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在哪一刻突然感觉自己长大了? 第1页

  

user avatar   yang-ze-wen-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突然看到一些熟悉而又陌生的东西时,会情不自禁地哭出来,自己再也不是小孩子了……

搬来自己的一个旧回答。

一天下午,我在收拾东西的时候,翻出来了小学的语文课本,就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一页页地翻看起了那有点泛黄地书页。

现在天气渐渐的凉了,马上就要入冬了。想起来了以前学过的一首小诗,就一本接一本的翻看,终于找到了这首小诗。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副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他在洞里睡着啦。

以前上课上到这首诗的时候,也就是要过年的时候了。小时候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那时候家里没有空调,到了冬天的时候,南方的天气,湿冷得厉害。爷爷就会在客厅里放上一个烧炭的小炉子,一家人就围着炉子烤火,聊天。到了过年时候,家里会买很多的糍粑,爷爷就把糍粑一个个的放在火钳上,再把火钳搭到炭炉子上,接着炭火的热量,就看见糍粑一点点的被烤软,然后又鼓起一个个的小包,最后小包会破开,一股子热气从小泡里钻出来,这时候爷爷就把糍粑拿下来给我,蘸上白糖,吃上一口,糍粑软糯香甜,真是从嘴顺着食管一路暖到胃里,那滋味真是叫人难以忘怀。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看到《画杨桃》这篇课文,就想起那时候老师也要我们每个人去买一个杨桃,带到课堂上,学着课本里的样子,也画上一画。上这篇课文的时候,正好是夏天,爷爷就带着我去买杨桃,记忆中那是我第一次吃到杨桃,切开一看,真就像课文里描述的那样,像个五角星。不过杨桃的味道,我倒不是特别的喜欢。

“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我几乎要哭出来了。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了下去。
“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但是老班长,他,他的眼睛慢慢地闭上了。
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着,很久很久。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金色的鱼钩》,看到这篇课文,就想到当年这篇课文是要做公开课来讲的,那时候,我还是班长,老师就让我在课上简单的介绍这篇课文。上课前的一天晚上,爷爷就拿着一根缝衣针,在灶上烤红了,用菜刀一点点的把它折弯,做成了一个鱼钩的形状。第二天,我拿着这个简单的道具发言,得到了来听课老师的一顿夸奖。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红军,小红军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红军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红军停止了呼吸。

倔强的小红军》,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个舍己为人的小英雄形象。记得语文老师在上这一课的时候,情不自禁的哭了起来。语文老师也同时是班主任,姓罗,她那时候30出头,是一个很善良也很负责任的老师。记得有一回班里有一个女同学摔断了手,罗老师就在周末领着我们去医院看她。可惜自己没有什么成就,总觉得辜负了老师的一片期望,这么多年,也没好意思回学校去探望,不知道罗老师近况如何。

如果去学校的话,真想送老师一捧野菊花。

“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你听说过吧。可惜你来的不是时候。要是春天,小草刚发芽,河水刚开化,藏了一冬的鱼都从水底游上来了。开河的鱼,下蛋的鸡,肉最香不过了!今年春天给你们邮的鱼干,一点儿不掺假,都是我用瓢舀的。”

这是课本里对北大荒的描述,学这篇课文的时候,真是被北大荒的美丽富饶所吸引,她是祖国的粮仓,知道那里有一个又一个的水泡子,水泡子里都是大鱼。没想到,多年以后我念的大学居然就在东北,而且一呆就是八年。

“北大荒,北大仓”,居然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

每翻到一篇课文的课后生字表那里,就能看见爷爷当年的签字。以前,晚上下课回来,是要家长监督学生背诵课文的,爷爷听我背完了书,就在课文后面写道:“今晚听了阳地黄同学背诵课文,背的很熟很流利,我感到基本满意。”

看到爷爷的字迹,就仿佛又回到了小学时代的无数个夜晚,爷爷坐在书桌前,看着我一点点背诵课文的情景,夏天的时候爷爷会为我扇凉,冬天的时候,就只能坐在炭炉边一边烤火,一边温书了。

细细的翻看完六年的课本,再抬头看窗外,已经是夕阳西下,晚霞将天边映照得一片绚烂。

记得小学的时候,也就是这样有着晚霞的下午,爷爷就会坐在小学对面那几棵很高的樟树下面,等我放学。等看见我从大门里出来,爷爷就会站起来向我招手,憨憨地笑,我就会三步并作两步地扑倒他怀里。

爷爷的花落了,而我也不是小孩子了。

细想起来,爷爷已经离开我有15年的光阴了,童年的欢愉也早已漫随流水,当年那个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小孩子,也已经是快30岁的叔叔了,想到此处,不禁泪眼婆娑起来。

多想就让时光停留在小时候那无数个放学的下午,爷爷还坐在那几棵老樟树下面等着他的孙子放学。

阳光照在翠绿的树冠上,投下好大一片阴凉……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出差原因去过几次,就我看起来真挺落后的,虽然我不知道我们新闻怎么说他们。

