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我的成绩可以申请康奈尔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吗? 第1页

  

user avatar   ling-jun-11-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好,我是李学长,我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法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于康奈尔大学的公共管理学专业,财政与金融政策方向。

目前,在国内一家券商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上班。

在这篇文章中我会认真回顾总结自己的留学申请的过程,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要申请康奈尔大学的你。

留学动因

简单说,我希望能够赴美深造,我渴望接受世界顶级学校的教育洗礼。而且美国的学校资源和学术能力,大家都有目共睹。高质量的教育环境,对知识精益求精的研究氛围,能够满足我想要精进专业的想法。其次,我认为出国留学能够让一个人快速的成长起来,对自己各方面能力都是一种考验,对以后走向社会可能遇到的任何问题,都有足够强大的解决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同时我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能够帮助自己形成清晰完整的世界观,毕竟这场跨越万里的求学之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和对事物的认知。最后,基于人生规划的现实,我希望自己回国后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这需要从一份闪光的简历开始。

背景和录取情况

本科

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专业

语言成绩

TOFEL 107分 GRE 580 verbal 800 quantitative 3.5 A GPA 3.43分

Offer

康奈尔大学,MPA专业(奖学金,减免2/3学费)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调查方法研究项目(奖学金+RA,减免约1/3学费)

最终我选择就读康奈尔大学MPA专业

申请阶段

我是自己DIY申请成功的。如果你觉得精力或时间不够,或者准备起来比较吃力,那么建议你找一家靠谱的留学中介给你提供全面的帮助。当然半DIY也不错,比如admitwrite平台就很专业,能够提供定制化服务,有相关的老师为你提供文书服务。总而言之,为你提供服务的老师团队必须要足够专业,最好有名校背景。

我大二才开始准备申请留学,根据我所选择的专业,最先开始备战的是语言考试,主要有GRE和TOEFL。如果你要选择商科类的专业,就需要考GMAT。GRE于我而言着实有一定难度,所以我选择了报班,报了当时口碑比较好的新东方的课程。我对TOFEL比较有信心,因为我的英语学得算是优秀,我就打算以新东方的教材为辅助自学TOFEL。记得那时上GRE的课还是夏天,好几个同学挤在一间没有空调的教室里,枯燥的昂头听课。午休的时候随便塞点快餐,马上又接着上课,困得上下眼皮直打架,也坚毅的挺了过去。之后我刷了两次GRE,一次TOEFL。成绩自我感觉还不赖,算是对得起我辛勤的付出了。现在回想起来,新东方的备战方法还是蛮有效果的,强调反复练习词汇,还有写作逻辑,我也是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在考试上面。语言成绩对于申请名校这件事情,那还是至关重要的,毕竟没有同学想在成绩上冒险。鉴于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一定要好好准备,不要放弃,分数低了继续刷。虽然有些学校官方打出的平均录取分数线,貌似能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可千万别被迷惑了,其实仔细查一下不难发现这些学校录取的大多数学生的语言成绩都远高于平均分数线。总之,就是自己要对自己负责。

接下来要选择专业和学校了。我当时的申请方案是申请两种专业,一方面是本专业申请,另一方面是管理类专业申请。结合本专业,细分专业的总排名,还有美国院校与我们系的合作情况,美国院校的地理位置和教育环境等,综合筛选。学位阶段也有申请博士专业,但主攻硕士专业。当时考虑申请管理类专业完全是出于就业发展考虑,但同时我也面临跨专业申请的难题。在材料准备方面着实会增加一些难度,不过既然自己已经做好决定了,就要咬牙坚持。而最后的结果还是很圆满的,我在两个不同专业领域里均拿到offer。至于在选校方面,我会经常和往届的前辈沟通交流,闲聊之中就会有不少收获。除了看综合排名之外,我还会看专业排名,以及查看那些一直录取中国学生的名校。

专业和学校搞定之后,就踏上了攻克文书材料的征程。由于我的细分专业包括管理类硕士,本专业细分专业硕士和本专业细分专业博士三个方向,所以在文书方面没有什么共性可言,需要逐个击破。这不仅增加了我准备的时间,还要花费了很大的精力。

个人感觉PS最难,在PS中我详细介绍了自己,还有对该专业的热衷和信心,以及针对未来的职业/学术计划和自己要走的方向。当时还亲自找到了有丰富经验前辈帮忙修改。现在想想,这个过程确实需要自己极大的耐心。

