一样,没几个人会去买,但他起到的是一个价格锚点作用:矿泉水都卖二十几块,一杯咖啡卖三十几块不算贵。
这事并不稀奇,蒂凡尼本来就是这么起家的。
蒂凡尼没有什么高贵的出身,起初就是一个普通的小铺子,
是磨坊主的儿子查尔斯·蒂凡尼来到纽约后,于1837年创立。
并不像其他珠宝品牌一样,由欧洲皇家匠人开创。
说白了,也就和名创优品什么的差不多。
蒂凡尼刚开业时卖的就是文具和织物,后来做起了银质餐具。
路易斯·蒂凡尼去巴黎学到了玻璃饰品制造和多面型钻石切割工、
接管了他老爹的业务后,蒂凡尼才真正成为一家珠宝店。
但是,从蒂凡尼在1851年推出银制925装饰品开始,
蒂凡尼领先于其他珠宝商、独一无二的特色就一直是银饰制造。
不过,银饰用作珠宝,怎么都贵重奢华不起来,
想要靠银饰赚钱,就得把银饰扩大到日常生活用品上去。
于是,蒂凡尼就尽可能地用银子制造文具等日常用品。
每个阶层的人的消费心理是差别很大的。
穷人买东西要便宜,于是有各种十元店、九块九包邮。
中产买东西要性价比高,于是有小米有品、网易严选、淘宝心选。
暴发户买东西要显摆,于是有卡地亚蓝气球、劳力士水鬼什么的。
老钱买东西要低调的奢华,于是有各种XX定制款。
穷人显摆,要把钱花在看得见的地方,驴粪蛋表面光。
富人显摆,要在不为人知的小地方砸钱,然后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连没人注意的小东西上都是最好的,那才是真正的有钱。
所以,有些富人会买蒂凡尼的小物件。
但是,这也不是真正的富人。
真正的老钱,家里大大小小的物件尽是定制款。
或者没标志,或者在不起眼的地方标注上,XX为XX定制。
如今,只服务那些老钱家族的顶级品牌其实赚得不多,
因为老钱家族并不多,这个市场实在是太小了。
反而是那些大众熟知的品牌伪顶级品牌赚得盆满钵满。
他们卖的东西不能太贵,否则老百姓买不起。
但是,又不能便宜,否则就砸了招牌。
怎样才能既有销售量又不砸招牌呢?
一个办法是出副牌或者副副牌什么的。
兰蔻你买不起那就卖给你欧莱雅,
欧莱雅还买不起就卖给你美宝莲。
其实这几个牌子都是一家人。
另一个办法就是卖些小玩意儿。
买不起YSL的高定时装,
总能买得起YSL的口红和香水啊。
你没看到YSL星空系列口红多火吗?
所以,蒂凡尼的珠宝买不起没问题。
可以买蒂凡尼的小玩意儿啊。
反正大部分女生,
一辈子也买不起蒂凡尼的高级珠宝,
那就用这些小玩意儿赚她们的血汗钱,
让她们做做公主梦吧。
本来到此结束就行了,
不过有人问这曲别针是否真有人买,
那我就多说两句吧。
其实这并不是曲别针,
而是长得像曲别针的钱夹。
欧美人不像我们一样可以移动支付,
又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刷卡,
所有随身带现金还是有必要的。
拿皮包装现金有时候不方便,
塞进口袋里又容易掉出来,
于是很多欧美人拿这个大号的“曲别针”,
来夹住现金银行卡什么的,当做钱夹。
这样塞进衣兜里,就不鼓鼓囊囊了。
所以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
放在家里装逼别人看不见,
反而露脸的机会特别多,
每次掏钱的时候都能顺便装逼,
是装逼必备工具,
所以才卖得出去。
串起来,然后当项链,
1500一个,串一串就是项链了。
小时候这么玩过的举手。
=====
重新画了一张。。。耳环也加入套餐。。。
如果可以开增值税发票的话……
为什么没有意义?看到这个题目,我能想到的需求就至少有三种:
在古代,贵族往往一天要换很多衣服,这一点中西方皆然。有的时候甚至在接见重要客人的过程中会换几套衣服。而这几套衣服未必会有很大的差别,很可能就是根据天气、时辰而在纹路上有微小的差异,比如上一套衣服的花还含苞待放,下一套衣服花已经盛开了等等。这种生活的背后除了仪式感,还显示了一种低调的理念——不要让人轻易看出来自己的变化。这种心态从秦始皇时代开始就已经有:
卢生说始皇曰:“……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原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
皇帝一定不要让其他人知道自己住什么地方,否则神仙就不高兴了。
我举上面这个例子是说明,人是有这个需求的,也就是自己有什么特殊的行为而不让其他人知道,别人不知道,自己就高兴了。我们不排除有人喜欢炫耀昂贵生活的心理,但是这批人可以去买带有大大LOGO的豪车和名包,但是同样也有人就是喜欢用这些东西而不要让别人轻易的知道自己用的是昂贵的生活用品。要满足这个需求,首饰、手袋、挎包乃至于豪车都满足不了。因为首饰本来就是装饰品,而手袋、挎包和豪车的LOGO都很显眼,并且其品牌也广为认知。
相比之下,这一套everyday系列就很符合。比如你看到有人拿曲别针别了一叠文件,得多么细心才会仔细的去分辨曲别针上是Prada还是Tiffany?如果你注意不到,那么买曲别针的人的需求就达到了。
2. 提升商品所在小分类的阶梯
花银别针的钱去买一个手机,只能买一个入门的智能机,但是如果用来买别针,则可以买到奢侈品的别针。花金别针的钱去买一个iPhoneX的人很多,但是花同样的钱真的去买别针的就不那么多了。
这种花相对多钱去买功能相对少的商品的行为,付出的溢价除了商品本身的工本费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商品在自己所属类别内部阶梯攀升所带来的加成了。毕竟一万多元能买到一根非常豪华的曲别针,但是如果一万多元去买钻戒,就落到钻戒所属种类的下层了。有人工作的时候喜欢说『宁为鸡头,不为牛后』,在商品方面也是一样有这种需求的。
读大学的时候送礼物,给定预算肯定是有限的,在有限的预算下这种冷门领域的高档礼物是可选项之一,这也算是需求的一种。
3. 信号的发送和过滤
这个和1有关。也就是正常情况下,人们发现这种奢侈品会比较困难。但是如果有人发现了,有时候人们会有一种『你真识货』的引为知己的感觉呢?这也是通过这种暗地里来发送的信号,来从自己所接触到的人中,筛选到和自己拥有近似价值观的人的一种方式。所以everyday object作为信号发送器,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最后,曲别针没什么特殊的用法。我很好奇的是那个银的毛线团真的可以用来织毛衣么?如果用这种毛线团织一领毛衣,想想银子、尤其是银线的延展性又好又软,纵横交错织成毛衣,岂不是寻常刀枪都难以近身?比古代大将穿的贴身细铠高级多了,可以直逼魔戒里面矮人们特制的秘银软甲(Mithral Shirt)了!
