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第一:
造岛神器 “天鲸号”, 典型中国思路,把一个用来疏通航道的船变成,加上某种不可描述原料,把珊瑚礁快速变成大岛,全球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以至后面这类船只变成中国战略级武器限制出口。
更重要外形阳刚,充满美感,人送外号“航公”,整个前部收起来又象一个巨大龙头。
它弟弟 “天鲲号”,尺寸更大,但才下水还未象哥哥立下绝世奇功,而且外形过于仿真,口味太重,美学上还是略逊一此。
排名第二:
彩虹五无人机,又是典型中国思路,不求更好,只求飞得更久,更远,火力不求猛要求打得多,一共设有6个外挂点,如果采用复合挂架,每个挂点可挂4枚弹药,最多24枚弹药。人送外号,无人轰炸机, 不对称战争利器。毛子在叙利亚有这样神器,相信打起来绝对没有象现在这样辛苦。
排名第三。
渔政21 , 是当年南海冲突准备用来当碰碰船的。 实际上海军 884镜泊湖号综合补给舰,临时换了个马甲,排水量10975吨。你就问越南菲律宾海警怕不怕,但我估计给自由航行美舰特供的。后来没用上,又换回原来884号了。 这正合那句话,活人能叫尿憋死?
经 @切布拉什卡 提醒, 海军南海舰队福池级888抚仙湖号补给舰改成的渔政88号吨位更大。
排水量15000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渔政执法船,钓鱼岛鬼子特供。目测也是已经刷回海军编号了。
这个武器是世界共有的!回答纯粹抖机灵
以下为原回答
是它
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狗子。
致敬。
————————————————
隔壁金家:
————————————————
调皮一下真的很开心
图片出处见水印。
旧时代三大神器:背包绳、工兵锹、黄脸盆。
新时代三大神器:歼击机、炊事车、大炸逼。
当然了,最传奇最暴力最美学的永远是这个:
随之而来的漫山遍野的冲锋。
毕竟,TG不土,战斗力5。
可以期待一下中国的 096+巨浪 3——不夸张的讲,一艘可灭国,十艘就差不多要重启地球了。
这是我们大国真正的底蕴和安全的重要来源。
那么 096 具体是什么呢?这首先要从核战争的玩法开始讲起了。
通俗点说,常规武器是干活的,战略武器是吓人的,这是核武器使用的基本原则。因此,从来没听说过「战略核航母」,而「战略核潜艇」的大名却如雷贯耳。那么,为啥航母拖家带口累死累活却冠不上「战略」二字,而核潜艇独自出门吓唬吓唬人就得了战略武器的金字招牌。
先解个惑,航母战斗群不就有核潜艇吗?为啥说核潜艇比航母还要「战略」?
核潜艇分「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核潜艇」,完全是俩不同的物种。很多排行榜,总是把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核潜艇混为一谈,仿佛在说「红旗牌轿车就是比解放牌大卡车好用」。
攻击型核潜艇本质上是常规潜艇的升级版,嫌常规动力换气太烦,于是改成核动力,但作用和常规潜艇是一样的,干的都是反潜、反舰之类的粗活,带的武器就是鱼雷啊、巡航导弹啊什么的。这些玩意儿的射程都是几百公里级别,这就决定了潜艇得面对面和人对抽,若遇到完备的反潜体系,不见得是谁吓唬谁。
战略核潜艇可不会给航母打杂,你想想,隔着几千上万公里就能发动打击的核潜艇,却跟着离岸几百公里的航母,去干嘛呢?