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事情。当时我们去的是印度最发达的城市孟买。办公室的桌子上放着一张地铁地图,我很高兴的问同事说,我可以坐地铁去机场。同事很尴尬的说,这张地铁地图10年前就在这儿了,但是现在地铁还是没修好。原因是因为在一个民主制度的城市,一任政-府所能决定的很多重大项目,如果在他任期内完不成,下任就往往会推翻了重来。因为立场上要反对上一家就必须反对上一任治下的重大项目。以此类推,所以落后首先体现在基础设施的重大落后。当时我还是蛮震惊的,因为印度人经常自信满满的说多少年多少年要赶超中国,但即便你有再多的程序员,基础设施水平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是永远赶不上中国的,要知道这可是印度最发达的地方。

某种意义上,民主制度好处在于公平,而最大的问题是效率。而落后国家的民主游戏往往只收获了低效。

当你和印度人谈发展问题的时候,印度人当然也会给你展示孟满市内那些高楼林立跑车云集的地方,因为这是一个贫富差距非常大的国家,贫民窟和高楼林立只有一街之隔。

另外,印度街上无家可归者很多。关键他们呈现出和中国乞讨者截然不同的状态。乞讨在中国是一种职业,就算那个人不是骗子,是真的乞讨,他多半不是真的没有家,他家可能在某个贫困的地方,或者外地,他只是不愿回去,而选择在你我居住的地方乞讨。

而印度的乞讨者是不一样的,他们还带着床,有破行李箱,甚至还有一面镜子,然后带着这所有的家当住在人行道上。早晨上班的时候,西装革履的上班族在公交站等车,两米外的人行道上,就有一家人住着,床就放在人行道,还在墙上挂面镜子……这和中国乞讨者的区别是这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的生活状态(中国的很多乞讨者是选择不回家,把进程乞讨作为一个职业,这是不同的)。而且从他们带着床和行李的状态看,很有可能是一夜之间失去了自己的家…

印度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样的,有制度影响(见修地铁的例子)种性制度,教育水平,而更是源于种性思维和长期殖民地的一种惯性的“认命”的态度。比如,你在印度很少看到盗版,即便这么穷,但用不起就是用不起,我也挺满足,我也不会想一些变通的办法去改变生活(虽然盗版并不提倡,但我国一开始的盗版不就是大家穷则思变的无奈之举么)。人们会努力,但不指望改变阶层。只求努力的更好的遵循现行规则,哪怕规则本身不合理。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印度人是中国人的最大竞争对手。大家争奖学金,争就业机会,争工作签证……但最大的一点不同。中国学生大多数都有回国计划,只是大家对何时回国有不同的打算。有的想马上回去,有的想功成名就再回……但印度人,没有一个想回去。都是一副胜利逃亡的样子,并且对中国学生的回国计划并不理解。我想这就是差别吧。


user avatar   tuo-yang-he-t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几张图我能用到知乎倒闭







user avatar   jiu-si-59-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普鲁士人,我说的是条顿之前的那个

古普鲁士人或波罗的普鲁士人(德语:Pruzzen或Prußen,拉丁语:Pruteni,拉脱维亚语:Prūši,立陶宛语:Prūsai,波兰语:Prusowie)是一个族群,是属于波罗的语族,居住在普鲁士地区的原住民,而普鲁士位于波罗的海东南,在维斯瓦潟湖与库洛尼亚潟湖周围。

他们讲普鲁士语,信奉多神教(普鲁士神话)。在13世纪,普鲁士人被条顿骑士团征服,并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被同化。前德意志国家普鲁士从波罗的普鲁士人得到“普鲁士”之名,但这个国家其实主要是同化了古普鲁士人的德意志人;到17世纪或18世纪初,古普鲁士语已经灭绝。古普鲁士人居住的区域大体在东普鲁士(现波兰的瓦尔米亚-马祖里省、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立陶宛的克莱佩达地区南部)的中部和南部。


user avatar   fang-xie-xiao-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普鲁士人,我说的是条顿之前的那个

古普鲁士人或波罗的普鲁士人(德语:Pruzzen或Prußen,拉丁语:Pruteni,拉脱维亚语:Prūši,立陶宛语:Prūsai,波兰语:Prusowie)是一个族群,是属于波罗的语族,居住在普鲁士地区的原住民,而普鲁士位于波罗的海东南,在维斯瓦潟湖与库洛尼亚潟湖周围。

他们讲普鲁士语,信奉多神教(普鲁士神话)。在13世纪,普鲁士人被条顿骑士团征服,并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被同化。前德意志国家普鲁士从波罗的普鲁士人得到“普鲁士”之名,但这个国家其实主要是同化了古普鲁士人的德意志人;到17世纪或18世纪初,古普鲁士语已经灭绝。古普鲁士人居住的区域大体在东普鲁士(现波兰的瓦尔米亚-马祖里省、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立陶宛的克莱佩达地区南部)的中部和南部。


user avatar   wan-jin-you-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相关话题

  你曾经有过哪些美好的错觉? 
  女孩被穷养是种怎样的体验? 
  旅行真的能使人改变吗? 
  你在哪一刻突然感觉自己长大了? 
  2022年,最好的生活状态是什么? 
  中国男生为什么很少能追到外国女孩(高加索人种)? 
  由国安剧《于无声处》所想到的——你身边有听说过间谍或者特工的事情嘛? 
  怎么装修厨房才能不踩坑,不后悔? 
  如何戒掉dota2? 
  你看到你的新同学拿着 iPhone Xs 会怎么想?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好物能为你打造高质量的睡眠?
下一个讨论
作为医生,你遇到过什么印象深刻、且愿意分享的病人或病例?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