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我真的认真去看了蚂蜂窝的这个报告,前面的各类数据分析讲的很清楚了。
但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北上广的人群是一个非常非常没有安全感的群体,
可以说比二三线差很多。
漂泊的人不敢买,
带不走,留不下,
走一走,看一看,
可能是最合适的选择。
在快节奏高消费的生活下,大部分人每天都绷紧了神经,过的跟打仗一样的生活。
高GDP并不能够代表有闲钱,也不能够代表多大的幸福感。
更不代表着他们走出国门敢好好血拼一番。
在这几个典型为梦想而拼搏的城市中,如果出现大面积说走就走的出境旅游后,
大量的消费购物,毫无压力,无异于某种痴人说梦。
那都是电视剧与电影的宣传,其实真实的北上广爱出境旅游的群体,
多是奋斗族,多是中青年,也多是这群人因公因私会出境多。
这不是北上广的人群站着说话不腰疼:
1. 没有闲钱,哪里来的岁月静好
北上广那些主流收入群体的闲钱可没那么多,
很多人理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万元”是还完房贷、买完孩子的奶粉、刨除所有生活开销,
一个人一个季度还能结余1万元,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统计数据要远远高于你的预期。
至于生活饮食消费,外地人在上海生活成本生活15年就基本开销达到4850,
记住这是所谓过“奋斗的苦日子”下,吃快餐住合租房的最基本开销了。
虽然人均可支配收入北上广很高,
但是生活的基本成本都要算在自由可支配收入里去,除了生活,剩下的“闲钱”就所剩无几。
而国内的文化中,闲钱才是用来旅游消费的。
2.充满竞争的城市,在关心与担忧什么
清早6,7点起床,步履匆匆的出发,在这些城市的大街小巷,大厦写字楼中,
有多少人,今天把一件件的物品装进箱子里他们失业了,
又有多少人正在摩拳擦掌准备把别人取而代之。
房贷与租房似乎是这些城市的支出最大之处,这些写字楼里的小白领们,
其实都是出境旅游最多的人群,要么出差,要么短途,大部分都是暂时的逃离透一口气,
回来再面对高强度的生活,买上一堆的东西,是增加经济负担与购买太多的烦恼。
他们会随着岗位变动,竞争,或者在这个城市里生存下来。
所以对于旅行购物的这件事,我跟一个朋友在上海逛街时,
她总是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却一件也不买,即便她家境不错。
她说,总是搬家,每次买了很多东西,都没有地方放,而且也会放在家里落了灰。
因为在人们的心中,竞争,生存是第一的,任何地方需要钱,而不是岁月静好的旅行与购物。
高的生活成本不得不做好足够的经济储备,与较少的行李,随时做好被命运的翻牌。
3.北上广是缺乏安全感的群体:
“没有钱啊..."
“我需要的都买的到。”
我也问了很多的在北上广的朋友,他们都有这样子的特点。
这些话里充满了无奈,也充满了外界对于这个城市人群的误解。
因为没有后盾,更没有无后顾之忧的福气。
北上广现在很多家庭属于外省来定居下来,他们首先解决房子,一座重山。
成家有了孩子,在北上广的教育经费负担甚至可能会彻底消耗掉一个人的工资。
月入过万在北上广虽然不是做梦,但是也不是人人都这样子,你走在这个城市街头,
只要不是在类似张江的高科园区,各大写字楼很多是没有过万的,还要扣税。
一个人的钱负担生活,供房,一个人的钱负担孩子,教育。
所剩无几。
也许这咬咬牙可以坚持下来。
但是这些城市的主流家庭,多半都是当初有些能力,经过努力扎根下来。
是没有家族一说的,亲戚远在千百公里之外,什么时候都只能靠自己。
远水解不了近渴,任何时候,都得为明天考虑。
他们经常调侃,这眼睛一闭一睁就欠了银行的钱,埋怨不了谁,只能说自己的选择。
当初承载的是梦想,如今承载的是生活。
脱离了巢穴展翅高飞的鸟,也要独自面对暴风。
大概很多人没见过失业的人拖着行李箱流浪在街头去哪里,那种彷徨与没落。
那一刻这座城市的灯火阑珊跟他们没有关系。
我见过,我也曾经经历过,举目无亲,孤立无援的滋味。
没有了在二线城市的家族的背景,安稳的房子,
只是暂时的旅行是透口气,那不是岁月静好的日子。
忙碌了一年,攒出短短的10天年假,与同样二三线具有出境能力人群中,
他们之间可支配收入差距其实很大。
一个是体验,是逃离,一个是旅行,是休息。
