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到粤语颓势,总说这是推普造成的,其实不是。
我举个例子。你让一个人同时学泰语和缅语,他/她肯定觉得泰语好学,因为泰语的辅助材料多,泰国电影、音乐、电视、电视剧都很发达,你很容易了解泰国社会,也容易产生兴趣。但缅语就不行,没啥辅助材料。
粤语面对的问题也一样,现在广州年轻人不会讲粤语吗?都会。但问题是,老一辈生活的年代信息很匮乏,听点粤语广播,看看珠江台生活就够了。但现在是信息爆炸的年代,特别是音视频信息,绝大多数都是普通话,一句话,就算没有政府推普,你的生存方式也已经改变了。这个变化只要存在,粤语就肯定从一种能支撑社会的语言,降级成一种话。这个改变谁都没办法的。
不请自来。
我在深圳长大,很有同感。
原因很简单,两个。
一个 外来人口太多,绝大部分都讲普通话。
二个 政府推普得力。
二者共同形成规模效应。
深圳在2000年前后已基本成为普通话城市。
至于地铁里的粤语报站,那是为了照顾香港同胞,和本地粤语使用者没有关系,不要想多了。
要说深圳还有什么粤语痕迹,或广府文化印记。我想大概有三个。
一个 深圳电视台还保留了一个粤语子频道。
二个 肠粉。早茶。
三个 我们这种粤语遗孓。要知道我们的下一代就不会说粤语了。到时粤语只是一种被收藏进博物馆和教科书里的历史遗留。
对小说来说,单位制是反映时代风貌的。比如英国有英制到公制的改革和更复杂的币制改革,单位制反映了时代,而改革后特定人物使用单位的习惯也会对人物塑造起作用。殖民时期,殖民地使用的单位制也可以反映宗主国的影响。
单位制换算也是和精度相关的。一英尺左右和30.48厘米左右,精度是不一样。当然也可以考虑翻译成30厘米左右,但不是每个单位都是那么好处理。
这其实涉及怎么看待翻译的问题。我个人是希望,翻译能尽可能地保留作品原貌,而不是加入过多的译者主观创作。
至于题主提到的对长度没概念的问题,其实也很好解决,加个译注就好(不过得写成页脚注,有些出版社喜欢加章节尾注,翻起来就很麻烦)。我自己做翻译时,也会这么处理。但问题时,写译注得去算,得去查啊。现在英语书籍翻译,也就给千字七八十(听说有的出版社这个水平都给不到),译者选择“事越少越好,能不查就不查”也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