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博士是精英吗? 第1页

  

user avatar   Orz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智商和社会地位的角度看,在如今的中国,大部分在职博士是精英。多年前全职博士绝大部分都是精英。可如今除了极个别顶尖高校、顶尖专业的博士,大部分全职博士都不是精英,其中不乏能力平庸者。

当然,博士群体的精英比例还是最高的。

我知道很多人会反驳,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口水,我也就不给“顶尖”下定义了。


user avatar   li-chang-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本答案下,那些向反智主义媚俗的人,竖起我的中指。

博士,当然是精英。

博士是一个头衔,因此你可以听到徐博,曾博,这样的称呼。

这是一份荣誉。

在人类的认知领域,已知是小岛,未知是大海。

假设这个人类认知的小岛是一个圈

博士就是在理论上3.5年,实际上是4年到无穷多的时间里,把这个圈往外捅了一个小包包出来。

然后,硕士或者其他人,把这小包撑起来的空间填满填实了,人类的认知领域就坚实地往前拓展了一步。

这样的人,不是精英,请告诉我,谁他妈的是精英?

我的最高学位是硕士,但是当年在实验室的时候,到处是博士,当时也没有把博士看的很重。回想起来,当年那些刚入学的博士,脸上还洋溢着自豪的满怀期望的笑容。那些毕业延期,被导师一次次折磨痛不欲生的博士。那些沉溺在课题的泥潭中,找不到方向,每天顶着两只熊猫眼的博士。在我工作几年以后,才明白,博士和硕士、学士是不一样的。

在经历这一过程,涅槃重生之后,正式拿到这个叫做『Ph.D』的学位的人,是无愧于「精英」两个字的。

博士生涯有如一段职业生涯。

但是这份职业的不同在于,它仅仅提高你的学术素养,科研能力。而对于其他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理财谋生等技能,几乎没有帮助。当然,不仅仅是专注在学术的这一单纯原因,也和校园环境,学术圈的相对简单有关系。

简单粗暴地说,许多博士的情商水平和社会阅历,的确比较单纯鲁直,还停留在博士入学前的样子。但是,以博士们所经历的训练和资历,只要进入社会,全方位的提高,乃至超越,并非难事。

请善待身边的博士。

请给予他们应有的尊敬。

---------The End---------

注:

* 本文图片2, 3, 来源于Prof. Matt Might

原文链接 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a Ph.D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Q:博士就一定是精英么?

A:不一定。举例,比如我就是屌丝。

Q:你身边有没有特别令人反感的博士?

A:有啊,我就特别反感自己啊。

所以问题是不成立的。

博士≠全能≠精英

博士就是一个学位而已,授予博士的基本条件是

1,专业知识掌握 2,学术能力。

也就是说,基本上满足这两者就可以授予博士学位,然而这个世界上人的能力多了去了,比如想象力、记忆力、观察能力、联想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号召能力,适应能力等(随手搜索,勿较真)。