关于推荐信,我自己找了三个老师去沟通,系主任,选修课老师,还有辅导员。他们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我现在想起都非常感恩。在此我想说,我觉得推荐信其实也不必特别寻找德高望重的知名人士为你撰写(当然如果你能找到,还是会为申请增添不少光环),可以寄希望于身边那些真正了解你,能够完整真切描述你性格品质的老师来写推荐信。因为申请材料的真实性,无论对与申请者本人还是申请的院校都非常重要。

学术方面也要认真准备,如果学术经验丰富,那无疑是申请中可以博人眼球的一大亮点。在上大学的时候,可以经常关注一些学术论坛,学术会议。有机会的话建议深度参与其中,比如一些你可以做的学术项目,学术研究,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身份加入,这类经验对你日后的留学会非常有用。如果做项目对你来说有一定难度,那么你可以选择适合大多数申请者的志愿者,听众的身份参与进去。在其过程中,多多和专业的学术人才沟通交流,尤其是与你专业相关的话题,那就更好了。经验交流对一个人的助力是非常大的。借此也可以找机会多聊聊有关申请校的信息,对你准备文书材料很有帮助。我记得自己在大三的时候还参加过北大-UMICH合办的一个专业seminar,与我的申请方向对口。当时这个活动还持续了一个暑期。授课老师是国外学校的教授,坚持了一个假期的学习之后,我还成功考取了结业证书。后来在申请的时候,这张证书非常出彩,绝对的加分项,我也顺利拿到了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录取通知书。

回过头来在看自己拿到offer的那一刻,我的感触颇深,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不断选择与放弃的过程。在这之中的煎熬与坚持,也成就了现在更好的自己。但不管你的选择是什么,坚持下去,不要动摇,珍惜现在,坚定信念,就不会忧心忡忡,人云亦云。

实习经历也没有难倒我,以前在某券商投行部上过班,当时国内投行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我还参加过各类学生社团,志愿者和学术田野调研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能够体现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写在文书里可以体现自己的个性化特质,再加入一些兴趣类的活动,特殊的经历等等,极大的丰富人物的立体感,容易获得招生官的青睐。

收到offer

拿到offer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在我上学的年代,网络还没有现在这么便捷。我亲自收到的那份平邮来的offer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载着满满的付出和辛劳。心里悬着的重负终于可以落地了,终于如愿加入了留学大军,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那座灯塔,在朝我一闪一闪的发着光。

当时还为签证的事小捏了一把汗。直到现在中美关系有起有伏,尤其是近期美国对中国留学生采取了各种高压政策,对赴美留学的同学并不友好,大家还要多方参考查证,作出合理的决策。

我当时的面签过程还挺顺利。面试官一句康奈尔大学非常赞!恭喜并祝你好运!我就通过了。当然放在现在,如果不考虑政策类的信息,签证应该都没有十年前那么难了。所以同学关于签证的疑虑也不必有太多。

结语

康奈尔大学是世界TOP15的学校,申请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语言成绩不用多说,分数越高越稳妥。但名校毕竟是名校,除了你有优秀的分数以外,文书有没有亮点,学术能力够不够,个人综合能力怎么样,个人陈述精不精彩等等,都是考核的重点。

所以提前决定,提前准备,最好在刚进入大学就朝着申请留学的方向去努力。这样起码可以保证一个漂亮的分数,后期文书准备过程中也不至于压力过大。还有就是丰富自己的学术和实习阅历,努力打造专属于自己个性化PS,向考官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导师背景: Master毕业于Cornell University,MPA(康奈尔大学公共管理硕士),财政金融政策方向。 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士。 DIY完成研究生申请,方向为管理学、社会学、调研方法论。 收到包括Cornell,UMich等硕士录取,专注以就业为导向的留学申请。 目前在国内一家券商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就职,拥有丰富的投资并购、一级市场投资以及资产管理行业经验。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够顺利申请到你的梦校康奈尔大学!




  

相关话题

  在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读研是一番怎样的体验? 
  出国留学归来的人在思维上和一直待在国内的人相比有什么不同? 
  美国学设计的学生有多刻苦?平时的作业量大到什么程度? 
  硕士 985 或世界排名前 50 的大学可以弥补本科双非一本的遗憾吗? 
  美帝top30, top20, top10 本科分别换算成国内高考多少分水平? 
  应不应该为了去美国留学而和愿意资助我的人发生性关系? 
  为什么中国的有钱人和当权者要把子女送出国留学? 
  美国留学是考试挂科GPA一直低于院校要求不能毕业该怎么办? 
  美国和加拿大哪个更安全? 
  海归光环淡化,你为何还要去留学? 

前一个讨论
大学成绩很差 出国读研如何选择?
下一个讨论
请问会计学本科生是否有出国读研的必要?





© 2025-05-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