欢迎织毛衣高手勇于尝试!
装饰艺术,是指是观赏性大于功能性的艺术.
明白这个,就不难明白Tiffany会出曲别针、三角板的、量角器的意义了。
这些银制品,更多象百年前欧洲富裕家庭所用的银制刀叉餐具,实用性不高,但仍以其装饰性、纪念性和趣致性拥有一定的市场。银质文具,也一直是Tiffany创初以来就一直推出的产品,只不过市场上相对不多而已。其售价水平,也是符合Tiffany的定位的,只是其价格组成中,品牌附加值所占的比例颇多。
这种产品的产量本来就有限,因此也谈不上大量购买。但是从来也不缺少买主。
但如果平日习惯使用Tiffany的银餐具,多买一件这个也不是什么问题,作为赠送礼品,这种几千元人民币的价格的银饰更是很合适的。
换个环境,老外或许也不太理解为什么我们要送新婚夫妇一对几千元的金筷子吧?
…………………………
但我想,无论是老外还是中国人,在自己所知不多的情况下,就粗暴的把初创时期的Tiffany认定和”名创优品“差不多,无疑是非常欠妥的。这比喻,感觉就象是说”谭家菜“最初也就和沙县小吃差不多。
欧洲富裕家庭一直有使用银制餐具、文具、宗教用品的习惯,这个风潮在美国的原宗主国英国更为流行。美国立国未久之时,一直以英国风尚为荣,所以Charles Tiffany这位美国商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在百老汇大街上经营银具店,之后开始扩展珠宝业务。可以说Tiffany是先有银具饰品,再有钻石业务,象”想要靠银饰赚钱,就得把银饰扩大到日常生活用品上去。于是,蒂凡尼就尽可能地用银子制造文具等日常用品。“之类的描述,基本上可以用本末倒置来形容了。银制文具,本来就是Tiffany的老本行。
至于”从蒂凡尼在1851年推出银制925装饰品开始,蒂凡尼领先于其他珠宝商、独一无二的特色就一直是银饰制造。“这类说法也不妥当,其实在Tiffany之前,做925银(斯特林银,此标准在1283年就推出了)文具、生活等饰品的珠宝商可以用成千上万来形容,就算是在美国,先于Tiffany出名银器的珠宝/银器还有著名的GORHAM,Reed&Barton、Kirk等等,仅仅因为只知道Tiffany,就认定它独一无二……咳咳。
“路易斯·蒂凡尼去巴黎学到了玻璃饰品制造和多面型钻石切割工,接管了他老爹的业务后,蒂凡尼才真正成为一家珠宝店”这类说法和事实也相差太远……,路易斯·蒂凡尼一直以艺术玻璃出名,跟多面型钻石切割没啥关系,路易斯在他老爸去世后1902年才接班,他老爸1872年就能在在钻石贸易中损失了1百万美元,1887可以购买到流亡法国皇室近三分之一的珠宝,如果这不叫珠宝店,真不明白什么级别才叫珠宝店了。(这时候路易斯·蒂凡尼忙着开他的艺术玻璃公司呢)
还有把Tiffany创始人说成是磨坊主的儿子什么的,人家明明是棉花制造公司老板的儿子(官方称之为富裕纺织品商人),1837年他老爸就可以给他一千美元去创业,第一间门店开在百老汇大街上。那可是1837年的一千美元。几十年后洛克菲勒创业,能贷到的款也就这么多。(而就算是磨坊主的儿子也没什么,“并不像其他珠宝品牌一样,由欧洲皇家匠人开创”,欧洲皇家匠人就很高贵咩?皇家的匠人一开始还不是自由民呢,卡地亚创始人的老爸是卖火药筒的,御木本创始人家里开小面馆的呢。)
如果想探究事物背后的真相,至少应当是在基于事实的基础上。自我构想出一个虚幻的富人世界,或者动辄就认为一般消费者的动机是出于“显摆”“装X”……
唉。唉。唉。
利益相关:
很多人认为的蒂芙尼黑。”罪证“链接 卡地亚为什么比蒂芙尼贵?
附:不用太担心这些曲别针的销路,因为Tiffany以前还出过更冷门的文娱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