古人有句话,360行,行行出状元,其实很有道理。只不过当时把科举的优秀者授予了状元的称号,但是任何一个行业,做到了专业,都是很厉害的,也算是“状元”水平。

比如,卖油翁就是一个很牛逼的人,如果有卖油专业的话,他老人家说不定还能拿个院士。


博士还可以是逗比……



附上一个兰州大学的生命科学博士授予标准——你会发现,其实核心词是知识和学术能力。

博士学位授予标准

一、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博士生应掌握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及相关学科的全面的知识体系,并理解这些体系的核心概念和原理。相关知识体系包括遗传与演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肿瘤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生物工程等核心生物学内容及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应对自己所在研究领域的历史与现状有全面系统的掌握,熟悉特定生物学科的文献,能够随时掌握其主要进展。有能力获得生物学科特定领域开展独立、探索性研究所需要的背景知识。
二、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 获取知识能力
有能力获得在生物学任一领域开展研究所需要的背景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确定研究选题并设计可行的解决方案,创造新的知识。应具备相对广博的知识以便与国内外同行进行有效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培养自己在研究论文内容之外的广泛兴趣和指导他人的能力。
2. 学术鉴别能力
博士生应熟悉某一特定生物学科的相关文献,领会文献的学术思想,了解建立假说的依据和推理,实验设计策略与技术方案;应能够实施实验方案,总结实验结果,并对之进行讨论和逻辑推理,以及与已有假说进行比较评价等。应该积极准备科学研究和基金申请报告,阅读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主要学术期刊,定期参加学术报告,定期以书面和口头形式报告研究工作进展,按照学术论文规范整理实验结果,撰写学术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
3. 科学研究能力
博士生应该在某一专门的生物科学领域方面获得足够的技能,包括对相关技术的原理、实验中使用的必要仪器设备的构造原理和对实验过程质量控制的良好理解;能够设计和完成为解决某一科学问题而需要进行的实验;具备采集和分析数据、用恰当的图表展示数据的能力,并能够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及批判性评价,建立可检验的模型来解释实验结果。
4. 学术创新能力
博士生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有深度的知识点、创造性和想象力,并通过与不同学科学者的交流对本领域的科学问题提出可供实验检验的新的假设或对己有的假设进行批驳或修正,并同时具有通过实验来检验这些假设的能力,积极开展具有原始创新意义的探索性研究工作,对尚未被研究的自然现象进行解释和探索性研究。
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博士生与同行和不同领域的专家建立广泛的联系,参与对本学科问题不同观点的讨论,聆听不同学科的学术报告,拓宽自己的视野,获得与其他科学家合作所需要的能力。
5. 学术交流能力
1)在学期间应定期参加课题组的学术讨论会并记录。
2)应参加不少于12次的一级与二级学科的学术活动。
3)博士生需参加院系组织的研究生学术交流研讨会,并作5次以上学术报告。
4)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基本完成后,正式申请答辩前,在院系作一次论文工作总结报告。
5)至少应参加一次所在学科领域的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口头报告或发表摘要。

user avatar   fung-ste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内的博士只是专业知识上的精英,不是“做人”水平上的精英。学历高和素质高本就无关。

相反,往往博士的性格缺陷比非博士更明显。

来说说博士为何容易有性格缺陷。

1.所学专业和实际人生追求不匹配。

一部分博士是本科瞎报了某个专业,读完了本科,又不想找工作,开始读研,直到读完博士。

他热爱自己的专业吗?未必。

他只是熟悉自己的专业,除了做这个,没别的能做。

一个在自己不热爱的专业领悟做个十几年,心态不会好到哪里去。

2.求学道路太长带来的性格扭曲。

对于博士,经典戳刀对话如下:

你文章发了吗?

你什么时候毕业?

你申请到项目,申请到基金了吗?

你啥时候结婚?

博士啊,工资一定很高吧?

这些全是博士求学过程中的坎。

22岁读研,博士5-6年可能都发不了文章。

即使发了文章,导师还想用你,你还是没法毕业。

顺利读完博士,开始工作,留在科研领域的,还要申请基金,申不上就要喝西北风。

兜兜转转到了30,可能个人问题还没解决。天天宅在实验室,哪里找妹子?

结果呢?奋斗到30,读了这么多书,也就是月薪2万。月薪2万的代价是早9晚12,全年无双休无假期没有加班概念。

博士心态会好吗?

3.博士善妒。

博士一路走过来,就是部学习能力的弱肉强食史。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博后,讲师,副教授,教授。一路走过来,你觉得得竞争掉多少人?

竞争是人成长的动力,这没错。

但竞争性强,工资低,毕业难,生活压力大合起来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这得多压抑。

心态差,资源少,文人相轻,实在正常不过。

那博士是不是没正常人?

追溯本源,博士本就是一群家境优渥,不需要工作的人,拿自己大量空余时间做些动脑的事。

前提是自己喜欢,没生活压力,自然也没什么资源不够要竞争的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博士状态。

大家眼里的博士本来是家境优渥,素质高的人。这是博士的本源。

而现实中,博士什么样的家境,什么样的心态都有。加上社会压力,自然素质更低,给你留下不好的印象了。




  

相关话题

  你在生活中遇见过哪些关于种族歧视的故事? 
  成都一海归硕士辞掉金融分析工作,选择当「废品回收员」,月入 2 至 5 万元,如何看待这种职业选择? 
  如何看待施一公称鼓励「双非」院校学生申请西湖大学? 
  美国的学术氛围和态度真的比国内好吗? 
  海外顶级名校做博后和海外顶级名校的博士有多大差距? 
  理科本科生如何高效率学习国外大牛编的教材? 
  院士坦言「如果没有任何项目或者取得人才『帽子』,不足以让科技工作者过上『体面的生活』」,当今现状如何? 
  如何看待教育部科技部发布的《关于规范高等院校 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 
  科研可否只靠思想实验,而不在现实操作? 
  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前景很惨淡吗? 

前一个讨论
被美联航以暴力手段赶下飞机的越南华裔医生为什么会说自己是华人(Chinese)呢?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2016–2017 赛季欧冠 1/4 决赛首回合拜仁慕尼黑 1:2 皇家马德里的比赛?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