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衡量标准。
不仅是发展中国家,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对其国内科研人员评价的最重要标准,应该就是其在国际期刊上的发文。这很正常,别说各国教育部、科技部、能源部的管理者,就是一个学科内大部分学者都不太了解该学科其他领域内容,因此借住国际上行内期刊评价自己国内学者的科研能力,自然是各国管理者的最好选择。
类似的还有很多问题。比如知乎上很多物理博士吐槽说,如果特朗普暂停很多科研资助,中国也会一样暂停资助,自己可能要失业了。因为中国政府在资助科研时,首先会问美国有没有相关项目,如果没有,那么就不会考虑。因为国内无法衡量该研究是否重要,害怕被骗经费,因此科研资助时总是先问美国相关研究。
相比于物理、化工,社科领域学术衡量标准的问题更为严重。这是因为顶级期刊的主编往往是发达国家学者,他们肯定会更多的考虑美国问题,而其他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美国有着巨大差别,其研究重点自然也会不同。
比如由于中国经济这几年迅速发展,美国经济研究局在其研究领域分类中,专门给出了“中国经济研究(CE)”项目。对于日本、印度、巴西这些国家的学者,如果他们的考核会看在“牛逼客”的工作论文,那么他们自然会吃亏。白重恩可以发一篇《中国财政扩展的长期影响》,日本、印度、巴西等国的学者就很难。同样论文考核还需要考虑引用率问题,显然研究中国经济的学者多,其他国家的学者就吃亏了。其实当中国经济没有现在的地位之前,中国经济学者面临的问题又何尝不是一样呢?
何况现在虽然学术界很重视研究中国经济,但学术中心依然不是中国,因此很多关于中国经济的实证论文也许对中国经济非常重要,但根本无法发到顶级期刊。关于美国最低工资法的影响,你可以发不错的期刊,但研究中国就不行。再比如陆铭关于中国城市化的一系列研究,这对中国改革非常重要,可是由于模型和理论欠缺原创性,很难再国际期刊发表。可是如果大家都追求理论和实证工具(技巧)的原创性,都不关注用现有理论实证中国经济,我们对中国经济的了解又会是什么水平,这样的经济学还有学以致用的意义么?
关于学术衡量标准的问题林毅夫很早就说了,他常常说中国这代经济学家是不可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因为中国经济问题不是经济学的核心与前沿,中国经济学家自然也不会是学术界最重要的群体。既然研究的问题和投票权都小,自然不会获奖。
我看到知乎很多人用top5评价林毅夫,这真的很没水平。如果你读过瑟尔沃的《发展经济学》就知道,林毅夫关于中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收入不平等、就业、城市化、金融抑制等方面的研究,大部分之前都被研究过了,且很多研究数据有问题,也没有考虑内生性,所以林毅夫2000年后的学术研究很难发国际顶级期刊。可是如果林毅夫不关注这些领域,继续刷AER,比如那篇关于中国农业组织的论文,这些研究又对中国经济改革又有多少指导意义呢?
我不否定发top5,甚至top3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发展的重要性,但识别一个学者学术重要性真的不仅仅是这些top期刊可以说明的。
最大的原罪是原罪不够大。
资本主义不是请客吃饭,扫帚不到,领主不会自己走掉。当今世界几家大佬,哪一家的资本主义不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才确立起来的?
所谓原罪,无非是各家在资本主义确立过程中流血的人不一样,话语权不够的时候被别家借题发挥了而已。
真论原罪,谁家屁股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