咱们这里说的主要是战略核潜艇,带洲际核导弹的那种。
核武器在大多人印象中就是「威力巨大到毁灭世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具体该如何使用,少有人关注。
核威慑有两种博弈,对应着核武器两种不同的用法。
首先便是耸人听闻的「核冬天」理论。1983 年五名美国科学家以美苏核武库中 40% 的核武器,50 亿吨当量,在北半球进行核战争为背景建立物理模型,得出了这样的推论:
50 亿吨当量的核武器,可将 9.6 亿吨微尘和 2.25 亿吨黑烟掀入空中,这些尘埃可以在高空停留数年之久,于是阳光被这些微粒吸收,使得大气层变热,而地面因光照不足气温下降几十度,然后就是大气环流的混乱,最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灾难。要知道,大名鼎鼎的厄尔尼诺现象不过才是太平洋的一股暖流异常而已。
还没结束,大气层加热后产生上升气流,会把这些尘埃推向 30 公里的平流层,与臭氧反应,破坏臭氧层。当尘埃落定那一天,地球生物就得接受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再加上核爆炸本身带来的核辐射,地球生态系统就得重启了。
简单来说,全世界都是「雾霾+辐射」,这就是核大战产生的最严重后果了。
得纠正个概念,人类拥有的核武器可以毁灭人类文明 N 次,但这和毁灭地球是两码事,甚至连消灭人类都不一定。对地球妈妈来说,无论人类怎么折腾,都可以在短短一万年内恢复年轻貌美,一万年不行就一千万年、一亿年,反正也就打个盹的功夫。
「核冬天」走的是同归于尽的大当量路线,50 亿吨,对于大流氓不算天文数字。但是,抛开伦理道德,仅仅从利益上说,重启地球对于任何人都是不划算的。
不过,核冬天只是一个学术假说,也有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3 个月后一切都会恢复正常。理由如下,火星平均每 3 个火星年就会发生一次全球性的大风暴,火星没有植被,沙尘多,大风一起,那真正是遮天蔽日!美帝的火星卫星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确实出现了大气层温度上升,地面温度下降的情况,但三四个月后,尘埃落回地面,一切又慢慢恢复正常。
所以就有了第二种核威慑模型,也是最近几十年的主流模型。
从街头斗殴到核大战,都有一个基本逻辑:尽快解除对方的反击能力。大当量核武器能杀伤大量人口,却不能降低短期内对方的核反击能力,甚至反而会增加对方核反击的决心,所以这并不符合斗殴原则。
实际上,大家的核武器都是瞄着别家的核武器,一旦启动核打击,必然是尽全力摧毁对方的核力量,而且必须第一时间全部摧毁,绝无可能先打个民用设施试探一下对方反应。
正好相反,核武器不太可能攻击城市或民用设施,把一个地方轰成不毛之地,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在现代社会,人口就是利益,只要把对方的核武器全打没了,剩下的还不是随便剪羊毛?
同样的,挨打方也必然是全力反击,绝不会留余力,所以核大战不会是今天打一颗明天打一颗,而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尽可能多的核弹头扔到对方头上。
核打击就像武侠高手过招,要么不动,一动就是一招定输赢。
顺便解释两个误区。
第一,核导弹的精度很重要。像导弹发射井这类战略军事设施,基本都能挨上一发广岛级原子弹。所以,要彻底瘫痪对方的导弹发射井,打准一点很有必要。
第二,大当量核弹没必要。百万吨级基本足够摧毁地球上任何军事目标了,所以这不是一个很难的选择题:你是愿意扔 1 枚千万吨级把 1 个目标炸成渣,还是愿意扔 6 枚百万吨级摧毁 6 个目标的反击能力?这是美帝不保留千万吨级核弹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太贵了。
既然核大战是这么个玩法,那为了避免误会,有一件事情就很重要:双方都得准确无误的知道,对方在遭受核打击后,绝对有能力做出致命反击,也就是所谓的二次核打击能力。这是一个合格大流氓的基本要求。
美帝对自己的要求是「落地前反击」,洲际导弹的飞行时间最快也要 30 分钟,《华盛顿邮报》前几年披露过一份档案,根据美军的核作战手册,美帝核反击时间为 13 分钟,其中军方向总统做出遭遇核打击简报的时间限定为 30 秒。
