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同性恋态度的转变来自于十几年前接私活翻译的一本进化经济学的著作。那本书主要是讲群体选择理论的,其中举例说明,同性恋不止是人类有,动物也有。为什么不想想,这个留不下后代的基因为什么没有在漫长的进化中被淘汰掉?群体选择理论提供了两个解释:
1. 同性恋可以照看其他异性恋的子女,比如双亲突然死亡的情况,没有后代的同性恋可以领养之,也就是说虽然同性恋的存在降低了种群的生育率,但是提高了种群中其他人的后代长成的概率和竞争力。
2. 因为没有后代,同性恋在种群中更有群体归属感。比如一群人需要哨兵来防止猛兽的突袭,这个时候存在着公共品提供不足的问题,因为你放哨是为大家放的,当猛兽来袭,其他的男人可以保护自己的后代赶紧逃走,而自己因为需要放哨、需要发消息的耽搁,反而让自己的后代有更大的概率成为猛兽的美食。于是很多人不愿意去当这个哨兵,但是谁都不愿意当的结果就是整个种群都暴露在猛兽的威胁下。这个时候种群中存在同性恋的优势就又显示出来了。
我们人类的祖先从大森林中走出来,和剑齿虎、猛犸象等凶残的动物搏斗了几百万年,也就是最近这几千年算是成功的登顶食物链,不会再担心猛兽和大部分天灾了。好日子才过了多久,就来急吼吼的反过来要否定过去几百万年的进化策略,搞清算了? 再说,学医的有一句话,脱离了剂量来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同性恋现在在人群中的比例,是过去几百万年进化出来的均衡结果,远远没有大到影响整个族群繁衍的地步。基因的变化是非常缓慢的,在可预期的将来,这个比例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那么怎么支持平权就反智了呢?
更何况同性恋的倾向是由基因来决定的,当精子和卵子没有结合的时候,大家谁都不知道这个小孩将来是同性倾向多一些还是异性倾向多一些,当结合之后,有的人成为了异性恋,有的人成为了同性恋,这些都是人类进化中形成的性向的最优概率在具体的人身上的随机实现罢了。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