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姑苏”在当时都是类似“伦敦”、“巴黎”这样的音译,来源于百越土著。吴语区有很多这种地名,比如无锡、诸暨、上虞、余姚。。。
上古的华夏地名一般是“齐尾式”的,如“马陵”、“兰陵”,通名在后。而百越地名一般是“齐头式”的,常见地名如:姑苏,姑蔑(金衢盆地一带),余杭,余姚,乌伤(义乌),乌程(湖州)都是这种结构,“姑”、“余”之类都是表示“XX之地”的地名前缀。
而根据郑张尚芳老先生的研究,“姑苏”的上古音对应泰文(壮侗语最古老的拼音文字)之“姑kra(地块前缀)-苏saa(称心满意)”,意思是满意称心的地方。而"余杭"的上古音对应泰文则是余la(地)-杭gang(搁浅)”,搁浅之地,倒是有“舍舟登陆”的意思了。不过后世汉化日久,余杭被解释为“禹航”之讹,倒也是穿凿附会了。
同样,郑张老先生认为,“会稽”就是“矛山”的百越(壮侗)译音。“会”是山的意思,而“稽”则是矛。而“无锡”则是“锡山之巫”,“无”与“巫”上古音相通,而锡山是葬巫的神山。跟“有没有锡矿"并没有关系。后来王莽把无锡改名“有锡”,可见汉代人已经忘了这个地名的原始含义,而用汉字的字面意义来理解了。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几次“衣冠南渡”后江南成为整个东亚的文明核心区,苏杭成为古典中国美学的象征,可惜,其名并不是根正苗红的华夏雅言。
历史上临平甚至根本不是余杭县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仁和县。民国时期仁和县撤销后属于杭县(县政府在拱宸桥,后来在临平),50年代之后杭县撤销,辖区分别与余杭县及杭州市区合并。
1961年临平划归余杭县。并且县城从老余杭迁到临平。
“中城区”于1957年撤销。
基本上,钱塘县相当于现在的上城区+西湖区+良渚组团,仁和县相当于下城区+拱墅区+江干区+余杭区东半部。
因为沙坎和涌潮,钱塘江入海口河段的通航价值很差。所以钱塘江上的跨江大桥净空都很低,上海的南浦大桥净空高达46米,杭州市区钱塘江上各大桥的净空只有10米左右(钱塘江的宽度几乎是黄浦江的3倍)
杭州只有在萧山大江东的东侧江面(实际上已经是海面了)有一个2000吨级的码头(萧山临江临时出海码头),聊胜于无。
80年代开始,文教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建设日渐侵蚀湿地的空间。但1992年的杭州城市规划,仍然以丰潭路为界,丰潭路以西被列为湿地保护区,当时叫做“古荡水乡旅游区”。
但90年代房地产开发的大潮,轻而易举地突破了规划的红线。从丰潭路到紫金港路的广大地界上,成片商品房拔地而起。这一块区域成了杭州当时规模最大的连片商品房区域,因为当时买商品房的多是成功的私营业主和各类富裕人士,所以城西也就逐渐具备了“富人区”的面目。并且老城西靠近老的文教区(丰潭路以东,保俶路以西),承接了文教区优质中小学的溢出,加之很多高校教师也在老城西置业,因此这里的学区质量也属上乘。
并且,在那个城西大开发的热潮中,崛起了杭州楼市的品质标杆——绿城。
绿城早期的作品,丹桂,兰桂,紫桂,桂花城,都在丰潭路到紫金港路的这一片“老城西”区域里。
到了21世纪初,那个“古荡水乡旅游区”已经被侵蚀得命垂一线,东边是房地产开发,西边是各种养猪场,到处是垃圾和污水,房地产开发的界限也不断西移。
这个时候,那个“苏东坡之后最伟大的杭州地方官”横空出世,叫停了热火朝天的房地产开发和养猪,以紫金港路为界限,拆空了西边的农居点和养猪场,最终打造出了蜚声中外的西溪湿地。后来,这个地方事实上成了半个杭州城的“中央公园”——面积是纽约中央公园的3.3倍。
北京到杭州的全价机票,是北京到各一二线城市最贵的,是类似距离的京沪航线的1.6倍。
单位里程价格更是遥遥领先。
甚至超过北京到广州的机票价格,和北京到深圳的价格差不多(深圳刚刚涨价。年前还是杭州最贵。并且北京到深圳有2077公里,北京到杭州只有1200公里,按单位里程算,去杭州也快有去深圳的两倍贵了)
这背后,很可能是杭州IT业的大爆发,引爆了中国信息产业两大中心(杭州的信息服务业增加值超过了上海和深圳,是中国IT行业的副首都)之间巨大的双向流动。
很多北京的IT资深人士,都在杭州上班,而在北京安家;京杭两地的IT巨头也纷纷到对方的城市开分舵,比如最近的微博和字节跳动大规模入驻杭州,以及阿里早就在运作的杭州-北京双总部计划,等等,都产生了巨量的差旅需求。
北京-杭州,1200公里,全价:2420元。2.02元/公里。
北京-上海,1077公里,全价1490元。1.38元/公里。
北京-成都,1697公里,全价2030元。1.20元/公里。
北京-广州,1967公里,全价2310元。1.17元/公里。
北京-深圳,2077公里,全价2500元。1.22元/公里。深圳的价格最近刚涨上来,年前的全价票尚在2200元左右。
人类没有“进化”(更准确的表达是:演化)出爱情,只是“发明”了爱情。
它不具备演化的以下特征。
1,演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物种存在的基础。爱情不是。
例如直立行走、大脑的应用,都是人类这个种群延续至今必要条件。而爱情在人类的延续的百万年历史中,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中国历史上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没有影响人类发展的数量,也没有影响人类发展的质量。
2,爱情并非必现的结果,它充满了随机性。
爱情不仅不是人类的特征,它更像是一个神迹。人的爱情在不同时刻可以投射到不同人的身上,甚至同时投射到多个人身上,而很多人终生都不出现爱情。
3,爱情无法被明确定义,没有特征。
爱情的定义至今为止只有一个框架,而没有明确的定义。比如其生物学基础“荷尔蒙”,在很多爱情定义中解读为“性欲不是爱情”;比如其生殖导向,被解读为“繁殖恋不是爱情”。……实际上对爱情所有定义,都可以被特例挑战。他不具备任何显著特征。
为什么说爱情是被人类发明的?
我之前就回答过类似的题目,爱情这个概念的出现得非常晚。西方世界里类似于爱情的定义(不可或缺的灵魂伴侣),最早大约出现在1500年前,而且是柏拉图用来描述男性之间的情感。现代意义的爱情实际上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产物,不到500年。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爱情的东西,但大部分是现代意义的“喜欢”,如心“悦”君兮君不知。直到80年代末,文艺作品的百花齐放,加上商业话语的逐渐丰富。爱情这个框架,以各种形式和定义“教育”大众,最终形成了今天大家所说的这个没有明确定义和内核的爱情云团。
脱离了这个教育的过程,爱情并不会自发的产生。比如经济和文化不发达的地区,人们会普遍的表现出“根本不懂什么是爱情”的特征。
爱情不是演化的结果,而且和哲学、价值观这类东西一样,是人工发明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