其他大流氓的预警系统不可与美帝同日而语,反击时间应该略长。核武器的发射时间、反击时间都是各国机密。通常来说,固定的导弹发射井一般都是液体燃料火箭,灌注燃料至少 1 小时,肯定指望不上了。公路机动的导弹发射车对发射地也是有讲究的,从接到命令,行驶到可发射区域,竖起导弹,输入口令等等,短则十几分钟,长则半小时。轰炸机就更别提了,没有绝对制空权,这货一般是不会出动的,而且一架两架也形不成威慑,在核大战的第一时间帮不上什么忙。
换句话说,你很难证明自己能在挨揍前反击,于是,大流氓们又觉得不放心,万一有个不长眼的,在局势紧绷的时刻,活动了一下手指,你是不是也得跟着动一动手指?这很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哪怕只有万一的可能,对于人类也是不负责的。
这儿有个恐怖的例子,1979 年 11 月 9 日凌晨 3 点,美帝预警系统发现苏联向美国发射了 250 枚导弹,几分钟后导弹数量变成 2200 枚,判断为全面核进攻。正当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给总统卡特打电话要求采取核反击时,助手发现是误报,原来是有人误将演习的磁碟放入预警系统的计算机中。
这群流氓,拼命摆出打架的态势,还得找个大家都不动手的理由。
战略核潜艇的出现,终于将博弈变成了最稳妥的局面。也正因为战略核潜艇的特殊地位,其保密程度在各国都是最高的。
缓一缓节奏,这出从「如何逮潜艇」说起。
海水导电,电磁波在水里跑不了多远。海里没了电磁波,科技瞬间倒退 100 年,别提搜索目标了,就是通讯也得提前约定好时间,潜艇按时上浮或者把天线伸到海面,长波通信的效率又特别低,一分钟说不了几个字,麻烦的很!
所以在水里找东西基本靠声纳。水中的声纳相当于陆上的雷达,声波相当于雷达波。但声波在水里的衰减也是不小,声纳的探测距离也就几十公里,相比雷达动辄上千公里,这点距离在大洋里找潜艇,那真正是大海捞针。
不过,潜艇也有潜艇的苦。
一般潜艇用的是常规燃料,常规燃料要消耗大量空气,而潜艇最宝贵的就是空气,所以潜艇在水下用电力驱动,一口气跑不出几百公里,每隔几小时到几十小时,就必须上浮用柴油机发电数小时,给电池充电。这是反潜的黄金时间,雷达终于能派上用场了,反潜机雷达和红外探测器可以发现上百公里外的露出海面的通气管。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潜艇吸一口气,潜行一段距离,然后再上来吸一口气,再下去游一段距离。这和普通人潜泳没啥区别,就这两下子就敢去吓唬人,换气的时候说不定就被爆头了。
虽然声纳探测距离不怎么样,但只需要在关键的海域撒上几百个,再配合反潜机、反潜舰、潜艇、卫星,完全足够形成严密的反潜网!
一般潜艇发射的是巡航导弹,巡航导弹的射程决定了潜艇必须靠近到目标几百公里处,发射导弹时又必须上浮到几十米深。这个距离、这个水深,反潜措施是非常严密的!
潜艇一旦被逮住,这短腿货还能跑得过飞机?反潜导弹、反潜鱼雷、深水炸弹一起招呼过来,只有认栽的份。
总的来说,普通潜艇和反潜的关系,差不多是麻杆打狼两头怕,都不省心。
那为啥战略核潜艇就不怕呢?
海洋有个温跃层,大概海面以下 100-200 米。顾名思义,温跃层的水温与周围不同,对应的水密度也就不同,于是,声波经过这里会发生很大的折射,然后,声纳接收到的信号就跟麻花一样了。
温跃层就是潜艇天然的保护层,越深的潜艇越隐蔽。通常认为 400 米以下的潜艇是非常安全的,以人类目前的技术,只能望洋兴叹。除非运气不好,刚好遇到边上也有一只潜艇或撞到了拖曳声纳。
虽说 60 年代美国人就下潜到 1 万多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但这并不意味着今天的核潜艇可以自由在大洋里上下穿梭。最大潜深直接关系到作战性能,核潜艇的潜深数据是军事机密,外界流传的数据大多是依据各国特种钢水平推测的。钢材决定深度,可惜这块并非中国传统的强项。
潜深 300 米和 450 米是两个重要分水岭,目前的说法是:
美俄最大潜深在 600 米左右,作战潜深在 450 至 550 米之间。推崇暴力美学的老毛子曾经搞过 1000 米以上的潜艇,如果不是出故障沉了,那就是无敌般的存在。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最大潜深 300 米,战斗潜深 200 米,不太能用。第二代核潜艇的作战潜深在 300 至 350 米之间,勉强能用,所以只部署了几艘。传闻中的 095 和 096 据说最大潜深 600 米,作战潜深 450 至 500 米之间,赶上了美俄现役水平,
神奇的是,抹香鲸的潜深超过了 2000 米!要不,捉几头来改造一下?
