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是肯定要过剩的,
就目前各企业在各省规划地电池和产线产能,比亚迪一家就规划了300万辆车的产能,其他零零总总虽无统计,加起来五六百万辆是有的。关键是我们还有两千五百万辆+的燃油车整车产能,随时可以切换产线搞电动车。
而国内的汽车需求,从2017年到顶之后,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所以你说能不过剩嘛。五年后,3000万辆车的产能,1500万辆车的需求,可不就是灾难性产能过剩嘛。
但是,你潍柴不也是从当年柴油机大过剩的血海里拼出来的。没有当年血海争霸,哪有你潍柴今天的地位?
有一个规律,但凡中国要牢牢地把握住某一个行业,一定要通过“灾难性产能过剩”,从当年地服装玩具开始,显像管电视机如此,白色家电如此,手机,太阳能光伏,风电,钢铁等等,都是这样。
背后其实就是最简单的市场原理:竞争。
在国内,当我们有一家突破了某项之前西方高溢价的技术,通过正当的不正当的,自主研发的偷学的偷人的,很快这项技术就成了白菜价。因为只要有一家突破,那么就意味着我们整体的社会生产能力到了这个临界点,只剩捅开那层窗户纸。
这个时候赛道上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们就按耐不住了,加上各地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需求,资金和土地,税收优惠像不要钱似的涌进来。
爆产能呗。在爆产能的这个过程中,各家企业竭尽所能,各种降价血拼,剑走偏招,把行业的成本降到最低,服务水平提到最高。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个大规模往海外寻找市场的过程,最后经过三五年的惨烈厮杀,剩下来的那么十来家,就是最后的胜利者,胜利的果实,就是洞开的全球市场和完全整合完毕的国际国内产业链。这就是中国产业升级的秘诀。既是对企业的考验,也是对地方政府的考验。简直可以说是既分胜负,也决生死。
我期望什么时候高端数控机床和7nm芯片也出现这么灾难性产能过剩的可能。