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不从原著出发,却长篇大论,不是空中楼阁么。
“中庸”一词,出自《礼记》。但是,《礼记》并没有给“中庸”下定义。在赞“中庸”好的前头,只给“中”与“和”下了定义。“中”,就是感情没表现出来,“和”就是表现出来的感情很得体。
朱熹很赞赏《礼记》的《中庸》篇,要拿来作公务员考试的标准教参。但是原著上没定义啊,只好用了程颐注释:“中”就是“不偏”,“庸”就是“不易”。但是程批的“中”,倒像原著对“和”的定义。
不管“中”也好,“和”也好,我的理解就是:不走极端。依据是:《礼记 . 中庸》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以及《论语 . 子罕》“我扣其两端而竭也”。
进一步解释,就是,先考虑两种极端情况,然后在中间选一个比例。
比如英国社会,一点福利也没有的时候,老白姓要揭竿的。所以维多利亚时代,就有了救助站。但是怕养懒人,提供的食物极差。有圣母看不惯,就一直要求提高。直到后来工党把财政搞破产。按照《礼记》的讲法,你英国人要是有本事掌握得好这个度,就可以算是上古圣人“舜”了。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