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题主的这个问题,我认为自己是有发言权的,下面我就以文章的形式分享一下在国外留学的体验。
各位同学好,我是Joe夏学长,硕士毕业于UCL计算机系金融系统工程(Financial Systems Engineering)专业。
当今社会,计算机软件产业在各行各业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这个产业的人才培养在不同的国家也有着不同的方式。
不同于在国内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也不同于在美国技术实践导向的自由发展,在英国伦敦,这样一座欧洲的金融中心,就读计算机专业又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呢?
(伦敦的新金融城,金丝雀码头 —— 摄于Canary Wharf, London)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软件行业改善着我们的生活,推动的时代的进步,可以算是21世纪以来的朝阳产业之一。
在我看来,除了学习本身计算机软件的设计架构、编程技巧、逻辑思维之外,我们同样需要通过计算机软件的视角看世界、看各行各业。因为形形色色的计算机软件跟五花八门的语言一样,更像是一种工具,帮助人们沟通、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学习一门语言,你需要设身处地,去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最好和当地人多沟通,那么学习计算机去设计一套软件,同样的你需要了解用户所想,他们的需求是什么,这个行业的背景是怎样的等等,然后加以实践。而UCL的金融系统工程专业的设置,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让我义无反顾地来到了这里。
UCL计算机系隶属UCL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工程学院。
计算机系里的专业设置大体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比如Financial Computing,Financial Risks Management等,这部分专业针对本科非计算机背景的学生,研究生课程里会学习一些基础的计算机编程课程;
另一部分比如Software Systems Engineering,Information Security,Financial Systems Engineering等,这部分专业针对本科计算机背景的学生,研究生课程里会学习一些高阶的计算机课程以及一些跨专业的课程。
总的来说,这些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复合型、实战型的人才。
(UCL Engineering 的slogan ——‘Change the world’)
本人所在的Financial Systems Engineering专业主要包括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and Software Architecture, Software Abstractions and Systems Integratio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Markets, Financial Information Systems等。
计算机的课程主要让我们学会需求分析,版本控制以及项目管理的知识,金融的课程则让我们这些理工科背景的学生有一些基本的金融市场的概念,总的看来课程设置比较偏理论,注重对整体工程项目和行业的思维培养和方法论的传授。少部分选修课会有实践的workshop或者pair work的课程作业。
看到这,如果你觉得UCL的计算机系只会教人纸上谈兵,那就大错特错啦。
除了计算机和金融的专业课之外,还有和跨专业学生一起完成的UCL和微软合作的医疗软件实战项目,能和外国不同背景的学生各自分工,各抒己见,相互协作,一起完成50人左右的大项目,并感受国际化团队的氛围。
我们的项目按照功能模块分为五个大组,本人所在的是数据源采集的硬件组。在这里我接触到了之前国内本科阶段从未接触到的Arduino 硬件编程,基于微软Microsoft Lab of Things 平台,将Passive Infrared Sensor 的采集的医疗数据录入,为其他组的处理分析预测模块做准备。最终各个组之间相互集成,集体给导师做presentation,并演示demo,历时一个学期。我自身的项目实战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也是不错的和其他各个国家、各种背景同学交流的好机会!
(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讨论项目进展 —— 摄于 UCL)
此外,更为难得的是金融系统工程专业会安排为期三个月(6-9月)的实习项目,能让我们切实地感受到欧美企业的工作氛围,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并作为毕业论文,非常具有实践性。
感受了三个月伦敦上班族的生活,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大有裨益。
我所在的组的topic是在一家金融软件公司,在他们的平台上实现对函数求导的算法优化。
一方面在企业导师(一名优秀的牛津毕业的曼城小哥)的帮助下,完成对项目的理解和实践,加入他们正式员工的日常工作讨论,另一方面和这些同事聊聊生活,参加他们的聚会,更加全方位地了解英国人的文化生活。
更让我欣喜的是,在一年后,我收到了我们组当时设计的算法优化方案得到了企业实际应用的消息,可以说是相当令人兴奋了!
