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下许多回答驴唇不对马嘴嘛。
以前在一则关于音乐家轶闻的回答里曾提到过《游行》失败的首演。不过严格说来此剧和《春之祭》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古典音乐范畴——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单幕芭蕾舞剧《游行》(Parade),让·科克托编剧,埃里克·萨蒂作曲,莱奥尼德·马辛编舞与表演,巴勃罗·毕加索美术设计,谢尔盖·佳吉列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演出,乐队指挥由欧内斯特·安塞美担任。
《游行》从创作阶段就充满了天才们典型的矛盾冲突,彼时毕加索正处在向立体主义的转型期,美术设计与科克托的剧本相左并争夺创作主导权,萨蒂则被夹在中间进退两难。佳吉列夫也掺了进来——唆使并帮助毕加索大幅修改科克托的原剧本。安塞美没有参与这些事,却恰巧成为目睹毕加索首批立体主义作品的人。
......结果,舞剧如期公演。立体主义的美术风格设计与前卫、刺耳、与现实生活背景音交织的配乐引起了嘘声和起哄声,在战争仍在进行的一九一七年,立体主义被视为来自德国的异端,首演又兼具为前线受伤军人做慈善义演的性质,场下很快爆发出“德国佬”的怒吼声,并有人开始向场上抛掷橘子。
......此后发生的事说法不一。一些亲临现场者称观众实际上是科克托事先挑选好的,事先有心理准备,只想看看科克托这次又弄出什么新东西;有一些零星的嘘声和起哄,但远不及《春之祭》首演引发的骚乱。
但根据科克托和阿波利奈尔的说法,剧场爆发了不小的骚动。刚从前线负伤归来身着军装缠着绷带的阿波利奈尔试图安抚观众的情绪,并将《游行》赞誉为 une sorte de surréalisme——超现实主义一词首次出现,三年后超现实主义运动席卷法国艺术圈。
......总之,落幕后几名愤怒的观众冲上舞台要找主创人员理论。毕加索跑得快没被逮着,萨蒂则拔腿往后台跑。多亏好哥们科克托堵门争取了时间,萨蒂得以从剧场后窗翻出去狂奔回家。
评论家让·浦玮随即在报上抨击萨迪的配乐“幼稚而晦涩”,刚狂奔回家的萨蒂随即回信:
Monsieur et cher ami, vous n'êtes qu'un cul, mais un cul sans musique
Signé Erik Satie
翻译过来大致意思是:
“亲爱的先生和朋友,您是一个*眼,一个不懂音乐的*眼。
埃里克·萨蒂”
让·浦玮大怒,将萨蒂告上法庭,指控其诽谤侮辱自己。科克托在庭审上冲着让·浦玮大喊“*眼!*眼!”随后被警察敲了几棍并被逮捕,萨蒂被判入狱八天。媒体对这两人开足火力抨击,佳吉列夫和俄罗斯芭蕾舞团在舆论压力之下撤下该剧。
这一切并不影响《游行》成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芭蕾舞剧的地位,也不影响该剧在法国先锋派艺术运动中的作用,两年后得以重新上演。
一年后阿波利奈尔死于一战结束前两天,七年后萨蒂去世。
对当时的观众来说,《游行》在听觉和视觉上的冲击力不亚于《春之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