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家介绍三位并不知名的烈士。缅怀卫国先烈。
董永安烈士:在那拉口越军前沿埋伏时,遭越军试探性炮击,被三十多枚弹片击中,身负重伤。为了避免暴露位置,拒绝卫生员治疗,强忍伤痛25分钟,一声不响,直至牺牲。
李秋平烈士:同样在越军试探性炮击中身负重伤,拒绝治疗,强忍伤痛,一声不吭。战斗打响后,忍着巨大的伤痛,向战斗位置爬行60余米,壮烈牺牲。
马占福烈士:被越军暗堡内机枪击中,身负重伤。强忍着伤痛,咬着牙,拖着肠子爬到暗堡前,将爆破筒塞入枪眼。在越军试图扔出爆破筒时,用胸膛死死抵住,与越军同归于尽,壮烈牺牲。
他们,牺牲在87年老山1.7拔点战斗。牺牲在那场被遗忘的战争,牺牲在一次在解放军史上伤亡较小、默默无闻的战斗,牺牲在一个公知横行、军人备受歧视的年份,牺牲在一个很多人印象中歌舞升平的年代,牺牲在一个解放军被“撼”的不轻的时代。
“撼山易”是时人对岳飞军队的评价,不过岳飞自己说过另一句:“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某些人眼里只看到别人吃肉,看不到别人挨打。
局座在一期节目里谈到,甲午战争前后,之前嚷嚷着要削减海军军费的和开战时要求对日军“主动出击”“血战到底”的很有不少是同一批人:
ps:打仗是很严肃的事。打不打?什么时候打?怎么打?不是你们在键盘上敲几下就能决定的,赵括好歹读过兵书,某些人还不如赵括呢!
无比适合:
1、对外展现坚定的防御姿态与守土立场。
2、援引岳飞典故,涨我方士气与提振国民情绪。
3、比喻翻译简单易懂,不掉书袋,适用于外事场合。
换个“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或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之类的,要么过于中二杀气太重、要么不好翻译。
想来想去,难再找一个更加适合的词来代替。
单就这句话看,这位吴谦大校政治、外交、文化素养都是一流的,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