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就业券」的意义,「就业券」能否起到带动消费、投资及就业的目的? 第1页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能提出来这样的奇思妙想,还是很值得一答的。

和消费券对应的「就业券」应该是为了促进就业,减少企业用人成本而设计的。尽管题干缺少细节,但是我猜想应该是求职者持券去求职,求职之后,券可以抵消一定数量或者百分比的薪水。比如一个人薪水是5000一个月,拿到一个20%的折扣券,那么其中1000就由国家来发。相当于企业需要实际支付的薪水减少了。

这样确实可以刺激就业。在就业的广度边际上,有些企业可能本来只愿意雇佣10个人,现在有了就业券,企业就能够支付12个人的薪水,相当于解决了2个人的就业问题;在就业的深度边际上,比如这个行业人才相对紧缺,单纯就业问题不大,那么就业券也可以提高人才待遇,让企业更加愿意给员工加薪。

而无论是更多的人工作,还是工作的人拿了更高的薪水,都是有利于消费的。并且企业的负担也得到了减轻,可以把有限的资金更多的放到经营和投资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投资也有促进作用。

但是,「就业券」有一个问题,决定了其效率比较低。

因为每个人的就业意愿、就业能力参差不齐,「就业券」怎么发呢?如果这个就业券是普适的,那么直接制定一个政策就好了,没有必要以券的形式;如果这个就业券是特定人群的,比如应届毕业生,那么相当于人为的制造了一个歧视,企业可能会为了成本雇佣一个能力不行,但是自带就业券的,而不会雇佣一个能力更好而没有带劵的,这相当于人为的扭曲了劳动力市场的供给,降低了效率。

与此同时,很多人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家里又有矿,可能就根本不就业,而选择把自己的就业券卖掉,一旦出现了二次乃至于多次的转售,只会造成就业券向着更需要就业而能力更不足的人手里集中,反而会造成更大的市场扭曲。

归根结底,这是因为「我需要什么员工」这个信息在企业这里,而不是在就业人员这里。把劵发给就业人员,自然会造成扭曲和无效率。诺奖得主哈特的产权理论再次发挥了作用,应该把产权给予信息的优势方,也就是企业。

所以与其发就业券,不如把就业券作为一个政策绑定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身上。中小企业还是按照自己的面试流程来雇人,但是每雇一个人,政府可以负责这个人薪水的一部分,而如果这个人离职了,那么这部分补贴也会自动取消。这样企业依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从候选人里面选择最好的,然后以政府的补贴来减低自己的用人成本。

这个可能有人会担心——企业会不会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塞到自己企业里面来,占政策的便宜?事实上现在不少小企业已经很比较艰难了,并且这个补贴是跟着员工走的,增加不合格的亲戚什么的只会减少自己的竞争力雪上加霜,大部分小企业没有什么强烈的动机这么做。当然政府也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监管,让企业的欺瞒成本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相关话题

  按照购买力平价,中国作为第一大经济体意味着什么? 
  人民公社是失败的还是成功的?为什么? 
  怎么看待苹果公司要求分成微信、值乎打赏 32%? 
  为什么没有华西理工大学? 
  为什么茅于轼被称为经济学家? 
  如何看待拜登公布超2万亿美元基建计划,规模直追太空竞赛? 
  世上哪些耗费巨大的事情,以后很可能会被证明理论上就不可行? 
  我国的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还是混合经济。? 
  假如中國在60年代, 用開放的經濟政策, 吸引外資, 能否溫和地工業化?減少剝削農民(經濟學討論)? 
  有散户从中国股市上赚钱了吗? 

前一个讨论
螺舟工作室是否应该尽快结束《太吾绘卷》的开发?
下一个讨论
什么是科学上的「没有证据表明」?





© 2025-02-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