购物消费少,因为这是一个幸存者偏差,
毕竟数据统计的是已经外出旅行的人群,而非毫无经济实力的人群。
但是北上广人群却不得不支出更高,也有着更高的精神压力,
对于这群人来说,出行是一场放松,是从繁重工作的逃离,而不是“放手血拼”,
一觉醒来,在这样竞争的城市里,没有那么多的退路和依靠的。
一群人背水一战,一群人有家族依靠。
写到这里,我想如果拼纯粹的月收入,
应该是可以超过很多二三线的人,甚至在一线我也不会多怂啊。
但是我感觉自己就是个真”白领“,交完水电,房租,吃饱饭,发现工资白领了的白领。
中午一个大V来找我,清早地铁过来,谈完工作,找个店子,拿出表格谈过项目。
简单吃过饭,烈日炎炎下,又去另外一个公司去谈下一个,看起来很酷不是吗,
跟电视里很像,对只是像,时间的贫穷,精力的贫穷,匮乏的安全感,不会给你看。
他们只看到朋友圈与高楼大厦,明年会比今年更好对吗?
我们觉得不见得,不见得明天我就会拎着包为下个月发愁。
我们经常提起旅游,我们也偶尔出去,我们更加关注生活内容的本身,
什么时候,可以松口气,不用再担心明天的房贷,房租,奶粉钱,我们就敢买。
是不是很无奈,就这么无奈。
我也出去旅行,我什么都不敢买。
虽然一切充满了希望,但是我知道,好多人都是漂泊的人。
这里有很多这样子的人,他们出境旅行,也可能是绝对数不算的少的群体。
也很“贫穷”与不安。
如果我回到老家,哪怕收入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我也敢买的飞起。
就这么大差别。在这座城市里,我怂。
漂泊的人是不安的,漂泊的人羡慕有家的人。
在这份不安下,
大概是像我们这样子的人群拖了后腿了。
更好的选择是,走一走增加生命的阅历是值得的,喘一口气。
买,实在对不起这些城市的光鲜亮丽,囊中羞涩。
谢谢阅览。
谢邀。
看到有人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一线城市的「可自由支配收入」比二线城市低导致的,我想这一结论还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我们不能解释一个不存在的现象,当我们拿到数据时,应该首先对数据的可能来源进行一番审视,因而我的第一反应是对数据本身的怀疑。注意到这一报告在微博上是蚂蜂窝分享的( http://www.mafengwo.cn/gonglve/zt-830.html ),首先想到的是,蚂蜂窝是基于何种数据能够做出这样一份报告的?
不过打开报告之后,这一顾虑打消了大半。报告上是这样写的:
既然是银联的数据,那么至少数据可得性上的疑问就消除了。然而在这里可能会存在一个统计上的偏差。既然这里我们关注的是境外消费,那么银联就不是唯一的支付渠道,我们不能排除银联之外其他的如VISA和万事达卡、美国运通等的支付渠道。如果一线城市使用VISAMaster更多一点,那么自然银联的数据会存在偏差。不过,如果存在这样的偏差,那么我们在这份数据中会看到一线城市的游客偏少,然而根据蚂蜂窝和银联的这份报告,来自北上广深的游客仍然「在消费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因而这一偏差应该不会造成决定性影响。
那么是因为一线城市的「可自由支配收入」比二线城市低导致的吗?我想未必。
一个普遍的想法是因为一线城市的房价比较高,所以尽管一线城市的收入相对较高,但是更多的收入必须支付房贷,实际上真正可以支配的收入并不高。那么一线城市的收入情况跟二线城市相比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我从2014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中选取了北上广和其他几个「二线城市」,计算了各个城市的家庭收入情况:
为了看清楚房贷以及其他生活成本对这些城市居民的影响,我在家庭收入的基础上,逐步减去了房贷、医疗(不包括保健)和食品支出。从图上可以看到,北京和上海这两个「超一线」城市在收入上,无论从平均数还是中位数来看都是遥遥领先的;而广州和杭州、宁波这三个「一线」或者「准一线」城市落在了第二梯队;而其他城市,比如报告中着重强调的「东三省」城市沈阳和大连,则更加落后。
当然,可能你已经注意到,图上的收入似乎被低估了。实际上,经济学里研究不平等的文献中也经常抱怨中国的收入数据非常不靠谱,而使用支出很多时候偏差会小一些。那么从支出看呢?