这种机会锻炼下的写出的毕业论文不仅对我自己的能力是一种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它真真切切的对企业产生了价值,从而实现了双赢,这也是为什么这些企业会与UCL保持长期合作,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原因吧。
总的来说,一年下来,上课+考试+项目+实习+论文,绝对可以说是被利用得满满当当,物超所值,收获满满。
(组里的同事们一起BBQ,享受着一个工作日结束后的闲暇时光)
一年的硕士时间过的很快,总的来说不管你是留下来继续深造、留英工作还是回国工作,如果你等到毕业了才去考虑这些,那便已经早早丧失了主动权。
如果是想深造的同学,和国内的大学一样,在日常的课程中就得多和导师、任课老师、助教博士们打交道,当面套磁效果肯定不会差,他们一般都会有正在进行的项目,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一旦有名额,早早预定,留下来继续深造。
如果是想在英国找工作的同学,那么在刚到英国的时候就得做准备,试着投投简历。
UCL位于伦敦市中心,经常会举行大大小小的Career Fair,常去看看了解各种公司的信息,学校官方也会提供帮忙改简历服务,相当友好。
总的来说英国的计算机行业虽然不如美国,有很多科技巨头公司,但是英国的计算机行业服务着各行各业,比如金融行业,特别是脱欧之后,对于非欧盟学生的机会也是越来越多。
退一步说,就算没有拿到心仪的offer,多面试面试积攒经验也是好的。
此外,欧美公司的面试除了对计算机基本功的要求之外,英文表达能力有时候更为重要。
同时有行业的见解、有自己的想法也是面试的绝对加分项,努力成为一名有思想的攻城狮,而不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码农”。而想做的这点,还是得源于多参加项目、多实践、多和各个国家的导师、同学交流,形成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
那么对于打算毕业回国的同学,最重要的则是时间节点。
一般国内秋招9月份正值英国毕业答辩,处理好面试和学业的平衡,不要错过了国内一些大厂的校招时间表。而对于国内面试,则注重的是基本功的考察,刷题是必要的,同时加上一年在国外历练的经历,相信拿一份心仪的offer并不是什么难事。
此外就我所在的金融系统工程专业专业的同学来看,基本也是去得金融公司比如投行、券商、基金公司,或者IT互联网公司这两类占绝大多数,然后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是偏业务还是偏技术岗位。
(实习期间办公楼下,上班族们总爱在午间躺在草坪上晒太阳)
聊完UCL学业,我们聊聊生活里的其他方面。
不同于牛津、剑桥的小镇静谧,位于伦敦市中心的UCL,北朝King’s Cross, Euston火车站交通枢纽,南临大英博物馆、中国城。
所以我并没有选择位于北三区偏远的学生宿舍,而是跟好友自己租房在King’s Cross与Euston之间,5分钟步行即可到学校。
因此我也爱上了步行,省下来的通勤时间让我能漫步在伦敦街头、校园各处,去仔细感受这座城市、这片校园。
如果你是一名内向自律的同学,你可以在早上结束完自己的专业课程后,在主图前感受一缕午后的暖阳。
然后去UCL的各大图书馆里泡上一下午,这里有丰富的图书资源、网络资料,以及舒适的学习环境。
晚上来到学生中心的健身房打个卡,给大脑放松,活动一下筋骨。
最后离开学校前,纪录下街边的夜景,结束这充实又美好的一天,思想和身体都在路上。
如果你是一名开朗外向的同学,你可以在早上约一波小组成员,在student hub里自由讨论项目方案,集思广益、各抒己见。
然后下午来到社团中心,和兴趣相投的伙伴们一起沙龙、策划一波圣诞节活动安排。
晚上约上IC, LSE等高校联盟的同学,去酒吧喝上一杯,聊一聊各自学校的奇闻异事。
最后一起拍照留念,这些挚友都是你在伦敦的network。
(UCL 标志建筑——主图书馆 Main Library)
在伦敦读书生活,可回忆的事情太多太多,一两句说不完,也不可能说完。
列举一些个人觉得一定要做的几件事吧~
一年的求学时光,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
这一年里不会一帆风顺,但也不会波澜不惊。
不求每件事情都做得十全十美,但是千万不要留遗憾,一定好好享受在伦敦读书的日子!
希望每位同学都可以圆梦申请季,认识自己,微笑地面对新生活!
导师背景 UCL(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计算机系金融系統工程专业理学硕士,南京东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大四曾参与东南大学与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的海外交换项目,为期一年。 研究生申请方向为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等。 收到包括UCL, University of Edinburgh,UniversityofBristol等学校的硕士录取。 研究生期间曾经在伦敦一家金融软件公司实习,并参与了微软与UCL计算机系校企合作医疗软件项目等多个实践项目。 目前在国内一家外资500强软件企业工作,拥有丰富的IT互联网行业求职经验和工作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