总的来说,声纳找潜艇还是有些不尽如人意,于是各大流氓又想出了很多幺蛾子。略举一二:
磁场探测:用高灵敏感度磁探仪探测潜艇壳体的钢铁结构存在的磁性。台湾的反潜直升机上就装了一台,不过探测距离只有几百米,如果你不打算活捉潜艇的话,这玩具可以收起来了。
温度场探测:潜艇肯定会产生热,不管是常规潜艇还是核潜艇,都用海水冷却。特别是核潜艇,核动力装置释放大量的热。还有,螺旋桨和舰体对海水的摩擦也产生热量,所有这些热量在潜艇后面产生了一股热尾流,热海水上升到海面,通过红外探测仪就可测出这种温度的变化。美国 1976 年发射的「白云」卫星上就装有红外传感器,主要任务就是探测潜艇热尾迹。
水动力学:看个新闻标题,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和兄弟单位承担项目「分层流体中运动潜体内波生成机理及其在洋面上表现特征的探索研究」。大意就是从洋面水流波纹判断底下有什么东西,中国有很多海洋卫星,不用一一数出来吧?
下个结论:在近海找潜艇,努力一下还是有把握的,但在大洋里找潜艇和买彩票差不了太多。退一步说,就算在太平洋中间发现一只潜艇,等你跑过去捉的时候,人家早就跑得没影了。
也就是说,核潜艇到了水下 400 米就等于开了隐身外挂,那么要逮核潜艇,就只能在出港的时候,趁着还是浅海,所以美日疯狂地在第一岛链撒声纳。
一旦核潜艇成功钻到大洋里,美帝也就剩烧香念佛这点功夫了。地球其实就是个水货,叫水球还差不多,大洋的水深都在几千米,随你逛。
核潜艇可以绕到大西洋或者南太平洋,单靠美帝本土的拦截系统,本就不高的拦截概率又得打折上折。海基的宙斯盾系统虽然能移动,但这玩意儿放近了没意义,放远了,要把半个地球围起来,资金投入就不说了。
中国真正形成威慑力的潜射导弹是射程超 8000km 的巨浪 2,这是非常简单的数学题:若射程只有 300km,反潜的区域还是能把握的,若射程超过了 8000km,这让反潜怎么反?要把半个太平洋加了盖才行。当年为了吓唬美帝,解放军执行了一次长达 93 天的潜航任务,创下了世界记录。
只要你有了靠谱的核潜艇,对方就几乎不可能在第一时间摧毁你的核力量,于是,大伙就只能变成和平爱好者了。
吹了半天,也该亮亮家伙了,给各大流氓排个座。
空军和海航的劳保手套
战术马扎
魔改59
人民志愿军(大雾)
最后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志愿军全体将士致以我本人最崇高的敬意!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1式狙击榴弹发射器QLU-11。
话说。。。我军自成军以来是真的苦啊,国军炸完日军炸,日军完了国军接着炸,好不容易缓口气,结果去了朝鲜还是挨炸。后来,一代一代的从娘胎里就落下心病了,总觉得自己火力不足。现在,导弹、火箭炮什么的就不说了,就连榴弹发射器,也要搞连发急速射,一梭子炮过去,炸不死也吓死你~
听说他们不承认有九段线的。
好呀,那我们画出来给他们看。
当然是解放军战士。
什么党费电磁炮黄水战列舰都让开,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强。
当年抗美援朝,美帝给我们扔的传单。
美帝:拦河是不可能拦河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拦河的。
45年后,98年大洪水。
解放军:不就是河吗,拦给你看就是了,长江够不够?
还有,除了兔子,还有哪国军队救灾的时候不仅不带武器而且不怕死嗷嗷叫地往前冲?
解放军万岁
哇两个月没看2k了???哪位大佬翻了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