如果的确是由于一线城市的「可自由支配收入」比二线城市少,所以一线城市的境外支出也少,那么一个自然的推论是:一线城市的境内支出也少,特别是一些「非必需品」或者说经济学意义上的「奢侈品」的消费应该也少。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是数据中不同项目的支出情况:
可以看到的是,北上广在旅游支出、文化娱乐(不包括教育)支出和耐用品支出方面都占据着绝对优势。特别是,旅游和文化娱乐通常是非必须的,或者说经济学意义上的奢侈品,一线城市在这方面的消费情况仍然远远大于其他所有城市。一个例外是宁波,宁波在衣着鞋帽上的平均支出甚至超过了上海!这是什么独有的偏好吗?
如果「一线城市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少所以境外支出少」的逻辑成立的话,那么自然的推论是一线城市的家庭的所有支出,特别是非必需品支出也更少,然而现实数据并不是这样。
所以综合来看,一线城市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少所以境外支出少这一论断从现有的一些证据中似乎是站不住脚的。实际上,如果仔细想一下,虽然一线城市现在房价是非常的高,但不是所有人都是在这两年买房的,所以多数业主的房贷成本不能以现在的房价来测算的。高企的房价不仅仅挤出新买房的人的消费,还通过降低融资约束或者财富效应等增加了已经有住房特别是有不止一套房的人的消费,总的效应是不确定甚至可能是正的。所以这一想当然的解释可能是不成立的。
那么该如何解释呢?我想关键的矛盾就在于上面提到的数量-消费金额反差,也就是,为什么一线城市有大量的消费人群,但是人均消费更低呢?对比蚂蜂窝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几乎所有的消费类别中都存在着这一现象:
如果看消费人数,几乎所有的Top5都是北上广,而如果看人均消费,北上广反而消失不见。
而如果对比我们之前的数据,可以发现北上广并不是消费水平低,只是在国外的消费比其他地方低而已。
我想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多重的。
首先,在出国申请签证这一件事情上,一线城市本身就有先天优势,因而我们比较的「范围」可能本身就是不一样的。对于一线城市的居民,申请签证和出国本来就有天然的便利,出国的「壁垒」更低,因而我们可能可以看到一线城市有更多的人选择出国旅游,「在消费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
而人数增加了有两个可能的后果。首先,出国「壁垒」的不同会在边际上影响选择出国游的人群。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我刚刚办了澳大利亚的旅游签,记得有个要求是每个月有固定的工资流水,年薪大概在10万以上即可。问题是,如果只看这一个标准,年薪10万以上就有签证的话,一线城市的年薪10万只够温饱,而在二线城市能生活的不错了还有结余,所以在这条线上的一线城市的人群自然消费更少。因而在签证的这个「边际」上,的确存在着一线城市有更多的「有机会出去但是没有结余消费的」的「穷游一族」。当然这仍然是边际上的影响,而对于远离「边际」的人群, 比如年薪在20万以上的人群,在上海不算什么,但在很多二线城市已经很高了,同样会拉高平均水平。至于这部分「边际」人群对于最终平均消费的影响,还是取决于这部分人在一线城市的比例。
另外一个后果是,由于在一线城市,出国不是什么难事更不是什么新鲜事,所以「代购」(包括帮亲朋好友代购)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从蚂蜂窝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端倪,比如,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一线城市到纪念品商店购物的人更多,但是每个人的购买量似乎不大:
假设昆明人和北上广深买的纪念品价格一样的话,那么1个昆明游客其背后的购物需求是北上广深的1.5倍。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北上广深的游客要帮4个人买东西的话,那么一个昆明人就要帮6个人买。当然,这个计算只是个比方。如果按照这个倍率来算的话,其实很多的差异都可以被抹平。比如在这个微博( http://weibo.com/1730714982/F9LptFG3S )中,百货商店、免税商店、化妆品店都大概有1.5倍的差距。
而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在上面微博中,北上广深只在「珠宝钟表」这个项目上「赢了」,毕竟没有几个人会放心让朋友代购珠宝。我想这个细微的差别正是由于每个「游客」背后所代表的「需求」决定的。
本来一线城市出国的机会或者朋友就更多,加之一线城市本身就非常丰富的商品种类,因而北上广深的消费者似乎没有像二线城市那么高的代购需求。
以上只是一个猜测,现有的数据没办法证明其真伪,不过我觉着下面这幅图可以佐证这个论点:
上图是几个城市的人情支出,东三省的城市虽然收入达不到一线、准一线的水平,但是人情礼却达到甚至超过了这些一线、准一线城市,这也许就是东三省游客们背后代表的「需求」吧。
当然,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我相信是复杂的、多样的,比如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深圳人如此喜欢摄影器材、宁波人如此喜欢买衣服、昆明人如此喜欢买钟表首饰。每个城市居民的偏好、商品的价格甚至居民的需求价格弹性等等错综复杂的因素,都有可能是这些现象的原因。
后记:
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时,我的直觉告诉我,「可支配收入」应该是这个问题的答案。至于原因,我曾经在专栏提到过这篇文章:https://zhuanlan.zhihu.com/p/19885852 ,文章的结论是,我们的确存在着对大城市的偏好:
数值越大,偏好越大,而如果偏好越大,说明更愿意放弃一些消费(或者收入)来换取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比如我,在上海和其他城市之间,果断的选择了上海,尽管日子过的肯定会比在其他城市不舒服。
然而当我真的去看数据时,换了多个方法,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一线城市个人可支配收入更低」的证据。为什么?因为人们对在一线城市发展有理性的预期所以才留下来?或者是因为那些在一线城市不能有很好发展的人都离开了?还是因为skill sorting导致留在一线城市的普遍都是具有高技能的?我想能够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非常有趣的。
老实说,业内并不太提所谓“流量明星”。
泛娱乐行业的链条大概是这个样子:
明星IP——内容创意制作执行——宣发播出平台——用户
明星是内容和平台方的上游,
业内不提什么流量明星,
划分一般是头部明星、一线明星、二三线明星、夕阳明星这样的,
标准就一个,出场费多少钱。
而内容和平台方采购明星的时候,谁来决定明星的价格呢?
其实,是最终的用户来决定明星的价格的。
泛娱乐行业赚钱就是那么几个套路:广告费、用户付费(门票、电影票、会员费等)、游戏、打赏、衍生品。
头部明星,能够带来更高的用户消费规模,内容和平台方才能赚钱,生态链上面不赚钱的话,整个行业吃什么?
所以,记住这句话,明星值多少钱赚多少钱,是用户决定的。
别再傻傻的问为什么戏子能赚那么多钱,问为什么政府不出来管管之类的。
当年新英体育,雄心勃勃的买下英超版权,准备大干一场,IDG也投了不少钱,结果呢,愿意付费观看英超的人聊聊,本都收不回来。
去年市场大谈特谈的知识付费,现在你看还提吗?
不愿意付钱,谈个锤子哟。
所以知乎上好多人,一边看不起为娱乐业花钱的粉丝,说别人是付智商税;
一边呢,又看不上头部明星,觉得是靠脸吃饭的流量明星。
那您倒是无条件的为喜欢的明星或者内容掏钱呀,而且要掏大钱才行,因为您曲高和寡嘛,俗人10个人每人掏1块您这边要1个人掏10块才能打平对吧。
比如,你愿意为看世界杯付多少钱?100、1000?
你愿意为看有詹俊张璐解说的世界杯付多少钱?100、1000、10000?
或者换个角度,
广告主愿意为你的注意力花多少钱?
前些年互联网有一个价值鄙视链还有印象吧,
少女》儿童》少妇》老人》狗》男人,
和前面所讲的一样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